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鄉2005工作總結

時間:2022-02-27 02:20:00

導語:新華鄉2005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華2005工作總結

一、2005年工作回顧

今年以來,鄉黨委、政府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突出“農民增收、財政增長、企業增效、社會協調發展”的總體目標,大力實施“農業強鄉、科技興鄉、開放活鄉、依法治鄉”戰略,創新機制,團結拼搏,實現了全鄉經濟、社會健康、快速、協調發展。

(一)突出中心抓發展統籌兼顧求和諧

1、夯實農業基礎,強化產業服務,農業和農村工作提質增效出特色。一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調優農業產業結構。,堅持宜林則林,宜菜則菜,宜果則果,宜牧則牧,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則,在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為主的基礎產業的同時,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通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全鄉已形成優質水稻、烤煙、金秋梨等種植業和肉牛、本地土雞等特色養殖業。重點狠抓四大農業基地建設:精心扶持萬畝水果基地建設,走“公司+農戶”經營模式,全面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精心扶持1000畝優質烤煙基地建設,鞏固烤煙種植地位;大力發展林業生產基地,大力實施退耕還林、荒山造林工程,充分調動了農民造林積極性。三是加強工作協調,鞏固傳統優質烤煙種植面積。2005年全鄉優質烤煙種植面積1200畝,其中基地面積1000畝。四是農村生態建設進一步抓好抓實,“豬—沼—果”、“豬—沼—菜”、“豬—沼—漁”生態模式進一步得到推廣。2005年,我鄉在原有的基礎上新建沼氣用戶20戶。四是加大投入,夯實基礎,增強了農業發展后勁。今年以來,鄉黨委政府采取政府引導,干部帶頭,群眾參與的方式,進一步加大了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3、落實政策,創新服務,促進農民增收

鄉黨委政府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加大了“兩減免、三補貼”等政策的實施力度,認真抓好良種補貼、種糧補貼工作退耕還林錢糧補貼。2005年,全鄉發放早、中、晚稻補貼萬元,退耕還林錢糧資金近90萬元。繼續對糧農實行直接補貼和良種補貼,增加農機購置補貼,已經實行的支農政策不能變,給農民的實惠不能減。健全和落實了村務公開、涉農收費公示制、農村義務教育收費明白卡、農村訂閱報刊限額制、違反減輕農民負擔政策責任追究制度,重點加強了農民建房和教育收費的規范工作。嚴格落實了農村土地政策,開展了農村土地二輪承包經營權證書補發工作,有效維護了農民利益,穩定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建立了財政支農資金逐年增長機制,不斷強化服務職能,引導農民依靠科技致富,幫助農民增收。以“為農、便農、幫農、富農”為宗旨,鄉黨委、政府組建農業綜合服務工作組,打造了以農技人員為主為農服務的平臺,實現了農民要我服務到我要為農服務的轉變。此外,通過農業協會組織,架起了企業與農民、農民與市場之間的橋梁。目前,全鄉已建有烤煙協會、金秋梨協會等經濟組織,依靠協會,增強了市場競爭力。全鄉現擁有會員3800名,帶動農戶達1100余戶。

3、加大項目建設,大力實施招商引資主體戰略。

招商引資,項目能否落戶,關鍵看當地的經濟發展環境。為此,鄉黨委、政府進一步優化了政策環境,以最優惠的政策吸引招商項目;進一步優化了發展環境,嚴厲打擊阻工鬧事、侵害招商項目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加大了對項目索、拿、卡、要的人和事,推行重點項目干部聯系制度,為項目排憂解難,實行全程試服務;優化市場環境,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優化服務環境,為招商項目多服務少限制,多引導少干預,多幫忙少增負,規范收費行為,堅決制止亂攤派、亂收費、亂罰款、亂集資現象的發生,特別扶持、保護重點招商項目,推動了項目建設的健康發展。引導招商走開發引進之路,牢固樹立“無外不快,鄉外就是外”的觀念,堅持內商外商一起招、內資外資一起引;引導招商項目走科技進步之路和走產業化經營之路。引導項目充分利用本地的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訂單農業和能源農業,推進了農業產業化項目上規模、出效益,引導招商項目投資交通、旅游、服務等領域,促進全鄉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3、以人為本,大力實施為民辦實事工程。

