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稅局年終總結
時間:2022-09-04 11:10:00
導語:國稅局年終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過去的一年,是新千年的第一年,是實施**計劃的起始之年,我們的國家喜事不斷,我省國稅工作也碩果累累。全省國稅系統在國家稅務總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決貫徹“加強征管,堵塞漏洞,懲治腐敗,清繳欠稅”的稅收工作方針,按照“依法治稅,從嚴治隊,科技興稅,管理強稅”的**江蘇國稅發(fā)展思路,國稅總收入突破800億元大關、年增收近160億元,三項改革順利進行,金稅工程運行質量名列全國前茅,整頓稅收秩序取得階段性成果,稅收服務經濟成效顯著,創(chuàng)建省文明行業(yè)目標提前實現,新世紀和**發(fā)展開局良好,為全省經濟和社會發(fā)展作出新的貢獻。
一、狠抓征管質量,強化稅源監(jiān)控,國稅收入取得新突破
**年,全年各項國稅收入達841.83億元。其中,列入總局計劃考核范圍的國稅收入完成687.16億元,比上年增收128.8億元,增長23.07%;“兩稅”收入583.50億元,比上年增收102.74億元,增長21.37%。在全省1065億元財政收入中,國稅部門組織的收入達634.5億元,為江蘇經濟和社會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去年國稅收入快速增長,既有經濟稅源增長因素,也有政策性增收因素,更是各級國稅機關進一步轉變觀念,加強征管的結果。一是堅持依法征收,加強基礎管理,狠抓征管質量。在去年全省整體稅源相對較好的情況下,各級國稅機關毫不松懈,一方面不斷完善征管質量為主的收入“雙軌制”考核辦法,按照總局《稅收征管質量考核暫行辦法》,夯實征管基礎,狠抓征管質量“七率”指標考核;同時,加強稅務登記管理,通過驗證清查漏征漏管戶4490戶;以推行稅控收款機為重點,強化普通發(fā)票管理,繼續(xù)加大商業(yè)企業(yè)逐筆開票力度;另一方面進一步深化稅收計劃管理改革,把握各地稅源稅基情況,加大收入計劃執(zhí)行調控力度,適時調整各地的指導性收入計劃。二是積極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加強稅源監(jiān)控。統一了流轉稅、所得稅、外稅重點稅源戶管理數據庫,流轉稅、所得稅和涉外稅收等重點稅源監(jiān)控面達60%以上;大力推行稽核評稅,全省452個管理分局,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稽核評稅面已達71%,有力促進了企業(yè)納稅申報質量的提高;特別是去年以來,各級大力推行金稅工程,全省18.23萬戶一般納稅人已推行增值稅防偽稅控51229戶,占28.09%,通過狠抓崗位責任制、逐月評析和單項考核等制度的落實,確保了防偽稅控、發(fā)票認證、交叉稽核和協查子系統的運行質量,全省數據采集率從去年1月份的94.63%提高到9月份起連續(xù)保持100%,在全國首批推行的五省四市中排名由第七上升為第一,協查回復率也從年初的50%左右提高到目前的99%以上,有效地堵塞了稅收漏洞,減少稅收流失,稅源監(jiān)控管理實現了關口前移,成為促進稅收收入增長的重要因素。三是重視抓好重點稅源和新經濟增長點征收。狠抓涉外稅收基礎管理,加強反避稅調查審計,涉外所得稅匯算清繳和評稅工作進一步深化,全年組織涉外稅收210.41億元,比上年增長25.81%;規(guī)范所得稅管理,加強對匯總納稅企業(yè)清算管理和對金融企業(yè)財務管理以及干部的會計知識培訓,全年組織企業(yè)所得稅48.85億元,比上年增長45.62%;個體私營企業(yè)稅收104億元,比上年增長40%;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個人所得稅19.11億元,比上年增長94.15%。
二、大力推進三項改革,初步形成信息化專業(yè)化征管新格局
各級國稅機關堅持改革創(chuàng)新,把征管、機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為去年的工作重點,通盤考慮、精心組織、統籌實施。目前,市、縣局機關機構改革全部到位,基層征管機構收縮、職能轉換基本到位,初步形成了以信息化為基礎的專業(yè)化征管格局。這次改革有以下特點:一是整體性和協調性強,機關行政管理機構和基層征管機構得到同步精簡。各級在反復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充分論證,制訂了詳細的實施方案,按照“精簡、效能”的原則,各市縣局共撤消行政管理機構78個,基層征管分局總數也由原來的759個壓縮到613個,下降了19.2%。共撤銷市、縣局內設機構78個,基層分局由759個壓縮到613個,精簡近20%。