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管理年度工作小結及工作計劃

時間:2022-12-18 08:57:00

導語:國土資源管理年度工作小結及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土資源管理年度工作小結及工作計劃

今年以來,我市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服務服從重建大局,提高資源保障能力”為中心,以“重建爭優,發展爭先”為主線,以“創先爭優”為方向,以“三年重建任務,兩年基本完成”及“重返全省‘十強縣’”為目標,國土資源系統干部職工不斷提高認識,振奮精神,團結協作,共克時艱,全力投入全市國土資源管理各項工作,為我市災后重建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資源保障做出了不懈努力。

一.全年主要工作

(一)保障供地,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服好務

1、規范土地供應。一是做好國有土地使用權供應工作。目前,全市共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79宗,面積1802.86畝(其中涉及災后重建的學校55宗,面積1509畝;醫院13宗,面積158.69畝;福利院6宗,面積90.98畝;其它5宗,面積44.19畝);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56宗,出讓面積1441.4畝,出讓價款7.47億元(其中:延長年限1宗,面積6.11畝,價款5.1276萬元;劃撥轉出讓17宗,面積5.6畝,價款22.2905萬元;調整土地用途5宗,面積25.31畝,價款683.6956萬元;協議出讓12宗,面積572.56畝,價款6542.9845萬元;掛牌出讓2宗,面積248.52畝,價款2385.7416萬元;置換3宗,面積21.84畝,價款319.7382萬元;拍賣出讓16宗,面積561.46畝,價款64708.13萬元)。二是認真開展我市基準地價修訂工作。此項工作聘請專業人員編制,通過層層審查把關,能確保在年底完成城鎮規劃區及鄉鎮的住宅、商業、工業三類用地的分級、分區劃分及基準地價標準核定工作。本次基準地價成果一旦批準,將用以指導全市范圍的土地出讓價格。

2、保障項目用地。一是組織做好土地報征工作。已向省政府上報了2010年第一、二、三批鄉鎮用地的新增建設用地報批資料,共預計征收集體土地1209.5畝,新增建設用地1026.55畝。二是做好土地收儲工作,為我市災后重建用地提供保障作出努力。三是積極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立項工作。為保障用地有計劃、有指標,今年我市抓住中央、省制定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后重建用地的相關優惠政策和災后農房大面積重建的機遇,下大力氣在全市13個鎮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作。截止目前,已完成全市掛鉤項目立項資料編制上報工作,現已通過省廳審查,項目實施后可為我市社會經濟發展用地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二)依法實施征地拆遷補償和農戶安置。

一是嚴格執行《什邡市征地補償安置辦法》和《關于災后重建征地補償拆遷安置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標準,把好政策審查和落實兩個關口,做好征地拆遷補償安置工作,保證了農戶利益不受損失。目前,全市完成征地總面積5129.97畝(耕地3411.79畝,非耕地1718.18畝),涉及4602人,其中城市規劃區內2863.4畝,城市規劃區外2266.57畝。審核鄉鎮征地拆遷補償費13137.36萬元。二是抓緊落實了我市“一線五片六點”重點工程、成綿高速公路復線(什邡段)及災后重建兩路口鐵路貨場擴能的征地拆遷工作,確保了各重點工程項目建設的順利推進。三是積極推進安置房和經濟適用房工程建設項目。嚴格按規定程序開展工作,其中物華西苑21號樓全面竣工,已于10月上旬進行了初驗;物華南苑A區房屋建設已封頂,正在進行裝飾安裝和配套設施修建,B區建設工作也已進入前期準備;城西小區一期已完成70%的土建工程;物華東苑已入場施工;城北雙泉、義橋兩處安置房建設項目已準備進入工程量清單編制階段,并將盡快進入工程建設實施階段,六個項目完成共可安置拆遷戶5699戶,13173人。四是積極做好城南搬遷安置房一、二期遺留問題的處置工作。今年共為180戶安置戶辦理了國有土地使用權證,為確保城南小區穩定做出了努力。

