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預算工作計劃

時間:2022-02-20 06:20:00

導語:審計預算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審計預算工作計劃

開展預算執行審計是《審計法》賦予審計機關的一項重要職責。為了指導和推動我市預算執行審計工作深入發展,在總結前五年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參照審計署《*年至*年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發展規劃》,現制定*年至*年*市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發展規劃。

一、過去五年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的總結

自《審計法》頒布以來,全市審計機關在各級政府領導下,嚴格執法,開拓進取,預算執行審計工作取得了明顯進展。

(一)形成本級預算執行審計監督機制。1996年2月,市政府根據《審計法》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頒發了《*市預算執行情況監督暫行辦法》。五年來,在法律和法規的指導下,全市各級審計機關積極開展預算執行審計,堅持實行審計結果報告和審計工作報告制度。據統計,1996年至2000年市審計局連續5年開展預算執行審計,向市政府提交審計結果報告,并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會作審計工作報告;全市19個區縣平均每年有17個區縣開展本級預算執行審計,并實行審計結果報告和審計工作報告制度。5年來,全市審計機關通過預算執行審計,為維護*財經秩序,促進各部門單位嚴格執行《預算法》,促進依法行政和加強廉政建設,保障全市經濟和社會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二)建立預算執行審計工作體系和工作方法。預算執行審計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參與預算執行過程的財政、稅務、國庫及各相關部門履行預算管理職責,完成預算收支任務的活動都是預算執行審計的對象。為了保證預算執行審計工作順利實施,全市審計機關5年來堅持以預算執行審計為核心,逐步建立財政部門具體組織預算執行情況審計與政府其他部門預算執行情況審計相結合、部門審計與專項資金審計相結合、財稅審計與國庫審計相結合的預算執行審計工作體系。在實施預算執行審計過程中,全市各級審計機關加強對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的領導,各專業審計緊密協作,形成了以真實性為基礎,摸清家底、揭露問題、規范核算、促進預算管理的審計工作方法。

(三)確立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目標。通過5年預算執行審計,全市審計機關基本確立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目標。

1.服務政府宏觀決策。預算執行審計應圍繞政府中心工作,抓住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建設的重點、難點問題和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發揮審計在宏觀經濟中的間接調控作用,為政府宏觀決策服務。

2.規范本級預算執行。預算執行審計要適應我國財政改革與發展,不斷揭示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促進財稅管理制度的改革與完善,規范本級預算執行。

3.維護財經紀律。預算執行審計要根據本市整頓規范市場經濟秩序要求,揭露和查處預算執行中嚴重違法違紀問題,嚴肅財經法紀,促進依法行政,保障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貫徹落實。

此外,我市審計機關在堅持突出審計重點,積極利用審計成果,充分發揮審計監督作用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預算執行審計工作還存在許多問題,其中突出表現為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與深化預算執行審計的要求不相適應,預算執行審計深度不夠,分析研究高度不夠,審計手段比較落后,審計信息化程度不高,部分審計機關對預算執行審計工作認識不到位、工作不深入。對此全市各級審計機關應給予高度重視,并在今后工作中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予以解決。

二、預算審計面臨的形勢

今后5年到10年,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極為重要的時期。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發展,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國內經濟體制改革逐步深入,財政體制加快向公共財政轉變,特別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將給預算執行審計帶來新機遇和新挑戰。

