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行政督察情況總結
時間:2022-05-11 03:50:00
導語:年度行政督察情況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我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市委、市政府和省紀委、省監察廳的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全會精神,按照中央紀委第次全會和國務院第次廉政工作會議,以及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于反腐倡廉工作的部署,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反腐倡廉戰略方針,加強廉政監察、效能監察和執法監察,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大力推進政府機關廉政勤政建設,取得了新的成效。重點抓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推進改革和制度建設,從源頭上防治腐敗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按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的要求,進一步發揮行政監察職能作用,加強對政府部門反腐敗抓源頭工作的督促檢查,深入推進改革和制度建設,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加大了從源頭上防范和治理腐敗力度。
(一)推進行政審批、財政管理、投資監管和干部人事等四項制度的改革。督促有關部門抓好國務院和省、市政府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決定的落實,繼續清理行政審批項目,加強對行政審批項目取消和調整的后續監管及對行政審批的監督規范,完善審批公示、責任追究等制度。市直21個部門運用網絡技術對行政審批行為進行監控和公開。督促有關部門推進部門預算、國庫管理、財政票據電子化管理改革,進一步落實“收支兩條線”。年實行部門綜合預算涉及到的行政事業單位有434個,預算金額12.8億元;在行政事業單位工資、政府采購資金實行國庫統一支付的基礎上,對財政轉移支付資金及由建設口為業主單位的基建項目資金,實行國庫直接支付,有效規范資金管理;財政票據電子化管理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會同財政、審計部門開展制止開具虛假發票公款報銷行為專項檢查,建立健全財務報銷個案抽查審核制度工作,共檢查306個單位,糾正了財務報銷中存在的一些違規問題。全市查處虛開發票公款報銷的違紀違法案件14件、違紀違法金額55.23萬元,促進了財政管理制度的落實。督促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加強對政府投資項目的監督,全面實行招標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初步建立了投資主體的風險約束機制,包括投資項目法人責任制和投資項目的資本金制。加強對錄用公務員、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評聘專業技術職稱,安置軍轉干部等工作的監督,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干部人事工作透明度。年,全市采取公開招考辦法錄用公務員393人、補充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142人、安置軍轉干部125人。
(二)推進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經營性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產權交易和政府采購等四項制度的落實。繼續開展土地領域和建設領域執法監察,督促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經營性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制度,加強對建設工程招投標活動的行政監督,進一步推行和規范經評審的最低價中標辦法。組織開展《政府采購法》貫徹實施情況專項檢查。市監察局會同市財政局、市審計局重點檢查了5個縣(市)區、市直30個機關事業單位和7個采購機構,對檢查發現的政府采購工作制度不健全、集中采購機構與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未分離、應納入而未納入政府采購的項目、采購機構未按規定組織政府采購活動等問題,責成有關單位認真進行整改處理。開展土地市場、有形建筑市場、產權市場等“三個要素”市場及行業組織和社會中介機構調研活動,提出了整合和規范“三個要素”市場、規范行業組織和社會中介機構的對策與建議,并會同有關部門著手開展對社會中介機構的清理整頓工作,促進了“四項制度”的落實。據統計,一年來,全市采取拍賣或掛牌方式出讓國有經營性土地使用權103幅(總面積6170.4畝)、采礦權25宗;市本級各類建設工程共有226個項目進行公開招投標,中標價比控制價平均降低12.15%,其中有45項實行經評審的最低價中標辦法,中標價比控制價平均下降31.52%;市產權交易服務中心功能逐步完善,交易成功15個項目;市本級政府采購金額4.87億元,節約財政性資金0.54億元,節約率為11.5%。
(三)推進“陽光工程”建設。深入開展推行辦事公開制度“抓本級、帶系統、促基層、求實效”活動。市紀委、監察局、效能辦等部門聯合組成檢查組,對市直部門和縣(市)區、鄉(鎮)政務公開工作情況進行檢查評比,促進了政務公開的規范,并推動了廣電、電力、煤氣、電信、郵政、自來水、公共交通等公用事業單位的辦事公開工作。加強對“陽光工程”建設的監督檢查,督促有關部門依法履行對“陽光工程”項目的監督管理職責,健全規章制度,完善管理措施,進一步規范運作程序,努力拓展“陽光工程”建設領域。一年來,市紀委、監察局先后會同有關部門實施了溫泉有償使用權公開掛牌出讓、街道門(樓)牌制作價格公開競價、13條公交線路經營權和市直公務車輛定點維修招標等項目,并修訂了《市河道采砂管理辦法》、《市客運出租車管理辦法》、《市國有產權公開競價轉讓程序的意見》等法規和規范性文件。
