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局工作總結

時間:2022-02-21 08:34:00

導語:旅游局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旅游局工作總結

20*年,我市旅游市場開發工作緊緊圍繞“和諧城鄉游”這一主題,以泰寧世界地質公園為龍頭,按照“著眼大區域,營造大環境,塑造新形象,發展大旅游”的總體思路,主動對接“海峽旅游”品牌打造,積極融入“長三角”和“泛珠三角”,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集中和分散相結合、政府和企業相結合的營銷方式,著力打造“海峽西岸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的一顆綠色明珠”,扎實推進客源市場拓展工作,有效地提高了*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全市旅游業繼續保持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的良好勢頭。今年,全市預計接待游客62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1億元,同比增長10.3%和12%。

(一)強勢宣傳,拓展境內外客源市場

1、加大針對目標市場的宣傳攻勢。6月12-20日,組織由40人組成的大型促銷團赴浙滬開展宣傳促銷活動,舉辦推介會5場,邀請新聞媒體40多家、旅行商120余家參會,發放各類宣傳資料11550份,全面展示*旅游產品和精品線路,在產品開發、市場開拓、線路推介、廣宣投放、品牌打造等多方面與浙滬等旅行商達成合作意向,進一步拓展了以上海、杭州等城市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目標市場。泰寧、將樂、建寧等縣針對各自目標市場積極組織旅游企業赴閩東南、南昌、廣東等地宣傳。同時,泰寧還在湘、鄂、贛、浙、蘇、上海、廣東、省內等市場分別派駐區域營銷代表進行區域直銷,縣內18家旅行社分別在上海、浙江、杭州、臺州、溫州、南昌、撫州,福州、廈門、泉州、漳州、莆田等地設立辦事處30余個,有力地提升了*旅游在目標市場的吸引力。據統計,僅三個黃金周我市就接待游客159.05萬人次,旅游收入4.69億元,分別比增14.2%、17.8%。

2、提高節慶會展等主題宣傳活動的成效。積極組織旅游企業參加國內、國際旅交會、海峽旅游博覽會和國家局、省局組織的各種境內外宣傳促銷活動。在第三屆海峽旅游博覽會上,我市共認購展臺5個(其中風光展臺4個、商品展臺1個),組織參會代表68人,發放各類宣傳資料2萬余份,接受旅行商和公眾咨詢25490次,簽訂組(接)團意向協議679份,進一步擴大了*旅游的市場知名度。同時,各縣(市、區)積極制定針對目標市場的措施,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宣傳活動,不斷提升我市旅游產品的市場吸引力。泰寧以鄒應龍誕辰835周年為契機,舉辦“歡樂中國行、魅力泰寧”、“金湖風光郵票發行儀式暨首屆中國泰寧丹霞文化旅游節”、“名人名家書畫展泰寧行”、“慈航菩薩圣像回歸泰寧祖庭暨海峽兩岸和平與發展大法會”等系列紀念活動。永安舉辦20*福建·永安筍竹文化旅游節。寧化舉辦首屆海內外巫氏文化節和第十三屆世界客屬石壁祖地祭祖大典,積極打好客家牌。沙縣借助小吃在市場上的影響力,組織開展“小吃進京迎奧運”系列活動;尤溪舉行紀念朱熹誕辰877周年系列活動,全力打響朱子文化品牌。

3、擴大與公眾媒體的有效合作。一是加強與廣播、電視媒體合作。邀請中央電視臺攝制組,拍攝《快樂游*》*旅游專題片,并在中央電視臺《為您服務》“十一”特別節目播出。泰寧、永安分別投放100萬元在央視《請您欣賞》欄目播放宣傳片。泰寧邀請中央七套鄉土節目組赴泰寧實地采風,創作反映泰寧洞穴文化的專題,并策劃了《萍水相逢,緣來如此》宣傳短片在海峽衛視、臺灣東森電視臺播出。將樂、清流、沙縣、建寧等地也在福建電視臺、江西電視臺、南昌電視臺、海峽衛視等各級媒體播放旅游風光資料。同時,進一步提高*電視臺《*旅游》專欄的質量。二是加強與平面媒體合作。在《中國旅游報》、《華東旅游報》、《時尚旅游》等報刊雜志刊發“*旅游專集”;泰寧、將樂、永安、沙縣、建寧等地在《管理與財富》、《海峽旅游》、《福州晚報》、《上海解放日報》、《青年報》、《老年報》、《杭州時報》、《都市報》、《每日商報》、《*日報》、《*僑報》等省內外各大報刊、雜志上大勢宣傳。三是加強與網絡合作。繼續深化與新浪、網易、同程、攜程網等網絡媒體的合作。同時,積極利用*政務網、*旅游網、“中國大金湖”等網絡宣傳*旅游產品。

