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體育工作意見

時間:2022-03-13 10:38:00

導語:殘疾人體育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殘疾人體育工作意見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直有關部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殘疾人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殘疾人狀況有了很大改善。殘疾人體育工作不斷發展,殘疾人群眾性體育活動日趨活躍。我省歷來十分重視殘疾人體育活動,把殘疾人體育事業的發展納入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給予了政策保障。從****年開始,我省組團參加了歷屆全運會和多項國際重大體育比賽,取得了優異成績。但我省殘疾人體育事業起步晚、起點低、基礎薄弱,總體發展水平不高,特別是殘疾人群眾性體育活動還不能適應形勢發展和殘疾人的需求。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殘疾人體育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31號)精神,經省政府同意,現就進一步加強我省殘疾人體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殘疾人體育工作的重要意義。

(一)殘疾人體育是殘疾人事業和全民體育的組成部分。參加體育活動是殘疾人的重要權利,是殘疾人康復健身、平等參與社會、實現自身價值的重要途徑。

(二)發展殘疾人體育有利于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殘疾人體育對展示殘疾人體育才華,激勵殘疾人自尊、自信、自強、自立,倡導社會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具有重要作用。

(三)發展殘疾人體育有利于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思想,激勵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四)殘疾人體育是具有奧運會、亞運會和全運會等國際、國內重大比賽任務的體育,是我國向世界展示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彰顯人權保障和社會文明進步成果的重要舞臺。

(五)隨著殘疾人事業的全面發展,上海、北京分別成功申辦20**年世界特殊奧運會和20**年殘奧會主辦權,我國殘疾人體育工作呈現出突飛猛進的態勢。我省殘疾人體育在國內、國際賽場上的表現將直接影響全省建設體育強省總目標的實現。

二、加強對殘疾人體育工作的組織領導。

(六)各級人民政府要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建設體育強省的重大決策,加強對殘疾人體育工作的領導,把發展殘疾人體育事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逐步增加對殘疾人體育的投入。

(七)認真實施殘疾人保障法、體育法和其他相關法律法規,保障殘疾人參加體育活動的權益。各級體育主管部門和殘聯要切實履行職責,根據全國殘疾人體育發展形勢制訂適合當地實際的殘疾人體育發展規劃,組織、引導殘疾人積極參加體育活動。

(八)積極倡導和動員社會力量關心、支持殘疾人體育事業,舉辦形式多樣的殘疾人群眾性體育活動,多渠道籌集資金,推動基層殘疾人體育的普及。

(九)加強殘疾人體育道德作風建設。反對使用違禁藥物和訓練、比賽中的違規行為,保證殘疾人運動員身心安全和健康,維護殘疾人體育比賽的公平、公正。引導殘疾人體育工作者發揚人道、廉潔、服務、奉獻的職業道德,全心全意為殘疾人服務。

(十)表彰獎勵為殘疾人體育事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建立健全殘疾人體育競賽激勵機制,進一步調動廣大殘疾人運動員、殘疾人體育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鼓勵我省殘疾人運動員在國際、國內重大體育賽事中發揚“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精神,頑強拼搏,取得優異成績。

三、廣泛開展殘疾人群眾性體育活動。

(十一)按照《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總體要求,根據殘疾人特點,組織殘疾人廣泛開展自強健身活動。建立健全殘疾人體育組織,利用各種社會資源為殘疾人參加體育活動提供場地和設施。開發、推廣適合殘疾人的健身康復體育項目,基層、社區要經常舉辦殘疾人群眾體育活動。

(十二)指導、支持各類企事業單位組織殘疾人開展體育活動。積極探索適合殘疾人特點的基層殘疾人體育的組織方式和活動內容,充分利用各種文化體育設施,推廣形式多樣的基層殘疾人體育活動。

(十三)各級各類學校要組織殘疾學生開展適合其特點的日常體育活動。學校體育測試要充分考慮殘疾學生的特殊情況,體現人文關懷。

(十四)高度重視農村殘疾人體育工作。因地制宜,創造條件,開發適合農村殘疾人特點的群眾性體育項目,引導殘疾人參加自強健身體育活動。

(十五)發揮殘疾人體育賽事對殘疾人群眾性體育活動的推動作用。建立完善我省殘疾人體育競賽制度,更多地開展殘奧項目,定期舉辦各級、各類殘疾人體育比賽,引導殘疾人積極參與各級體育比賽,推廣普及非殘奧體育和特奧運動項目。

四、加強殘疾人體育隊伍建設(十六)建立一支優秀的殘疾人運動員隊伍和殘疾人體育管理人員隊伍,促進殘疾人體育事業可持續發展。

(十七)加強殘疾人體育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培養工作,建立健全裁判員、分級員等人員管理制度。

(十八)組建省級殘疾人運動隊伍,積極開展優秀殘疾人青少年運動員的選拔,建立殘疾人體育后備人才資源庫,實施梯隊建設。提高和鞏固我省殘疾人體育運動的整體水平。

(十九)體育、殘聯等部門(單位)要根據國家有關部門制定的殘疾人運動員等級評定辦法認真做好評定工作。人事、教育、財政、民政、勞動保障、體育、殘聯等部門(單位)要采取措施,切實解決殘疾人運動員就學、就業、獎勵和社會保障問題,保障進入中高等學校的貧困殘疾人運動員的助學金所需經費。

(二十)建立殘疾人體育項目訓練體系。充分利用各地現有的體育資源,逐步形成以市(州)、縣(市、區)長期訓練為基礎,以省級集訓為重點的訓練體系,保證對殘疾人運動員的長期系統訓練。

(二十一)加強殘疾人體育教育和科研工作。把殘疾人體育納入特殊教育和師范教學計劃,認真實施。開展殘疾人體育科研工作,提高殘疾人體育科研水平。

(二十二)加強殘疾人體育訓練基地建設。充分利用現有的省級專業訓練基地,結合殘疾人體育運動的特殊性,有選擇地作為省級殘疾人體育訓練基地,以保證殘疾人運動隊伍的管理、訓練、參賽和有關科研工作需要。各地在建設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時,應根據實際情況,將體育訓練與康復有機結合起來,設立專門為殘疾人體育鍛煉和殘疾人運動員訓練服務的體育設施。有條件的中心城市可建立無障礙殘疾人體育基地(中心)。

五、營造有利于殘疾人體育事業發展的社會環境。

(二十三)加強殘疾人體育事業宣傳工作。采取多種形式普及殘疾人體育知識,宣傳殘疾人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精神,倡導扶殘助殘的社會風尚,動員社會各界關心殘疾人體育事業。

(二十四)動員社會力量,發揮各自優勢,為殘疾人體育事業發展提供志愿服務。教育部門要動員和組織學生關心、支持殘疾人體育活動,在廣大學生中培養助殘為榮的良好風尚。

(二十五)新建、改造公共體育設施要嚴格執行國家無障礙標準,全民健身設施、器材要考慮殘疾人特殊需求。各類體育賽事要為殘疾人觀眾提供方便。公共體育設施要免費或優惠向殘疾人開放并提供服務。

(二十六)鼓勵社會力量舉辦、贊助、支持殘疾人體育事業。加強對贊助活動和捐贈資金、物品使用的監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