(三)做實民生,災后重建項目落實到位。

1、服務受災群眾生產生活。一是開展生態修復,做好災毀耕地應急修復掃尾工作。對該項工作的備案材料作好進一步的梳理規范,督促有關鎮進行整改,對耕地修復補助資金的安排使用進行監督指導,著力加強對災毀耕地應急修復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二是抓好因災失地農戶調地經費補助到位工作。按照《什邡市因災失地群眾返鄉安置調地補助費方案》文件要求,由省財政廳、省國土資源廳下達給我市的2356.2萬元失地農戶安置調地經費已由市財政局撥付到了全市各鎮。對全市3315戶(9374人)因災失地農戶中的1229戶異址重建農戶實行了調地補助,享受調地補助政策的因災失地農戶已全部完成了農房重建工作,現農房入住率達到了100%以上。

2、大力實施土地整理復墾。一是大力抓好災后重建土地整理復墾項目的推進工作。全市災毀耕地整理復墾項目11個,整理規模12.4萬畝,目前已恢復受損耕地91190畝,修建農村道路97743米,修建農渠83671米。其中:師古鎮蘇家橋村、南泉鎮和興村、馬井鎮同心村3個土地整理項目已完工,這三個項目平整土地23524.6畝,整治道路58條(44599米),整治溝渠53條(33392米);元石鎮花橋村、師古鎮中龍村、師古鎮青林村3個項目已開工在建,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80%,年底完工;師古鎮慈山村、湔氐鎮白虎頭村、湔氐鎮文昌村、南泉鎮團結村、南泉鎮南陽村5個項目已開工在建,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60%,年底基本完工。二是積極開展廢舊宅基地復墾工作。在以市長為組長,分管農業、國土的副市長為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什邡市農村廢舊宅基地復墾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下,于今年3月開始,在全市4個鎮(南泉、湔氐、紅白、師古)開展了廢舊宅基地復墾試點工作,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后經市廢棄宅基地復墾領導小組成員充分醞釀、研究,最后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農村廢棄宅基地復墾工作實施意見、驗收標準和操作流程。通過在全市大力開展宣傳動員及專項培訓工作,我市廢棄宅基地復墾工作于今年9月初在全市范圍全面鋪開,目前全市已完成復墾7000余畝,并力爭在2011年5月12日前全面完成復墾任務。

3、抓好防災減災工作。一是組織編制了《什邡市2010年度地質災害防御預案》,并嚴格落實了值班制度、監測預警制度、災情速報制度、群策群防等制度;明確了防治任務和防災責任人;確定了鎣華鎮瓦窯坪滑坡等30處地質災害重點防御點。二是加強了宣傳、警示、監測力度。今年共計發放了宣傳資料、宣傳畫200余份和地質災害防災工作明白卡、防災避險明白卡800余份,增補了4處地質災害隱患點的警示牌7個,落實了86處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責任人和監測人員100名,完成了全市44個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監測預警工作及42個隱患點群測群防監測網絡恢復重建任務。三是定期、不定期的開展了地質災害巡查和排查工作,會同相關單位對全市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再排查工作,對發現的5處威脅集中建房點的地質災害隱患開展應急排危除險工作。四是扎實推進了災后重建地質災害治理項目工程進度。目前,34處地質災害隱患點治理工程(33個項目),勘查設計工作已全部完成。其中:8處已進入施工階段,完成總工程量約43%;3處完成財評工作;5處正在申報開展招標工作的前期審批工作;另有18處隱患點勘查為穩定,取消工程治理。同時還聘請了8名西南科技大學地質專業的學生作為項目業主代表24小時對已開工治理項目進行現場管理,確保了工程質量。五是反映迅速、措施得力,科學應對重大地質災害。“8.12-8.22”洪災致使我市紅白、鎣華、冰川、洛水和湔氐5鎮共誘發了197處地質災害(隱患)點,受威脅群眾達3000余人,但我市創造了無一人死亡的奇跡。具體表現在:一是反映迅速。在“8.13”暴雨災情發生的第一時間,以市委書記李成金,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卓為組長的防洪救災領導小組緊急部署,于8月13日晨緊急啟動了我市的地質災害防御預案。二是措施得力。局黨組按照市委政府的統一部署,帶領排查組、信息組、搶險救災組人員第一時間奔赴災區全力開展防洪救災工作,與各山區鎮政府一道緊急轉移群眾16031余人,營救被困群眾100人,確保了群眾的生命安全。期間,對5鎮集中安置點進行多次排查,確保了及時查清災情、消除隱患;組織制定了鎣華鎮瓦窯村8組集中安置點和瓦窯村9組雙磨溝泥石流的應急治理方案,確保受威脅的40戶125人的生命財產安全(人員已經緊急避險安置)。三是全市地質災害能力建設正緊張有序的加緊推進。