二是競爭機制廣泛運用,領導班子結構和基層人力資源配置得到同步優(yōu)化。分別調整交流市、縣局“一把手”8名、45名,市局副職29名,調整交流面分別為62%、69.23%和21%,市、縣局領導班子平均年齡由49.3歲下降到45歲,文化結構、專業(yè)結構也明顯改善;全省共有1643名基層分局長和市、縣局機關科、股級崗位通過競爭上崗,一般干部實行雙向選擇,換崗面達60%以上,人員配置進一步優(yōu)化。三是現代科技手段對稅收管理支撐作用不斷增強,信息化建設和專業(yè)化管理得到同步推進。年初,省局就明確提出了征管信息化和專業(yè)化建設的目標。各級堅持以信息化建設為支撐,推進深化征管改革,對原有網絡進行了提速和改造,實現了省、市、縣、分局四級廣域網的聯結和暢通;按照新征管模式要求修訂完善4.0版高平臺軟件,在試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廣,實現了以市、縣局征管信息集中處理;積極推行以網上申報為主體的電子申報。與此同時,以專業(yè)化建設為重點,在基層進行了征管機構調整和職能重組,取消全職能征管分局,以市區(qū)和縣(市)為單位設置征收機構和稽查局,依據鄉(xiāng)鎮(zhèn)區(qū)劃調整設置管理機構,規(guī)范和統一各專業(yè)機構的崗位職責,建立起以市區(qū)和縣(市)為單位的集中征收、一級稽查和劃片管理的專業(yè)化征管新模式。三項改革的整體推進,進一步精簡了機構,優(yōu)化了人力資源配置,強化了征管力量,突出了稽點,稅收信息化專業(yè)化管理取得重要進展。
三、認真貫徹新征管法,大力整頓稅收秩序,依法治稅水平邁上新臺階
為貫徹落實新征管法,省局及時報請省人大召開省級機關宣傳貫徹新征管法座談會,并通過組織萬人宣傳咨詢日、全員培訓考試,舉辦新征管法電視知識競賽等形式,大張旗鼓地開展了學習、宣傳、貫徹新征管法的系列活動,對內強調嚴格執(zhí)法和規(guī)范執(zhí)法,對外強調保護納稅人合法權益和優(yōu)化納稅服務同時,根據新征管法的要求,先后兩次對現行各項征管制度和具體辦法進行了全面清理,及時糾正不規(guī)范文件54份,并建立了和工商部門、司法機關、銀行等協作部門的聯系工作制度。為貫徹全國依法治稅工作會議精神,8月中旬,我們召開全省市、縣局長會議,明確了“內外并舉、重在治內、以內促外,綜合治理”的依法治稅工作方針,部署了“抓住一個根本、建立四個體系”的依法治稅任務,即以提高干部法制素質為根本,努力構建完備的稅收征管制度體系、現代稅收征管體系、依法行政監(jiān)督制約體系和稅收執(zhí)法保障體系,進一步奠定了依法治稅的思想基礎和制度基礎。堅持把依法治稅重點轉移到治內、治權上,制訂了執(zhí)法崗責體系、過錯責任追究辦法、重點執(zhí)法檢查辦法和大要案審理辦法,在抓好日常評議考核的同時,層層組織以內部執(zhí)法行為為主要對象的執(zhí)法檢查,各級自查面達100%,省轄市局對縣級以上稅務機關重點檢查面達31.09%,省局重點對揚州、鹽城、淮安、連云港4市組織了重點檢查,抽查面達30.7%,及時糾正了稅收執(zhí)法中的不規(guī)范問題,認真抓好過錯責任追究制落實,全省共對330多人次進行了過錯責任追究。為大力整頓和規(guī)范稅收秩序,根據省委、省政府和總局的部署,結合我省實際,我們制訂了整頓稅收秩序的五項專項整治目標,并層層分解落實到責任部門,對實施時間進度和工作效能進行量化考核,并與公安、地稅部門聯合開展了嚴厲打擊涉稅犯罪的專項整治活動,形成了強大聲勢。各級按照省局五項專項整治目標,重點開展涉外稅收、企業(yè)所得稅、出口退稅、商貿企業(yè)增值稅等專項檢查,突出抓好大要案查處,全年共查處各類涉稅違法案件39200多件,查補入庫稅款、罰款11.63億元,向司法機關移送案件763件,依法逮捕224人,拘留198人,判刑128人,集中曝光稅務案件777件,整頓稅收秩序取得顯著的階段性成果,稅收法制內外環(huán)境進一步好轉。
四、著眼經濟建設全局,發(fā)揮稅收政策調控功能,服務經濟形成新思路
各級國稅機關自覺把稅收工作置于經濟建設大局之中,跳出稅收抓稅收,在嚴格執(zhí)法、為納稅人創(chuàng)造公開、公平、公正的稅收環(huán)境的同時,充分運用現有稅收政策的導向和調控作用,服務經濟發(fā)展,取得顯著效果。針對我省外貿出口增幅逐月回落的嚴峻形勢,各級國稅機關在強化管理基礎上加快退稅進度,共辦理出口退稅135.05億元,比上年增長19%,為出口企業(yè)出具出口退稅質押貸款證明達45億元;積極建議省政府對生產企業(yè)自營出口實行“免抵退”稅辦法,研究制定具體操作辦法,層層組織了大規(guī)模的國稅干部和企業(yè)培訓,確保該項政策的平穩(wěn)實施,實施五個月來,征退稅銜接良好,過渡平穩(wěn),共免抵稅款32億元,為我省實現外貿出口增長12%目標作出了較大貢獻,季允石省長和梁保華、王榮炳副省長等領導多次批示予以表揚。