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審計局年末工作總結及打算
時間:2022-05-22 04:08:00
導語:區審計局年末工作總結及打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區審計局在區委、區政府和市審計局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全面審計,突出重點,強化監督,提升質量,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務。
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扎實開展各項審計工作
全年共完成審計項目172項,其中同級財政預算執行審計12項,經濟責任審計57項,企業稅收專項審計50項,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審計41項,專項審計和審計調查12項,及時完成了市審計局及區委、區政府交辦的其他審計任務。審計共查處違規金額5640.84萬元,管理不規范金額20078.31萬元,上繳財政資金882.60萬元,其中罰沒收入43.60萬元,審計提交各類綜合報告和信息210余篇。
(一)突出財政審計主題,強化對區級預算執行情況的審計監督。
以促進部門單位規范預算管理,提高財政資金績效水平為目標,重點審計單位預算執行的真實性,完成區財政局、地稅分局等10個單位的預算執行審計,并延伸審計2個單位,共查處違規金額1017.11萬元,督促被審計單位換開合法票據564.57萬元;圍繞經濟運行中的熱點難點,對與民生密切相關的社保基金、社會撫養費、供熱成本等7個項目實施了專項審計和審計調查,保證了專項資金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
(二)強化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為完善干部監督管理機制提供依據。
在開展離任審計的基礎上,將審計關口前移,積極開展領導干部任中經濟責任審計,全年完成經濟責任審計57項,其中離任審計33項,任中審計24項,共查處違規金額72.62萬元,管理不規范金額17451.03萬元,上交財政罰沒收入43.60萬元,責令被審計單位退還違紀資金4.13萬元,補開正式發票17萬元。制定了《區審計局關于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有關規定》,促進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在6月份開展了經濟責任審計“審計質量、審計效率提升月”活動,集中完成2009年以來授權的38項任中經濟責任審計。與區委組織部、區考核辦開展了對科級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用人權、理財權和履責權的“三權聯審”試點工作,提高對領導干部監督的整體效能。
(三)深入開展企業稅收專項審計,扎實推進綜合治稅。
根據政府授權,重點對我區部分工業企業開展了稅收專項審計。強化組織領導,成立了企業稅收專項審計工作領導小組,由局主要領導任組長,全面負責稅收專項審計的工作開展;為解決審計力量不足的問題,從有關企業內審部門抽調4名業務骨干,分別充實到4個審計組;實行調度制和匯報制,由經貿審計科作為牽頭科室,負責對各審計組的具體組織調度;實行報送審計的方式,最大限度排除外界干擾;立足賬簿資料,不斷完善現有的審計手段和方式、方法,對不同類型的偷稅問題和審計疑點制定了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并重點對土地使用稅、企業所得稅、河道維護費等進行審核;注重將財務資料審核與審計調查緊密結合,賬簿記錄與企業生產經營實際相對照,找到稅收審計的突破口。全年共審計納稅企業50戶,查處企業偷逃稅費2270余萬元,已上繳入庫839萬元,工作得到了市、區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并督促有關部門強化稅收征管,增強企業納稅意識,構建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形成全社會積極協稅護稅的良好局面。
(四)加強對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的審計力度,為政府財政資金支出把好“最后一道關口”。
制定了《區審計局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審計工作的有關規定》,嚴格按照審計法和審計準則對政府投資項目開展審計。自9月下旬開始,深入開展了“政府投資審計百日會戰”,最大限度節約財政資金,提高投資效益。共完成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審計41項,工程提報決算值10627.74萬元,審計審定值8354.38萬元,審減工程造價2273.36萬元,審減率21.39%。
(五)積極做好中央“擴內需、保增長”政府投融資項目的跟蹤審計,確保中央擴內需政策的貫徹落實。
為迎接中央擴內需檢查組對我區擴內需項目的檢查工作,4月份集中審計力量對承擔的14項擴內需項目開展了財務檢查,共檢查發現各類問題181項,督促整改152項,經審計督促,換開合法票據增加稅收41.06萬元。積極配合市紀委監察局、市審計局對我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農村沼氣鄉村服務網點建設項目等擴內需項目的檢查督導,對審計和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督促和指導相關單位整改落實。
(六)完成了區委、區政府和上級審計機關交辦的專項審計和審計調查任務。
完成我區2戶破產企業職工上訪審計,摸清了企業家底,為區委、區政府決策提供了依據;按照區紀委統一部署,與區紀委、財政局聯合,對我區強農惠農政策落實情況開展專項檢查,并開展了“小金庫”專項治理工作,完成11個單位的審計檢查,形成了檢查報告。共審計查處違規金額552.67萬元,管理不規范金額17.98萬元。