(四)強化基礎工作,國土資源管理更加規范化。

1、做好地籍管理工作。一是做好地籍調查工作,截止目前共完成地籍調查2482宗,面積約1745.02畝。二是做好土地登記工作,截止目前,共完成國有土地使用權初始登記、變更登記、房改房辦證登記、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等土地登記發證3665宗,其中,辦理完成我市14個鎮、皂角街道、市經濟開發區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的集體建設用地使用證95本;辦理完成土地他項權利登記(主要指抵押)332宗。三是完成我市2009年度“一張圖”工程,全面摸清全市范圍的土地利用情況。四是做好“二調”收尾工作。五是做好城鎮地籍數據屬性錄入,建立我市土地登記網上審批、查詢系統,進一步推進我市地籍管理工作規范化、信息化。六是協助公檢法系統查封凍結國有土地使用權41宗,為共同維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服好務。七是積極開展2010年度土地變更調查,目前該項工作正在組織實施。

2、做好測繪行政管理工作。一是嚴格執行和落實測繪管理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完成了南泉鎮、馬井鎮(共計30戶)瀑電移民宅基地測繪工作。二是開展了日常測繪項目備案登記工作,完成41個測繪項目的備案登記工作。三是加強測繪市場監管,對我市擬實施的森林資源管理體系項目建設提出涉及測繪方面的建設性意見。

3、加強礦產資源管理。一是對全市37個礦山企業依法開展了年檢工作,年檢率達100%。二是通過定期檢查和巡查等方式對全市礦山企業日常開發做好監管工作,嚴厲打擊非法采礦行為,1-10月未發現超層越界等違法、違規現象,確保了全市礦業秩序的正常運行。三是會同相關單位對全市37個采礦權和3個探礦權開展礦業權實地核查工作,并順利通過了省國土資源廳初驗。

4、加強耕地保護,科學編制規劃。一是全面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制。嚴格保護耕地和基本農田,由市政府與各鎮簽訂了耕地保護責任書,分解落實耕地保護任務,以確保全市耕地保有量2.3325萬公頃,基本農田面積穩定在1.987萬公頃不減少。二是完成了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心城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基本農田保護規劃、土地綜合整治規劃編制的資料上報工作。三是堅持保護耕地,合理利用土地。嚴格按程序、依規劃完成建設項目用地預審208宗,預審面積4176.576畝;完成農房建設規劃審查94宗。

5、加強行政審批和政務窗口建設。為更好服務辦事群眾,不斷提高辦事效率,提高行政審批效能,全面推行“窗口”接件制度,對涉及行政審批的土地出讓、轉讓、劃撥等8項行政審批決定權及4項行政審批上報權全面實行窗口統一接件,截止目前完成接件727件,辦結707件,辦結率達97%,落實好了限時辦結制和服務承諾制,得到了辦事群眾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五)切實維護穩定,努力營造和諧發展大局。

1、加強執法監察力度。一是認真開展2009年度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工作。今年共對全市國家圈定并下發的136處疑似違法的新增建設用地圖斑進行了勘測、核查,涉及面積達4207.6畝,查出違法建設用地5宗,目前,已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其做出行政處罰。二是綜合運用部門聯動、協調機制。認真落實市政府《關于整頓規范砂石等礦產資源開采運輸工作的意見》,加大了對私挖濫采礦產資源和破壞耕地的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共組織巡查107次,發現并制止違法案件36宗,扣押違法作案設備72輛,罰款37.1萬元,集中打擊了石亭江、鴨子河兩岸、靈杰工業園區及城區周邊的違法行為,有力地保護了耕地和國家礦產資源。

