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下一年工作計劃
時間:2022-01-15 10:23:27
導語: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下一年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以來,縣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服務中心緊緊圍繞州環境綜合治理服務中心工作要求和縣住建局工作安排,統籌規劃,精心組織,使我縣城鄉環境面貌得到了有效改善,現將2020年工作開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狠抓政治理論學習,努力提高政治站位
按照縣委、縣政府和局黨組要求,治理中心將政治理論學習編入常規制度,制訂學習計劃,通過召開專題會議和自學等方式,組織學習了中央、省、州、縣各級關于黨風廉政和反腐敗、黨的建設、意識形態、民族團結、掃黑除惡、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兩聯一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及《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條例》和《自治州實施<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條例>補充規定》等文件指示精神。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樹牢“兩個維護”擺在首要位置,努力提升自身政治站位,始終把自身言行和工作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令行禁止。
(二)持續貫徹《條例》《規定》,增強監督檢查力度
以《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條例》和《自治州實施<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條例>補充規定》為指導,印發《關于調整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的通知》。對《條例》和《規定》進行逐條學習和分析、討論,并結合實際就《條例》和《規定》通過制作宣傳小冊子和宣傳單,分發給相關工作人員及廣大群眾。利用政府門戶網站、電視臺、網絡媒體以及大型戶外廣告、電子顯示屏等載體進行廣泛宣傳,增強百姓法制環境衛生意識,營造全民參與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良好氛圍。
(三)加強有害垃圾收集,助力“疫情”“豬瘟”防控
一是按照上級要求,我中心印發《關于規范垃圾焚燒、填埋場設置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公路交通沿線廁所管理的通知》、《關于做好城鄉綜合環境整治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至各鎮和縣級有關部門,指導全縣11個鎮做好農村醫用廢棄物處置工作,截至目前我中心到各鎮開展檢查指導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30余次,11個鎮共收集農村醫用口罩等醫用廢棄物36.6千克。二是繼續指導縣城管局做好全縣餐廚剩余物的收集、運輸、處置工作,今年來聯合縣城市管理局對全縣500余家餐飲、酒店、學校伙食團、機關單位食堂等進行了大排查和走訪,簽訂餐廚剩余垃圾統一收處協議,并要求其嚴禁使用餐廚剩余物飼養生豬,從而避免餐廚剩余物流向他處。三是到垃圾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開展檢查指導生活垃圾的集中處置工作8次,實地查看其餐廚剩余垃圾、生活垃圾收運臺賬管理等工作,為進一步做好我縣“非洲豬瘟”防控工作貢獻力量。
(四)常態推進環境治理,提升衛生形象
一是以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為基礎,常態化檢查指導縣內各鎮城鄉環境衛生,重點對公路沿線和城區街(村)頭巷尾、房前屋后、田間地頭、河道邊坡等重點區域內生產生活垃圾清理情況和亂堆、亂搭、亂建等亂象問題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交辦整改,今年來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檢查80余次,發放整改交辦單14份,清理衛生死角垃圾20余噸,清理水上漂浮物2.5噸,治理廣告“牛皮癬” 300余處,規范店招店牌 22余個,治理公廁臟亂差7處,私廁亂象問題40余處,治理工地亂象28處,基本形成了縣、鎮、村三級聯動工作機制。二是為規范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提升我縣環衛人員的整體素質和對外形象,我中心為全縣11個鎮885名城鄉環衛人員制作了統一標識的環衛工作服和紅袖標。三是今年實施6個村垃圾轉運項目,項目預計總投資960萬元,目前已基本完工,計劃年內投入使用。通過“三推”、“十四五藏區專項”等項目渠道申報了9個鎮的生活垃圾收轉運體系建設項目(南新鎮、富順鎮、土門鎮、渭門鎮、溝口鎮、黑虎鎮、赤不蘇鎮、沙壩鎮、洼底鎮),計劃投入資金2700萬元。四是為順利迎接我縣全域旅游示范縣和天府旅游名縣創建驗收工作,我中心聯合疊溪鎮人民政府及疊溪鎮沙灣村兩委,對原太平鎮胡爾村存在安全隱患的旅游公共廁所1所進行了依法拆除,從而消除其安全隱患。
(五)建立健全治理機制,推進常態管護工作
為進一步優化我縣綜合環境,統籌整合人員力量,形成我縣綜合環境常態化治理格局,經有關領導安排,我中心擬定了由我縣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機構、景區景點環境整治機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機構、交通路域環境整治機構、河道水域環境整治等機構組成的《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方案》、《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督查、通報制度》、《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目前以上《方案》和《制度》已通過意見征求階段,正送審主要領導研究同意執行實施。五是進一步推進“戶分、村收、鎮轉、縣處理”四級垃圾分類處理模式,按照州政府關于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置工作的要求部署,我縣已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置工作,正在編制《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置實施方案》,預計十月下旬將印發全縣實施。
二、存在的問題
(一)城市發展迅速,資金投入不足。近幾年我縣雖然加大投入增加了環衛設施及配套設施,但由于原有基礎薄弱,縣域地形地勢及城鄉發展迅速等原因,建設仍然滯后。部分鎮、村垃圾收運處理設施建設滯后,造成一些行政村垃圾收集清運路程遠、運費高,實現農村垃圾“戶集、村運、鎮收、縣處理”的工作要求仍有不小差距。
(二)保障投入不足。隨著城鄉環境治理工作的縱深推進,城鄉環境建設管理、運行維護資金與發展需要差距較大,工作運行經費、設備購置運維經費等還未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三)工作力量不足。經機構改革,各部門的職能職責進行了重新的調整,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不足,目前只有1名主任和1名兼職工作人員,力量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要以鞏固“五亂”治理成果為基礎,以強力提升城鄉風貌水平和加快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推動城鄉環境治理工作制度化、常態化、法制化為著力點,不斷創造并保持整潔、優美、文明的城鄉人居環境。
(一)持續開展《條例》和《規定》宣傳教育,引導全民積極參與。運用多種形式,繼續深入開展《條例》和《規定》宣傳,一是繼續通過政府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進行廣泛宣傳。二是通過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七進”等活動,倡導文明新風。三是充分利用“兩聯一進”和脫貧攻堅群眾工作全覆蓋契機,引導城鄉居民在廣泛參與中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俗和文明的行為習慣,努力提升社會文明程度。
(二)深化治理,鞏固提升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水平。繼續深入抓好“五亂”治理,推動治理工作向基層、村莊和盲點死角延伸。抓好“城中村”、背街小巷和城鄉結合部等薄弱環節的治理工作,促進治理工作平衡發展。強化對城市容貌和環境秩序全時段、全方位、精細化管理,深化治理工作。
(三)完善基礎設施,打造宜居之城。以規劃引領,充分發動群眾,尊重群眾意愿,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鄉風貌塑造。逐步完善各鎮垃圾轉運設施建設,實現垃圾集中收集處理。加快推進“廁所革命”,合理布局修建公廁,方便市民生活。
(四)強化保障,聯動治理。進一步完善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的組織領導、工作運行、責任追究、經費保障、隊伍建設、考核評比等機制,推進常態治理。進一步加大對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專項資金的投入力度。在加大財政投入的同時,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多渠道引資融資,廣泛吸納社會資金。加強隊伍建設,充實一線執法力量,加大執法處罰力度,提高執法能力和水平。相關政府部門結合自身職能職責,搞好協調配合,整合資源,合力推進城鄉環境治理工作上新水平。
- 上一篇: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安排
- 下一篇:辦公室十三五總結及十四五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