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集體資產監管意見
時間:2022-03-30 09:17:00
導語:農村集體資產監管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市委八屆九次、區委四屆八次全會精神和滬府辦〔〕)3號文件的要求,為了進一步發揮農村集體資產在社會主義新郊區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結合我區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的實際情況,現就鎮、村兩級集體資產監督管理提出如下意見:
一、鎮級集體資產監督管理
(一)集體資產經營管理組織
鎮集體資產的管理部門是鎮集體資產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鎮集資委”),鎮集資委作為出資人統一管理鎮級集體資產,每鎮可結合實際確定1—3家實體公司作為其營運機構。
(二)集體資產監督管理
1、投資規劃決策。在資產清理的基礎上,按照鎮“”規劃制定資產結構調整方案,實施資源優化配置。
2、經營者考核。建立對經營者考核的激勵約束機制,制定集體資產經營考核辦法,設定考核指標及利益掛鉤系數,審定和確定考核指標的完成值和經營者的報酬。
3、集體資產收益。加強對所屬企業集體資產運行狀況的監督,組織對鎮集體企業的收益收繳工作。
4、集體產權處置。集體資產通過改制、轉讓或者實行租賃經營、股份經營、聯營及中外合資經營、中外合作經營等方式發生所有權和使用權轉移時,須報鎮集資委審核、批準。及時辦理企業改制后的產權、工商、稅務、土地、房屋等權證的變更登記手續,做好不良資產的移交、追討等工作。
5、對村級集體資產的督導。鎮集體資產的管理部門在做好鎮級集體資產監督管理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對村級集體資產監督管理的指導。
(三)集體資產監管聯席督察制度
由區國(集)資委、區產管辦、區發展改革委、區監察委、區總工會組成聯合工作成員單位,定期或不定期開展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的專項調研,對面上工作和突出問題進行指導和督察。
二、村級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
(一)村級集體資產和財務的監督管理
1、村級集體資產所有權登記和資產清理。按照農業部和財政部印發的《農村集體資產所有權登記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各村在鎮經營管理站的指導下,對本村集體資產進行產權登記,報區國有(集體)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核發產權證,持證單位如發生情況變化的,應及時辦理產權變動登記。
2、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股份合作制試點。按照寶府〔〕130號文件的要求,創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形式,以撤制村隊資產處置為抓手,穩妥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股份合作制改革的試點,通過明晰集體資產產權,資產評估量化到人,從體制和機制上保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對集體資產的管理權、監督權和收益權,增加農民收入。
3、建立“村級會計中心”,逐步實現村級財務管理規范化。按照區委全會精神,建立“村級會計中心”。開展以健全財務會計制度、規范財務處理程序、完善民主管理機制、實行嚴格審計監督和會計電算化管理為內容的農村集體財務規范化建設工作。以電算化促進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的規范化、信息化、制度化。用三年的時間在全區實現村級財務管理規范化。
4、規范村級集體資產產權轉讓和交易行為。農村集體資產所有權或使用權發生轉移時,必須進行資產評估,并以評估價值作為轉讓所有權或使用權依據。資產評估結果要經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確認。切實防止集體資產在轉讓和交易過程中流失。
(二)村級集體經濟的審計
1、年度效益審計。鎮經營管理站每年年終對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及所屬集體企事業單位進行年度效益審計。
2、離任審計。鎮經營管理站對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和所屬集體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因任期屆滿、升職、調動、退休或免職離任時,對其整個任期內的經濟責任進行全面審計,做到離任必審。
3、專項審計。結合財務公開工作,對集體土地征用、集體企業改制等突出問題以及群眾關心的熱點、疑點問題,組織專項審計。
(三)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民主管理制度
1、健全和完善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制度。凡關系集體經濟組織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如集體土地征用、變賣、出租,集體企業改制、資產的轉讓,大額舉債,大額對外投資或經濟擔保,不良帳款的處置等重大事項,須經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
2、健全和完善村民主理財小組,實現民主管理經?;⒁幏痘?、制度化。村民主理財小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推選3-7人組成。村務監督小組要有專門的議事規則,定期召開例會,充分履行職責。
3、健全和完善財務公開制度。根據農業部、監察部《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公開暫行規定》要求,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要定期對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財務計劃、各項收入支出和資產、債權、債務、收益分配、干部報酬等張榜公布;財務公開前應由村民主理財小組對公開帳目全面核實,做到常公開、真公開。
三、撤制村隊資產處置
(一)組織領導
撤銷村隊建制工作領導小組應由鎮領導及鎮財政、監察、審計、信訪、集體資產管理等部門負責人和撤制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負責人組成。鎮長是村隊撤制和集體資產處置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撤制村應由黨支部牽頭組建撤制工作領導小組,其中村隊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區國(集)資委是撤制村隊資產處置工作的職能部門,承擔指導、服務、協調、監督職能。
(二)撤制村隊資產處置關鍵程序
1、由原村民(戶代表)討論是否同意撤村提出意見。
2、選舉產生經濟組織成員代表(不少于35人),組成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大會或成員代表大會。
3、由各隊代表負責統計核實農齡。
4、組織清產核資和資產的審計、評估(包括存量土地情況)。
5、經濟組織成員大會或成員代表大會對評估結果進行討論和確認。
6、重大事項一事一議,專項上報。
(三)專項資金的使用
根據寶府辦〔〕23號文件的要求,對撤制村隊處置集體資產過程中形成的上交資金,須專戶存儲,專款專用。
四、村干部報酬考核管理
(一)村干部的范圍
村黨支部書記、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
(二)村干部的報酬
村干部的報酬包括基本報酬和效益獎勵兩個部分?;緢蟪晔侵复甯刹柯男泄婀芾硎聞账@得的報酬;效益獎勵是指上級政府部門對村干部在發展經濟等方面突出業績的獎勵報酬。
(三)村干部報酬標準
村干部報酬分基本報酬和效益獎勵,具體標準由各鎮政府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基本報酬原則上為本村(鎮)勞均水平的2倍到3倍。效益獎勵要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確保穩定的原則,不高于本村效益增長和勞均水平增長的幅度。
(四)村干部報酬的考核管理
各鎮要結合新郊區新農村建設完善考核管理制度和具體操作辦法,明確責任和獎懲。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引導村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科學合理地設立招商引資、稅收增長等特定考核獎勵目標,嚴格考核程序,促進村級經濟健康、穩定、持續發展,促進本地區農民收入增長。
(五)考核管理和民主監督
村干部報酬方案應當聽取村民意見,經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后實施,年終考核兌現情況應當通過村務公開予以公布,接受村民監督。區、鎮經營管理部門要加強對工作的指導和監督,切實把村干部報酬考核管理納入基層民主制度建設的范疇。
- 上一篇:農村公路建設工作意見
- 下一篇:農村社會保障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