2、深入開展信訪、調解工作。一是大力宣傳征地拆遷補償安置政策。通過多種形式,共開辦各種宣傳、培訓會16次,制作發放宣傳資料3000余份,使大多數群眾接收、了解征地拆遷安置的相關政策。二是嚴格執行信訪條例。認真開展信訪接待工作,共接待信訪69件,做到了有訴必應,有信必復,大大化解各種矛盾的同時為來訪群眾認真解讀了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三是深入開展維穩工作。認真排查不穩定隱患,針對發現的問題,實時進行動態跟蹤,全程掌握動向,解決群眾疑慮,為社會穩定提供了保障。

(六)深化民主,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推上新層面。

1、廣泛接受民主監督,工作得到充分肯定。一是完成了2008年以來我市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向市人大常委會的專題報告,得到了人大及常委會領導的高度評價和有效監督,促進了我市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再上臺階。二是完成了人大、政協、黨代會提案辦理工作。辦理人大提案10件;政協提案6件;黨代會提案9件,得到督辦領導、代表、委員的滿意和肯定。并積極籌備6月18日在南泉鎮政府召開的分管副市長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工作現場會,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在如何做好舊宅基地復墾(還耕)方面提出的建議進行現場答復,取得很好效果。

2、開好黨員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干部執政能力得到提高。

我局于今年6月28日召開了局黨員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中共什邡市委副書記馮衛、市政府分管副市長席建國應邀到會指導,局班子全部成員共五人參加了會議。整個民主生活會準備充分,大家緊緊圍繞主題,放下包袱,消除顧慮,暢所欲言,敢講真話,認真開展了批評與自我批評,會議達到了預期目的,得到了到會領導的高度評價。

(七)狠抓廉政,扎實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

1、領導重視,機構落實。局領導班子在參加德陽市局召開的“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題治理工作會議”后,緊急部署,立即召開專題會議,共同討論,深入研究,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各相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了局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相關科室密切配合的責任機制。并圍繞專項治理工作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從依法行政,反腐倡廉,規范市場等方面著手制定了我局實施方案(什國土資發〔2010〕30號),分解具體任務,層層落實責任,保障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2、認真開展自查工作。按照工程建設領域治理的工作要求和步驟,在全局上下積極開展自查工作,以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與審批、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和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為重點,全面排查使用政府投資和使用國有資金5000萬以上的建設項目。通過全面的自查工作,我局在工程建設領域不存在違規違紀現象,同時,形成了自查報告和總結,并順利接受了省級領導的檢查。

3、落實專人,按時上報有關資料。針對工程建設領域治理工作,我局落實了具體負責人和專職工作人員,按時上報有關報告、材料、數據和表格等,做到了工程建設領域治理工作的全程跟蹤監管。

二、二O一一年工作打算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市主管部門的精心指導下,通過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2010年各項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市國土資源管理工作任重道遠,2011年我局還將著力抓好以下幾項重點工作:

(一)切實為保障發展服好務。一是規劃先行,全面完成十六個鎮(街道)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并及時組織上報審批。二是緊緊圍繞全市重點工作,結合上級下達的目標任務,認真落實年度用地計劃,統籌安排各類建設用地,優先考慮全市重點建設項目和符合產業政策導向的建設項目用地需求。三是組織實施好災后重建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作,全力擴充我市建設用地指標。四是嚴格執行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加強礦業權出讓管理,加強礦產資源開發儲量動態監測。

(二)全面完成災后重建目標任務。

一是努力按照工期倒排要求,實現土地整理復墾目標任務。2011年年初開工實施南泉、隱峰5個土地整理掛賬項目,以完成耕地占補平衡掛賬指標核銷任務。二是做好全市廢舊宅基地復墾工作,嚴格按照規范、標準,確保質量,加快進度,確保在2011年5月12日前完成全面工作。三是全面完成地質災害治理項目工程建設和地質災害監測及能力建設的目標任務。嚴把工程質量、進度關,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三)扎實開展國土資源基礎業務工作。

1、強化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繼續在全市范圍內,認真落實最嚴格的基本農田保護責任制,確保我市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有量不減少。繼續健全完善基本農田保護信息網絡,按規劃做好全市用途管制工作。

2、做好地籍地政和測繪行業管理工作。一是按《土地登記辦法》等規程、規范的要求,開展好土地登記,做好土地使用權的初始登記、變更、注銷登記等日常事務工作,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在2011年初開展,并在2012年底前完成全市范圍內集體土地所有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的確權登記發證工作。二是繼續做好地籍檔案掃描錄入工作,建立起城鎮地籍數據庫系統,推進地籍管理工作自動化、信息化。三是按時完成年度土地利用現狀變更調查與統計工作。四是認真履行測繪行業監督管理職能。五是加強檔案管理,做好國土檔案定級達標工作。

