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外商投資企業投資產業方向的建議
時間:2022-12-26 04:03:00
導語:我市外商投資企業投資產業方向的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接軌上海、融入“長三角”觀念的深入人心,改變著浙江各地的投資環境。投資環境的改善,使地處“長三角”的浙江日益成為世界眾多國家和地區客商投資的樂土。舟山位于浙江省沿海,地處長江口南側,杭州灣外緣的東海洋面上,背靠上海、杭州、寧波等大中城市群,面向太平洋,踞我國沿海南北航線與長江“黃金水道”交匯的咽喉要沖,是長江流域和長江三角洲對外開放的海上門戶和通道,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有著良好的港口、旅游、漁業、島嶼資源,在引進外資方面也逐漸取得較好的成果。
一、投資產業現狀
(一)目前我市投資總體情況
自1990年我市第一家外資企業中化興中石油轉運(舟山)有限公司成立以來,截止2005年6月底,全市在冊外商投資企業136戶。2001年開始,受中國加入wto的惠顧及世界經濟對外資的積極影響,加之我市活躍的經濟發展對外資的需求大大增強,使我市引資規模出現強勁的增長態勢。從外商投資企業五個年度統計上來看,我市的外商投資企業戶數基本不變,但投資額五年增長幅度較大。至2005年上半年,累計投資總額70282萬美元,注冊資本37039萬美元,其中外方協議認繳額22608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0006萬美元。僅占全市各類企業2%的外商投資企業注冊資本占全市的總資本金的10%。
通過對全省的外商投資企業比較(2005年一季度),我市與利用外資先進地區的差距在不斷拉大。我市外商投資企業的累計投資總額僅占全省的0.8%;累計戶數只占全省的0.7%;戶均投資總額超過全省平均數7個百分點。
今年6月底,我市在冊的外商投資企業分布為市屬企業30戶,投資總額31162萬美元,注冊資本13809萬美元;定海區43戶,投資總額6108萬美元,注冊資本3761萬美元;普陀區33戶,投資總額18059萬美元,注冊資本11004萬美元;岱山縣24戶,投資總額10657萬美元,注冊資本5314萬美元;嵊泗縣6戶,投資總額4296萬美元,注冊資本3151萬美元。
目前我市外商投資方式已逐漸轉為外商獨資為主,投資來源地逐步趨于多元化。由原來合資投資方式逐漸轉變為以外商獨資為主,獨資比例持續上升。這是由于初期外商在不了解國內市場的情況下,更愿以合資的形式來減少投資風險,而隨著中國開放度的提高和對中國市場的了解日益加深,外商投資的不確定性相應降低了,此時外商更傾向于采取獨資的形式進入中國投資領域,以便實行統一管理提高運營效率,獲得充分的投資回報。外商投資來源地仍以香港地區為主體,并逐步趨向多元化。目前來舟山投資的國別(地區)已達23個,日本的投資企業已處于第二位。
(二)近二年投資企業在1000萬美元以上主要投資產業
2004年上半年,我市投資總額在10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有17戶,累計投資總額40978萬美元,其中投資于農、林、牧、漁業1戶,投資總額2786萬美元;采掘業1戶,投資總額1020萬美元;制造業7戶,投資總額13597萬美元;建筑業4戶,投資總額9996萬美元;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訊業4戶,投資總額13579萬美元。
2005年上半年,我市投資總額在10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有22戶,累計投資總額54839萬美元,其中投資于農、林、牧、漁業1戶,投資總額2786萬美元;制造業7戶,投資總額17450萬美元;建筑業4戶,投資總額9996萬美元;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訊業6戶,投資總額17609萬美元;房地產1戶,投資總額2500萬美元;旅游景區開發業2戶,投資總額4498萬美元。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產業結構不盡合理和區域引資不平衡現象仍然存在。
