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做好黨員發展工作的管窺之見

時間:2022-04-23 05:35:00

導語:關于做好黨員發展工作的管窺之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于做好黨員發展工作的管窺之見

黨員發展工作屬組織工作范疇,是基層黨組織的一項經常性的重要工作。做好黨員發展工作,對于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具有“固本強基”的重要意義。因此,各級黨的基層組織特別是黨務工作者,應當把如何堅持黨員發展工作的嚴肅性、強化黨員發展工作的規范性,作為當前認真研究和深入探討的一個重要課題。筆者認為,做好黨員發展工作,似應在完整準確地理解“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方針的基礎上,重點把握以下三個關鍵環節:

一、要在“選”的環節上改進方法,不斷壯大積極分子隊伍

如同沒有好的礦石就練不出好鋼來一樣,沒有一支數量充足、質量較好的積極分子隊伍作基礎,發展黨員工作就難以做到好中選優。由此可見,擴大積極分子數量、提高積極分子質量是發展黨員工作的首要環節。抓好這個環節,各基層黨組織要做的工作很多,但關鍵的問題是要轉變觀念,即變被動地等待非黨群眾申請入黨,為積極主動地做好思想工作,啟發和引導大家自覺地向黨組織靠攏,主動地向黨組織表達入黨愿望。現在不少人反映基層非黨群眾政治觀念淡薄、缺乏強烈的入黨愿望,入黨積極分子難挑選。事實上,這種現象并不完全是基層群眾追求政治進步的熱情減弱造成的,我們有些黨組織工作不主動,教育引導不及時,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據了解,不少非黨群眾特別是一些青年人雖有入黨愿望,但又擔心自己條件不夠,不敢提出入黨申請,還有的非黨群眾對黨的知識了解較少,不知道怎么要求入黨。針對上述情況,基層黨組織應當從關心非黨群眾政治進步的著眼點出發,采取定期組織非黨群眾學習《入黨須知》,進行黨的基礎知識講座等方式,幫助非黨群眾了解黨,認識黨,增強對黨的感情,激發入黨的熱情。在此基礎上,還可采取簽訂承包責任狀的辦法,把教育非黨群眾的責任落實每個黨員身上,要求黨員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積極開展談心活動,當好非黨群眾在政治上爭取進步的啟蒙老師和領路人。黨組織用這種“主動外迎”的方法來促進非黨群眾的主動靠攏,才能使要求入黨的人越來越多。要求入黨的人多了,黨組織在挑選積極分子時,才會有豐富的“源頭”。需要說明的是,強調壯大積極分子隊伍,并不單是一個“量”的概念,關鍵的問題是“質”。許多先進單位的經驗證明,提高積極分子隊伍質量的主要途徑有兩條:一是要克服選拔積極分子隨意性較大的傾向,嚴格按著“團支部推薦(28歲以下青年)黨小組提名支委會研究黨委備案”的程序,確定入黨積極分子。這樣才能使積極分子的選拔工作具有廣泛性和準確性。二是要克服“重建輕管”的傾向,堅持每季度分析一次積極分子隊伍的思想狀況,以增強教育和管理的針對性。在此基礎上,每年還應結合年終總結對積極分子隊伍進行一次集中整頓,使積極分子隊伍的質量在“吐故納新”中不斷提高。