完成了市審計局統一部署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專項審計、抗震救災資金物資跟蹤審計、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建設審計、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審計調查、農村住房建設與危房改造跟蹤審計調查5項專項審計和審計調查,查處違規金額7.75萬元,管理不規范金額2021.65萬元,提出合理化建議30余條。
二、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全面提高審計工作水平
(一)扎實推進“創先爭優”活動,為審計工作注入新的動力。
按照全區統一部署,創新主題,豐富載體,立足部門實際,為“創先爭優”活動賦予實質性內容,開展了《審計法》、《審計法實施條例》、《國家審計準則》“一法一則一條例學習月”活動。在區“百名中層干部大家評”活動中,我局推出的三名中層干部在行政執法類部門中的最終排名全部進入前10名,其中經貿科翟乃高同志還被評為年區“群眾滿意中層干部”。
(二)加強審計文化建設,營造審計工作良好氛圍。
在區級宣傳報刊《通訊》設立“審計之窗”專欄,每周一期宣傳審計工作,全年共刊登50余期。5月份為慶祝《審計法實施條例》、《省內部審計工作規定》頒布施行,舉辦了全區審計系統書畫攝影展,共收到全區各單位審計人員報送的參展作品108幅,參觀人數1200余人次,邀請市局及區有關領導出席了活動,并評出優秀作品24幅。9月份配合“創先爭優”讀書月活動,在組織全體人員學習好《審計法》、《審計法實施條例》、《國家審計準則》的同時,每人配發于丹的《論語·感悟》一冊,要求每名審計人員做到“日學一小時,周寫一心得,月讀一本書”,真正通過學習提升業務水平和思想境界。
(三)強化隊伍建設,提高審計人員綜合素質。
一是強化業務培訓,繼續深入開展“審計業務培訓年”活動,堅持每周一的“審計論壇”制度。由局領導、業務人員每周輪流主講,內容為審計典型案例、審計理論探討、有關法律法規學習等,全年共舉辦40余次講座。選派人員參加南京審計學院、上級審計機關等組織的各類專業培訓,全面提高審計業務技能。我局張九龍同志參加全省“小金庫”治理工作,得到了省“小金庫”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的通報表揚。
二是以實施“金審工程”為重點,全面加強審計信息化建設,提高審計人員運用AO審計軟件和OA審計管理軟件的能力,先后派出十幾名業務人員參加市局組織的AO、OA軟件管理系統培訓,提高了審計信息化工作水平。
(四)強化制度建設,提升管理水平。
制定了《審計機關作風建設指導意見》、《三嚴格一不準規定》、《首問負責制度》、《限時辦結制度》、《責任追究制度》等規章制度。修訂完善了學習制度、會議制度、信息報送、審計回訪制度、審計機關干部考核制度等各項制度。進一步健全完善審計質量控制體系,實施審計項目全過程質量控制。針對新的《國家審計準則》年1月1日正式施行,出臺了進一步提高審計工作質量管理的有關規定,推進審計工作嚴格按照審計準則開展,促進依法行政。
(五)強化黨風廉政建設,提高拒腐防變能力。
一是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制定了《年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實施方案》,并層層分解,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
二是落實廉潔自律各項規定,嚴格執行《中央紀委關于嚴格禁止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若干規定》和審計署“八項規定”。三是對審計完結的審計項目,積極開展審計回訪,征求被審計單位意見,并將回訪結果納入工作人員年度考核。四是深入開展政風行風評議活動,7月份參加了區“政風行風熱線”直播節目,社會反響良好,進一步擴大了審計影響力,樹立了審計機關的良好社會形象。
三、年工作打算
年,區審計局將按照市審計局的工作部署,圍繞黨委、政府工作中心,突出“預算執行審計、經濟責任審計、政府投資審計、企業稅收專項審計”四項主題,繼續查處重大違法違規問題,加大效益審計和專項審計調查力度,更加注重從體制、機制、制度層面發現和分析問題,提出改進和完善的建議。
一是強化監測預警功能,扎實做好年度同級財政預算執行審計,努力構建財政審計大格局。重點抓住黨委、政府關心和群眾關注的與財政預算密切聯系的項目和資金,搞好有關專項審計和審計調查,為區委、區政府決策提供參考。
二是強化制約監督功能,不斷創新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及時完成授權離任審計和部分任職時間較長的部門單位主要領導干部任中經濟責任審計,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對部分鎮(辦)黨委書記、鎮長(主任)開展同步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協同區委組織部、區考核辦,選擇部分離任審計和任中審計單位,開展科級黨政領導干部用人權、理財權、履責權的“三權聯審”工作。
三是強化檢查查處功能,繼續抓好企業稅收專項審計。全面拓展被審計企業的行業范圍,重點搞好土地使用稅專項審計調查。
四是強化監督和把關功能,加大對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的審計監督力度。對年立項和新開工的政府投資建設項目進行全面審計,并按照要求對重大建設項目進行跟蹤審計。
五是強化促進完善功能,認真搞好專項審計和審計調查。
六是及時完成區委、區政府和上級審計機關交辦的其他各項審計任務,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 上一篇:全區加強黨史教育調研報告
- 下一篇:藝術類院校檔案管理實踐與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