目前,我市外商投資的產業結構仍不盡合理。2005年上半年,我市的外商投資企業從投資總額分布來看,制造業26113萬美元,位居首位;倉儲業17927萬美元,位于其次;第三是建筑業,10052萬美元。在外商能夠投資領域中(除外商投資企業產業導向目錄中限制、禁止外),外商對我市農林牧業、信息服務業、娛樂業投資偏少,資金不到三位數。在制造業中,水產品加工也只局限于一般加工,對于精深加工未能拓展。第二產業利用外資質量不夠高;第三產業利用外資領域不夠寬;一般性的外資項目太多,而對我市產業結構升級、現代服務業發展等有帶動地方經濟加速發展意義的外資項目太少,這在相當程度上制約了我市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步伐。
此外,由于區位條件的不同,我市引資區域發展不平衡,各島嶼間差距明顯。定海、普陀、岱山等縣(區)利用外資已形成一定規模,2005年上半年,投資總額分別占到全市的50%、25%、17%。但嵊泗縣利用外資規模普遍較小。
(二)外資的總量規模偏小,投資效益仍有待提高。
引資質量和外資企業效益是我們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必須高度關注的問題,它直接影響外資對地方經濟的貢獻。從縱向看,我市利用外資的規模在持續擴大,質量在日益提高,作用在不斷增強。但是從橫向看,與國內同類城市相比,我市利用外資的總量不大,規模偏小,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截止2005年上半年,除了22家投資總額超1000萬美元外,其余的戶均投資總額僅135萬美元,規模相對較小,不能形成規模效應。這對于舟山地處海島,交通不便的情況下,會大幅度提高生成成本,造成產品競爭力不強。戶數眾多的制造業中,投資總額在100萬美元以下就有50余戶。部分企業的管理水平也相對較低,以勞動密集型的作坊式的生產為主。
從總體來看,我市外商投資企業效益在不斷提高,但效益提高幅度并不大,有些由于企業投資決策等原因還出現效益下降的情況。至2004年底,在參檢并投產開業企業61戶中,全年銷售(營業)收入56228.42萬美元,納稅額2017.17萬美元;盈利企業35戶,稅后利潤2130.71萬美元;虧損企業40戶,虧損額388.66萬美元;盈利和虧損額度均比去年有所提高。
(三)地區優勢利用不明顯,未能有效發揮產業鏈經濟。
從發展空間上看,長三角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深水大港依賴性更加突出。舟山位居長三角地區開放前沿,擁有“港、景、漁”等海洋資源優勢。《無居民海島保護與利用管理規定》的頒布,更為號稱千島的舟山提供了有利的開發條件。外商投資船舶工業的投資額以常石集團、萬邦永躍、中遠為主,比以往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并帶動了邊緣經濟;水產以舟山興業有限公司為主,倉儲以中化興中石油轉運有限公司為主,但對于這些優勢的利用還不是很明顯,還未充分利用海洋資源優勢,對于無居民海島開發項目的引進就更少,未能有效形成產業鏈經濟,帶動整體經濟快速發展,如第三產業,在上圖中,投資額只占了一小部分。
三、投資產業建議
在當前舟山作為長三角城市群體中的一員,在上海和寧波兩大都市的雙重輻射下,借助其優勢也實現了較大的發展。但如果將舟山放到長三角城市群中進行集中比較,就可以明顯地發現,舟山作為一個地級海島城市,經濟總量過小、城市規模偏小、產業結構不佳、交通條件不便,仍是制約其在長三角城市群中真正崛起與真正融合的重要因素。在長三角所有城市都進入全國百強的情況下,舟山城市競爭力位居長三角倒數第三,綜合實力位居倒數第一,情況不容樂觀。因此如何在調控和要素制約全面趨緊的情況下,利用外資正處于發展的一個重要關口,要在對外開放競爭中取得新的優勢,必須在調整結構中積極尋求增長方式的突破,地方政府應采取適當的引導措施,揚長避短,促進我市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并在市場力量推動下完成互補的產業鏈、產業集群和城市形態的集成。
(一)港口產業
長江三角洲已經形成以“上海為中心,蘇浙為兩翼”的格局,當前迫切的任務是推進長三角地區經濟一體化,提升整體競爭力,而首要的問題在于優化區域交通網絡,整合交通資源。舟山有著得天獨厚的深水港口和航道資源優勢,應該利用上海開發嵊泗大小洋山深水港以及寧波、舟山港口區域空間結構重組的契機,著力發展港口產業。
