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順黨員關系意見

時間:2022-09-18 05:24:00

導語:理順黨員關系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理順黨員關系意見

各鎮黨委,縣直各黨(工)委:

為全面貫徹市委組織部《關于轉發〈中共江蘇省委組織部關于集中做好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關系的意見〉的通知》(淮組通[2004]42號)精神,為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做好準備,現結合我縣實際,就集中做好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和理順黨員組織關系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充分認識集中做好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和理順黨員組織關系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黨員是黨的細胞,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經濟社會組織日趨多樣化的形勢下,進一步把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建設好,做好理順黨員組織關系工作,對于保持黨員隊伍的先進性,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這也是確保先進性教育活動取得實效的重要基礎。近幾年來,我縣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特別是經過“三個代表”學教活動,黨員隊伍整體素質不斷提高,黨組織的活力和戰斗力明顯增強,為全縣改革發展穩定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但從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看,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工作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比如,在基層組織建設方面,有的黨組織設置不合理;有的黨組織領導班子不健全;有些領導班子成員素質差、能力弱,工作長期打不開局面;有的領導班子不團結,缺乏凝聚力、號召力;有的基層黨組織長期不換屆,個別基層領導班子處于癱瘓半癱瘓狀態。在黨員組織關系管理方面,隨著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黨員的流動性增強,有的黨員長期在外務工,沒有按規定接轉組織關系或辦理《流動黨員活動證》;有的不及時轉交黨員組織關系介紹信,成為“口袋黨員”;有的地方和單位的黨組織沒有及時調整、改進黨員組織關系的管理辦法,個別的甚至不愿接收流入黨員的組織關系,致使部分黨員不能按期參加組織生活。這些問題如果不認真研究解決,將影響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削弱黨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影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

各級黨組織必須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高度,充分認識集中做好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和理順黨員組織關系工作的重要性。要把這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和指導,精心組織,狠抓落實。領導同志要帶頭深入調研,特別是要到那些困難多、情況復雜的地方和單位,調查研究,解剖麻雀,加強具體指導。注意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大膽探索,勇于創新,健全和完善相關工作制度和常抓不懈機制,進一步提高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的水平,為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打下良好基礎。

二、深入調研,摸清底數,全面掌握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基本情況

搞好調查研究,摸清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底數,是有針對性地做好集中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和理順黨員組織關系工作的前提。我縣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數量多,分布在各行各業,情況比較復雜。各鎮、各有關部門要統籌考慮,周密部署,認真制定調研方案,組織精干力量,對農村、機關、事業單位、街道社區、非公有制企業、社會團體和中介組織等不同系統、不同行業、不同層次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深入、細致的調查摸底。在對基層黨組織的調查中,既要了解先進班子、中間狀態班子的情況,更要深入了解后進和軟弱渙散班子的情況,對于具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當列為集中整頓的對象:班子嚴重缺額,特別是主要負責人配備長期不到位;班子嚴重不團結,影響工作正常開展;班子主要負責人素質能力差,嚴重不適應形勢要求,工作長期打不開局面;半年以上沒有正常開展組織活動;黨員、群眾對其工作的滿意率、基本滿意率達不到60%。對軟弱渙散的基層黨組織要集中時間和精力,把問題找準,把原因搞清,拿出具體的解決辦法。通過調查,各黨委要全面掌握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情況,并將具體名單報縣委組織部備案。

對黨員隊伍情況的調查,一是要摸員隊伍的基本情況,包括黨員數量、行業分布、年齡文化結構情況,以及黨員在理想信念、宗旨觀念、組織紀律、思想和工作作風、發揮作用等方面的情況和現實表現,重點了解不同行業黨員隊伍存在的突出問題。二是要摸清流動黨員的基本情況。對農村、街道社區、非公有制企業、社會團體和中介組織等流動黨員相對集中的領域、地區,要重點進行排查。在認真排查的基礎上,對流動黨員逐一登記造冊,做到流出流入時間、去向或來源、從業情況、組織關系接轉情況、參加組織生活情況、現實表現、聯系方式“七個基本清楚”。