二、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以解決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為重點,以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建立健全糾正和防范相結合的糾風工作機制為基本要求,懲防并舉、糾建結合,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進一步加強政風行風建設,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一)深入開展糾風專項治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積極協調和督促有關部門,針對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深入開展專項治理。市紀委、監察局、糾風辦先后召開6場市直部門糾風專項治理工作協調會,了解糾風工作情況,研究糾風工作措施,督促有關工作牽頭部門抓好專項治理工作的落實。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加強糾風工作有關政策法規的宣傳教育,對重點專項治理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嚴肅查處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促進了專項治理工作的落實。主要表現在:一是糾正在征用土地、城鎮房屋拆遷、企業重組改制和關閉破產中損害群眾利益以及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四項工作扎實推進。加強建設用地審批管理,健全征地程序,完善征地補償和安置辦法,繼續開展征地補償費用管理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保證征地補償費足額到位。各級監察機關會同組織、農業部門對627個村集體1999年以來的征地補償費進行專項審計,糾正未按規定使用村集體留成、未及時將征地補償費發給農民等問題,并查處違法違紀人員16人。加強房屋拆遷管理,健全拆遷審批、聽證、行政裁決和評估機構信用檔案等項制度,建立拆遷矛盾糾紛排查和調處機制,拆遷規模得到控制,拆遷行為進一步規范,拆遷信訪數量與上年相比下降58%。企業重組改制和關閉破產的政策規定逐步完善,操作逐步規范,加強勞動監察和仲裁工作,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年完成的改制和關閉破產的國有企業,基本上未出現欠發職工工資、生活費和社會保險費的現象。開展對農民工工資支付的專項檢查,督促用人單位補發農民工工資3505.6萬元,與農民工補簽勞動合同6.33萬份。并且,建立和完善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控、保障等制度,健全預防拖欠和克扣農民工工資問題的長效機制。二是治理教育亂收費、糾正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減輕農民負擔和減輕企業負擔四項工作繼續深化。完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一費制”收費辦法,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健全教育收費監督管理制度,教育收費行為進一步規范,“兩免一補”政策得到較好落實。加大查處教育亂收費行為力度,共查處教育收費違規金額136.66萬元,收繳29.35萬元,清退107.31萬元,給予黨紀政紀處分24人,通報批評12人。完善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制度,開展第三、第四批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及第二批醫用耗材和檢驗試劑集中招標采購履約情況專項督查,全市使用集中招標藥品金額占醫用藥品金額的84%。加強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的管理與監督,對違法醫療藥品廣告進行專項整治。取締無證行醫醫療機構91家,限期整改醫療機構106家;取締無證藥品醫療器械經營單位37家,搗毀制售假藥窩點3個;查處違法醫療、藥品、保健品廣告案件46起,責令廣告經營單位公開更正7件、停止27件。加強醫德醫風建設,規范醫療服務項目和醫務人員的診療行為。嚴肅查處收受回扣、“紅包”、開單提成等問題,給予黨紀政紀處分26人,追繳回扣金額80.47萬元。全市衛生系統共退回“紅包”金額15.61萬元,上交“紅包”金額3.95萬元,拒收回扣金額7.4萬元,上交回扣金額4.38萬元。加強對農村稅費改革政策規定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強化減輕農民負擔監督管理,深入開展向農民建房亂收費、向村集體經濟組織的“三亂”等專項治理。通過專項治理,減輕農民負擔2080萬元,退還農民亂收費金額共173萬元,查處涉農負擔案件12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2人。深入開展企業治亂減負工作。對企業亂評比(達標)、亂排序、亂收費情況進行調查,全市共派出33個調查組,召開56場座談會,邀請374家國有、鄉鎮、外資企業人員參加座談,了解有關情況。同時,深入11個縣(市)區企業進行調研,了解工業企業在生產經營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以及對全市治亂減負、投資軟環境建設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并認真協調解決,促進投資軟環境建設。三是集中治理整頓行政機關及其所屬單位“亂辦班、亂收費、亂發證”問題和治理整頓企業違法排污、危害群眾健康兩項工作進展良好。對培訓辦班項目進行清理,各級各部門自查出辦班、收費、發證都不符合有關規定的培訓辦班項目5次,部分不符合有關規定的培訓辦班項目89次,目前正進行審核、處理及規范工作。各級監察機關會同環保部門對企業違法排污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檢查。重點檢查對紡織、印染、石板材和建筑行業污染,飲用水源保護區污染,畜禽養殖污染等問題進行整治的情況,以及執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估和“三同時”制度、企業執行有關環境保護政策規定中的問題,查處環境違法案件124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四是治理公路“三亂”、規范報刊發行、整頓統一著裝三項工作成果得到鞏固。