4、制作各類廣宣品。積極推行《中國綠都-*》導游詞進店入房,印制出版《*旅游招商手冊》、*旅游“易拉寶”、風光撲克、旅游紀念品等;同時,加緊編輯出版《文明之城、綠野明珠-*》大型畫冊。

(二)共塑形象,深化區域協作內涵

加強區域合作,實現區域聯動,在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信息共享、市場共拓、客源互送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1、加強與省內重點旅游景區(點)合作。由永安桃源洞-石林、將樂玉華洞、泰寧九龍潭、沙縣淘金山聯合南平天成奇峽、和平古鎮、冠豸山及龍巖等地旅游企業自發組織的福建西部之旅精品線路通過在南昌舉行大型推介活動,與當地旅游企業面對面直銷,簽訂產品互推、客源互送合作協議,進一步提高了我市旅游產品在南昌等華中市場的知名度。4月21日,將樂玉華洞迎來了由200余人組成的“福建西部之旅”汽車首發團,11月10日,泰寧迎來了由26部旅游大巴組成的“九江千人游泰寧首發團”。

2、深化綠色旅游聯盟合作。進一步拓展“綠色旅游聯盟”合作內涵,積極推進海峽旅游西部綠色生態旅游帶的合作。泰寧積極引導旅游企業在武夷山設立“泰寧大金湖集散中心”,打出“游完武夷山,再游大金湖”營銷口號,與武夷山旅行社50余家駐外辦事處簽訂市場拓展協議,成功將泰寧旅游產品納入武夷山旅行社線路報價。

3、積極與旅游強省區聯姻。主動加快與長三角、泛珠三角兩大經濟區的合作與對接,進一步深化與閩東南五市、閩西北五市、閩粵贛十三市和閩浙贛皖十四市三個層面的區域合作,跨區域無障礙旅游實現突破。將樂聯合無錫、南京、黃山、桂林等25個徐霞客當年走過的旅游城市共同發起組建了“中國旅游霞客聯盟”,并簽署了《中國旅游霞客聯盟宣言》,進一步密切了與旅游強省市的交流與合作。實現跨區域無障礙旅游的突破。

(三)發揮優勢,加強對臺旅游合作

1、打響“山海園”品牌。緊緊圍繞“海峽旅游”主題,以“到*,游泰寧”作為打響*旅游品牌的重要切入點,繼續與廈門、武夷山聯手打造“山海園”海西經典旅游精品線路,策劃和推動“溫馨廈門—純真武夷—靈秀泰寧”為主題的旅游聯姻活動。10月份,由臺北、臺南、嘉義、云林、澎湖等15家旅行社老總組成的考察團赴廈門、泰寧世界地質公園、武夷山等地考察、踩線,并達成了多項合作協議,進一步拓展了福建旅游在臺灣的市場,推動了武夷山、廈門、泰寧“三足鼎立”的海峽旅游格局形成。

2、深化“兩山兩水”合作。通過舉辦鄒應龍誕辰835周年、慈航菩薩圣像回歸祖庭儀式等系列紀念活動,赴臺舉辦“泰寧世界地質公園旅游推介會”,出臺針對臺灣市場的優惠政策,共同打造“兩園”科考旅游產品,定期舉辦地學研討會,與武夷山、廈門、臺灣旅游界共同策劃打造“兩山兩水兩岸情”旅游品牌,共同推介“臺灣日月潭、阿里山、金門——廈門、武夷山、泰寧”旅游線路,“兩山兩水”合作層面進一步拓寬,合作內涵進一步拓展。

3、策劃主題游線。以海峽兩岸(*)現代林業合作實驗區和海峽旅游博覽會為平臺,深化“兩水”、“兩園”對接,力推“鄒氏后裔祭祖游”、“客家祖地尋根游”、“閩臺同根親情游”等主題旅游線路,力爭接待臺灣游客有新突破。

