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冬活動意見

時間:2022-11-07 12:46:00

導語:科技之冬活動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技之冬活動意見

為深入扎實地開展好我市第**屆“科技之冬”活動,根據《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自治區科協關于全區第**屆“科技之冬”活動的安排意見>的通知》(新黨辦[20**]34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現就開展“科技之冬”活動提出如下安排意見。

一、認清形勢,明確開展“科技之冬”活動的主要任務

前不久召開的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科學確定了我國“**”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同時繼續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決策。開展今年的“科技之冬”活動要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以改善農村面貌、增加農民收入、推進農業產業化為目標,緊緊抓住科技這個關鍵,大力普及農業科技知識,不斷加大對農牧民科技培訓的力度,切實提高農牧民科技文化素質和生產技術水平,將解決“三農”問題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要堅持以“生產規模化、經營方式產業化、生產者知識化專業化”的現代農業為方向,根據農業生產季節對農業科技的需求來設置和強化科技培訓工作,積極組織動員科技人員進村入戶,開展農技推廣服務。充分發揮農業龍頭企業和專業技術協會的技術和培訓優勢,加大引導性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為農業發展培訓一批實用型人才。

二、突出重點,因地制宜地抓好科技培訓工作

“科技之冬”活動培訓工作,要根據農牧民的實際需要,以科技含量高,有市場競爭力的農產新品種,以及比較成熟的農業新技術為主要內容。培訓工作要做到“三結合、三突出”:即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相結合,突出實用技術;傳統產業和新型產業相結合,突出主導產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突出實際操作能力。要繼續組織開展好“秋延晚、春提早”反季節蔬菜種植技術,設施農業保護地栽培技術、瓜果園藝產品儲藏保鮮技術、嫁接改造改良技術、現代畜牧業飼養管理技術、高效節水灌溉技術、農機化新技術的示范、推廣、普及和培訓工作。根據農牧區黨員、基層干部和廣大農牧民群眾各自不同的情況,因地制宜地開展培訓工作。涉農區(縣)要督促所轄鄉(鎮、場)制定具體的培訓目標。對普通黨員、基層后備干部的普及型培訓,重點是實用生產技術,使其掌握基本的生產技術;對鄉鎮村級干部和鄉鎮企業主要負責人的培訓,重點是以市場營銷、生態環境保護、村鎮建設管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可持續發展等為主要內容的市場經濟和經營管理知識。在培訓過程中要注意加強對中青年富余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引導他們切實轉變致富觀念,去城鎮謀工就業,推動農村富余勞動力向二、三產的轉移,不斷拓寬致富渠道和增加農民收入。

三、豐富內容,不斷提高科技培訓普及活動的實際效果

要不斷摸索創新培訓工作的形式和途徑,力爭在培訓方法上有新的突破。根據農牧民的實際需求,采取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方式,通過舉辦經驗交流會與討論座談會、參觀學習和田間現場觀摩會、知識競賽、邀請分管農業的領導講解政策、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講解技術、致富能手講解經驗等多種形式,激發廣大農牧民學習科技知識、運用科技致富的積極性。“科技之冬”培訓是提高農業技術人員技術水平的重要途徑。要將農業技術人員培訓納入“科技之冬”活動的總體安排之中,在加大對農業技術人員培訓力度的基礎上,對符合技術職稱評定條件的農業技術人員進行統一造冊登記,為農業技術人員評定技術職稱創造條件。要將“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與“科技之冬”活動結合起來,掃除農村不良陋習,加強農村禽畜流行病防治知識宣傳,提高農牧民人口素質,樹立健康文明的農村生活風尚。

四、加強領導,確保“科技之冬”活動順利開展

各級黨委政府要充分認識開展“科技之冬”活動的積極意義,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采取有力措施,做好本轄區的人員發動、經費落實和組織領導工作。相關職能部門要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創造條件,為“科技之冬”活動開展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支持。各區(縣)科協要發揮好“科技之冬”活動的牽頭作用,協調各方資源,力戒形式主義,切實把“科技之冬”培訓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區(縣)科協要將“科技之冬”活動的開展情況特別是活動中好的經驗和作法,及時反饋市科協科普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