(二)推進政風行風建設。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督促各部門抓住本部門和行業作風方面的突出問題,深入進行整頓,推動政府部門改進作風,強化服務。市紀委、監察局健全了市直部門黨風廉政特邀監督員聯系點制度,加強對政風行風建設的監督。繼續在教育、衛生、計劃生育、廣電、新聞出版、公安、民政、旅游、勞動和社會保障、電業、交通、環境保護、建設、房管、國土資源、規劃、城管執法、財政、農業、水利、林業、國稅、地稅、工商行政管理、電信(包括移動和聯通)、質量技術監督、鐵路、檢驗檢疫、海關等29個部門和行業中深入開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活動。會同有關部門和行業堅持把查找和整改政風行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作為民主評議的關鍵環節,組織評議代表深入基層和“窗口”單位進行檢查和暗訪,及時發現問題,督促整改,增強了民主評議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同時,把民主評議政風行風與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推進依法行政、加強機關效能建設、創建文明行業等活動相結合,健全糾正和防范不正之風的長效機制。一年來,糾風部門受理的信訪件比上年下降了22%。
三、圍繞發展開展監督檢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制定的《綱要(試行)》和有關經濟發展、城市管理和投資軟環境建設等規范性文件,緊貼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圍繞黨委、政府加快發展的重大決策和改革措施的實施開展監督檢查,堅決查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為,保證政令暢通,促進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一是加強對宏觀調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重點檢查《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及省、市政府貫徹意見的執行情況,督促有關地方和部門加強土地規劃管理,嚴格執行城鄉規劃,控制建設用地規模,建立健全耕地保護責任制和責任目標考核體系,依法查處違法占地建設行為。二是加強對市委、市政府關于改善投資軟環境的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整治和優化企業生產環境,嚴肅查處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向企業亂收費、亂罰款和各種攤派以及“吃、拿、卡、要”行為。三是加強對重大公共投資項目的監督檢查。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對86項經濟發展和為民辦實事的重點建設項目實施監督檢查,督促政府部門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為重點建設項目提供快速、優質服務,保證重點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四是積極參加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督促有關部門落實行政執法和專項整治責任制,配合有關部門抓好食品藥品放心工程、保護知識產權和打擊商業欺詐等重點專項整治工作,繼續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走私販私、偷逃騙稅等違法行為。積極探索治本之策,建立長效機制,促進市場經濟秩序的好轉。組織開展清理糾正黨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國有企業負責人投資入股煤礦和非煤礦山問題的工作。全市有33人(其中黨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31人、國有企業負責人2人)報告、登記本人或以他人名義投資入股非煤礦山,投資入股金額共396萬元,并撤出投資;五是認真做好重特大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認真參加責任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依法依紀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一年來,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參加23起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的調查處理,給予行政處分14人,黨紀處分1人,通報批評5人。同時,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加強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貫徹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督促完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體制和機制。六是開展災后重建工作監督檢查。針對年第19號臺風“龍王”造成的嚴重災情,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積極發揮職能作用,加強對各級各部門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防抗臺風和災后重建工作部署情況的監督檢查。重點檢查領導干部履行職責情況和災區處理死禽畜及倒房重建情況。并且,開展了救災款物使用管理情況執法監察,督促有關部門遵循專款專用、重點使用的原則,及時撥付、發放救災款物,并規范管理,確保救災款物合理有效使用,促進了災后重建工作的順利開展。七是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執法監察。各級監察機關會同林業部門,重點檢查明晰產權,落實主體、申請登記、確權發證、林權檔案、制度,以及資金使用情況。及時掌握我市林權制度改革進展情況,發現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并督促有關縣(市)區政府及其工作部門做好整改工作,依法保護林農的合法權益,落實國家林業管理政策和林權改革制度。各級監察機關還會同有關部門對防治腸道傳染病、防控禽流感責任制落實情況進行檢查,促進了有關工作的落實。