(四)項目帶動,提升*旅游產品品質

1、科學編制旅游規劃。為進一步明確*旅游發展定位、功能布局、開發重點、發展對策,全面規范旅游項目建設,提高全市旅游項目開發水平,避免近距離、低水平重復建設,我局著手重新編制《*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通過在《中國旅游報》、《華東游報》、海峽旅游網、*旅游網等媒體上招標公告,共有24家單位報名申請,通過綜合比較,最終確定了廣州中大、北京交大、成都來也、上海奇創、寧波遠見、福建師大等6家規劃單位入圍競標,并于11月25日-12月7日完成了對全市旅游景區(點)的前期考察工作,將于12月22日召開規劃編制思路評審會,確定中標單位,成果將于明年5月底前出臺。同時,各縣(市、區)也針對各自實際,圍繞發展定位、功能布局、開發重點、發展對策,完善相應規劃。

2、扎實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成立了市重大旅游項目工作組,確定了10個重特大項目(6個在建項目、2個預備項目、2個前期項目),抽調專人跟蹤,并及時向市重大項目協調辦反饋項目建設進度和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據統計,10個重特大項目截止11月,共完成投資30608萬元,占計劃的112.7%。其中泰寧世界地質公園建設項目完成投資13720萬元,基本完成古城古街巷改造,游客服務中心、民俗風情園、尚書懷古園主題場館建設,九龍潭、金湖、上清溪、寨下大峽谷等景區配套設施。泰寧創建國家5A級旅游區完成投資3040萬元,爭取年底通過省級初評。沙縣小吃文化城開發完成投資5816萬元,主體工程已封頂。將樂玉華洞景區提升改造及天階山國家森林公園建設完成投資2920萬元,基本完成天階山景點、玉華洞洞前區和玉華山莊主體工程建設。永安國家地質公園綜合開發完成投資2165萬元,并于10月18日開園揭碑。建寧縣反圍剿主題公園建設完成投資1420萬元,主題雕塑已基本安裝完成。清流縣北斗山、溫泉、冷泉旅游開發、三元忠山十八寨古民居開發2個預備項目及寧化客家祖地文化風情園建設、*萬壽巖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2個前期項目進展順利。泰寧世界地質公園及配套建設項目、沙縣小吃文化城、清流鄉村旅游觀光示范園、將樂龍棲山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態旅游開發、梅列瑞云山提升改造等5個省級重點項目建設情況得到了省重點項目督查組的充分肯定。同時,還進一步完善了項目動態管理機制,形成了策劃一批、生成一批、儲備一批、開工一批的良性工作格局,推進旅游項目工作有序開展。

3、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編制了《*市旅游項目招商手冊》,共推出項目30個,總投資16.9億元,擬利用外資19276萬美元,其中旅游景區(點)開發項目22個,旅游綜合配套項目8個。在第三屆海峽旅游博覽會上,促成清流縣北斗山、溫泉、冷泉旅游綜合開發項目上省臺簽約,實現引資3億元。在第三屆林博會上,投資10億元的三元格氏栲及周邊景區提升改造項目成功簽約,成為近年來引資最大的旅游項目。同時,積極爭取省上項目資金支持,今年,共有8個項目爭取到省上資金補助215萬元。

4、精心培育旅游品牌。尤溪桂峰村被評為國家歷史文化名村,成為我市唯一獲此殊榮的旅游名村。沙縣通過了中國優秀旅游縣驗收,成為我市繼泰寧之后又一個中國優秀旅游縣。明溪君子峰自然保護區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泰寧入選中國縣域旅游品牌百強縣,泰寧世界地質公園入選中國縣域旅游品牌10強景區。清流入選“中國自駕車旅游品牌百大目的地”。建寧高峰村、寧化豐坪采育場、沙縣蓋竹村、永安青水村、泰寧李家巖、沙縣松柏巖等6個村被列入省級"森林人家"休閑健身游示范點。巖前十八寨、泰寧寨下村、建寧修竹村、寧化石壁村等18個旅游名村名鎮建設進一步提質升檔。同時,泰寧世界地質公園聯合申報“中國丹霞地貌”世界自然遺產,泰寧縣創建國家5A級旅游區,將樂創建國家4A級旅游區,清流縣申報溫泉國家地質公園等品牌創建活動進展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