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年終工作總結
時間:2022-11-19 03:21:00
導語:農委年終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以來,我區農業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和市農委、林業、水利等部門的支持和精心指導下,按照“精化一產、大力發展城郊型農業”的思路,堅持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核心,通過努力,各項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績。
2009年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一、農、林、水各業穩步發展
(一)農業生產方面
1、糧食產量保持穩定。小麥生產戰勝天災,喜獲豐收。今年春季小麥遇到了50年一遇的干旱,我們積極做好水源調度、資金爭取、深入田間指導等各方面的服務,使受旱小麥得到及時灌溉,保證了全區近3萬畝小麥獲得豐收。水稻生產方面,由于大面積推廣粳糯稻種植,既穩定了產量,還節約了生產用水成本,并且提高了銷售價格,畝可增收近200元。
2、蔬菜生產不斷發展。金圩村有著種植菊花心蔬菜的傳統,在此基礎上,我們通過申報項目爭取中央財政支持24萬元,對菊花心品種進行提純復壯,進一步提高了菊花心蔬菜的品質,使菊花心蔬菜擴大到徐橋、燕山等村,總面積已近5000畝,目前新菜已栽種下地,生長良好。王巷村的大青豆品種不斷更新,南廟大蔥近年也得到進一步發展。洼張村利用新農村扶持資金發展蔬菜大棚40多個,并引進了臺灣大棚速生葉菜種植,效益顯著。
3、養殖業效益不斷提高。認真做好春季和秋冬季的重大動物疫病防疫工作,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完善應急處理預案,加強防疫技術培訓,落實政府保密度、業務部門保質量的目標責任,使我區動物疫病防疫的免疫密度、免疫抗體合格率、免疫證明發放率、免疫建檔率、家畜二維碼耳標佩帶率均達到100%。由于防疫的保證,加上政策扶持和技術支持,促進了我區規模養殖的發展。現已發展規模養豬109戶,規模養牛30多戶,規模養羊7戶,家禽規模養殖戶8戶,使我區生豬存欄4500頭,比去年同期增長7.1%,奶牛存欄650頭,比去年同期增長8.3%。1-9月份肉類總產312.3噸,比去年同期增長3.1%。
熱帶魚養殖獨樹一幟。雪華、徐橋、姜橋等漁場的熱帶魚養殖在我市首屈一指,今年可生產淡水白鯧、羅非魚等熱帶魚近千噸,有效地保證了市場供給。
我區的特種水產影響初顯,金玉剛在金圩村的160多畝的低洼地建設了特種水產養殖基地。現已建成標準化溫室10000㎡,外塘70畝及配套的水電、孵化設施,26000㎡的透光大棚和1000㎡的品種展示池已建成投入使用。現在養殖品種有中華鱉、珍珠鱉、黃河鱉、鱷龜、中華鱘、匙吻鱘等。形成了年孵化幼鱉300萬只,出售成鱉30萬斤的飼養規模。并帶動了金圩村已發展13個特種水產養殖大戶,從事甲魚、鱘魚等飼養,戶均年出售特種魚類萬斤以上,戶均純利5萬元以上。
(二)林業生產方面
1、認真抓好森林防火工作。每年的11月1日到次年的4月30日為法定森林防火期,在此期間,除要求鄉、村做好防火巡查,安排山林經營單位組織好防火護林外,我們每天深入林區進行檢查、督查護林員到崗在位情況,堅持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及時掌握有關信息,確保去冬今春沒發生森林火災。
2、全面完成長防林建設任務。去年底,中央出臺了擴大內需政策,我們積極爭取項目,經省林業廳批準我區建設長江防護林面積1000畝。經過區、鄉、村和山林經營單位的努力,全面完成了建設任務,經9月底對長防林保存情況進行秋季核查,確認保存率超過85%的合格面積為870畝,在各區中處于領先水平。
(三)水利工作方面
1、組織完成防汛抗旱工作。每年的5月1日到9月30日為省定防汛期。為做好防汛工作,我們修訂和完善了防汛方案,制定了預防特大洪水和強臺風的應急預案,進行汛前檢查,維護險工險段,做好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工作。在強降雨后及時組織鄉村做好兩水庫的庫水預泄和低洼地區排澇除漬工作,確保了度汛安全。
2、完成了我區水利規劃的編制。為不斷爭取上級財政對我區農田水利基礎建設的投資,在省市的統一安排下,我們聘請市水利局規劃設計院為我區進行水利規劃的編制,在經過反復的實地調查、區鄉的反復修改,目前規劃初稿已經完成。
二、重點項目進展順利
(一)燕山鄉電灌站技改項目。今年以來,已經投資近20萬元對燕山鄉的上徐一級站更新了兩臺水泵,為定安二級站更新了一臺水泵,維修了上徐干渠的橋涵閘。這兩個電灌站更新后,基本上可以滿足該鄉農業生產用水需要。同時我們也向積極市水利局申報了上徐一級站更新改造項目,水利部和省廳專家已經到現場進行了考察,待項目批準后即可實施對上徐一級站的更新。
