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監局履職工作總結
時間:2022-07-16 08:32:49
導語:質監局履職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強履職,重執行,服務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
1、質量監管措施有力。一是深入推進“質量興市(區、縣)”。擬定《市質量振興綱要》實施意見(2011-2015),把小河區作為“質量興區”活動試點,加強對試點工作的指導。二是深入開展名牌培育工作。擬定了《市“十二五”名牌發展專項規劃》,加強對名特優產品的推薦宣傳。組織72家企業133個產品申報省名牌產品,有51家企業91個產品通過評定,占全省通過審定的98家企業157個產品的58%。組織開展市級名牌評審工作,50家企業69種產品申報,34家企業46種產品通過專家組評審,6家餐飲企業申報了服務業名牌,增設了7個旅游小商品的評價、評審工作。三是開展定期監督檢驗和監督抽查工作。對11大類33種產品的質量定期監督檢驗,共檢604個批次,合格批次547個,合格率為90.5%;監督抽查各類工業產品47批次,合格44批次,合格率為93.6%,市“兩路二環”重點工程共抽檢工程主要材料24批次,合格22批次,合格率為91.67%。對定檢和抽檢的不合格產品均進行后處理工作。四是加強獲證企業證后監管,加大無證查處力度。為222家獲證企業建立質量檔案,查處無證生產違法行為10起;組織應參加2011年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年度自查的187家企業進行年度自查,147家自查合格,對未參加年度自查的企業進行督促、整改或注銷。五是開展落后產能淘汰。在已列入計劃的18家企業中,有5家企業生產場地已拆除,6家企業已拆除淘汰生產線(設備),1家企業完成升級改造,其余均已停產;同時,扎實開展水泥企業“質量對比提升活動”,盤江海螺水泥有限公司被評為水泥行業標桿企業。
2、兩個安全監管到位。一是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到位。建立健全食品生產許可、食品安全區域監管責任、食品質量監督抽查、食品生產企業監督檢查、食品質量安全預警等制度,逐步完善動態監管網絡數據。結合“創衛”和“協辦九運會”,深入開展食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和“打非”專項行動。出動執法人員3710人(次),對454家食品生產企業、163家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11家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和2家相關化工產品企業進行督檢,查處使用非食用物質、濫用食品添加劑、無證生產、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等違法案件48件,涉案貨值892.2萬元,取締黑作坊49個,處理群眾投訴舉報37件,全年無一件因食品質量引起的安全事故。二是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到位。開展特種設備安全知識“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普及特種設備安全法律責任和安全使用知識;認真做好特種設備節能降耗工作,中煙有限責任公司卷煙廠、劉老四新食品有限公司、前進輪胎有限公司3家單位被評選為標桿鍋爐房;對全市重點監控單位、氣瓶充裝單位、旅游景點、賓館浴室等涉及的特種設備進行專項檢查,共出動檢查人員1816人次、車輛602臺次,檢查330家單位708臺特種設備,發現安全隱患42處,立即完成整改的28處,督促完成整改11處,采取措施監護使用3處。特別在2011年生態文明會議、2011中國·酒類博覽會及全國第九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期間,我局切實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查隱患、抓落實”,加大車站、賓館、旅游景點、醫院、游樂場、商場等“重點區”和比賽訓練場館、運動員駐地、新聞中心、簽約賓館、定點醫院、后勤保障服務場所等“核心區”監察力度,對涉及重點核心區域的特種設備逐臺建檔、徹底督查,成功完成會議特種設備安全保障工作,全年未發生重、特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3、民生工作扎實有效。一是標準化工作成效明顯。小河物業管理服務標準化試點通過專家評估驗收(試點單位——興隆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獲“國家級服務標準化單位”稱號);花溪香菇種植、烏當楊梅種植等第六批國家級農業標準示范區及小河省農業標準示范區進行了成果展示,全面啟動第七批國家級農業標準試范區——清鎮“蔬菜種植標準化示范區”項目;參與、指導、幫助企業制定國家標準5項、行業標準2項,已上報政府擬實施獎勵;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開展道路名稱、公共圖形標志、標牌設置調查,對不符合國家標準標志、標牌進行整改;利用自行開發的“市技術標準信息服務平臺”對企業標準進行備案登記,全市備案企業標準195項(市局備案132項,區縣局63項)。二是民生計量和認證工作扎實開展。以“推進誠信計量、建設和諧城鄉”主題活動為抓手,組織開展集貿市場計量、醫療衛生單位計量專項行動、加油站專項整治、液化氣充裝站執法檢查;與省級28家重點能耗單位簽訂節能目標責任書;邀請省計量測試學會專家對全市104位能耗企業工作人員進行能源計量知識培訓;出動執法人員188人次,對65家食品生產企業、19家銷售企業進行抽樣檢查,對32家獲得實驗室認定授權(驗收)的質檢機構和全市機動車安全檢測線進行監督檢查;認真抓好CCC獲證企業的監管工作,查處無CCC認證生產中空玻璃和夾層玻璃生產案件1起。