三、堅持分類指導,有針對性地搞好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的整頓建設

集中開展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建設工作,要以健全黨組織設置為基礎。抓緊落實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應建未建的黨組織設置工作;同時,積極改革和完善基層黨組織設置方式;探索將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建在樓宇上等新模式,真正做到黨組織全覆蓋和黨的工作全覆蓋。突出抓好在非公有制企業、社會團體和中介組織中建立健全黨組織工作。凡是具備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社會團體和社會中介組織,都要按照黨章規定及時建立黨的組織。對由于企業停產、半停產或破產等原因造成黨組織軟弱渙散或黨員流動量大的,要通過幫扶、整建制劃轉、掛靠、聯建或其他組織措施,理順黨組織隸屬關系。對少數街道社區尚未實現“一社區一黨組織”的,要創造條件,全部單獨建立黨組織。要積極抓好農村、街道社區等組織中的群眾自治組織以及工會、共青團婦女組織等配套組織建設。

對排查出來的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要逐一分析原因加強分類指導,有的放矢地采取整頓措施。要抓住領導班子建設這個關鍵,重點選好配強黨支部書記。對黨組織領導班子不健全的,要堅持標準,選準配強,本單位確實沒有合適人選的,可采取上級機關選派、面向社會公開選拔等方式,多渠道起用優秀人才,盡快充實健全;對思想觀念陳舊、缺乏開拓創新精神、素質能力不能適應工作要求的領導班子成員,要采取多種形式,加強教育和培訓,促其盡快轉化提高,必要時采取組織調整措施;對長期鬧不團結、形不成核心的,要進一步健全黨內生活制度和議事決策程序,統一思想,化解矛盾,增進團結;對黨組織制度不健全、活動不正常的,要加強指導和督查,幫助其完善有關規章制度,正常開展黨的活動;對以權謀私、違法亂紀、貪污受賄的黨員干部,要按照有關法律和黨紀政紀嚴肅處理。

在整頓過程中,要堅持進度與質量相統一,治標與治本相統一,有序推進,務求實效。要注意把整頓與教育相結合,采取多種形式,有針對性地開展政治理論、民主法制等教育培訓,切實解決部分基層干部工作方法簡單、作風粗暴等突出問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工作水平;把整頓與規范相結合,指導基層黨組織建立健全各項工作制度,提高基層黨組織運轉的質量和規范化程度;把整頓與建立后備干部隊伍相結合,通過公開選拔、公開招聘、跟蹤培養、建立基層黨務工作人才庫等有效辦法,為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供高素質的人才儲備。

四、區分不同情況,進一步理順黨員組織關系

要根據有關政策規定,按照有利于加強黨員教育管理、有利于黨員參加組織生活、有利于發揮黨員作用的原則,對黨員組織關系特別是流動黨員的組織關系進行認真清理。要正常做好黨員組織關系的接轉工作。其中,對離崗下崗或解除勞動關系的企業黨員,將組織關系轉移到居住地或再就業服務中心黨組織;黨員重新就業后且所去單位有黨組織的,及時將組織關系轉到新單位黨組織;對企業因改制、破產等原因需要成批向街道社區黨組織轉移黨員組織關系的,應將人員花名冊等有關詳細資料一并移交街道社區黨組織;對退休的企業黨員,一般應將組織關系轉移到居住地黨組織;對易地安置的退(離)休黨員,將組織關系轉到安置地黨組織;對黨員退(離)休后受聘到新單位(地區)工作且不便于在原所屬黨組織參加組織生活的,應將組織關系轉到新的單位或新的居住地黨組織;對尚未落實工作單位的軍轉干部、復員退伍軍人中的黨員,將組織關系轉到父母、配偶居住地或本人戶籍所在地黨組織;對尚未落實工作單位的大中專畢業生黨員,將組織關系轉到縣級以上人事(勞動)部門所屬的人才(勞動)服務機構黨組織,或父母居住地黨組織。

要把流動黨員納入黨組織的有效管理。外出地點相對固定的流動黨員,半年以上的,應將組織關系及時轉到流入地黨組織;半年以內的,應開具《黨員證明信》,證明其黨員身份,參加所去地方或單位黨組織活動。外出地點不固定的流動黨員,時間3個月以上、6個月以內,或時間較長但暫時無法轉移組織關系的,應辦理《流動黨員活動證》,參加流入地黨組織的活動。流向集中的,由流出地負責建立臨時黨組織,接受流入地有關黨組織和流出地黨組織的雙重領導,以流出地黨組織領導為主;流向分散的,由流出地黨組織建立外出黨員定期聯系匯報制度,并負責指導和幫助黨員進行組織關系接轉,或及時為他們辦理《流動黨員活動證》、《黨員證明信》,參加流入地黨組織活動。對流入的黨員,也要認真開展調查登記、身份確認等工作,積極主動地為他們提供服務,并把他們編入相應的黨組織參加活動。要力爭每個基層黨組織都能及時找到所屬的黨員,每名黨員都能及時找到適合參加活動的黨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