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治安實施意見
時間:2022-09-01 04:06:00
導語:社區治安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加強社區治安工作,全面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不斷推進社區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建立和完善社區治安長效管理機制和保障機制,推動社區建設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深入開展,特制定本實施意見。
**年社區治安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黨的**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的方針,以強化社區治安防范為重點,進一步整合社區資源,全面落實社區治安各項措施,以重點要害部位治安防范為重點,以遏制入室盜竊等可防性案件為突破口,以創建活動為載體,構筑起多層次,全方位的治安防范體系,實現“發案少、秩序好、群眾滿意、社區穩定”的工作目標,確保全區社會治安秩序持續穩定,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一、大力加強社區治安防范工作,全面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加強社會治安防范工作的意見》,突出“五項”重點,大力加強社區治安防范和管理工作,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
(一)進一步加強對流動人口的管理。充分發揮流動人口法制學校的作用,提高進城務工人員的法律意識和綜合素質。加強對實有人口和出租房屋的管理,不斷完善管理和協調機制,落實出租人(單位)、承租人(單位)和管理機構的責任,減少治安隱患。
(二)加大對公共娛樂場所的管理力度。深入開展對社區內網吧、游戲廳、歌舞廳等文化娛樂場所的消防安全專項治理,尤其要加強對互聯網的安全管理,創造良好的網絡環境。
(三)進一步做好刑釋解教人員的綜合管理工作。重點做好有重新犯罪傾向的刑釋解教人員的幫教管控工作,抓好“”刑釋解教人員的后續幫教工作。繼續探索大墻內外結合的有效方法,搞好聯合幫教工作,實施“回歸綠洲”工程,進一步完善幫教人員“明白薄”登記管理制度。充分發揮社區基層組織、過渡性安置企業、社會志愿者的作用,不斷拓寬刑釋解教人員社會化安置渠道,依托社區,關心指導、扶持就業,預防和減少重新違法犯罪。
(四)不斷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管理。認真實施“青少年違法犯罪社區預防計劃”,建立完善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社會組織網絡和陣地網絡。繼續開展“送法進社區”、“送法進校園”活動,切實發揮法制教育副校長、“青少年維權崗”和法制教育基地的作用,提高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的實效性。
(五)加強對重點要害部位、槍支彈藥和爆炸物品的管理。嚴把槍支彈藥、爆炸物品、有毒有害物品的生產、儲存、運輸等環節,加大監管力度,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制,防止被盜、丟失和流散社會。依法查禁取締、嚴厲打擊非法生產、買賣、儲存、持有和使用這些物品的違法犯罪行為,加大整改和安全責任追究力度。深入開展對公共聚集場所的消防安全、城區主干道交通安全及交通事故易發、多發地段的專項治理,排除重大火災和交通事故隱患,保證安全、有序、暢通。
二、深入推進“三項”工程,不斷增強社區治安工作的實效性
(一)實施“三防”工程,進一步健全完善社區治安防范機制。通過強化人防,完善群防群治網絡。充分利用社區資源優勢,科學安排警力,發揮社區黨團員、青年志愿者、離退休干部職工和企事業單位安全保衛力量的治安防范作用,充分發揮社區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委員會的作用,加強專防和互防,開展多種形式的軍警民聯防、廠街聯防和企地聯防活動,增強防范實效。通過加強物防,增強治安防范能力。繼續實施居民住宅安裝防盜門、安裝防拉栓、整治違規防護欄、修建車輛看護點“四小工程”,有效預防各類案件。通過深化技防,大力推行樓宇對講電控防盜、家庭防盜報警、重點復雜部位監控等技防工程,不斷擴大技防覆蓋面,增加“創安”的科技含量。
(二)大力實施安全創建工程,強化基層基礎工作。以創建“四無”社區和“四無單位”為載體,突出特點,創新內涵,不斷提高創建質量。積極探索城管協管員、交通協管員、流動人口協管員等隊伍參與社區治安防范工作的新路子,構建社會治安防控新機制。把基層治安創建與其它群眾性活動緊密結合,注重實效,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各街道要抓好物業管理小區的創安試點工作,積極開展安全物業小區評選活動。
(三)大力開展“法制社區”工程,進一步深化警務、法官、律師、交警、消防“五進”社區工作。通過警務進社區活動,做到警力下沉、警務前移,把社區警務室建成群眾滿意、罪犯害怕的警務陣地;通過法官進社區、律師進社區活動,以具體豐富的服務活動,提高社區居民的法律素質和依法維權能力;通過交警進社區活動,廣泛宣傳交通安全知識,努力減少各類交通事故的發生;通過消防進社區活動,增強居民消防意識,提高防范和撲救火災能力,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夯實依法治區基礎。