(一)“十五”期間是*加快建設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之一,初步確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地位的關鍵時期。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和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全市經濟和社會領域的熱點和難點不可避免地反映到預算執行上來。因此,今后5年預算執行審計應根據*“兩級政府、兩級管理”的運行體制特征和十五計劃綱要,從總體上把握發展趨勢,促進解決原有體制下存在的問題,密切關注體制變革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要加強對重點領域、重點部門、重大投資項目、重點專項資金的審計,充分發揮審計監督的制衡作用,確保*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二)今后一段時期,我國要加快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相適應的公共財政體制。按照公共財政的要求,支出結構調整力度逐步加大,部門預算細化全面實行,“零基預算”將取代“基數預算”,預算的透明度和約束力大大增強;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的建立,將改變以往預算單位自行開設賬戶,層層轉撥資金的做法,截留、擠占、挪用財政資金的問題,將逐步從機制上得以解決;政府采購制度的實行,預算資金支出透明度的提高,將從制度上抑制財政資金使用中的各種腐敗現象。因此,今后5年預算執行審計應適應環境變化,在監督財政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基礎上,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不斷完善審計內容、方式方法,促進本市公共財政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三)加強預算審查監督工作,是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促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為了履行憲法賦予的職責,全國人大正在積極推進預算審查監督體系的建立,*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對預算的審查監督也發生深刻變化,審查監督的方式正由程序性監督,向實質性監督轉變。作為保障措施,《*市市級預算審查監督規定》已由11屆市人大常委會第30次會議通過。《規定》的實施,不僅提高預算執行審查的透明度,強化監督力度,而且對預算執行審計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預算執行審計工作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圍繞*“十五”發展目標,堅持依法審計、服務大局、圍繞中心、突出重點、求真務實的工作方針,以審計財政財務收支真實性為基礎,打假治亂,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進一步加強審計工作的開創性、堅韌性、操作性,為整頓市場經濟秩序,規范預算管理,促進財政體制改革,加強廉政建設,增強*綜合競爭力發揮更大作用。今后5年預算執行審計工作應堅持以下基本原則。

(一)堅持把預算執行審計作為國家審計永恒的主題和首要任務。財政是國家的一項重要職能,財稅政策是國家宏觀調控的一個重要手段。雄厚的財政實力是一個國家強大、穩定、安全的重要體現和有力保證。正確運用財稅政策,對優化資源配置,調節收入分配,促進國民經濟穩定增長和區域經濟協調運行,促進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因此,加強預算執行審計是國家加強預算管理和監督的需要,是審計機關貫徹落實“三個代表”的集中體現,是《憲法》和《審計法》賦予審計機關的基本職責。

(二)堅持和完善審計工作報告制度。審計結果報告和審計工作報告制度的建立,使審計監督工作納入了國家預算管理體系,并成為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通過這一制度,審計的意見和建議,可以直接影響政府的宏觀政策。堅持和完善審計工作報告制度,關系到審計職能作用的發揮,關系到審計監督工作在預算管理體系中的位置,關系到審計機關與人大和政府能否保持暢通的聯系渠道。

(三)堅持以綜合財政預算為主線,以財政部門具體組織預算執行情況審計為主導,以部門預算執行情況審計為基礎,以其他財政收支審計為補充的預算執行審計體系。審計機關要始終把預算執行審計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來抓,實現上下聯動,互相補充,最大限度地發揮預算執行審計的整體效益。

(四)堅持核實財政財務收支、揭露反映問題、提出對策建議的總體工作思路。對預算管理中存在的不真實、不合理、不規范的問題,在揭露問題的同時,從完善財政政策制度、健全預算管理機制、增強預算分配透明度等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

(五)堅持全面審計,突出重點的工作方針。預算執行審計工作,要在總體把握財政收支管理情況的基礎上,突出對掌管財政資金分配權和管理財政資金較多的重點部門、重點單位,以及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投資項目、重點專項資金的審計監督。

