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建設意見
時間:2022-10-04 12:24:00
導語:反腐倡廉建設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總書記在“6·25”講話中強調,我們黨要帶領人民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關鍵是要抓好黨的自身建設,要把反腐倡廉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預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設。認真領會這些重要論斷,對于我們進一步貫徹落實講話精神,不斷增強紀律檢查能力,按照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要求,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和反腐倡廉工作大局,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保駕護航,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長期執政的歷史條件和現實國情下,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直接關系到我們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反腐倡廉建設不僅是黨的自身建設的重要內容,也為黨的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政治和組織保證。總書記關于加強反腐倡廉建設,繼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思想,以及有關反腐倡廉建設的主體力量、作風要求、利益導向和指導思想方面的重要論述,體現了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時代要求,進一步指明了新時期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的前進方向。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全黨要堅定不移地確保黨中央反腐倡廉決策部署落實到位,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深入開展,特別是按照總書記講話要求著力加強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第一,繼續積極穩妥地推進黨內民主建設,堅持民主集中制,堅持黨員主體地位,使黨內民主意識普遍增強、黨內民主制度不斷健全、黨的創造活力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成敗,責任在黨,關鍵在黨。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的《決定》要求,“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擴大黨內民主,推進黨務公開,嚴格黨內生活,嚴肅黨的紀律,增進黨的團結統一,以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如同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主體那樣,廣大黨員也是加強黨的建設的主體力量和重要監督力量。通過發揚黨內民主,在黨內形成良好民主空氣、健康組織生活和科學決策氛圍,不僅關系到各級黨組織的發展方向和每個黨員的切身利益,也將直接影響到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實際效果和群眾評價。歷史一再證明,黨內民主空氣濃厚,黨員權利得到充分保障和實現,則社會穩、人心齊、事業順。擴大黨內民主,也是反腐敗的根本性措施。推進黨內民主建設,要不斷探索擴大黨內民主的實現方式,通過制度建設,對黨內決策權、執行權和監督權進行合理配置與制衡協調,形成黨的十六大報告所要求的“權責明確、運轉高效、相互協調、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機制。要以基層黨代表常任制為依托,進一步完善黨內權力的組織體系。要建立健全完善黨內民主決策機制,建立和明確各級黨的常委會議事規則和程序,擴大全委會對重大決策、人事任免等的決策權。要扎實推進黨務公開工作,公開各地各部門重大事項目錄和決策程序,以便黨員群眾監督。要保障黨員權利落到實處,特別是穩步探索實現黨員監督權、質詢權、彈劾權等基本權利的有效制度框架,為我們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打下扎實的組織基礎。
第二,全面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大力改進學風和文風,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弄虛作假,反對奢侈浪費。作風是黨的生命線,黨風決定政風,政風決定行風。行風直接影響社會風氣,人民群眾往往是通過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各行各業的行風來衡量黨風。黨風正則干群和,干群和則社會穩。通過黨的作風建設帶動全社會風氣好轉,是今后一個時期的緊迫任務。在建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歷史進程中,利益主體多元化、利益獲得方式多樣化、利益分配差異顯性化,各種體制機制制度深層次的矛盾問題不斷凸現,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失衡、道德失效、行為失范和價值失序現象,腐敗行為和腐敗文化嚴重影響了黨內風氣和社會風氣。扭轉這種被動局面,要認真落實中央要求,切實解決少數領導干部身上存在的一些突出的作風問題,并通過黨風黨紀教育,增強廣大黨員干部抵制歪風邪氣和腐朽生活方式侵蝕的能力,提高廉潔自律的自覺性。要在作風建設中進一步鞏固黨的先進性建設的各項成果,弘揚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思想和工作作風,反對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弄虛作假,重點強調黨風黨紀自上而下和黨內向黨外兩個方面的帶動作用。在學風、文風、會風等作風建設中,突出從領導干部做起抓起。加強督促檢查,促進各級領導干部嚴格遵守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實行黨風黨紀的“一票否決制”,把作風不正、自律不嚴、為政不端者排除在干部選拔之外,尤其不能擔任黨政正職。通過責任承諾、責任評價和責任追究,樹立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相一致的工作作風,切實做到親民、務實、清廉。力爭通過下力加強作風建設,為全黨和全社會形成風清氣正、心同氣順的和諧氛圍起到表率作用。