三、完善工作機制,加強社區治安工作的規范化建設
(一)進一步健全完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堅持定期排查通報、分級管理、部門歸口調處、領導包案調處、領導干部聯合接訪和督查督辦等工作制度。重點排查調處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和可能轉化成刑事案件的矛盾糾紛。按照“預防為主、教育疏導、依法處理、防止激化”的原則,把人民調解、司法調解和行政調解緊密結合起來,將工作重心放在基層,抓早、抓小、抓苗頭,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千方百計把影響穩定的不安定因素解決在基層、內部和萌芽狀態,防止矛盾激化,預防和減少群體性事件。進一步完善“黨政掛帥、綜治協調、部門聯動、各方參與”的矛盾糾紛排查工作機制。繼續加強148法律服務熱線建設。
(二)進一步健全完善社區治安防范機制。堅持社區治安防范與社區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緊密結合,積極探索推行“物業安全管理、有償保安服務、機動車看護管理、外來人口集中公寓式管理”等社區治安管理和防范新舉措,不斷提高治安防范的市場適應性,推動治安防范產業化,建立和完善覆蓋廣泛、架構合理、嚴密高效的治安防范網絡。
(三)健全完善治安熱點難點排查、防控機制。按照“抓反復、反復抓”的要求,建立長效管理、滾動整治機制,適時組織開展重點整治、專項整治和區域性整治,堅持不懈地加大對治安混亂地區和突出治安問題的重點整治,加大對鐵路沿線、企業、學校、醫療機構周邊地區治安問題的專項治理和督查力度,查找問題根源。重點加強對“三無”人員、非法租賃房屋、非法網吧、非法房屋中介、非法勞務市場、非法張貼廣告等治安問題的摸排整治;重點加強對影響群眾安全的多發案件的打擊預防,認真分析社區治安動態,及時摸清入室盜竊、盜竊機動車等可防性案件的發案規律和特點,科學合理部署警力,加強巡邏守候,規范停車秩序,有效遏制案件的多發勢頭,不斷提高治安防范能力。
四、落實措施,實現社區穩定工作目標
(一)進一步完善社區治安穩定責任制。健全社區治安穩定領導責任制、部門責任制和單位責任制,明確工作任務、目標和職責,更好地發揮領導責任制、目標管理責任制和一票否決制等激勵約束機制的作用;完善綜治委聯席會議制、聯系點制、委員述職制、組織協調指導考核等獎懲機制;全面落實檢查考核、責任查究、黃牌警告、一票否決等制度。
(二)不斷健全貫徹“嚴打”方針的經常性工作機制。有效遏制社區內“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象;進一步加強同“”等邪教組織和非法宗教活動的斗爭,及時打擊取締“”等邪教組織的搗亂、破壞活動;使公眾安全感不斷增強,對社會治安滿意率達到85%以上。
(三)深入扎實地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進一步完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的組織體系、隊伍體系、制度體系和工作體系,把矛盾糾紛有效地化解在萌芽或初始狀態,民間糾紛調解成功率達到95%以上,不發生影響穩定的群體性事件、越級集體上訪和“民轉刑”案件。
(四)加強治安管理與防范。健全“打擊、整治、調處、管理、控制、教育”一體化治安防范網絡和工作體系。居民樓院看護率達95%以上,減少居民區入室盜竊、搶劫、搶奪和盜竊保險柜、機動車等可防性案件。
(五)整體推進基層安全創建活動。扎實有效地開展創建“四無社區”、“四無單位”、“無毒社區”和“物業管理小區創安”等活動,不斷提高整體效能,安全社區達到90%以上。
(六)不斷深化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工作。青少年犯罪率控制在打擊處理總數的55%以內,刑釋解教人員安置率達85%以上,重新犯罪率分別不超過5%和7%;暫住人口登記率達90%以上,辦證率達95%以上,函查率100%,出租房屋簽訂《治安責任保證書》的比例達100%。
(七)進一步加強綜合治理基層組織建設。全面加強公安派出所、法庭、司法所等基層政法組織和治保、調解、普法、幫教、巡邏等群防群治隊伍的建設,各項制度措施健全,發揮作用的達90%以上;綜治人員培訓率達90%以上。
(八)廣泛深入宣傳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全民普法和道德教育緊密結合,進一步增強公民的道德和法制觀念,同違法犯罪作斗爭,讓見義勇為蔚然成風。
各單位、各部門要把社區治安工作作為事關社會穩定、事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大事抓緊抓好,按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對社區治安工作的投入,從人力、財力、物力上保證社區治安工作各項措施真正落到實處。對治安防范工作扎實、長期不發生治安問題的街道和社區,進行宣傳表彰獎勵。同時要加大督查力度,對防范工作不落實、導致發生突出問題的,追究責任,實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一票否決”。
精品范文
10社區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