今年以來,鄉黨委、政府堅持以人為本,大力實施為民辦實事工程。一是充分發揮勞動服務站的職能作用,大力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城鎮就業人員新增26人,其中下崗失業人員93人;“4060”人員再就業新增5人;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新增213人。二是進一步推了進通鄉通村公路。。鄉黨委、政府積極主動化解江厚村十一、二組歷史矛盾,籌措資金2.89萬元,總投工投勞650余個修通了新華至長策公路;組織人力、物力對赤新公路進行了路面維修和東山村兩座橋梁的拓寬加固工程。重點抓好了南塘門2.5公里進村公路建設。2005年,在縣聯系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南塘門通村公路已完成工程任務80%,工程已投入資金8萬余元、投工投勞3500余個,完成漿治300余米、石方580余方,開挖石方1250余方、泥方1400余方、回填泥3200余方,今年11月份已開通毛路。三是新型能源建設生態模式進一步得到推廣。鄉黨委政府采取“以點帶面,輻射推廣”的工作方式,大力實施生態農業開發。全鄉到目前為止已有沼氣池88個。四是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和推行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持政策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充分利用省政協工作隊在我鄉建整扶貧六年來的感情,加大工作協調力度,爭取到一臺心電圖機,已交付使用。積極推行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落實了有關政策。我鄉共有5戶符合農村計劃生育獎扶對象,其中老塘村3個,江厚村1個,東山村1個。每人每月80—110元不等,共計獎扶金額6240元,于7月29日舉行了首發儀式。全鄉純二女戶38戶,辦理養老保險20戶,農村獨生子女戶11戶,辦理計生綠卡85個。五是加強了農村“五?!惫B工作。2005年度全鄉農村“五?!比藛T共計81人,一、二、三季度民政救助款已全部發放到位,發放金額共計43740元。

4、堅持“三票”中心,與時俱進,社會各項事業健康持續發展

——

——

(二)轉變干部作風,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全鄉上下心齊氣順風正

2005年以來,鄉黨委政府堅持把調整工作思路,加強干部作風建設作為經濟發展的切入點,在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上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有力地推動了全鄉經濟和各項事業的發展。

1、調整工作思路,進一步堅定發展方向。一是工作重心轉變。隨著形勢發展的需要,鄉黨委、政府及時提出今后的工作重心由具體的項目實施轉向全鄉的基礎性工作,工作著力點面向農村、面臨基層、面對群眾。二是政府職能轉變。適應國家機構改革和農村各項改革的要求,鄉政府的職能發生了相應的轉變。首先是工作內容側重于社會管理、涉農服務和優化經濟經濟發展環境;其次是工作方法轉向教育引導典型示范和市場工作;再次是逐步走向法治,實現依法行政和依法治鄉。干部職工的綜合素質有了較大的提高,依法辦事和為民辦事的觀念有所增強。三是轉變管理方式另外,2、制定工作規劃,進一步明確目標任務。根據新華特殊的地理條件,適宜的氣候因素,豐富的林、水資源,潛力巨大的休閑農業和較為完善的基礎設施,黨委、政府提出了“封山育林,植樹造林,以林保水,以水發電,以電興工,以工帶農,保護生態,發展旅游”的思路,確立了建設生態休閑小城鎮的五年發展規劃。總的發展目標是:繼續鞏固建整扶貧成果,緊緊圍繞農民增收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深化農村改革,維護農村穩定,不斷提高鄉域經濟的質量和效益,提高群眾的生活、生產水平。“大干新五年,再創新輝煌”。五年后,鄉域經濟綜合實力位居全縣中等水平,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處于全縣中游。具體來說,到2010年末全鄉國內生產總值達到7500萬元,年遞增12.8%.其中工業增加值2130萬元,年遞增率21.4%。全鄉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2320萬元,年遞增率11.5%;財政收入達420萬元,年遞增10%;農民人平純收入達到3800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08‰之內;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3、狠抓鄉村班子和干部作風建設,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鄉黨委、政府以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堅持不懈地抓好鄉村班子和干部作風建設,繼承發揚了“艱苦創業、發憤圖強”的良好氛圍,得到了廣大群眾的擁護和支持。一是突出中心。始終堅持將發展作為執政興鄉的第一要務,把經濟建設作為全鄉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此總攬農村工作全局。按照“唱好山歌,開辟水路”的總體構想,開發水電資源,培植水電產業;開發山地資源,實施荒山造林、退耕還林工程;開發果業資源,打造湘南最大的金秋梨產業化基地;開發氣候資源,發展反季節蔬菜、瓜果和鞏固傳統優質烤煙基地。在此基礎上,大力發展綜合養殖和農副產品加工項目。鄉、村干部服從和服務于大局,任爾東南西北風,咬住發展不放松,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二是堅強核心。鄉黨委、政府把調強班子、武裝頭腦、提高素質、健全制度作為加強鄉村班子和黨員隊伍建設的關鍵環節來抓,按照“三強”、“五好”的要求,大力加強組織建設。組織黨員干部扎實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認真學習黨的十六大精神,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加大教育培訓力度,提高理論水平和實用技能;建立健全監督激勵機制,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加強選拔培養,積極吸收優秀農村青年和經濟能人、種養大戶入黨。鄉黨委駕馭全局、應對復雜局面、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進一步增強,班子凝聚力、戰斗力不斷提高。三是順應民心。結合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大力改進干部工作作風,密切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疾苦,為民辦好事,干實事,從而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二、存在問題

雖然我鄉各項工作在今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們同時也清醒地認識到工作當中存在很多不足之處:一是群眾思想觀念優待加強,主要體現在少數群眾小富即安思想仍然存在,個人主義和無政府主義有所抬頭;二是鄉域經濟結構調整調整力度不大,結構單一,發展后勁不強;三是不是經濟總量偏小,項目建設的力度和投入相對較少,項目建步伐設還不快。

三、2006年工作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