二、要在“煉”的環節上做過細工作,切實加強對積極分子的培養

培養工作,既是黨組織對積極分子的教育改造過程、也是黨組織對積極分子的鍛煉考驗過程。礦石百煉成鋼的道理告訴我們,對積極分子的培養,需要基層黨組織做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因此,黨組織要站在為黨輸送“優質新鮮血液”的高度,充分認識培養工作的重要性。在方法上,要變坐等積極分子“自然成熟”為積極培養、創造條件“促其成熟”。實踐中,應下大氣力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把握“聚焦點”,在強化理論灌輸上下功夫。《黨章》中規定:“中國共產黨黨員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黨員的這種先進性,要求對積極分子的培養工作必須在加強理論灌輸上準確“對焦”。基層黨組織要在落實培養人制度,實行專人負責、個別幫助的基礎上,采取請專家和領導講課等方式,有計劃地向積極分子灌輸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用發展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教育積極分子,使他們在入黨之前,就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做到“未進黨的門,先做黨的人”,切實解決思想入黨的問題。二是宣傳先進典型,在行為引導上立標桿。《黨章》中的黨員標準是抽象的,身邊黨員的形象是可感的。因此,加強對黨員的教育,宣傳模范黨員的先進事跡,使積極分子在爭取入黨的過程中,有樣可學、有形可依,是增強培養工作影響力的有效途徑。其具體方法可因時因地制宜,如:組織編輯共產黨員先進事跡匯編,在單位簡報上開辟“我們身邊的共產黨員”專欄等等。三是交任務壓擔子,在加強實踐鍛煉上創條件。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受命于危難能夠極大地激發一個人的工作潛能。在對積極分子的培養過程中,基層黨組織可有意識地把一些急難險重的任務安排給積極分子去完成,使他們的思想覺悟在艱苦環境的磨練中得到升華,工作能力在處理復雜問題的探討中得到提高。這樣做,既有利于有于組織對積極分子綜合素質的考察,也有利于促進積極分子的成長進步。

三、要在“檢”的環節上堅持原則,嚴把新黨員的“入口”關。

嚴格規范的檢驗制度,是現代企業保證產品質量、維系企業生命的關鍵環節。基層黨組織要使黨員隊伍充滿生機和活力,也應當借鑒企業嚴把產品“出口”關的做法,在認真履行《黨章》規定程序的基礎上,從三個方面嚴把新黨員的“入口”關:一是嚴把計劃關。黨員發展計劃直接體現反映一個組織的工作思路和目標。對于積極分子來說,黨員發展計劃制定得是否合理,具有很強的導向作用。據了解,現在還有個別單位的黨組織在制定發展計劃時,仍然采取“平分秋色”的做法,即:不論是先進單位還是后進單位,一律按比例下指標;不論是機關,還是基層,一律按分母確定數量。這種與黨的先進性要求相悖的平均主義做法,要堅決擯棄。正確的做法是,按著“向先進單位傾斜、向基層傾斜、向年輕人傾斜”的原則,制定和審查發展計劃。用正確合理的計劃調整黨員分布“頭重腳輕”、年齡結構不盡合理的狀況。從而使工作在基層的、年輕的積極分子思想有盼頭、干活有勁頭。二是嚴把審查關。依據黨員標準對發展對象進行逐人審查,是基層黨組織和黨務工作者一項重要職責。必須嚴肅認真、一絲不茍。審查中要堅持做到“六看”,即:一看對黨的基本知識是否了解;二看入黨動機是否端正;三看群眾基礎是否牢固;四看工作是否恪盡職守;五看家庭成員及社會關系的政治歷史是否清楚;六看有關材料是否齊全。發展對象不符合上述要求的,責成培養人繼續進行培養和考察,決不姑息遷就,照顧發展。三是嚴把轉正關。轉正關是發展黨員的最后一關。把好這一關,保證黨員發展工作實現“出成品、出精品”的目標,基層黨組織要結合實際采取五項具體措施:一是進行黨員標準再教育,啟發預備黨員嚴格要求自己,爭做名副其實的共產黨員。二是要求預備黨員每月向黨小組長匯報一次思想、工作和聯系群眾的情況,主動征求黨組織的意見。三是要每季度對預備黨員進行一次考察寫實,并將考察結果向本人反饋,幫助預備黨員克服自身的缺點和不足。四是要組織預備黨員開展“三對照”活動,即:對照入黨前的工作,看自己入黨后是否有進步;對照入黨時的誓言,看自己是否做到了言行一致;對照黨員的標準,看自己與合格黨員的要求是否有差距。以此激勵預備黨員不斷豐富和完善自我。五是要在預備期滿前,指派黨委組織員對預備黨員進行全面考察,提出是否按期轉正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