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上半年工作總結

時間:2022-11-03 08:07:00

導語:鄉鎮上半年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上半年工作總結

2006年上半年,我鎮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結合本鎮實際,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采取各項措施,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公同的天地狠抓工作任務的落實,使今上半年的各項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績。

一、圍繞大局抓重點

俗話說:“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鄉鎮工作千頭萬緒,如何從紛繁復雜的工作中理出頭緒,抓住重點,必須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增強大局意識、機遇意識和責任意識,找準工作的切入點。**鎮在今年年初提出: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優化產業布局,夯實農業基礎,抓好高效農業和民營經濟發展,不斷增加群眾收入,改善群眾生活,保持社會穩定,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奮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新突破。把烤煙、蠶桑、畜牧產業化建設和新農村建設、基礎設施建設、遷移式扶貧集中安置作為全年的工作重點。

二、因地制宜定路子

**鎮黨委、政府新一屆領導班子在吃透鎮情,集思廣益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線二山”發展思路,即在國道沿線大力發展高效農業、民營經濟和第三產業,以國道為界的南北二山重點發展烤煙、蠶桑、畜牧業和文化旅游業。鎮黨委、政府按照這一發展思路,帶領全鎮人民真抓實干,使全鎮經濟社會發展速度明顯加快,各項重點工作在開局之年呈現出可喜的亮點,據統計今上半年完成國民生產總值4042萬元,其中工業產值3090萬元,農業產值1952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4%、29%和18%。

三、重點突破抓落實

1、鎮村齊抓村村通。“要想富,先修路”,這是山區群眾的經驗總結,也是**鎮黨委、政府領導班子對山區農村經濟發展的基本認識。近年來,**鎮在狠抓農村主導產業建設的同時,毫不放松鄉村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在資金無著落,建設難落實的情況下,鎮黨委、政府多渠道、多途徑爭取援助,使村級道路、橋涵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超常發展。

為了解決群眾行路難問題,早在九十年代中期,鎮、村兩級組織群眾修通了約15公里的簡易村道,但由于坡陡、彎急、路窄,經常發生交通事故,造成群眾生命財產損失,一到雨天就不能通行,嚴重影響了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新一屆黨委、政府班子十分關心群眾疾苦,及時將**公路建設納入建設規劃,并爭取到“村村通”項目支持,于今年3月開工,目前,已完成了7公里的道路拓寬、加固工程,其中新修4公里,改造3公里。

按照“村村通”項目建設“群眾打底子,政府鋪面子”的政策,**今年啟動了**、**、**村三條13.6公里村道水泥硬化工程,目前,**村6公里基礎鋪設工程已經完成,**村7.6公里基礎路面正在抓緊進行。

與公路建設相配套的橋涵建設進展順利,***大橋前期準備工作已完成,即將開工建設;**村七組慈安橋、五一村便民橋已相繼建成;光明村便民橋已完成80%的工程。全鎮道路、橋梁建設完成投資80余萬元。

投資300多萬元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前期規劃工作已經完成,即將投入實施。

投資100萬元的**移動機站5月中旬已投入使用。

2、五措并舉壯蠶桑。蠶桑產業是**鎮的傳統產業項目之一,也是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它牽連著千家萬戶,2005年全鎮共發放蠶種3817張,產值259萬元。為使這一傳統產業煥發青春,鎮黨委、政府從發展大局著眼,從細微處著手,處處為蠶農著想,真心實意地扶持、服務于廣大蠶農,五大措施并舉,促進蠶桑產業大發展。一是建立一支永不走的鄉土蠶桑技術員隊伍,在全鎮各村挑選了23名技術全面的養蠶能手擔任村技術指導員,方便了廣大蠶農,保證了技術服務。二是大力推廣新技術,重點推廣省力化養蠶新技術,減輕蠶農勞動強度,普遍推廣方格簇,不斷提升蠶繭品質。三是狠抓老、劣桑技術改造,調進多倍體402優質良桑枝1萬斤,組織技術人員30多人對老劣桑園進行改造,全鎮共改良桑園860畝。四是資金扶持到位,去冬今春鎮上擠出資金1.5萬元,購買生石灰14噸,用于桑樹刷白,購進良桑條1萬多斤扶持桑園改造,對農戶購買方格簇每片補助0.1元。五是建立良種桑苗繁育基地180畝,解決了蠶農購桑苗難問題。通過以上五項措施的落實,有力地推動了蠶桑生產發展。今年發放春蠶種1357張,比去年同期凈增269張,增長比例24%,預計全年養蠶可突破4000張,產繭160噸,產值320萬元。