1、倉儲業
建設大港口、布局大產業,是海灣型地區搶占發展先機、實現經濟快速起飛的巨大動力。環杭州灣所在的浙北地區擁有非常豐富的深水岸線密集區,啟動浙北港口資源優化整合,既是環杭州灣產業帶規劃的緊迫要求,更給舟山創造了產業重構的重大契機。我市應以服從全省大局為前提,以融入環杭州灣產業帶發展為導向,避免產業同構,尋求自身特色,進一步完善和深化‘以港興市’戰略,加快產業整合,重組發展優勢,以港口為龍頭,構筑深水大港口、臨港大產業的發展框架,在臨港濱海區域形成產業集聚格局,推進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目前,在資金缺乏的情況下,加強招商引資力度,著力建設港口等基礎設施,加快大陸連島工程建設。依托舟山開發深水岸線、建設深水港口形成的大宗貨物水水中轉優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勢,在深水泊位區周邊陸域布局建設糧油、木材、煤炭、石油、礦物質等大宗貨物加工企業集群,把舟山建設成為我國沿海重要的物流基地和能源中轉、儲運基地。
2、船舶業
舟山市在港口開發的過程中,站在全局的高度,全心全意做好各項配合服務工作,抓住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機遇,在引進外商投資企業時,著力在各島間打造船舶修造基地,并做到以外引外、以外引民等投資方式,帶動第三產業及配套行業的發展,如我國船舶工業最大的外商獨資項目——投資10億元的日本常石集團修造船基地落戶舟山后,逐步引進日資配套輔助的8個項目,同時也帶動了周邊的船舶配件、舾裝企業以及其他第三產業的發展。
(二)旅游休閑
1、依托佛教圣地、投資崇教關聯產業。
舟山擁有眾多佛教文化景觀,尤以普陀山為聞名天下,依托佛教圣地,投資與其相關聯的產業,將會得到更多的經濟效益。如在景觀的周邊建立酒樓、娛樂等項目來刺激旅游。
2、利用海島資源,開發旅游休閑等配套項目。
利用無人居住的海島資源,以及以文化景觀為中心,建設開發以旅游為主師題的休閑中心,開展游船觀光、海釣等休閑漁業、娛樂場所等活動,也應作為舟山引進外資的重點。
(三)加工業
1、依托漁業資源,發展精深加工等技術密集型企業。
在漁業經濟承受近海漁業資源衰退的壓力情況下,舟山在發展養殖業的同時,應利用舟山水產品加工業的現有優勢,整合資源,做大規模,注重特色,提升層次,拓展市場,打響品牌,建設國際級的水產品加工貿易基地。拓展和延伸水產品精深加工的內涵,利用水產品原料和加工技術基礎,大力發展海洋生物醫藥和海洋生化加工業,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充實施科技興海工程,開發適應市場需求的高端海洋生物制品,逐步把舟山建成我國新興的海洋生物醫藥和海洋生化產品開發生產基地。
2、依托長三角產業群,投資電子等科技產品。
近幾年來,在長江三角洲,高科技產業紛紛向昆山、蘇州、無錫等地“群聚”,形成了完整的it制造業群落。我市可以利用海島污染源較少,環境容量大,大氣污染稀釋自凈能力強的優勢,引進電子等高科技項目,以此帶動科技人才的引進。
在調整產業結構的同時,我市也應開始提高外資進入“門檻”,從“引資”轉向“選資”。在招商引資初期階段,由于國內資本短缺,我們在引資過程中很少進行質量審核,結果出現了一大批高能耗、高污染的外資企業。但隨著土地、電力、水等資源條件制約日益突出,以前粗放式的招商引資方式已經不適應新的經濟發展形勢。在新形勢下,政府更應該注重引進外資的質量,加強選資力度。減少外資優惠政策,限制高耗能、大量占用土地、高污染、低效益的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的制造業外資進入,注重資源節約型、能源節約型、環保型項目的招商。在資金利用上要注意內、外資并重,應該盡可能創造公平的市場環境,既重視引進外資,也要國內的閑散流動資金。如果一味重視通過優惠政策吸引外資,而忽視培育本地企業,則很容易導致本地資金的外流,也容易引起假外資的出現。同時在規劃上,也應注意投資密度與拓展空間相結合,既要有條件的選擇項目,保證單位土地面積上的產出,也要保證企業的長遠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