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課文、課外閱讀走進生活之中,用心靈去寫作

時間:2022-07-05 04:00:00

導語:從課文、課外閱讀走進生活之中,用心靈去寫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從課文、課外閱讀走進生活之中,用心靈去寫作

課文課外閱讀走進生活之中,用心靈寫作

關鍵詞:一、作前準備二、激情寫作

對于教會學生如何寫作文,經過幾年的語文教學,我有幾點不成熟的建議。首先最重要是作前準備,作前準備是寫好作文的關鍵。作前準備分兩方面:一是老師的作前準備;二是學生的作前準備。老師的作前準備是學生作前準備的前提,是傳授學生自如駛馭每篇作文方法的基石。

以往我是這樣做好作前準備的。以課文為切入點,不要把課文和作文脫鉤授課處理。因為每單元的課文大多數是圍繞此單元的作文設計的,那么我們平時上課時就必須審清這篇課文與此單元作文的聯系,要用為本單元作文服務的思路去教授課文(這一點有必要分清兩個階段:一是剛上三年級的學生;二是學生走入寫作正軌之后)。剛上三年級時,老師要重點教會學生去圍繞作文分析課文,1、課文類型,可以從課題上去判斷(標題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并領悟作者寫作題目的出色和引人入勝,同時讓學生學會以后寫作文給自己的文章精心起個好標題,吸引別人的注意。2、課文結構,也是文章的框架,每種類型的文章都會有基本的框架,例如寫景狀物的文章一般分為總分總的結構,寫事的文章分為起因——經過——結果的結構,這些都必須使學生學會一眼就能看出所學課文的結構,并應用到自己寫作時的文章布局上,不會阻塞思路。3、課文的好詞佳句,好詞佳句是文章的骨肉,首先帶領學生欣賞這些好詞佳句,了解如何去寫好這些句子的,寫景狀物課文會在欣賞過程中使學生掌握正確運用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寫人的課文會讓學生學會如何觀察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心理活動……并用貼切的語言去描繪。以上的分析方法,要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不是課文分析后一句簡單的話交代學生),讓學生有意識掌握了寫作的方法,并用到自己的寫作之中。當度過了這個階段,步入正軌時,就應該放手讓學生以作文的觀點去分析課文,老師此時起起敲邊鼓的作用。學生是主流,以學習小組的方式去討論課文,帶動全組的寫作能力。

以下我要講的是兩種類型的課文與作文的聯系:寫景、寫人(要通過事件去豐盈人物)。

(一)、寫景

以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為例。

1、學生預習古詩弄清是寫景詩。

2、讓學生用詩人的眼光去觀察身邊的景物,再幻想自己就是詩人,繪成一副《江畔獨步尋花》春景圖。(讓學生進入生活中發現大自然的美)。

3、課堂上讓學生在繪圖的基礎上,對詩中內容展開大討論,然后由各學習小組扮演各種角色參加表演賽,扮演繁花的要注意花多“壓”、“低”兩個動作表演;扮演蝴蝶的抓住“留連”一詞把蝴蝶那種飛來飛去舍不得離開陶醉的神態表表演,并運用擬人手法,說出蝴蝶的心聲;扮演黃鶯的要扮出黃鶯啼叫時的嬌美神態;扮演詩人的要把融進美景之中的歡愉神態、心情體現出來……讓其他學習小組去欣賞,再品評,說出每個學習小組表演的成功之處。

4、最后由各學習小組長掌筆,組員補充潤筆,把詩的內容用小作文的形式寫出來,再進入古詩小作文比賽,暢談自己的好詞佳句。

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描繪能力自然提高,寫作能力也逐步提高了。

(二)、寫人

我們都知道,要寫好人物,首先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各式各樣的人,對人物的動作、語言、樣子、神態等都要細心觀察,熟悉了解他們。而這種觀察方法首先必須在課文學習上掌握。現在,我又以胡令能的《小兒垂釣》學習為例。

1、由學生討論分析古詩內容,知道古詩是寫了一個天真爛漫的孩子,寫他的天真爛漫又是通過他釣魚這件事來豐滿這個人物的。

2、演一演。首先給予充分時間由學習小組討論,所扮的角色應當怎樣裝扮,用哪些套具,表演時的動作、神態、語言等怎樣去設計(其實這就是在進一步讓學生掌握古詩內容,并把自己生活中實際做過的事情回味一下,積累寫作素材)。