3、搞好國土資源市場體系建設。一是進一步規范工業用地、經營性用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工作,在保障我市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前提下,結合災后集鎮建設,適時推出經營性用地出讓工作,為政府增添財力作出努力。二是不斷規范土地二級市場交易行為,確保土地交易依法有序開展。三是進一步深化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積極培育規范有序的采礦權市場,科學合理利用礦產資源。

4、強化礦產資源管理。加強礦產資源儲量動態監督管理,嚴格按照規劃設置礦權,加強礦業權準入管理。按照發證權限,規范審批行為。完善礦產資源管理制度。對資源枯竭的礦山,嚴格實行礦山閉坑制度。進一步搞好采礦權使用費、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征收管理工作,確保全年征收任務的完成。

5、加強地災防治工作。認真編制2011年地質災害防治預案,落實險情巡查督查、災情速報、汛期值班制度。進一步健全群測群防網絡體系,對全市災害點做好監控,特別要加強對重點災害點的監控力度,努力將地質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6、搞好征地拆遷補償資料審核和指導工作。嚴格執行《什邡市征地補償安置辦法》和《關于災后重建征地補償拆遷安置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標準,把好政策審查和落實兩個關口,協同被征地鎮村組做好征地拆遷補償安置工作,力求保證農戶利益不受損失。進一步健全完善我市的征地程序及補償安置辦法,不斷規范集體土地征收行為。

(四)嚴格執法,進一步加大執法監察工作力度。堅持“預防為主、防范和查處相結合”的方針,強化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加強對重點區域、重點項目用地情況及城區周邊范圍內的用地巡查。嚴肅查處國土資源違法違規案件。在土地違法方面,著重查處非法批地、非法占地、以租代征、違規出讓、非法圈地等違法行為,特別是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違反國家產業政策、非法占用耕地尤其是基本農田和嚴重侵犯農民利益的行為。加大對礦產違法案件查處力度。對無證勘查開采、越界勘查開采、非法轉讓礦業權和破壞浪費礦產資源等違法行為進行重點打擊。進一步抓好國土資源信訪工作。認真開展國土資源法律法規學習宣傳,提高社會知曉率,使公眾理解,配合國土資源的各項管理工作。

(五)抓好黨風廉政建設。繼續結合懲防體系建設、擴內需促增長及工程領域專項治理等工作,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注重抓好責任分解、責任考核、責任追究三個重要環節。堅持領導干部“一崗雙責”,建立健全有效的監督機制,把開好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作為加強黨內監督和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有效方式。努力實現“為政要廉,用人要當,作風要實,辦事要公”的黨風廉政建設目標要求。嚴格財務管理制度。認真執行收、支兩條線的財經制度,合理使用資金,增收節支、開源節流,切實抓好有關規費的征收管理。公務員之家

(六)力求在干部隊伍建設上實現新突破。一是繼續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在全面爭創階段(2011年“七一”前)抓好主題活動,認真落實基層黨組織、黨員的具體實踐要求和爭創要求;在整體提升階段(2011年7月至黨的十八大召開前),重點圍繞迎接黨的十八大,整體提升創先爭優水平,著力抓好評選表彰和對照整改工作。二是加強機關效能建設。進一步改變工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積極主動工作,提高工作的預見性、主動性。大力推進政務公開和依法行政,認真落實行政為民便民措施,進一步增強決策的科學性、工作的執行力、信息的透明度,努力提高機關效能。三是加強機關學風建設。認真執行機關學習制度。鼓勵干部職工在職讀書、參訓、學歷提高等。四是建立健全工作激勵機制。進一步完善機關工作人員年度考核辦法,加大工作檢查考核力度,對落實得力、工作突出的給予獎勵。五是繼續深入開展領導班子創“四好”活動,把我局領導班子建設成為政治強、業務精,開拓創新、團結協作、勤政廉潔的領導集體。六是建立健全基層國土所,不斷完善國土所考核機制,充分調動各方面的工作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