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就讀工作意見

時間:2022-03-09 09:52:00

導語:殘疾就讀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殘疾就讀工作意見

各縣(市)區教育局、各中小學、特教學校:

在普通中小學開展隨班就讀工作,是我國保障殘障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權利的一項重要政策。殘疾兒童少年的隨班就讀是發展特殊教育的主要辦學形式,也是關注弱勢群體,實現教育和諧發展,保障殘疾兒童接受良好義務教育的有效途徑。為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教育條例》和教育部、省教育廳關于開展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工作的有關要求,貫徹《*省開展建立殘疾兒童隨班就讀縣級支持保障體系工作實施方案》精神,切實加強、完善對全市隨班就讀工作的管理,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確定工作目標,明確工作要求

今后一段時間我市加強隨班就讀管理的工作目標是:在全市普遍建立隨班就讀工作支持保障體系,強化政府行為,做到認識到位、政策到位、責任到位、經費到位。基本形成以隨班就讀為主體,以特教學校為示范的特殊教育辦學格局,并建立隨班就讀工作的管理、教研指導網絡,逐步實現隨班就讀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鞏固并提高普及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的成果和水平,使各類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達到99%以上。

依照此目標要求,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做好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的規劃工作,在調查研究、摸清底數的基礎上,制定隨班就讀工作規劃或實施方案,并納入當地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的總體規劃。要提出切合實際的措施和辦法,進一步提高隨班就讀的教育質量;要認真落實每年的招生任務,指導鄉鎮和義務教育學校建立相關制度,確保符合條件的殘疾兒童少年就近入學隨班就讀;要不斷改善特教學校辦學條件,提高辦學水平,充分發揮對隨班就讀工作的輻射和指導作用。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要與衛生、殘聯等部門密切配合,成立由有關專家參加的殘疾兒童少年測查鑒定指導小組,在學校組織篩查的基礎上,切實做好隨班就讀學生的測查鑒定工作。教育行政部門全面安排,學校具體落實,社會和家庭關心支持,形成促進當地特殊教育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

二、建立健全管理網絡,規范各項管理制度

㈠建立特殊教育、普通教育相協調的隨班就讀工作管理體系

1、將隨班就讀工作納入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管理體系,整體規劃隨班就讀工作,明確普通學校、特教學校各自的工作職責,規范對隨班就讀工作的管理。

2、建立健全縣(市)區“隨班就讀工作領導小組”。由教育及有關部門分管領導、業務科室負責人、專兼職特教干部和教研員、特教學校校長等組成。

3、建立健全隨班就讀工作管理機制。市和縣(市)區分別建立由教育行政部門牽頭、教研室、特教學校等共同參與的隨班就讀網絡化管理體系;建立由教育行政、醫務、教研、科研、特教學校及普通學校有經驗的教師等專業人員組成的隨班就讀工作指導小組。

4、發揮市特教中心和各(縣)市區特殊教育學校研究、指導和服務作用,加強對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工作的過程性指導,提供專業技術支持,加強資源庫建設,增強服務意識,指導本地區提高隨班就讀工作水平。

㈡規范并完善隨班就讀工作制度

1、建立管理和教科研指導制度。縣(市)區要建立兩個網絡,一是縣(市、區)教育局—學區(鄉鎮中心學校)—隨班就讀學校(教學點)連接的管理網絡;二是縣(市)區教研室(或特教學校巡回指導教師)—學區重點校、鄉鎮中心學校(中心教研組)—隨班就讀學校連接的教科研網絡。

2、縣(市)區教育局要有專職或兼職特教干部具體負責隨班就讀工作;縣(市)區教研室有專職或兼職特教教研員具體指導隨班就讀的教學工作,并開展相關的教學研究活動;學校要明確一名副校長或教導主任具體負責此項工作。

3、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完備檔案資料。要對學校服務區內的各類殘疾學齡兒童登記造冊,為每一個隨班就讀學生建立完整的個別教育檔案。任何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得拒收學區內符合條件的殘疾兒童少年入學隨班就讀。

4、加強縣(市)區隨班就讀巡回指導。各縣市區要選派認真負責、業務和協調能力較強的專兼職人員擔任巡回指導教師。巡回指導教師須具有五年以上從事特教工作的經歷,愛崗敬業,具有一定的組織、指導、研究和管理能力。巡回指導教師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發聘書,聘期一般為三年,聘期內要認真履行職責,充分發揮對隨班就讀工作的指導作用,協調組織好巡回指導、教學研究、教師培訓、個別教育計劃的制定和實施及檔案管理等活動。

5、建立隨班就讀工作正常的資金投入制度。要結合當地實際,把隨班就讀工作列入年度教育預算,確保經費來源;進一步加大學生助學金、免費義務教育、資源教室建設等方面的投入。

6、建立對隨班就讀工作檢查評估和獎勵機制。各縣(市)區教育局要定期開展對學校隨班就讀工作的評估檢查,并將此項工作納入當地義務教育督導評估范圍,適時開展隨班就讀先進學校和先進個人的評選活動,表彰做出突出成績的集體和個人。