四、預算執行審計的主要目標

今后五年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的總體目標:一是進一步加大預算執行審計監督工作的力度,集中力量揭露和查處重大違反財經法紀問題,充分發揮審計監督的威懾作用,促使一級預算單位和主要二級預算單位的違法違紀問題明顯減少;二是不斷增強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的深度,發揮審計監督在促進財政體制改革中的作用,通過審計,推動財政部門和政府其他職能部門不斷深化財政體制改革,逐步將財政管理納入法制化、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力爭使一級預算單位的預算管理工作比較規范、嚴格,主要二級預算單位的預算管理水平明顯提高;三是積極探索檢查和評價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方法和途徑,促進預算單位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管理,努力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一)對財政部門具體組織預算執行情況審計的主要目標是:按照真實、合法、效益的原則,對本級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審計。要根據本市建立公共財政體制的要求,促進細化預算,制定科學合理的定員定額,建立和完善部門預算,規范預算分配行為,促進支出結構優化。要以建立規范化轉移支付制度為契機,規范補助支出行為,促使財政部門增加預算資金分配的透明度;同時,對現行專項撥款進行清理,促進財政部門逐步減少不合理撥款,控制專項撥款的增長,加大公式化轉移支付的數量和比重。以嚴格財政制度,規范預算管理為重點,促使財政部門嚴格預算的編審和執行,規范財政支出審批制度,建立支出單位的效益考核制度,逐步規范預算管理,做到本級預算收支內容真實、完整;要促進推行規范化的政府采購制度,使政府采購行為更加公開、公正、規范、透明,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二)稅收審計的主要目標是:促進依法治稅,規范稅收征管行為,加強稅源管理。通過對違法違紀問題的嚴肅查處,促使稅務部門嚴格執法,嚴禁越權違規減、免、緩稅,征收“過頭稅”和混淆入庫級次問題。以整頓稅收會計核算秩序為重點,揭露并查處稅收會計信息嚴重失真問題,促使稅務部門建立健全稅源監督與控制機制,不斷提高稅收征管質量,結合財稅體制和稅收征管制度的改革,促進稅務系統征管模式的轉變,強化稅源監控和稅務稽查工作。

(三)對國有資產收益收支和管理審計的主要目標是:促進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提高國有資產增值能力,揭示國有資產運行和收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國有資產良性流動和規范運行。

(四)國庫審計的主要目標是:促進國庫有效履行監管職責,建立健全內控制度,保障國庫資金安全完整。通過審計,重點揭露因國庫監管不力出現的違規退庫、調庫、延壓稅款等問題,以及因內部控制不健全出現的侵占、挪用國庫資金的問題,促進國庫對庫款的監控水平明顯提高,會計核算工作進一步加強。在此基礎上,以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的建立為契機,促進國庫強化預算控制職能,健全國庫核算體系,逐步使國庫成為預算管理體系中一個有效的制約環節,及時準確反映收支預算執行情況,并對國庫資金的收付過程實施有效監控。

(五)部門預算執行情況審計的主要目標是:維護預算的法律嚴肅性,促進建立健全內控制度,規范部門預算管理。通過審計,促使一級預算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基本做到真實、合法,使部門預算、政府采購、國庫集中支付、部門決算草案審簽等財政改革措施得到有效的實施,財政資金的使用規范合理、效益明顯提高。同時,摸清二、三級預算單位的家底,促進財政、財務收支有根本性的好轉,不出現大的違紀違規問題。

(六)專項資金審計的主要目標是:促進強化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各級審計機關要圍繞政府經濟工作中心和社會熱點問題,加強對國債專項資金、城市建設專項資金、農業專項資金、科學教育資金、資源環保資金、社會保障資金、國外貸款項目資金等重點專項資金的征收、使用、管理情況進行審計。通過審計,使各項專項資金管理明顯改善,擠占挪用損失浪費的問題明顯減少,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明顯提高。

(七)重點建設項目審計的主要目標是:促進規范建設項目管理,提高投資效益。各級審計機關要圍繞“十五”計劃綱要,加強對“十五”期間各地重點建設項目的審計。通過審計,促使國家財政性建設資金管理水平明顯提高,建設項目高估冒算、損失浪費的問題明顯減少。同時,促進規范建筑市場招投標管理、工程造價管理和中介服務行為,提高投資效益。