四、加強對行政管理活動的監督,推進依法行政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按照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及省、市政府的貫徹意見的要求,加強對行政機關運用權力、履行職責、遵守執法程序情況的監督檢查,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推動政府職能轉變,促進行政機關依法有效地實施行政管理。一是開展《行政許可法》貫徹執行情況監督檢查。市監察局在組織市直部門開展自查的基礎上,會同市政府法制辦、編辦對市國土資源局、農業局、環保局、建設局、規劃局、房管局、城管執法局、水利局、交通局、公安局、海洋與漁業局、衛生局等12個部門及其所屬單位進行重點督查。市政府及有關部門依法取消和調整行政許可項目49項,廢止或修訂涉及行政許可文件165件,清理和糾正行政許可實施主體31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查處實施行政許可中違紀違法案件13件,促進了行政許可行為的規范。二是積極推進行政執法責任制,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和《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市級國家機關實行執法責任制的決議》的要求,督促行政執法機關完善行政執法程序,實行行政執法依據公開、執法過錯追究和執法行為評議考核制度。加強執法監察,對一些行政執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依法辦事、推諉扯皮的行為進行督促整改;對行政執法中濫用職權、以權謀私、失職瀆職、損害國家和群眾利益等違法違紀行為進行嚴肅查處,強化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市監察局配合市政府法制辦組織全市行政執法資格考試,有41個行政執法系統共2855人參加考試,提高了執法隊伍的素質。三是加強行政效能監察。重點對各級行政服務中心和行政審批重點單位執行機關效能建設制度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認真受理群眾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工作效能問題的投訴,及時糾正和處理行政機關不正確履行職責、推諉扯皮、效率低下、貽誤工作等問題。市區兩級監察機關開展了城市管理責任制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重點檢查各區政府和市、區有關部門貫徹執行市政府《關于進一步明確市區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工作職責分工的決定》、《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見》的情況,發現城市管理有關問題228個,提出加強城市管理的建議17條,給予或建議有關部門給予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城市管理職責的人員紀律處分8人、效能告誡22人、辭退3人、組織處理1人,通報批評單位14個,促進了城市管理工作的落實。
五、堅決查辦違紀違法案件,維護行政紀律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加強對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規定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嚴格執行“四大紀律八項要求”和“五不許兩糾正”,促進政府機關及公務員廉潔從政。同時,堅決查辦違紀違法案件,重點查辦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濫用職權、謀取非法利益的案件,嚴肅查辦利用司法權、審批權、人事權違紀違法的案件,工程建設、土地管理等領域和采購、產權交易活動中的案件,企業重組改制和經營管理活動中國有資產嚴重流失的案件,基層干部以權謀私、侵害群眾利益的案件。一年來,全市紀檢監察機關累計查辦監察對象違紀違法案件286件,新立案件258件。其中,縣(處)級干部案件8件,鄉(科)級干部案件79件。共結銷案264件,給予黨紀處分117人,行政處分121人(其中,給予撤職以上處分43人),黨紀政紀雙重處分35人,同時受刑事處分85人,為國家和集體挽回經濟損失348.51萬元,維護了行政紀律。查辦的違紀違法案件中,比較典型的有羅源縣政府原副縣長鄭榮華、林金平利用職便為他人謀利益收受賄賂案;市交警支隊原副支隊長鄭增祿在審批駕駛員培訓辦班中受賄案;省航務救撈工程處原處長唐金生私分國有資產案;市人防辦原主任黃仁秋、科員吳章曦利用審批人防工程職便,指定被審批單位購買其介紹的人防工程設備,收受賄賂案;市公安局融城派出所原所長汪金文徇私枉法案;連江縣對外貿易公司原總經理滕娟生在辦理外貿業務中貪污受賄案。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查辦案件過程中,堅持立足全局,綜合考慮政治、經濟和社會效果,正確把握政策,講究方式方法,健全查辦案件制度,依紀依法辦案。同時,完善實行“一案一整改”措施,加大對典型案件的剖析力度,著力從體制、機制、制度和管理上查找發案的原因,督促有關單位總結教訓、完善制度、加強管理,發揮了查辦案件在治本方面的積極作用。
年,我市行政監察工作總體情況是好的,但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有的監察機關領導班子成員尚未配齊,內設機構或派駐機構不夠健全;有的監察機關工作措施不夠落實,對有的事項實施監察不夠規范;對新形勢下行政監察工作的特點和規律、監察對象變化了的情況研究得還不夠,履行職責的有效手段還不夠多等。這些問題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行政監察職能的發揮,必須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實加以解決。
在新的一年里,我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反腐倡廉戰略方針,繼續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行政監察工作,為做出新的貢獻。
- 上一篇:跨國企業經濟發展意義
- 下一篇:全市文化事業發展建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