3、集中精力建新村。**村是縣上今年安排的第一批9個新農村建設試點村之一,鎮、村兩級對此項建設非常重視,他們把新農村建設試點當作難得的歷史機遇,從3月初開始,鎮上抽出得力領導和骨干人員蹲駐村上抓建設,村支部、村委會民全力以赴建新村,并得到包聯單位市國土資源局的大力支持,在短短的三個月時間里,全村投勞2300余個,完成建設投資30多萬元。新建2公里環村主干線基礎路面已完成;5.5公里支線村道使全村12個組和自然村全部通達;低壓線改造完成123戶,使農用電價降至0.49元/度;有線電視入戶已完成40多戶,使農戶不僅可看到中央新聞,還可看到本縣新聞;規劃新建沼氣池30口已經動工;農民新居建設已陸續展開。

4、服務到位促烤煙??緹煯a業是**鎮近年來突出發展的一項主導產業,為農民增收開辟了新途徑。2005年烤煙面積1834畝,實現產值125萬元,全鎮農民人均增收120元。為了壯大烤煙這一優勢產業,鎮黨委、政府今年初積極完善烤煙發展激勵機制,加大對煙農資金扶持、技術服務力度,狠抓烤煙基礎設施配套工程。為解決煙農資金困難,鎮政府及時與縣煙草公司和信用社協調,共發放貸款13.23萬元,煙農新建一個智能烤煙爐補助1200元,目前,鎮上已扶持煙農各種補助2.4萬元。加強烤煙技術隊伍建設,在原有8人的基礎上,又新聘請了4名技術員,從鎮干部中抽調骨干人員充實到技術服務隊。22名烤煙技術員深入14個烤煙村86個村民小組,對烤煙生產從育苗到烘烤各個環節實行全程服務。今年全鎮種植烤煙近2000畝,成為全縣烤煙第一鎮,預計可產煙葉4千擔,實現產值200萬元。

5、干部離崗抓畜牧。**鎮在認真總結去年干部離崗抓畜牧取得經驗的基礎上,今年又從鎮機關選出8名有一定畜牧生產經驗的干部,走出機關投入畜牧產業發展,目前均已落實養殖點。對面上畜牧生產采取“抓大放小”的思路,積極發展畜牧大戶,放手發展小戶養殖,以培植養殖大戶為主,帶動全面發展。

6、內引外聯上項目。為確保縣政府下達的全年新上3個10萬元以上項目的完成,鎮政府通過多方協調、聯系,促成了項目落實,截至目前,已完成新上項目2個,**桑枝食用菌加工廠和新華石料場現已投入生產。目前正著手通過引資形式,促成**建筑隊項目形成。

7、發動群眾建大棚。高效農業建設勢頭良好。截至目前,全鎮已建成高效農業示范園100畝,其中**、**、**等村已建成日光溫棚60畝,**村建成集觀賞與經濟效益并舉的蓮藕池20多畝,三合等村的草莓、葡萄、花卉等獨具特色的新興經濟園20余畝。

8、確定專人抓扶貧。在遷移式扶貧集中安置點建設上,**鎮緊緊抓住“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著力解決去年洪災帶來的災民居住問題,改善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這一主題,堅持高起點、高標準,科學規劃,精心施工,積極籌措資金180萬元,經過半年施工建設,**、**兩村集中安置點共28戶已基本完工,新建的一排排結構新穎的建筑矗立在國道兩旁,為**增添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改善人居環境,改變農村面貌樹立了新的樣板,拓寬了農民的眼界,增強了建設家園的信心。目前,**、**、**村等處集中安置點正在籌備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