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牧區黨建活動意見

時間:2022-04-02 02:47:00

導語:農村牧區黨建活動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牧區黨建活動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屆六中全會、中央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會議和自治區第八次黨代會精神,鞏固擴大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建立健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長效機制,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農村牧區黨的建設工作,加快推進我市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建設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進程,現就進一步深化全市農村牧區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深化農村牧區改革、發展現代農牧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社會事業等主要任務,鞏固擴大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進一步豐富和拓展“三級聯創”活動內涵,提升創建標準,完善聯創措施,健全聯創機制,全面提高“三級聯創”活動創建水平,構建符合新農村新牧區建設需要、體現先進性建設要求的農村牧區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新格局,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建設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二)主要目標

緊緊圍繞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建設這一目標,將創建“五個好”嘎查村黨組織、“五個好”蘇木鄉鎮黨委和農村牧區基層組織建設先進旗縣區與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建設的主要任務緊密結合起來,積極推進農村牧區基層組織體系網絡化、黨員干部教育管理科學化、黨的制度與活動規范化、作用發揮經常化、組織領導機制化,充分發揮農村牧區基層黨組織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建設的領導核心作用,使農村牧區基層組織真正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的忠實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把農村牧區黨員干部培養成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的模范帶頭人,促進和推動全市新農村新牧區建設進程。

二、主要任務

(一)旗縣區委在深化“三級聯創”活動中的主要任務

旗縣區委在農村牧區基層組織建設中負有主要領導責任,要把致富群眾、造福群眾作為深化“三級聯創”活動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工作的共同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細化農村牧區基層組織建設先進旗縣區的五個方面的目標和要求,研究制定好農村牧區基層組織建設的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建立健全農村牧區基層組織建設長效機制。通過抓好“五個好”嘎查村黨組織創建,使“五個好”基層黨組織數量日益增多、素質明顯提高,不斷推進新農村新牧區建設的各項任務的完成。旗縣區委書記要對深化“三級聯創”活動負總責,把深化“三級聯創”活動與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了解實際情況,加強工作指導。

(二)蘇木鄉鎮黨委和嘎查村黨組織在深化“三級聯創”活動中的主要任務

要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建設的需要,大力加強蘇木鄉鎮領導班子建設,積極推進蘇木鄉鎮職能轉變,切實把工作重點轉到加強領導、統籌協調、營造發展環境、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上來;蘇木鄉鎮、嘎查村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要認真履行帶領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的職責,進一步提高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黨在農村牧區各項方針政策的能力,在提升自身政治、業務素質上有新進步;進一步提高帶領群眾統籌協調可持續發展和依靠科技發展經濟的能力,在發展現代農牧業、增強市場競爭力上有新突破;進一步提高帶頭致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能力,在增加嘎查村集體經濟收入、增加農牧民收入上有新舉措;進一步提高普及先進文化、促進農牧民全面發展的能力,在培養新型農牧民、形成良好村風民風上有新氣象;進一步提高倡導現代生活方式、建設和諧社會的能力,在改善農牧民生產生活環境上有新面貌;進一步提高民主管理、依法辦事、按章理事的能力,在推進農村牧區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健全嘎查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上有新進展。

(三)旗縣區直部門和蘇木鄉鎮站所黨組織在深化“三級聯創”活動中的主要任務

要認真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牧區的各項方針政策,增強服務意識,創新服務手段,拓寬服務領域,踐行服務承諾,創建服務品牌,提高為農村牧區基層服務、為農牧民群眾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三、工作重點

(一)以促進農村牧區經濟發展,提高農牧民生活水平為重點,不斷提高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建設的能力和水平

要把發展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建設的根本,堅持用科學發展觀指導農村牧區工作實踐,以發展農村牧區經濟為中心,以增加農牧民收入為重點,制定和落實好新農村新牧區建設整體規劃,因地制宜地調整和謀劃經濟發展思路,探索基層組織建設為經濟發展服務的新途徑。要針對本地區制約農村牧區生產發展的突出問題,積極創新工作載體和工作機制,把農村牧區基層組織和黨員的先進性要求落實到促進農村牧區經濟發展、引導農牧民致富上來。繼續深入開展干部大下鄉、部門和單位包村包戶等“結對幫扶”活動。積極發動黨員干部群眾,調整農牧業產業結構,突出發展糧肉乳菜草等主導產業,因地制宜地發展相對集中的富民項目,大力發展現代農牧業,推進農牧業產業化發展進程,構筑強有力的產業支撐。加強農田草牧場基本建設,不斷推廣應用新科技裝備農牧業,推進科技進步和標準化生產,努力提高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黨委的富民政策,培育、扶持和發展農村牧區社會化服務體系,引導、鼓勵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領辦、興辦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各類中介組織,壯大經紀人隊伍,加快推進勞務輸出產業化步伐,促進農村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千方百計增加農牧民收入。要充分發揮區位、交通、資源優勢,不斷發展壯大鄉村集體經濟,為加快推進新農村新牧區建設奠定扎實的物質基礎。通過經濟發展,推動農村牧區基礎建設、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社會保障等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

