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局黨的群眾路線學習計劃

時間:2022-04-28 09:15:31

導語:財政局黨的群眾路線學習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財政局黨的群眾路線學習計劃

開展學習教育活動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規定動作,也是保障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的基礎性環節。為使教育實踐活動順利推進,特制訂如下學習計劃

一、學習對象

局副科級以上干部和其他黨員干部職工。

二、具體安排

(一)時間安排

此次學習活動大體安排在3月份到4月份,集中學習時間不少于3天。

(二)學習內容

1、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黨章,廉政準則,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中央、省委、市委出臺的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的文件,省委十三屆七次、八次全會精神,市委四屆四次、五次全會精神,縣委十二屆七次全會精神和縣“兩會”精神;中央、省委、市委、縣委關于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一系列會議和文件精神;《論群眾路線--重要論述摘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重要論述摘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文件選編》、《各地聯系服務群眾經驗做法選編》、《損害群眾利益典型案例剖析》;《習在正定》、《同呼吸才能心相印——在正定工作期間堅持群眾路線紀實》;《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和中央、省委、市委、縣委關于加強作風建設的一系列制度規定;關于蘇區精神的重要論述,《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反對本本主義》、《尋烏調查》、《興國調查》、《長岡鄉調查》,《國務院關于支持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簡明讀本》;《筑夢之基》、《永恒的信念》、《紅色故事匯》、《信仰之光》電視專題片。

2、學習財政專業知識、崗位工作技能、職業道德等。重點學習預算編制政策、預算指標管理、《預算法》;財政資金撥款程序、財政資金管理;《會計法》、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會計電算化。

(三)學習形式

以集中學習與分散學習相結合的方式,采取召開學習會、領導講課、個人自學、專題輔導、交流討論、觀看專題片等形式開展學習。

1、中心組集中學習。中心組成員圍繞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行集中學習,學習時間不少于3天。要以高標準、嚴要求帶頭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帶頭參加討論,帶頭撰寫心得體會,為全局黨員干部學習作出表率。

2、黨支部組織學習。各黨支部積極開展黨日活動,根據黨組織不同性質,靈活安排好學習時間,開展好集中討論。

3、個人自學。每人每周自學不少于6個小時,做好學習筆記,撰寫學習心得體會。讀書筆記字數不少于1萬字。

4、邀請上級領導或專家學者授課。圍繞黨章、廉政準則、黨的群眾路線及“打造清明的政治生態、積極的工作狀態、健康的人生姿態”等三大專題,邀請上級有關領導或專家學者到我局開展系列講座,為我局廣大黨員干部補精神之鈣。

5、領導干部輪流授課。每位黨組成員都要登臺授課,結合自身多年基層工作經驗,向局全體黨員干部職工講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的有關內容。

6、觀看電視專題片。重點組織黨員干部觀看《筑夢之基》、《永恒的信念》、《紅色故事會》、《信仰之光》等電視專題片。以直觀方式開展理想信念、黨性黨風黨紀和道德品行教育。

7、開展上門送學。“三送”干部在抓好自身學習的同時,要采取進戶宣講、制作宣傳欄、編發口袋書,以及利用手機信息、網絡現代信息手段送學上門;針對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的黨員,上門送學,傳達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的相關動向和文件精神;黨組書記要到“三送”聯系點等基層一線至少上一堂黨課。

8、組織學習交流。組織開展好“學習龔全珍,我該怎么做”、“假如我是服務對象”專題討論,進一步深化黨員干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對黨的群眾路線的認識;在學習的基礎上,撰寫心得體會,充分利用網上學習平臺,將學習人員的心得體會上傳到局門戶網站作專題交流。

9、開展“重溫蘇區精神”教育。按照就近、節約的原則,組織廣大黨員到我縣革命烈士紀念館、江口革命歷史展覽館等地,追憶先輩們的英雄事跡,重溫蘇區精神。

三、相關要求

(一)高度重視。各單位、各股室、各黨支部要高度重視此次學習活動,要把此次學習活動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列入議事日程。領導干部要帶頭參加學習,做好學習筆記;在深入學習的基礎上,自己動手撰寫學習心得體會。學習活動結束后,由各黨支部收集后,交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二)加強督查。集中學習不得遲到、早退、缺席,若因特殊原因無法參加,須經局“活動辦”主任同意。局“活動辦”要對干部職工學習情況,定期開展督查檢查,對學習不認真、記錄不完整、紀律遵守不嚴的要給予通報并責令整改。

(三)注重實效。局各單位、各股室以及各黨支部要正確處理好工學矛盾,既要保證學習時間和質量,又不能影響正常的工作秩序,更不能影響服務群眾。堅持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把開展學習教育活動同做好當前各項工作結合起來,著力推動教育實踐活動與財稅改革發展同頻共振,以學習活動的成果促進財政工作,以財政工作的實際成效檢驗學習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