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局年終工作總結
時間:2022-12-08 09:05:19
導語:國土局年終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以來,縣國土資源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精神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緊圍繞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鄉村振興戰略,立足部門職能,積極主動服務,嚴格規范管理,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為縣域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資源保障。
一、完善激勵機制,保障能力進一步加強。今年以來,先后召開全縣國土資源工作會議和4次國土資源重點工作調度會,提請縣委、縣政府出臺推進增減掛鉤、工礦廢棄地復墾、工業企業退城進園、工業用地彈性年期供應等5個文件,對整村制實施增減掛鉤、零散村莊增減掛鉤和工礦廢棄地復墾進一步提高補償標準,明確了獎勵標準。通過跨省調劑、年度新增、掛鉤獎勵等方式,爭取到用地指標1102畝,解決了一大批項目落地難題;完成縣征地預存款制度起草工作,正在征求意見;省政府已批復建設用地批次6個,總面積994畝;已上報和正在組卷的批次5個,面積341.96畝;上報單獨選址項目4個,總面積2541.3畝;出讓國有建設用地39宗,面積1480.28畝,實現土地出讓總收入15.09億元。完成項目用地預審12個,總面積1853畝。
二、實施“五個一”工程,發展空間得到進一步拓展。縣閑置低效土地盤活和“標準地”出讓制度改革方案(試行)已起草完成,正在征求意見;已完成34宗低效閑置土地處置工作,面積1098.58畝。龐家張莊社區、純化中心社區等3個增減掛鉤項目通過驗收,共復墾出耕地368畝,超額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在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第三季度排名中位列第一;呂藝鎮5個整村制增減掛鉤項目已復墾完成,總面積約1000畝;陳戶、龐家等5個整村制增減掛鉤項目正在入戶調查;1個工礦廢棄地復墾項目土地平整已經完成,力爭年底通過驗收,可復墾耕地118畝。3800萬元的2018年政府土地儲備專項債券資金已到位,為“退城進園”土地收儲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
三、突出資源保護,耕地紅線進一步堅守。《縣“十三五”土地整治規劃》通過省政府審批。完成縣鎮兩級耕地保護責任書簽訂工作,全縣耕地保護面積81.92萬畝,劃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69.06萬畝;完成503個全域永久基本農田圖斑核查工作,總面積1747.18畝。實施完成2017年度呂藝鎮高渡等8村高標準農田項目,共投資1966萬元,總面積1.12萬畝,在市委、市政府重大部署決策前三季度排名中位列各縣區前茅。陳戶、呂藝等5個鎮未利用地開發項目,總面積2032.54畝,總投資830萬元,已完成總成量的90%。龐家鎮通濱等11村2018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面積1.15萬畝,預算總投資1597萬元,已完成總工程量的70%,推進速度位列全市第一。
四、堅持改革創新,各項基礎工作進一步增強。印發《關于開展縣第三次土地調查的通知》和《實施方案》,已到位資金240萬元,積極參加部省市舉辦的專業技術培訓,各項工作穩步推進。不動產登記中心新招聘政府雇員10名,新增服務窗口5個,主動加強與房管、稅務等部門溝通協調,通過交易、登記等部門間后臺打通、數據聯通,真正實現5個工作日內完成房屋交易、稅收繳納和轉移、抵押登記等不動產登記的目標,做到“一窗受理”、“一次辦好”,月月被縣政務服務中心評為紅旗窗口,被市政府授予“服務工作先進窗口”榮譽稱號。完成80坐標系更新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轉換,對縣地圖及城區圖進行適時更新。扎實做好露天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已完成治理(轉型)11處,并通過市級驗收。
- 上一篇:紅十字會七五普法中期自查報告
- 下一篇:交通局季度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