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衛生實施意見
時間:2022-04-23 09:52:00
導語:食品衛生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進一步改善我市食品安全狀況,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國發[2004]23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提出以下意見。
一、提高認識,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
食品安全關系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到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關系到黨和政府的形象。各級各部門要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認真貫徹執行《食品衛生法》,切實做好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在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各部門加強協調配合,健全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明確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形成統一協調、責任明確、齊抓共管、運行高效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機制,加大對食品生產經營活動的監管和執法力度,堅決遏制制售假冒偽劣食品違法犯罪行為,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消除食品安全危害,防止重特大食品安全事件發生,確保我市食品安全。
二、狠抓宣傳和普法教育,促進社會監督機制的形成。
讓人民群眾學會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健康權益,是貫徹實施食品衛生法的一個重要方面。單靠政府的監管難以達到法律應有的威懾作用,食品衛生法規定,國家鼓勵、保護社會團體和個人對食品衛生的社會監督,這就是要努力使社會監督成為政府監督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個良好的社會監督環境的形成,有賴于人民群眾食品衛生法律意識的普遍提高。因此,各地要狠抓宣傳、普及食品衛生法的工作,大力普及食品安全知識,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自我保護意識和主動參與監督的意識,促進社會食品衛生監督機制的形成。
三、明確重點,切實加強食品安全監管。
各鎮政府、各有關部門要緊緊圍繞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糧、肉、蔬菜、水果、乳制品、水產品、豆制品等重點品種,采取有力措施,進一步加大源頭治理和市場準入的監管力度,完善食品衛生監管機制。一要加強對食品生產、加工、經營環節的監管,嚴格食品生產經營市場的準入條件,樹立一批誠實守信的品牌企業。對不符合食品生產、加工條件的從業人員,要責令其退出市場。二要完善和落實群眾舉報獎勵制度,充分發揮社會監督和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加大對食品市場的監督力度。三要加大對食品安全日常監管力度。加強生產、加工、銷售環節的預防措施,加強檢驗、檢查、檢疫、抽檢工作。四要完善監督機制,建立定期辦公制度、市場巡查制度、市場準入制度、從業人員的培訓制度、量化分級管理制度等,讓人民群眾真正吃上放心的食品。
四、加強領導,進一步落實食品安全工作責任。
貫徹執行食品衛生法,做好食品衛生工作,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涉及社會各個方面,各鎮政府要對所在地的食品安全衛生負總責,要明確一名負責同志主管食品安全工作;食品藥品監督部門負責食品安全的綜合監督,組織協調和依法組織查處重大事故。農林、質監、工商、城管、衛生、公安、司法等各有關部門要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按照一個監管環節由一個部門監管的原則,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各負其責,共同配合。市農林局主要負責全面實施“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組織對種植業產品農藥殘留的監測和集中整治活動,強化安全優質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和蔬菜的安檢工作,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建設,嚴厲查處違法使用違禁農藥等行為;加強對農產品初加工的衛生監督,尤其要加強生豬屠宰的衛生管理、檢驗檢疫工作,在全市實施放心肉工程。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主要負責食品生產加工環節質量衛生的日常監管,實行生產許可等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查處生產、制造不合格食品及其他質量違法行為;將生產許可證發放、吊銷、注銷等情況及時通報衛生、工商部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主要負責流通環節的食品安全監管,審查核發食品生產經營者的營業執照,取締無照經營行為;負責推進和落實食品進貨檢查驗收、索證索票、建立購銷臺帳和質量承諾制度,以及市場開辦者質量責任制;落實市場巡查制度,開展對食品流通領域的執法檢查和抽檢,嚴格查處違法食品廣告、虛假宣傳、假冒注冊商標和不正當競爭等違法行為;及時將有關案件移送其他部門。市衛生局主要負責食堂和各類餐飲業等消費環節的食品安全監管;嚴格發放衛生許可證;對直接從事食品生產、經營人員的健康狀況進行監督檢查;推行食品衛生量化分級管理制度;開展對食物
中毒和其他食源性事故的緊急醫療救援和調查處理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查處違反《食品衛生法》的行為;及時將有關案件移送相關部門。市公安局主要負責對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
食品、假劣食品和有毒有害食品,涉嫌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的案件依法立案查處,并快偵快破;協助食品監管執法機關開
展執法檢查;依法查處用暴力、威脅等手段阻礙、抗拒行政執
法活動正常開展的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市教育局主要負責組
織各級各類中小學校對學生進行食品安全教育,督促學校和幼托
托機構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
患報告制度,組織對學校食堂規范化建設及學生集體用餐工作
的督查。
五、落實措施,強化監管,將食品安全的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1、落實食品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企業是食品安全的責任主體,企業法定代表人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從食品生產經營活動,必須依法取得行政許可,全面落實《食品衛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動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嚴格執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地方標準,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責任制,依法從事食品生產、采集、收購、加工、儲存、運輸、陳列、供應、銷售等活動,及時消除食品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危害與風險。
2、建立和完善應急處理機制,增強應對突發食品安全事故的反應能力。各部門要制定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成立應急組織,建立分工明確的應急處理責任制和預警機制,規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響應程序。確保對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反應迅速、決策準確、措施果斷、運轉高效、處置得當、處理到位,把事故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3、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提高監管能力。加強執法隊伍的思想建設、業務建設和作風建設,強化執法就是服務的觀念,努力做到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有針對性地開展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培訓,提高執法人員的整體素質和依法行政水平。加強制度建設,將每一項工作納入法制、制度的軌道,做到按制度辦事、按程序辦事。加大對執法監督機構的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提高裝備水平,增強打擊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能力。
4、建立食品安全執法聯動協調機制,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市農林、質監、工商、食品藥品監督、衛生、公安等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協調配合,齊抓共管,充分發揮整體綜合執法監管效應。各行政執法部門要互通信息,及時移送涉嫌食品犯罪的案件。各部門要建立完善舉報獎勵制度,設立舉報電話,鼓勵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檢舉揭發食品生產經營中的違法違規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