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銷社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

時間:2022-01-07 10:02:47

導語:供銷社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供銷社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和全面深化供銷社綜合改革的收官之年。市供銷社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上級社的悉心指導下,認真按照中、省、市、市相關供銷社文件和會議精神,提振信心,實干擔當,穩步推進供銷社各項工作。截止11月,全市累計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1163個,工商注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1107個,民政登記農民專業協會56個;成員出資總額達11.2億元;入社農戶1.6萬戶,帶動農戶9.1萬戶;農民專業合作社數量、注冊資本等指標在6個縣市區中居第一位。

一、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一)規范發展農民專合社18個:新發展專合社30個,已完成目標任務;

(二)新增市級示范社5個:2020年我市推薦并通過評審,新增加市級示范社5個,已全部完成此項目標任務。

(三)新增“扶貧商標”產品6個:新增扶貧商標產品18個,已完成目標任務;

(四)新建新型基層社5個:已初步確定新建5個新型基層社;

(五)土地流轉4萬畝:已完成目標任務;

(六)土地托管3萬畝:已完成目標任務;

(七)配方施肥2萬畝:已完成目標任務;

(八)統防統治7萬畝:已完成目標任務;

(九)農機服務2萬畝:已完成目標任務。

二、各項工作開展情況

(一)繼續深入推進綜合改革工作,完善三會制度。成功召開第四屆社員代表大會,完善理監事會;主動融入大局、精準服務大局,努力把供銷社打造成為與農民聯結更緊密、為農服務功能更完備、市場化運行更高效的合作經濟組織體系。

(二)積極參與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密切與農民利益聯結。立足現狀,分類推進鎮街道(村級)基層社改造建設,增強基層社的合作經濟組織屬性和為農服務功能;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方式,加大土地托管服務推廣力度,推動服務向加工、流通等產業鏈后端延伸。

(三)加強社有資產和社有企業經營管理,增強供銷為農服務實力。加強對入股專業合作社的資金監管,促進社有企業正常運營;加強對外聯合合作,加大招商引資,廣泛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充分發揮社有資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四)狠抓疫情防控工作不放松。機關全體干部和下屬企業、基層社、農民合作社深入貫徹中、省、市、市應對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切實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深入一線做好志愿服務,加強值班值守,服從街道(社區)統一調配,把各項疫情防控措施落細落實落地。

(五)加強春耕備耕物資儲備與網上預訂。全力調備春耕所需的化肥、農藥、農膜等農資做好備耕工作,確保防疫春耕“兩不誤、兩推進”;以全系統186個農資經營網點,139個莊稼醫院為載體,通過原下屬企業亨通農資公司的采購渠道,直接連接農資生產企業,為農戶提供線上預訂,線下無接觸配送的方式,既避免交叉感染,又能保障農戶春耕春播的需求。

(六)積極引導幫助企業復工復產。市供銷社將全市新型農業主體分片劃分到人,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有序復工,目前,全市供銷系統已全面實現有序復工復產。

(七)加強產銷對接,拓寬暢通銷售渠道。市供銷社主動與農戶和合作社溝通、對接,收集當地滯銷農產品信息,并同商務局、郵政集團公司溝通協調,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建立農產品銷售網絡,幫助合作社產品進入電商平臺銷售。目前,多家養殖、種植合作社已同成都農產品銷售企業百倫集團達成合作協議,將的活雞、鴨、鵝等禽類,蒜苔、瓢兒菜等蔬菜類農產品進入其專營超市銷售。

(八)積極對接,做好全域結對幫扶工作。今年以來,我社組織班子成員和股室負責人前往甘洛縣商務經濟合作和外事局開展1次對接,1次結對幫扶工作,通過實地走訪調研,座談會商,及時掌握對口幫扶點情況,確定幫扶對策,制定長效可行援助方案,并就組織市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結對幫扶工作和幫扶甘洛縣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工作進行了研究部署,指導其不斷深化供銷社綜合改革。

(九)積極參與精準扶貧工作。今年初,通過與富新鎮黨委溝通,制定出我社與村、村和村的對口幫扶工作計劃,并對基層黨組織共建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十)認真做好安全生產和維穩工作。嚴格樹立“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2020年,我社在系統內進行自查12次,全系統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積極解決企業改制遺留問題,對重點信訪和基層反映的問題,及時予以處理和答復。

(十一)全面加強黨的各項建設。一是組織干部職工深入認真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和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二是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責任制;三是加強對基層黨組織的管理,認真完善黨員臺賬,嚴格落實“”制度。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加強基層組織體系建設,夯實為農服務基礎。依托綜合服務社通過增加服務,提升服務質量,延長服務時間,延伸服務觸角,更好的發揮為“三農”服務作用。

(二)加強社有資產經營管理,提升資產運營效益。及時掌握綜改資金入股的專業合作社經營情況,確保社有資產保值。

(三)加強與部門、鎮鄉的協作,盡快形成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有效的監管機制。

(四)積極借助綜合改革方案的實施,找準供銷社發展的強力支撐點,在項目申報、政策扶持、上級社支持等方面多下功夫,增強為“三農”服務的實力和能力。

(五)認真完成省社、市社和市委、市府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