4、打假工作深入顯著。重點開展產品質量專項執法檢查。已先后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專項執法檢查、“農資打假下鄉、家電(汽摩下鄉)”行動、農資計量專項整治行動、建筑材料質量整治、絮用纖維制品專項執法等一系列產品質量專項執法檢查,有效規范了全市市場經濟秩序。今年來,我局系統共查處行政案件630件,其中立案218件(已結案213件),立案查處結案率97.7%,當場處罰案件412件,涉案貨值2200余萬元,收繳罰沒款312萬元;搗毀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窩點28個,銷毀假冒偽劣產品1次,貨值金額200余萬元;移交公安案件1件,移交工商案件2件,行政復議案件1件(即2010年辦理的津成案件,當事人對我局的行政強制措施提起訴訟,經一審、二審我局均勝訴,今年我局已下達處罰決定書,目前該案正在行政復議中);受理、處理舉報投訴120件,投訴處理解決率100%,為企業、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數百萬元。
5、法制質監穩步推進。一是對全系統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間形成的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類案卷進行評查,共考評行政執法案卷344件,其中,一般程序案件163件、簡易程序案件181件、行政許可案件47件。通過考評,6件優秀案卷、1件優秀行政許可案件、1份優秀處罰決定書已上報省局。目前為止,無行政復議被撤銷、訴訟敗訴案件和行政執法被追究的情況。二是實行法制報告備案制。我局辦理的重大案件均已按要求報省局、市法制辦備案,需上一級審批的案件均及時報批。三是實施行政許可監督。積極開展行政許可監督檢查,按要求進行限時辦結、公開和立卷歸檔。共辦理計量類行政許可36件,特種設備類行政許可9815件,無因辦理行政許可導致國家賠償的情況。
(二)強素質,重管理,機關自身建設呈現新形象
1、隊伍素質整體提升。一是深入推進“學習型、團結型、實干型、創新型、廉潔型”的“五型”班子建設,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嚴格遵守各種議事決策程序,提升了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能力和水平,班子的凝聚力、戰斗力、創造力有力增強。二是通過加強干部職工的教育管理,以執行力建設為重點,強化思想教育和業務培訓,健全完善作風監督、責任追究、目標考核等制度,增強了干部職工努力工作、加快發展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三是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加強。深入推進“滿意在”、“百千萬”、推選先進典型、“扶貧幫困獻愛心”、開展“綠絲帶”志愿者服務等活動;組織市局機關職工向望謨災區捐款7660元;組織5批90人次參加“綠絲帶”志愿者活動。
2、創先爭優深入開展。一是爭先創優成效明顯。今年,我局被先后評獲“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產品專項行動先進集體”、“全國質檢系統‘五五’普法先進單位”、“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進單位”、“省‘關注民生、計量惠民’專項行動優秀等獎”、“市工業和信息化工作工業發展協作先進單位”、“市安全生產工作先進單位”、“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市直機關‘百佳效能處室’”、“市企業減負治亂目標管理協作獎”、“市協辦第九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先進集體”、“市人口和計劃生育‘三結合’幫扶工作先進單位”、全省質監系統紀念建黨90周年“愛黨愛國大家唱”歌唱比賽二等獎,1名同志被評為“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產品專項行動先進個人”、1名黨員干部和1個窗口部門被評為市“雙百”先進。二是認真落實公開承諾。建立了公開承諾辦理信息報送、信息公開、一次性告知等制度;利用《質監網》廣泛征求社會公眾意見建議;堅持“按崗位定責任”、“誰承辦誰負責”的原則,一級對一級,層層落實承諾責任制,提高群眾滿意度。三是扎實開展“四幫四促”活動。建立完善定點聯系制和“結對”工作臺帳制,對下基層的工作情況及時登記造冊,實行包保。局處級干部每月深入基層走訪幫扶均在5天以上,科級干部均不少于20天;四是深入推進“服務百家企業”活動。牽頭走訪服務18家企業,上門服務企業31次,落實幫扶措施25條。五是“三個建設年”活動扎實開展。分別給花溪馬玲鄉留守兒童、紡織社區困難群眾送去2000元、1000元的慰問金,為紡織社區、壟巖社區解決電腦、照相機等辦公設備,給清鎮市麥格鄉新廠村20戶計生戶送去6000元慰問金。