㈢嚴格隨班就讀學生管理程序,科學確定隨班就讀對象

1、嚴格標準和條件,確定隨班就讀學生。對象的確定應嚴格執行教育部和省教育廳規定的測查程序和有關要求,確定隨班就讀對象,不得隨意確定和拒絕入學。在家長或班主任向學校提出申請的基礎上,由學校或鄉鎮組織熟悉業務的專業教師進行初步篩查并將學生情況、家長申請及學校擬辦意見在每年7月31日前上報縣(市)區教育局教育科,由教育科協調醫療、教育、心理等有關專業人員組成的測查鑒定小組進行鑒定審核,結合被查兒童的病史、醫學檢查、適應行為、學習能力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如果學生情況符合殘疾標準,并具有相應的學習和自理能力,可同意其作為隨班就讀學生,取得隨班就讀學籍;如果學生情況不符合殘疾標準,則不能作為隨班就讀學生。學校應根據鑒定小組的意見做好學生安置工作,并將結果及時反饋給家長。未經縣(市)區測查鑒定,任何人不能隨意確定某學生為殘障學生。

2、智障學生一般從小學二年級開始申請隨班就讀。每年應對智障學生進行一次復測,縣區特殊教育學校負責對復測結果進行審核,并對殘障情況和隨班就讀認定實行動態管理。經審核,學生殘障狀況好轉,已不符合殘疾標準的,應視為普通學生,不再認定為隨班就讀學生。

3、對隨班就讀學生的檢測鑒定結果、個人檔案應嚴格管理,堅持保密制度,不準擴散。

4、隨班就讀的兒童少年入學年齡與普通兒童少年相同,特殊情況可適當放寬。每班隨班就讀學生以1-2人為宜,最多不超過3人,且殘疾類型相同。隨班就讀學生就讀期間,任何人不能隨意讓其停課、停學。

5、隨班就讀學生在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后,可由*特教中心或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提供一定年限的職業教育或職業培訓,為其就業創造條件。

㈣強化內部管理,提高隨班就讀教育教學質量

1、要將隨班就讀工作納入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加強教學管理和教學研究,做到教學管理落實,教學研究到位。廣泛發動教師參加隨班就讀的教學研究,以科研為先導,不斷提高隨班就讀的教育教學質量。制定并落實個別教育計劃,實施差異教學和個別化教學,注重班級授課、小組教學與個別訓練的有機結合,滿足不同情況的隨班就讀學生的特殊需要。

2、在鄉鎮中心學校和隨班就讀學生較多的學校建立資源教室。資源教室要從隨班就讀學生的實際出發,配置一定數量的教具、學具、玩具、圖書資料和相關的康復設備。資源教室要配備專職或兼職輔導教師,明確輔導教師的職責,充分發揮他們在輔導和訓練隨班就讀學生中的作用。要制定活動計劃、建立活動記錄,有針對性地安排隨班就讀學生開展教育和訓練活動。同時,發揮資源教室作用,輻射到周邊沒有資源教室的普通學校,規模小、隨班就讀學生少的農村小學也可在教室內設立活動角。

3、遵循個別化教育原則,為每個學生制定個別化教育計劃。要根據隨班就讀學生的特點整體設計學生在隨班就讀期間的課程(康復訓練)內容、實施途徑與方式,合理安排學生的學習活動,激發其學習興趣,挖掘其學習潛力,并組織他們參加各類集體活動,提高其社會適應能力。

4、建立科學評價隨班就讀學生的機制。充分考慮隨班就讀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評價內容的多元化,將定量與定性、單項與多項、形成性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使綜合評價和實施個別化教育計劃相互促進,發揮評價在促進隨班就讀學生素質發展和改進隨班就讀教學中的導向作用。

三、加強隨班就讀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

㈠普通學校從事隨班就讀工作的教師必須具有相應的教師資格,具有較強的事業心、責任心,關愛學生,樂于奉獻,具有一定的教研和科研能力,并經過特教專業知識與技能培訓。學校應針對隨班就讀工作加強教育教學研究,提高管理質量和效益,對隨班就讀教師強調“六個到位”。即:課題研究到位、教學設計到位、檔案管理到位、資源教室利用到位、個別輔導到位、家長溝通到位,使隨班就讀與學校的日常教育教學工作有機結合,相互促進。

㈡學校要把隨班就讀工作記入相關教師工作量,并作為相關教師評優晉級的條件之一。

㈢從事隨班就讀工作的教師必須認真遵循隨班就讀的教育教學原則,積極開展對隨班就讀學生不同生理、心理特點、學習特點和行為特點、以及隨班就讀教育策略、方法的研究,調動學生、家長、社會等一切積極因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強對隨班就讀學生的教育和訓練,使其綜合素質得到較好發展。

㈣加強隨班就讀教師專業培訓工作。將隨班就讀教師和巡回指導教師的培訓納入師訓計劃,由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市特教中心和縣市區特教學校負責隨班就讀教師的培訓工作,采用多種方式,開展教育教學、康復訓練等各種內容的有針對性的培訓,豐富教師特殊教育專業理論知識,掌握實際操作技能,提高開展隨班就讀教育教學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