針對我省工業(yè)經濟增長乏力的突出問題,制訂了促進工業(yè)經濟發(fā)展的10項措施,認真落實有關稅收政策,全省共辦理技術改造國產設備投資抵免企業(yè)所得稅1.5億元,減免軟件產品增值稅7.2億元、減免軟件企業(yè)所得稅5000萬元,辦理民政福利企業(yè)先征后返增值稅30.16億元;在嚴格審核的基礎上及時做好死欠稅款核銷工作,審批核定死欠戶372戶,核銷死欠稅額達3.77億元;積極支持經濟國際化戰(zhàn)略的實施,制定了推動外向型經濟發(fā)展的7項措施,我省涉外企業(yè)減免稅面、減免稅額、上報總局審批的特定項目優(yōu)惠數量位居全國第一,全年減免涉外企業(yè)所得稅30.23億元。針對我省區(qū)域經濟發(fā)展不平衡性加劇的矛盾,分別制訂了支持蘇北、蘇中區(qū)域經濟發(fā)展8個方面15項措施,在收入計劃分解、出口退稅指標分配、各項稅收優(yōu)惠政策兌現上給予傾斜。針對我省私營個體經濟發(fā)展緩慢的現狀,省局在詳細調查測算基礎上,及時調高私營個體業(yè)戶增值稅起征點,同時,積極改進申報方式,簡化辦稅程序,推行劃卡繳稅和委托代征辦法。
五、加大創(chuàng)建力度,提前實現省文明行業(yè)目標,進一步樹立了國稅新形象
各級國稅機關按照創(chuàng)建文明行業(yè)三年規(guī)劃的要求,堅持“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創(chuàng)建宗旨,把創(chuàng)建省文明行業(yè)作為必成目標,不斷豐富創(chuàng)建形式,深化創(chuàng)建內涵,拓展創(chuàng)建領域。大張旗鼓地開展“稅收與服務同行”百日競賽,全面推出以公正公開執(zhí)法為重點的“六項服務”,突出抓好清理下放審批權、簡化辦稅手續(xù)、開通江蘇國稅網站等八件實事,組織開展“四心、五珍惜”教育演講比賽,積極參加省文明委組織的“優(yōu)質服務百日競賽”活動,積極參加省委宣傳部和省文明委舉辦的“新世紀江蘇人新形象”辯論電視大賽并榮獲冠軍。各項爭先創(chuàng)優(yōu)活動取得豐碩成果,涌現出一大批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鎮(zhèn)江市局稽查局鄧志祥同志、漣水縣局王洪同志分別榮獲“全國十大杰出青年衛(wèi)士”、“全國優(yōu)秀青年衛(wèi)士”稱號;2人榮獲“全國模范軍轉干部”稱號;2人、6個單位受到人事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表彰;18名同志被評為省勞動模范,2個單位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省文明單位標兵,19個單位被評為省文明單位;各省轄市國稅系統均被推薦為省文明行業(yè),全省國稅系統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文明行業(yè)。
六、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強化教育培訓,干部隊伍建設取得新成果
認真組織學習同志“七一”重要講話,緊密聯系國稅工作實際,提出了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三大思路12項措施。深入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教活動,切實為“三農”服務,全省國稅系統的工作經驗在省委召開的“三個代表”學教活動總結會上作了介紹;堅持把加強教育培訓作為隊伍建設的重點,省局先后對128名市縣局新任領導、203名科級干部和124名初任公務員進行了集中培訓,各市、縣局重點組織了法律知識和計算機應用培訓,廣大國稅干部知識進一步更新,專業(yè)技能進一步提高;在抓好黨風廉政建設“三項工作”任務落實的同時,突出抓好“兩權”監(jiān)督制約,省局對涉及“兩權”的43個重點環(huán)節(jié)進行了系統分解,制訂了實施辦法。各地結合機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進一步健全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項集體審議決策制度,全面推行干部選任公示制、任用試用期制;同時,進一步完善經費“收支兩條線”管理辦法,組織領導干部離任審計,加大違法違紀案件查處力度,注重從源頭、機制上抑制腐敗現象的滋生。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差距:國稅部門的管理理念、運作方式和干部素質與形勢發(fā)展要求有較大差距;領導干部和機關作風不夠深入細致,對基層工作指導的針對性、有效性不強;在推進征管改革中,相關配套措施未能完全跟上,專業(yè)機構之間存在協調不夠、運轉不暢的問題;“兩權”監(jiān)督制約措施未能完全落實到位,一些干部廉潔從稅、依法行政意識不強,以權謀私現象仍有發(fā)生。上述問題必須在今后工作中引起足夠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