3、效能建設有力推進。一是建立完善了行政問責、服務承諾、首問責任、限時辦結、“一站式服務”等制度;二是黨組書記、局長解克儉在《日報》上公開作出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優化發展環境、提高行政效能等七項承諾,并公布了我局“環境建設年”投訴舉報電話,接受社會各界監督;三是組織召開企業代表及行風監督員座談會,向基層單位、企業發放調查問卷,認真查找效能方面的突出問題,不斷改進工作;四是對行政審批事項進行清理,將原有的7項行政許可壓縮為2類,將原有的3項行政許可壓縮為1項,將行政許可與非行政許可類審批的辦理時限在法定時限內原已壓縮的基礎上再壓縮50%,并對辦事項目和條件、辦事程序和時限、收費標準及依據、辦事結果和紀律全部公開。
4、黨建工作不斷加強。一是全面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明確局黨組書記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局黨組成員實行“一崗雙責”,黨建工作實行目標管理。二是加強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堅持每周五政治學習制度。三是組織開展“學黨史、講黨性、爭先鋒、作表率”知識答題競賽、黨的光輝歷程圖片展、黨史知識講座、紀念建黨90周年表彰大會和“質監頌歌獻給黨”文藝演出,慰問老黨員、困難黨員等紀念建黨90周年主題實踐教育活動。四是召開“以點帶面”的黨建工作現場會,交流和總結質監黨建工作的特色和亮點,推動系統黨建工作的整體發展。五是黨風廉政建設深入推進。層層簽訂黨風廉政建設目標責任書,把黨風廉政建設納入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目標管理;積極開展廉政文化進機關、進區縣局、進企業,在局機關樓道設置6幅廉政宣傳畫,發放廉政臺歷65本;組織職工參觀樊中黔案例實物展,利用局域網給職工推薦“每周一課”廉政教材,全系統廉政風險防范管理得到加強;嚴格執行領導干部述職述廉、誡勉談話、函詢等制度,認真開展“三訪”活動,共與下級黨政負責人談話55人(次),干部任前談話3人,誡勉談話2人。
5、社會管理扎實創新。一是群眾工作扎實推進。認真做好群眾來信、來訪、來電話,詳詢群眾所急所需,真心實意幫助群眾排憂解難;組織開展“入基層、大走訪、實調研”活動,認真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及時化解矛盾糾紛,有力維護群眾利益。二是社會管理機制建設逐步完善。結合實際,針對社會管理最薄弱環節環節,建立完善調研決策機制、預警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強化執行力建設,保證政令暢通,推進工作高效落實。三是創新社會管理取得實效。通過采取建機制、重執行、嚴追究等一系列措施,有力改善和保障民生,特別是“食品質量、特種設備”安全等得到很好落實,全年無一起違法違紀行為發生,無一起食品和特種設備安全事故發生,為推動經濟健康快速發展貢獻了力量。
(三)強舉措,重宣傳,社會質量意識邁出新步伐
1、企業質量意識有力提升。一是組織開展“質量年”、“以質取勝”等主題活動,積極為企業提供質量管理、標準、認證、生產許可等方面的咨詢、培訓。二是深入企業宣傳有關質檢的法律法規,圍繞企業重點產品開展術培訓、業務指導、生產許可咨詢等服務,積極做好后處理工作,落實定期回訪制度,幫助企業提升產品質量。三是通過組織企業召開質量誠信宣傳會、發出質量誠信倡議書等形式,增強企業質量誠信意識。今年3月,我局組織“質量誠信”宣傳會,100多家企業圍繞“質量誠信”重要性和企業如何提高“質量誠信”等問題展開激勵討論,并在“質量誠信”倡議書上簽字,表示將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加強質量誠信意識,爭做講誠信、守信譽的模范。
2、質量意識宣傳深入推進。一是依托電視臺、報刊、網站等新聞媒體,重點圍繞“兩個安全”和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對一些典型給予曝光,增強群眾的警覺、共鳴。全年在各類新聞媒體上發稿495篇、條,其中報刊300篇,電臺105條,電視臺90條。二是利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4.26知識產權保護日”、“5.20世界計量日”、“質量月”、“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等節日,積極開展咨詢宣傳活動。采取真假產品辨別、免費計量檢測、現場接受群眾咨詢、投訴、發放宣傳材料等形式,向群眾宣傳質量、產品質量、食品安全、行政執法及識假辨假等方面的知識。三以《質監網》為平臺,公布有關質量技術監督的政策法規、服務指南、辦事流程、行業知識及常見問題,開通了在線咨詢、質監論壇等互動板塊,及時有效解答群眾咨詢、疑問。
3、產品質量監督廣泛有力。一方面,重點圍繞便于群眾和企業知情、辦事、監督,充分利用公開欄、《質監網》,將質監相關的法律法規、機構職能、行政許可、行政審批、工作流程、工作動態、黨風廉政建設等內容予以公開,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另一方面,為有效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方便全市企業和消費者對產品質量和質量違法行為的投訴舉報,充分利用“12365”質量投訴熱線,受理全市范圍內有關產品質量、計量、標準化、特種設備、食品質量安全等方面的舉報投訴,及時有效化解矛盾糾紛,有力推進打假扶優、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今年來,通過投訴熱線共受理投訴舉報120件,辦結率100%。
- 上一篇:氣象局目標完成情況總結
- 下一篇:市發改委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