第三,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又好又快發展”的“好”,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我們要保障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成果惠及最廣大人民群眾,減少腐敗機會發生,規避既得利益集團獲得巨額壟斷暴利,防止官員腐敗、官商勾結侵害公共利益。要圍繞公共權力運行和公共資源配置,改革行政管理體制,保證廣大干部干凈干事、干凈用權,為構建為民、務實、清廉的服務型政府提供支撐。推進行政審批改革,縮小自由裁量權,提高公共服務績效,克服部門權力化和權力個體化問題,打壓以權謀私的腐敗空間。完善公共財政制度,為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供制度支撐,促進財政收支結構調整,讓公共陽光普照群眾。把更多財政資金投向公共服務領域時,加大對財政在教育、衛生、文化、就業再就業服務、社會保障、生態環境、公共基礎設施、社會治安等方面投入的監管。要堅決查處損害群眾利益的商業賄賂案件,整頓醫療、衛生、教育、住房等領域的行業不正之風。要進一步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觀念,重點圍繞治理教育亂收費、糾正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減輕農民負擔、糾正土地征用、房屋拆遷、企業重組改制、食品藥品安全等方面加強督促檢查,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要做到查則必清、清則必辦、辦則必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權益。
第四,充分認識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把反腐倡廉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預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設,加強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工作,堅決查辦違紀違法案件。近年來,從總體上看,不少地區和領域的腐敗案件呈現下降趨勢,人民群眾對反腐倡廉工作的滿意度逐年提高。同時,也要看到在經濟體制轉換、政府職能轉變、核心價值體系創建和社會轉型相交織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些地方和部門的腐敗仍呈多發和易發態勢,不同層次的黨員干部和普通群眾,對反腐敗形勢的判斷呈現差異性和多樣性。雖然總體上案件穩中有降,但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違法違紀問題嚴重,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仍然比較突出。在新的形勢下,又出現了斡旋腐敗、期權腐敗等一些新型腐敗現象,以及腐敗主體集團化、方式隱蔽化等新趨向。公權力大、公益性強、公眾關注程度高的領域和部門,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由壟斷造成的體制性腐敗誘因。因此,對于反腐敗斗爭的艱巨性、復雜性和長期性,一定要有足夠清醒的認識。全黨要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反腐倡廉工作方針,進一步完善黨委領導、紀委組織協調、黨政齊抓共管、群眾支持參與的反腐倡廉工作格局,按時完成好中央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的各項分解任務,不斷拓展從源頭上治理腐敗的領域,主動增強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服務和保障的能力。我們要在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的系統工程中,堅持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反腐倡廉指導思想和實踐經驗。一是堅持科學引領。正確把握反腐敗斗爭的發展規律,在更加科學、規范、系統地推進反腐倡廉工作上,體現出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二是堅持懲防并舉。有力懲治和有效預防兩手抓,兩手硬,提高反腐敗斗爭的主動性、預見性和協調性。三是堅持改革統攬。用改革的辦法和創新的思路鏟除腐敗現象發生的深層次原因,堅定不移地把反腐倡廉工作貫穿于改革全程。四是堅持制度推進。通過加快反腐敗立法進程,抓好法規制度的系統配套和執行力建設,走中國特色反腐倡廉法制化、規范化之路。五是堅持群眾評判。改革好不好,官員廉不廉,要由群眾說了算。拓寬黨務政務公開渠道,設計多樣化參與載體和平臺,讓廣大群眾真正成為反腐敗工作的知情者、參與者和受惠者。
在**大即將勝利召開的巨大政治優勢下,我們要按照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要求,推動廉潔改革,保障科學發展,維護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弘揚清風正氣,滿懷信心地推動反腐倡廉工作進入新境界,進一步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保證我們黨永遠充滿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推動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斷走向新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