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秩序工作計劃

時間:2022-03-20 02:29:00

導語:經濟秩序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秩序工作計劃

根據國務院工作部署,20**年全國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要按照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繼續緊緊圍繞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和切身權益等突出問題,以食品藥品專項整治、保護知識產權專項行動、打擊商業欺詐專項行動為重點全面推進。一、大力開展食品藥品專項整治(一)認真實施食品藥品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全面貫徹《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國發〔20**〕23號),強化地方政府和監管部門對食品藥品安全的監管責任,落實監管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努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尤其要在清理整頓食品加工小企業和兒童食品、農村食品市場整治方面取得明顯成效。(二)要切實加強對農村、城鄉結合部、偏遠地區等區域,八小時以外、節假日等特殊時段,小型、分散的生產經營單位的監管;加強對未成年人、農民和城市低收入者等群體合法權益的保護,保證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三)要揭露和曝光制售假冒偽劣食品藥品的違法犯罪行為,加強對優秀企業、優質產品的正面宣傳,普及食品藥品安全知識,增強人民群眾的消費信心。(四)具體工作安排,另行印發。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五)繼續開展保護知識產權專項行動。專項行動延續到今年年底。要按照既定部署,一件一件做實做細。采取切實有力措施,加強協調配合,完善保護知識產權的工作制度,提高保護知識產權的能力和水平。今年內要完成地市一級政府部門辦公軟件正版化的任務,經濟發達地區爭取普及到縣。國務院將對重點地區開展專項行動的情況進行督查。專項行動結束后,要認真總結,鞏固成果。(六)加大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行為的刑事處罰力度。依據保護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和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釋,嚴厲查處大要案,形成強大的威懾力。推進國際合作,共同打擊和防范跨境侵犯知識產權違法犯罪行為。繼續完善保護知識產權溝通協調和執法協作機制。(七)做好知識產權權利人的權益保護工作。提高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的行政能力,解決知識產權確權和保護工作中的突出問題,更好地為知識產權權利人服務。鼓勵企業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注冊、使用自己的商標,培育和維護商標信譽,形成和增強以自有知識產權為核心的競爭力。(八)加強對內教育和對外宣傳。大力宣傳我國保護知識產權的原則立場和取得的成績,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組織好20**年的“保護知識產權宣傳周”。在“四五”普法總結驗收中對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情況進行檢查,在“五五”普法中繼續把這方面的法律法規作為重要內容。發展知識產權專業教育,培養熟悉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和國際慣例,具備實際工作能力的專門人才;加強對公務員、企業管理者、中介機構從業人員的相關培訓。三、嚴厲打擊商業欺詐行為,凈化市場環境(九)重點是整治虛假違法廣告尤其是虛假藥品廣告,打擊非法行醫和商貿活動中的商業欺詐行為,同時研究制定規范打擊各種商業欺詐行為特別是以高額回報為誘餌非法斂財行為的措施和辦法。具體行動方案,另行印發。四、結合行業和地方特點,搞好其他專項整治(十)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種子、農藥、肥料、飼料、獸藥、農機及其配件、汽車配件、建材、卷煙和販賣私鹽等危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十一)嚴厲打擊走私販私和傳銷及變相傳銷違法犯罪行為。(十二)推進依法治稅,加強稅收征管,開展重點稽查和專項整治,堅決打擊虛開增值稅發票和偷逃騙稅違法犯罪行為。(十三)加強金融監管,取締地下錢莊和變相期貨市場,打擊洗錢違法犯罪行為。(十四)繼續抓好安全生產,開展土地、文化、房地產、建筑、建材等市場及價格秩序和礦產資源開采秩序專項整治。(十五)各地區還要針對本地的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五、探索治本之策,建立長效機制(十六)完善法律法規和執法體制。適時提出制定、修改和廢止有關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法律法規的建議。繼續細化相關制度,完善行政執法機關與公安機關、司法機關的信息共享與案件移送機制,凡涉嫌構成犯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行政執法機關應及時移送公安機關,檢察機關要加強監督。積極探索和推行多種形式的綜合行政執法,提高執法效率,解決多頭執法、重復執法、執法擾民、執法爭利等問題。運用現代技術強化執法手段,推進執法技術創新,加強執法能力建設。強化監管部門責任,加大責任追究力度,糾正和查處違法違規行政行為,查處在市場監管中失職瀆職案件。切實防止并糾正執法不嚴、打擊不力的行為,對內外勾結、玩忽職守、徇私枉法、縱容犯罪的執法人員,要依法嚴厲查處。(十七)推進全國統一市場的形成。按照《國務院關于禁止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實行地區封鎖的規定》(國務院令第303號),依法撤銷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制定的排斥外地商品和服務、對本地商品和服務予以特殊保護的各種公文。把發展現代流通組織形式作為打破地區封鎖的重要手段,培育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流通企業集團,實現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的跨地區發展,促進商品和各種生產要素在全國范圍內自由流動和充分競爭。(十八)深入開展誠信宣傳教育,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配合打擊商業欺詐專項行動,開展全國范圍的誠信興商活動,普及信用知識,增強信用意識,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氛圍。進一步完善行政管理部門信用等級分類監管和信息共享制度,促進信用信息公開,推動企業和行業建立信用自律和風險防范制度,逐步形成失信懲戒機制。(十九)加強基礎建設,促進整規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按時完成整規三年規劃編制工作。加強整規隊伍和機構建設,進一步落實整規工作的辦事機構、人員編制和經費。各級整規辦要配備專職工作人員;各級整規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進一步重視整規工作,加強領導,充實力量。完善聯合督查、溝通協調、案件督辦、新聞宣傳、調查研究等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