(二)著力構建和諧鄉村為民服務體系,進一步深化服務型政府建設

要著眼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新牧區,以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以為民服務為重點,圍繞“讓黨員干部經常受教育、群眾長期得實惠”和構建和諧干群關系這一目標,不斷探索為民服務方式,創新便民服務載體,建立利民服務機制,建立健全便民服務網絡,進一步深化服務型政府建設,提升“五個好”蘇木鄉鎮黨委建設水平。

一是規范和完善蘇木鄉鎮服務大廳。要按照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有關要求,對服務大廳進行統一規范,使服務型蘇木鄉鎮政府創建硬件達到有綜合服務大廳、信息平臺、便民服務組織、便民服務手冊、熱線服務電話、公開欄、干部去向板和規范化圖板的“八有”標準。同時,地域面積大的蘇木鄉鎮可充分利用被撤并的蘇木鄉鎮閑置用房,建立便民服務站,設立專職代辦員,實行坐班辦公。

二是全面推行嘎查村為民服務代辦制。要按照“有醒目門牌、有專門接待室、有熱線服務電話、有規范的工作流程、有黨員干部輪流值班”的“五個有”建設目標,健全和規范嘎查村便民服務站,設立便民代辦點,配備專兼職代辦員,在各村民小組建立便民服務點,全面推行為民服務代辦制,使便民服務站成為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的中心。

三是創新更加便民的服務方式。要在實行固定辦公的基礎上,通過設立流動服務車、組建便民服務隊等形式,組織黨員干部定期到邊遠嘎查村現場辦公、在農村牧區集日上辦公;加快電子政務建設,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開發網絡服務平臺,拓展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努力建設低成本、高效率、更便捷的服務型政府創建模式,以利于農牧民群眾生活的改善、農牧業生產的發展、農村牧區具體問題的解決。

(三)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切實加強嘎查村級組織建設

以“發展新產業、建設新村鎮、培育新農民、打造新機制、塑造新風貌”為目標,以“增強嘎查村級組織服務功能,增強帶領農牧民致富能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為主要內容的“雙增一建”活動為載體,將新農村新牧區建設與“五個好”黨組織建設目標相融合,充實完善并細化為班子一流、隊伍過硬、村強民富、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社會文明等6個方面內容,明確相應的創建標準,在全市選擇100個嘎查村,大力開展“五個好”示范嘎查村黨組織創建活動,努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提高“五個好”嘎查村黨組織創建水平。

一是選好配強嘎查村班子。要適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的需要,不斷改革和創新嘎查村干部的選拔任用制度,堅持和完善“兩推一選”和“公推直選”制度,通過“選、育、派”等多種途徑,進一步擴大選人視野,拓寬選任渠道,促進農村牧區各方面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要注重從優秀大中專畢業生、私營企業管理者、外出務工經商人員、返鄉青年、退伍軍人以及撤鄉并鎮分流人員中選拔村干部。要打破地域和身份界限,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或選派機關干部到嘎查村任職。大力推行嘎查村“兩委”干部交叉任職,提倡村支書和村主任“一肩挑”。積極推行嘎查村班子和干部創業承諾制度,依據嘎查村干部的工作業績建立合理補貼制度,探索建立嘎查村干部離職后老有所養的保障制度,解除其后顧之憂。

二是優化組織設置。要按照有利于促進科學發展、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有利于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的原則,因地制宜地推進以嘎查村黨總支為主體、黨支部為骨干、專業黨小組為基礎的村級黨組織設置新模式,努力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上下貫通”的網絡化組織格局,促進新農村新牧區建設各項任務的實現。大力推行“黨組織+中介組織+產業項目+農戶”的工作模式,鼓勵黨組織領辦創辦中介組織,把產業協會會員、種養典型戶、各類經紀人、適用人才、勞務輸出人員等五支農村牧區經濟最具活力的群體組織起來,充分發揮嘎查村黨組織的核心作用,發展農村牧區經濟,帶動農牧民致富。要在黨組織所創辦領辦的中介組織內建立黨支部,實現黨對經濟組織的領導,使農村牧區基層黨組織和基層干部服務農村經濟發展更直接、更有效。

三是強化農牧民教育培訓。要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的目標要求,制定和完善農牧民教育培訓規劃,充分發揮各種教育培訓、科技推廣、文化宣傳等部門的作用,結合農牧業結構調整、特色產業發展和勞動力轉移,開展針對性強、務實有效的農業科技培訓和就業技能培訓,加強對農牧民進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民主法制和誠信教育,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牧民,逐步形成健康文明的農村牧區新風貌。

