電子商務扶貧工作計劃
時間:2022-08-30 08:38:03
導語:電子商務扶貧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深入貫徹落實市脫貧攻堅會議精神。加快推進農村電商服務體系建設。特制定2019年電子商務扶貧計劃。
一、總體思路
全面貫徹落實全市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議精神,加快推進農村電商服務體系建設,開展農村電子商務培訓為著力點,促進農村電子商務普及應用,打通農村電子商務的雙向流通渠道,推動農村貧困群體通過電子商務及相關產業實現自主創業、自謀職業、自我發展,帶動農村經濟發展,達到減貧脫貧效果。
二、工作目標
(一)積極申報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縣。為切實加快我市電子商務事業發展,促進電子商務在農村的推廣、普及和應用,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平臺拉動消費的作用,以知名電商企業為加速器,積極爭創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積極向州商務局投資促進局
州財政局申報2019年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
(二)繼續實施省級電子商務示范縣項目。2019年,全市還將完成4個鄉鎮、61個村電商服務站點建設,覆蓋全部貧困村。二是建設電商公共服務中心。發揮其運營、孵化、宣傳、外聯、服務、管理、培訓等工作職能,為從事電商創業和服務的中小企業提供技術支撐、信息服務、營銷推廣、人才培訓,并指導電子商務站點工作。三是建設完善市、鄉、村三級電商物流配送網絡。構建電商公共服務支撐系統,以區域劃分建設鎮和鎮2個片區倉儲物流配送中心。充分利用轄區鄉(鎮)農村客運站點資源設置物流站,發揮郵政、供銷、商貿、第三方物流和本地“草根”物流等企業優勢,開展城鄉共同配送,著力解決村級網點到貧困戶家的最后一公里配送問題。
(二)實施品牌計劃
對外交通不便、城鄉商貿流通基礎設施相對滯后,商貿流通網點布局分散、規模較小、功能單一,在較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市商貿發展的總體規模。為此,結合全市脫貧攻堅及農村商務網點建設,全面實施品牌計劃。以“品牌商圈”為依托,著力打造“禮好”品牌。通過建立電商平臺、“oto”體驗店,大力推廣達杠蘋果、時濟大櫻桃、瓦斯溝枇杷、隴須板栗、仙桃、蘿卜、吉居海椒等農特生鮮產品;鄉鎮(街道)、村可依托現有的藏香豬、高原牦牛肉、黑青稞健康基地以及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手工藝制品等發展加工業,“抱團取暖”、壯大規模。各鄉鎮(街道)應著眼于實際,提前思謀,立足發展,積極推出區域品牌,以“一鄉一品”拓展鄉村商貿市場,促進農牧民增收致富。
三、工作措施
(一)注重宣傳,強聲勢發展電商。通過廣泛宣傳和開展培訓,著力轉變廣大干部群眾和企業的思想觀念,動員和組織各行各業、不同群體積極參與電商發展,掀起全民動員、全員參與的大熱潮。大力發展市場認可度高的核桃、花椒、中藏藥材、達杠蘋果、櫻桃、羊肚菌、土雞蛋、藏香豬、藏雞、優質牦牛肉等傳統優勢產業,支持企業、網商積極開發網上銷路好的相關特色產品,積極探索農牧戶變網商、農牧區變貨倉的路子。充分發揮微生活、微生活、情歌故鄉、全接觸等微信公眾平臺、政務門戶網站和眾多個人微博微信組成的微媒體矩陣作用,大力宣傳優質特色產品,全方位、多層次構建外界認識、品味、宣傳的便捷通道。
(二)引導培育,多舉措發展電商。2018年我市啟動了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項目,建立了市級服務中心,開展了鄉鎮服務站點建設等工作。但無論從發展速度、發展水平、行政推進力度等方面都亟待進一步加強、加快,縱深推進。2019年要充分發揮市、鄉(鎮)政府的主導作用,制定市、鄉(鎮)兩級具體發展意見和職能部門專項方案,完善思路、明確目標、細化任務、靠實責任,確保有人管、有人干、有人查,環環相扣、級級落實,分步實施、層層推進;要將發展電商經濟列入各級各部門考核范疇,及時督促、適時督查、定期考核,逐級傳導壓力,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發展機制;要以我市申創國家和省級電商脫貧奔康示范縣為契機,用活用實各項示范政策,用足用好各類引導資金,著力構建服務平臺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的服務體系,促進電商經濟快速發展。
(三)助力護航,多內涵發展電商。加快推進5個鄉(鎮)電商服務站和61個行政村村級服務點建設,加快電子商務在貧困鄉村的推廣應用;堅持以基層實踐推動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的完善,選擇代表性強、社會參與度高的貧困鄉、村開展試點,探索完善電商扶貧措施和路徑,形成可復制的電商扶貧工作模式,在更大范圍內全面推廣。
四、工作要求
(一)明確職責分工,實行責任追究。各鄉(鎮)人民政府是推進電子商務精準扶貧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在當地的實施方案指導下,切實做好引導和支持電商企業、電商服務企業進農村工作,打造電子商務網絡服務平臺。將電子商務精準扶貧工作納入對各鄉(鎮)的社會經濟發展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完善考核評價機制,按照方案進度,確定考核指標,進行量化考核,及時報送進展情況,確保工作取得實效,促進電子商務扶貧工作健康發展。
(二)完善扶助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借助農村電商平臺加大宣傳推介,培育農產品電商協會,探索“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協會+網商”的質量控制模式,實行協會對供貨方的統一標準、采購、倉儲、配送、物流、包裝等服務,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將農戶的“小生產”與現代經濟的“大市場”進行有效的產銷對接,力爭解決農副土特產品銷路難題。
(三)加強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宣傳和引導。加大對我市發展電子商務工作的宣傳推介力度,增強企業在我市電子商務行業發展投資和應用電子商務的信心。發揮行業協會等民間組織聯系政府與企業的橋梁作用,舉辦形式多樣的座談會、電商講座等活動,營造政府、企業以及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推動電子商務扶貧工作的良好氛圍。繼續加大對電子商務政策法規的宣傳,普及電子商務知識,提高農民對電子商務發展的認識,總結典型農村電子商務站點的成功經驗,推廣應用電子商務的先進站點,引導廣大農民應用電子商務,讓農民全面接觸電子商務,轉變思維,接受利用電子商務進行農副土特產品網絡銷售及預定。
- 上一篇:黨支部黨務干部隊伍建設調研報告
- 下一篇:黨員干部培訓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