同樣,表演后進行大討論,說出自己喜歡哪組的表演及喜歡的原因,讓學生的觀察力越細膩,語言運用能力越熟練,讓學生喜歡從課文中去吸收寫作的營養,進行快樂寫作。

談到老師的作前準備,此時還是第一步,接下來就是引導學生去找類似的課外讀物去讀,學習別人文章的布局,題目的新穎,如何去觀察,怎樣用豐富多彩的詞匯去描繪所看、所聽、所聞的內容,使學生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大自然、萬事萬物。接著就是帶領或引導學生去活動。例如寫景狀物的文章,就必須把學生引進大自然中,激發學生新奇的想象力,展開心情,在玩樂中去觀察,更具有童心、童趣,語匯會更精彩。最后就是引導學生注意積累生活中有趣的鄉村俗語,準確運用到文章中,會使文章靈動起來,更具有閱讀價值。(“龍生龍,鳳生鳳,耗子生兒打地洞”、“三個臭皮匠,抵一個諸葛亮”等)

老師要做的作前準備做得差不多了,現在就是學生的作前準備。學生的作前準備也是分三步,第一步和老師的作前準備的第一步是同步進行的(學課文掌握寫作方法),第二步就是在老師的引導下找類似的課外讀物去讀,汲取別人的寫作營養,積累豐富的詞匯,并展開自己新奇的想象力,寫出具有自己獨特語言的品牌作文。第三步就是鍛煉觀察能力,針對性寫日記。我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用你的慧眼,把這個世界看得明明白白。”每當遇到單元作文時,我都會至少先后會至少布置兩篇類型相同,素材不同的作文去讓學生觀察,逐步提高并鞏固學生對這類型作文的審題、寫作能力。

二、激情寫作

提高一個班級作文能力,最需重視的給學生營造一個濃厚的寫作氛圍,特別是對于剛邁入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老師的激情投入、及時的鼓勵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寫作激情。

一是老師要敢瘋,把自己和學生融為一體,帶領學生多活動,并且自己也需時時寫上一篇精美的小作文,敢和學生比一比童心、童趣,不要把自己排除在寫作之外。

二是敢打破課堂慣例,有時一篇閱讀課文,只需引導學生自己閱讀后,寫一篇閱讀感或這篇課文的續集即可,例如《神筆馬良》,只要寫上《馬良用神筆葬送貪官污吏后……》或《假如我有一只神筆》,這些學生愛寫,會用心寫,寫作熱情會在班級中流淌。

三、批改作文、日記要及時,作文講評敢占早讀時間。學生寫作興趣提起來時,翹首企盼的就是老師對他的評價,老師如果拖拖拉拉,只會冷卻學生的寫作激情。反之,如果老師帶著欣賞的目光用抒情的語調批改學生的作文時,學生拿在手里時就是捧上了老師濃濃的關愛。特別是在作文講評時,讓學生用受寵的神情去朗讀自己的得意之作時,會激發學生在下次習作中和別人拼一拼的豪情。

四、“三本一書”武裝學生。所謂三本,即日記本、小作文本、精美的課堂作文本;一書即學習小組出版的優秀作文書。日記本用于學生生活點滴的積累,讓學生在日記中抒發自己的情懷,讓寫作的熱情流暢不息(兩類日記:一是針對單元所出作文的練筆日記;二是自己的隨意日記——這類日記最容易挖掘學生的寫作潛力)。小作文本是為學生在課堂上對所學課文內容、精粹進一步提升的必備寫作工具,在課堂上有時即興讓學生針對課文的一段話或課文的延伸而寫作的小作文會使課堂生動起來,學生的練筆情緒也會高漲。精美的課堂作文本是為學生愛護作文本(寫好字、語句優美)而采取的一項措施,學生把這樣的作文本拿在手中,會自覺把字寫好,并力求作文字數多點,而這多點不是重復羅嗦,老師要強調如何把作文寫具體、生動。學習小組出版的優秀作文書,是激勵學生寫作的號角聲,每個學生都會力爭自己的好作文被本組優秀作文書選登,自然而然,班級的寫作激情在出優秀作文書時得到了極致的洋溢。(記住,這些工作老師一定要在新學期時就給學生交代清楚)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讓我們每一位語文老師用精彩的語言去鼓勵學生,讓學生心情輕舞飛揚,寫作的精靈時刻關注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