(二)老鴉湖特種水產良種場建設項目。改項目今年計劃建設透光溫室26000㎡,建設品種展示池1000㎡。目前這兩項工程都已基本完成。盡管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多數行業效益不好,但金玉剛特種養殖效益仍然較好,今年出售甲魚苗種和成品甲魚純利潤仍達200多萬元。
(三)蚌埠城南農副產品交易市場建設。該市場的水產品批發市場已于2007年建成投入使用,日均批發鮮活魚70多萬斤,年交易額已達10億元,并已經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鮮活魚交易定點市場。今年又投資近700萬元建設了活禽批發市場,現已全面投入使用,日批發活禽5萬只。該市場的土地掛牌工作市政府已通告,區政府已向高新區發出了代為申請掛牌的函,高新區也已經有了回復,掛牌所需資金在區財政局的協調下也已基本落實,掛牌申請已經上報市土地局。
(四)農村安全飲水工程。今年我區安全飲水投資195萬元,工程任務是解決燕山鄉陳梁、陶店兩村5000人的引水不安全問題。工程自開工以來,工程進展較為順利,陳梁村計劃工程量已經全部完成,陶店村已經完成水表入戶700多戶,預計11月底前可以完成水管鋪設和水管入戶任務。
(五)杏山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該水庫除險加固計劃投資90多萬元,其加固方案由市水利局勘測設計院編制,主要加固內容是重建放水涵,對大壩進行土方加厚并對內側進行混凝土護坡,整修溢洪道,建設防汛道路和管理房等。該工程已經開工,爭取在春節前完成。
三、其他重點工作同步開展
(一)招商引資工作。今年區下達我委招商引資任務1000萬元,到目前已經完成845萬元,占任務的84.5%。基本上完成了時序任務。
(二)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我區午季政策性農業保險開展的較好,基本上做到應保盡保。由于今年出現5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保險公司賠付43000元,占群眾上繳保費5萬元的86%。秋季水稻自栽插以來,基本上是風調雨順,水稻普遍長勢較好,群眾對參保熱情不高,在區鄉的共同努力下,秋季參保面積仍超過1萬畝。
(三)為民服務全程工作。根據省委4號文件《關于廣泛深入開展農村為民服務全程制的意見》和區委、區政府工作安排8月份我們同區財政局和燕山鄉的領導去亳州市譙城區對開展為民服務全程進行了學習,回來后參照外地經驗、結合我區實際制定了實施意見,正式文件即將下發。同時在燕山、雪華兩鄉啟動了為民服務全程制工作,各種規章制度正在完善。
(四)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為貫徹落實皖農監辦〔2009〕4號《關于開展2009年度全省農民負擔監督檢查的通知》和蚌農監辦〔2009〕1號《關于開展2009年度全市農民負擔監督檢查的通知》精神,為防止農民負擔反彈,維護農民合法權益,我區已經調整成立了區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領導小組,制定了我區開展農民負擔檢查的工作方案。并已對涉農收費、涉農補貼發放、涉農罰款等進行了自查。尚未發現加重農民負擔的現象。
(五)新農村建設工作。今年以來我們按照新農村建設的20字方針,扎實推進新農村示范村項目建設。目前1個示范鄉,7個示范村2008年度的項目已經全部按上報內容完成,在8月份我們組織有關部門對已完成工程進行了驗收,并及時協調項目資金的到位。同時,我們積極做好指導、協調,積極向上級有關部門申報了2009年度新農村建設示范村項目。目前新項目已經全面建設。
四、第四季度主要工作
(一)農業工作
1、對全區農資經營戶進行全面檢查,打擊出售假冒偽劣農資的行為,保護農民的合法利益。
2、指導完成秋種2.5萬畝的秋種任務,為明年午季豐收奠定基礎。結合秋種,做好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確保農民人均增收8%目標的實現。
3、認真做好秋冬季重大動物疫病防治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
4、做好農民負擔監管工作,迎接省、市組織的的農民負擔管理的檢查和抽查。
(二)林業工作
做好秋冬季節森林防火工作,確保不出現大的火情。做好林間枯死樹的清除,做好松材線蟲病防控。
(三)水利工作
1、盡快完成農村安全飲水工程,主要加快陶店村水管入戶工程的施工進度,爭取一個月內完成。
2、督促杏山水庫加快施工,力爭春節前完成全部工程。
(四)其它工作