四是完善基層民主政治機制。要以制度建設為突破口,推進各項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營造和諧的民主環境。要在堅持和完善兩委聯席會議、重大事項“五步”決策程序、民情聽證和黨員群眾“說事”等制度的同時,推行兩委報告工作制度,組織嘎查村兩委班子成員每年向全體黨員、村民代表報告工作,落實黨員群眾的知情權、監督權和參與權。要建立健全村務公開、政務公開和財務公開等各項制度,推行黨務公開。要認真抓好嘎查村活動場所建設,到2007年末,全面完成嘎查村黨組織活動陣地建設任務。

(四)圍繞建立健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長效機制,進一步加強黨員干部隊伍建設

一是加強基層黨員干部的培訓教育。要充分運用縣鄉黨校、示范基地、遠程教育、院校教育、學習考察、研討交流“六位一體”的培訓模式,采取培訓、幫助、扶持等多種措施,加強基層黨員干部新農村新牧區建設等方面的教育培訓,不斷提高基層干部貫徹執行政策的能力,民主管理、依法辦事的能力,帶領群眾發展經濟、增收致富的能力和做好群眾工作、促進社會和諧的能力。要認真貫徹中央《關于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意見》,進一步加強對基層干部的管理和監督,轉變基層干部的工作方式,改進工作作風,塑造新時期基層黨員干部的良好形象。

二是加強黨員隊伍教育管理。要注重在建設新農村新牧區的實踐中完善“黨員長期受教育、永葆先進性”的長效機制,切實加強對黨員的管理教育,進一步探索新形勢下農村牧區黨員的有效管理方式,堅持和完善黨內生活制度,切實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落到實處。要繼續深入開展“雙提雙帶”活動,制定和完善農村黨員教育培訓規劃,充分發揮現代遠程教育網絡的作用,不斷創新培訓形式,有計劃地組織黨員學習培訓,推進黨員素質升級,使每名有勞動能力的黨員掌握1—2門實用技術,提高黨員掌握技能和致富帶富的能力。要按照黨管人才的要求,把開發利用農村牧區各類人才納入“三級聯創”活動,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建立農村牧區實用人才庫,努力培養一支新農村建設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隊伍。要建立對流動黨員管理的長效機制,堅持以人為本,尊重黨員的民主權利,注重為黨員提供服務,寓管理于服務之中,在服務中加強管理。要進一步做好發展黨員工作,積極探索在青年農牧民、外出務工人員、專業協會負責人、致富能手中培養入黨積極分子的有效方式,改善農村牧區黨員隊伍的年齡結構、文化結構和知識結構,不斷增強生機與活力。

三是為黨員發揮作用搭建平臺。要健全促進黨員發揮作用的實踐機制,積極搭建致富群眾、服務群眾的實踐平臺,繼續深化無職黨員設崗定責、黨員責任區、黨員科技示范戶等主題實踐活動,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在建設新農村新牧區中的骨干帶動作用。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健全黨員為民服務承諾制和為民辦事全程制、民情懇談、結對幫扶等制度,進一步密切黨群聯系,保護和發展好農牧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四、具體要求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各級黨組織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落實責任,認真抓好組織實施工作。要按照中央《關于建立健全地方黨委、部門黨組(黨委)抓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的意見》精神,進一步明確旗縣區委書記抓農村牧區基層組織建設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直接責任人、組織部長具體責任人的工作職責,建立健全領導干部聯系點、調研、督查等制度,完善旗縣區委、蘇木鄉鎮黨委、嘎查村黨組織聯動共創的領導責任,嚴格實行分級管理、分級負責,層層抓落實,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黨建責任網絡。要把農村牧區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納入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實績考核,把各級黨組織領導班子及其成員履行抓基層黨建工作責任情況作為述職述廉的重要內容,把考核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及其成員工作實績評定的重要內容,作為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培養教育和獎勵懲戒的重要依據。

(二)分類指導,整體推進

已評為“五個好”的黨組織,要按照更高的標準要求,在黨的建設和經濟、社會、文化建設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努力創建一批新農村新牧區建設的示范鄉村;處于中間狀態的鄉村,要針對薄弱環節加以改進,力爭盡早跨入“五個好”黨組織行列,為下一步爭創新農村新牧區建設示范鄉村創造條件;要強化對集體經濟薄弱嘎查村的幫扶整頓工作;要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對在創建流動中表現突出、成績顯著的地區和個人給予表彰。

(三)創新方法,樹立典型

要加大宣傳力度,為“三級聯創”活動的深入開展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要借鑒農村牧區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積累的有益經驗,動員和組織廣大黨員群眾積極投身到創建活動中來,及時樹立典型,積極推廣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好做法、好經驗。從今年起,市委每年選擇1—2個專題,在全市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突出的地區召開現場會議。通過召開現場會議,更好地總結經驗,樹立典型,進一步推動全市農村牧區基層組織建設工作再上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