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農業工作年終小結
時間:2022-12-30 03:26:00
導語:鎮農業工作年終小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工作總結
年我鎮的農業工作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兩大目標,繼續加大對農業的扶持力度,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努力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切實搞好為農服務,年農業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農業結構調整優化成效明顯。
1、農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到年底統計,全鎮農業結構調整面積達到34580畝,其中:西甜瓜6029畝,草莓402畝,茭白2768畝,葡萄537畝,花卉花木2380畝,果桑1175畝,梨1299畝,柑桔968畝,藕688畝,淡水水產2350畝。全鎮已建成了6個千畝以上各具特色的示范基地,即:寧波港城農業示范園、陳家團大棚茭白、定橋等村花木、南林等村翠冠梨、同三等村果桑、新張俞等村淡水水產養殖等。
2、無公害產地建設有新的發展。我鎮在寧波港城農業示范園、千畝棚栽茭白列入省無公害產地和市農產品認證基礎上,年以南林村為主的千畝翠冠梨產地也獲得市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的認證。目前正在申報2000余畝大棚西瓜無公害產地認證和千畝翠冠梨、500畝葡萄申報無公害農產品認證。
3、設施栽培面積進一步擴大。我鎮通過政策支持積極引導農民發展以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的設施農業,年全鎮設施栽培面積達到7108畝,比去年5275畝增加1833畝。
4、經濟效益明顯提高。農業結構調整促進了經濟效益提高,如陳家團村千畝棚栽茭白畝產量達到1500公斤,產值6000余元,凈收入3000元以上;又如黎山后、花園、陸家堰、周韓等村農戶種植的大棚草莓、大棚油桃、大棚蔬菜等畝凈收入達到5000元,高的農戶達到8000余元。農業結構調整優化,使農民得到了實惠。
(二)糧食生產穩步發展。
1、早稻面積穩中有升。由于各級領導十分重視糧食生產,出臺了一系列扶持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提高了農民種糧積極性,據統計全鎮早稻面積達到34703畝,比去年30956畝增加3747畝。其中種糧大戶達到670戶,種植早稻面積21475畝,分別比去年增加78戶和4551畝。
2、適用技術廣泛應用。我鎮的早稻生產以拋秧、散直播為主的省工、省本輕栽技術等得到了廣泛應用,全鎮早稻輕型栽培面積達到32556畝,占早稻面積94%。同時,以鎮示范方為基礎,幅射帶動全鎮開展測土配方施肥、病蟲綜合防治等適用農技的推廣應用,努力降低糧食生產成本,增加效益。
(三)農業各項工作扎實開展。
1、對已獲得無公害農產品的產地和產品抓好無公害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同時對全鎮種植蔬菜2畝以上1174戶種植戶進行專題技術培訓,并發放自產蔬菜上市證。我鎮還通過提高農產品質量來打響“獅山”農產品品牌,提高農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2、在建立農技人員聯基地、聯大戶基礎上,舉辦種類農技培訓班6期,培訓1500余人次,印發資料1600余份,進行廣播講座6次,同時還做好拋秧盤,種子、農機具等供應服務工作。
3、基本完成涉及二個村的2800畝農業綜合開發建設任務,等待上級驗收。
4、建立健全村級財務管理制度和財務監督制度,促進了村級財務管理規范化。
5、切實做好畜禽防疫和畜牧環境整治工作,全鎮禽流感等疾病免疫密度達100%;完成了畜牧環境整治工作任務。
6、繼續建立了18人組成的6支河道專業保潔隊伍,通過落實崗位職責,加強每月一次的全面檢查,使河道常年保潔工作納入正常軌道。
7、落實了山林專業撲救隊伍和山林巡查人員,并建立崗位責任制,較好地完成了山林防火任務。
二、下步工作思路。
(一)進一步優化農業結構。
首先是將繼續圍繞發展都市農業目標,大力發展優產、高產、高效、生態農業,按照規劃繼續對區“百家園”工程之一的寧波港城農業示范園進行建設。
其次,是對全鎮范圍內在繼續抓好無公害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努力提高農產品質量基礎上,打響“獅山”農產品品牌,提高我鎮農產品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
再次,是對已建成的各具特色的示范基地進一步加大對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示范,以此來帶動全鎮農業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提高農業適用技術的到位率。
(二)努力提高糧食單產和品質。
以鎮示范方為基地,抓好早稻中后期管理和晚稻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推廣、應用。積極開展晚稻優質、高產品種的引進、示范晚稻機械化插秧示范工作。
(三)進一步做好農業其他各項工作。
1、繼續加強村級財務管理和財務監督力度,嚴格控制非生產性開支,按規定做好村務財務公開工作,確保農村穩定。
2、繼續做好畜禽防疫和畜牧環境整治工作,重點對鎮建成區、水源保護區范圍內的畜禽養殖場實行停產關閉,完成畜牧環境整治任務。
3、繼續搞好農業水利建設,及早做好農業方面的防汛抗臺準備和雙夏安全用電準備工作,努力減少災害損失和確保雙夏生產順利進行。
- 上一篇:鎮農民培訓年終工作小結
- 下一篇:縣財政工作年底財政管理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