1、做好招商引資工作,爭取提前完成全年任務。固定資產投資任務保證完成。
2、督促做好七個新農村建設示范村的建設項目實施。
3、全面啟動兩鄉的為民服務全程工作,做好有關規章制度的完善。
4、做好城南農副產品交易市場土地掛牌上市的服務工作,爭取早日摘牌成功。
5、做好全區水稻、能繁母豬等的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
存在的問題
今年以來,我們在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中取得一些成績,但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農業結構調整思路不廣,群眾增收緩慢;新農村建設規劃不健全,無序建設問題依然存在;農業綜合效益不高,缺少科學發展的新舉措,重點項目建設速度慢。這些問題和不足是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巨大障礙,我們應該端正思想、提高覺悟,認真總結經驗教訓,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進。
2010年工作重點
一、抓好重點項目建設
進一步做好施徐奶牛園區后續建設工作,進行污染治理,規范管理,解決農民賣奶難問題;為城南農副產品交易市場規范建設服務,提高知名度;做好2009年度新農村項目的實施和驗收工作;完成杏山水庫除險加固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驗收工作。
二、切實做好安全生產工作
認真履行區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的職責,落實各項森林防火預案,做好各方協調,實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認真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及時制定防汛抗旱預案,調整防汛指揮部組成人員及分工,明確責任,做好汛前水利設施和水庫檢查以及搶險隊伍和物資準備工作,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等,隨時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災害。負責初級農產品生產環節的監管,加強農資市場管理,對種植業產品農藥殘留、畜禽產品和水產品藥物殘留進行綜合整治;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對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安全生產知識的宣傳。
三、進一步加強各項農業工作
做好田間農作物管理工作,確保糧食豐收;加強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確保畜牧業健康發展;加強農資市場監管,嚴厲查處坑農害農違法行為;做好農業技術和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培訓;發展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做好農業項目申報和實施工作;做好農業政策性保險工作。確保全年農業生產各項任務的完成,確保農民人均增收目標的實現。
四、加快新農村建設
繼續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強新農村示范鄉和示范村項目建設,不斷改善農民生產和生活條件。
五、加強農民負擔監督
依法加強農民負擔和農村財務監督管理,嚴防農民負擔反彈;配合財政、監察等部門做好良種補貼、糧食直補、能繁母豬補貼、農機具補貼等各種補貼的發放和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加強對村級財務的監督管理。
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把調整農業生產結構與推進農業產業化結合起來,圍繞農產品基地建設,積極培育具有輻射帶動力的龍頭企業,形成企業帶動、品牌聯結、標準化生產的產業模式,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大力發展地方特色產品和無公害綠色食品;加快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帶動農業生產的專業化、區域化、規模化,不斷提高農業效益。
- 上一篇:城市節水技術研究論文
- 下一篇:長江堤防建設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