五、保障與措施

(一)提高認識,精心組織。要從全面貫徹落實《審計法》的高度認識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的重要性,真正把它作為審計機關的第一任務。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積極研究和探索預算執行審計的新方法、新路子。市、區縣審計機關對本級財政部門具體組織預算執行情況,每年要審計一次。各級審計機關對有財政資金分配權和管理使用財政資金較多的一級預算單位在以往連續三年審計的基礎上做到每兩年審計一次,一般單位做到三年輪審一次。在開展部門預算執行情況審計的同時,市區縣審計機關可以參照中央部門決算審簽辦法,在人大的支持和政府的領導下,逐步開展對本級各部門決算草案審簽試點。市審計局要加強對各區縣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的分類指導,推進整體水平的提高,并積極與有關部門協商解決區縣審計機關參與地方國庫審計問題。

(二)切實保證預算執行審計報告制度的實行。到*年,各級審計機關必須依法履行職責,堅持全面實行審計報告制度。審計結果報告,應重點放在向本級政府揭露和反映預算執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堅持說實話,講實情,報實帳。在揭露問題的同時,應注意針對預算執行中存在的普遍性、傾向性問題,提出有價值的審計意見和建議。審計工作報告應遵循有利于人大常委會對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進行審計監督的原則。

(三)加強對預算執行情況全過程的審計監督。為保證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的有序進行,各級審計機關應按照職責明確、程序嚴格、工作規范的要求,制定嚴格的預算執行審計工作制度,從組織上切實保證審計機關對預算資金征收、分配、撥付、使用的全過程實施有效的監督,將具體組織預算執行的財政部門,參與組織預算執行的稅務、國庫系統,執行國家預算的部門、單位全部納入預算執行審計的監督范圍,使預算執行審計形成一個內容比較完整的工作體系。

(四)嚴格審計執法,加大審計處理處罰力度。為了保障國有經濟利益,有效遏止違法違紀問題的發生和蔓延,必須進一步加大審計的處理處罰力度。在對重大違法違規問題的處理上,不但在經濟上要給予必要的處理,而且還要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及時移送司法機關和紀檢、檢察等部門嚴肅查處。

(五)要加強“人、法、技”建設。各級審計機關要始終把人員素質的提高擺在重要的位置,加強崗位培訓,不斷提高審計人員的業務水平。各級審計機關,每年要舉辦一期預算執行審計干部培訓班,有計劃的組織審計人員學習宏觀經濟知識、公共財政理論、財政改革理論與實踐、現代審計知識和計算機應用技術,學習國內外成功的審計經驗和方法,使廣大審計人員及時了解新的財政理論,掌握當前財政改革的重點和難點問題,提高審計人員的財政政策水平、綜合分析能力和處理復雜問題的應變能力,提高預算執行審計工作質量。到*年,全市預算執行審計人員都接受過一次專業培訓,并具備初級以上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

要加快法制化、規范化建設步伐。審計署審計長1號令和2號令頒布了國家審計基本準則和其他通用審計準則,審計署計劃*年以前完成國家審計機關稅收審計等各項預算執行審計準則的制定工作。全市審計機關要結合預算執行審計實際認真學習、貫徹各項審計準則,建立健全預算執行審計的工作規范、評價標準和過錯責任追究制度,細化審計工作方案,規范審計行為,強化審計項目質量監督檢查,切實防范審計風險,提高審計質量。

要積極爭取財政配合,大力推行計算機輔助審計。加強與審計署及兄弟省市聯系,加快部門計算機聯網步伐,積極研究和探索計算機網絡審計,爭取經過5年左右的時間,使計算機網絡審計成為審計的重要手段。

(六)進一步加大對下級政府預算執行和決算的審計監督力度。各級審計機關在組織本級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的同時,要兼顧對下級政府預算執行和決算的審計,對下級政府執行預算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分配使用上級補助資金等關系國家財政工作全局的問題,要加大審計監督的力度,以維護國家的政令統一。市審計局要在實施“上審下”的同時,幫助區縣審計機關克服預算執行審計工作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