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年度工作總結

時間:2022-12-15 04:13:23

導語:區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年度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年度工作總結

2021年以來,經濟開發區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區直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貫徹落實在扎實推進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講話精神,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高質量創新發展邁上新臺階。1—10月,開發區完成規上工業產值37.61億元,戰新產值完成10.09億元,同比增長18.6%;高新產值完成9.45億元,同比增長25.5%;限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94億元,同比增長23.2%;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5.2億元,同比增長22%,其中工業投資完成14.66億元,同比25.8%,技改投資7533萬元,同比增長88.3%。完成稅收1.29億元,同比增長77.8%。

(一)堅持以“雙招雙引”為帶動,著力抓好招商引資“一號工程”。深入研究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24條”政策,搶抓、珠三角重點地區產業轉移和擴張機遇,圍繞食品制造(生物科技)、電子信息兩大產業,打好組團招商、駐點招商、平臺招商、以商招商和協會招商組合拳。食品制造(生物科技)產業方面,推動今麥郎第二條生產線投產、盛美諾技術改造、曦強乳業和德蘭和創二期建設,電子信息產業方面,重點招引手機以及顯示屏配件生產組裝企業,做好補鏈、延鏈、強鏈文章,產能增加15%。今年1—10月份,簽約奧利斯智能制造、固安翌光OLED顯示屏等項目17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2個,億元以上項目13個,協議總投資57.95億元。加快推進“騰籠換鳥”,全年處置盤活項目14個,盤活土地1021畝。

(二)堅持以集聚發展為引領,著力推進產業高質量轉型創新發展。編制《鳳凰新區產業發展規劃》《市經濟開發區信息產業園產業發展規劃》,做大做強食品制造(生物科技)產業,做優做亮信息產業,積極推動兩大主導產業集聚發展。堅持科技創新之路,引導企業加大技改投入和科技研發,加快推進“兩化融合”。充分發揮大學科技園信息資源,集聚創新要素,帶動生物醫藥技術和電子信息產業集聚發展。加大規上企業培育,全年預計入規11家規上企業,新增產值4.2億元。加快推動項目投產達效,智茂晨、諾訊科技、家家悅產業園一期、禾美環保等4個項目投入運營;5家電路板項目、萊寶液晶模組項目、銀泰福智能終端產業園項目、盛德寶科技項目計劃年底投產運營。

(三)堅持以項目建設為抓手,著力提高園區承載能力和發展潛力。制定《辦理工業項目施工手續明白手冊》,推動工業項目建設程序化和規范化。積極推動標準化產房建設,大學科技園一期已入駐8家企業,二期12.5萬㎡標準化廠房建成并交付使用;信息產業園一期7.5萬㎡的5棟標準化廠房和3萬㎡的5棟宿舍樓已交付使用,二期15萬㎡標準化廠房和配套設施已進入規劃設計階段。實現信息產業園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營;實施園區電網優化改造,確保園區企業用電雙電源、雙回路;雨污分流管網提升改造工程全面完工;13.9公里供熱管網12月建設完成,園區承載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四)堅持以優化服務為導向,著力推進營商環境持續改善。統籌推進“四送一服”和疫情防控包保機制,積極創優“四最”營商環境。持續加大企業走訪調研力度,制定問題整改清單,及時收集、解決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用水、用電、用工、融資、物流等方面問題,認真做好政策與企業、科技與人才、生產要素與需求、產品與市場等精準對接,全面落實國家和省市“三重一創”、科技創新等系列惠企政策,今年以來,兌現企業各項優惠政策獎補資金1.5億元。引進企策、天造等人力資源公司,幫助企業招工1000余人,有效緩解企業結構性、季節性“招工難”矛盾。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下放25項區級行政權力,縮短辦事流程,提高行政效率。樹牢“兩山”理念,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持久戰,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實施湘西溝、鳳翔溝、申家溝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推進智慧環保工作,對園區27家涉水排污單位安裝廢水在線設施并聯網。全面落實安全生產工作機制,開展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施工等7類安全生產大檢查,下達隱患整改指令書135份,整改隱患578處。

(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推進社會事務協調發展。全面落實信訪包案和開門接訪制度,協調處理土地流轉、基礎設施建設、征地拆遷、欠薪等問題。完成信息產業園一、二期土地征收工作;發放智能制造產業園征收補償款2653萬元;完成信息產業園三期、人才公寓等項目丈量工作。全面推進疫苗接種工作,在全區率先完成18周歲以上人群疫苗第一劑接種目標。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雨露計劃14人次,35人得到助學計劃幫扶,發放3年扶貧資產收益分紅89萬元,完成省級脫貧攻堅成果鞏固迎檢工作。大力開展河道“四亂”現象治理活動。投入23萬元,更換水表、閘閥2115戶,水表箱89個,改善居民用水質量。收繳農村合作醫療保險10547人、295.316萬元。全面落實優撫政策,發放各類優撫資金300余萬元。高質量完成社區“兩委”換屆工作,一批年紀輕、學歷高、能力強、會干事的優秀人選充實進“兩委”班子。

(六)堅持以黨建引領為主線,著力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制定《經濟開發區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實施方案》《經濟開發區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具體實施計劃》。組織專題學習4次,領導干部帶頭講黨課29場次。舉辦“銘記歷史、緬懷先烈”“追憶英雄、感念親人”等黨史學習教育主題活動。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收集辦結涉及企業財產登記、項目建設、安全生產、用電用氣等方面問題70余個。制定《開發區非公企業年度黨員培訓計劃》《開發區“”督查方案》《開發區積分制發展黨員工作實施方案》,完成3個新入駐企業黨支部組建工作,完成轄區非公企業黨建工作考核,發放A、B類黨組織書記津貼共計48000元;動態管理非公黨建臺賬,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納入非公平臺。做響“六單制”服務品牌,創新“雙融合三培養”“三聯三創”等非公黨建模式,重點打造徽香昱原、蘇太太食品、果力智能、楊府錦食品、金冠玻璃等5個非公企業非公黨建示范帶。全力推進省委巡視“回頭看”整改工作,制定《經濟開發區省委巡視“回頭看”發展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完成整改10個,持續推進1個。深入推進紀律作風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扎實開展新一輪深化“三個以案”警示教育工作,為101名監督對象建立廉政檔案,夯實監督基礎。持續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今年以來,立案7件,黨紀處分9人,其中黨內警告3人,黨內嚴重警告2人,留黨察看1人,開除黨籍3人。

存在問題

2020年,我們取得了一些成績,同時也清醒的看到與區委區政府的要求,與省內排名靠前的開發區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一是經濟體量不大,企業規模較小,稅收貢獻率較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任重道遠,信息技術產業尚未成熟,帶動作用不強,綜合排名在省內仍處于中下游。二是招商質效不優,沒有對食品制造(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兩大主導產業進行全方位、系統性研究,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舉措不實,效果不優,引進企業大都規模較小,投資進度較慢,自身抗市場風險能力不足。三是招商政策兌現壓力較大,隨著入園企業增多,受開發區財力限制,企業政策獎補資金難以及時兌付。四是項目服務主動靠前不夠,包保機制沒有充分發揮作用,收集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重點項目建設速度不快,勞資矛盾沒能得到有效解決,水、電、汽等要素保障仍未充分滿足企業生產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