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法律服務保障的工作意見(市)
時間:2022-05-21 05:42:00
導語:司法局法律服務保障的工作意見(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學浙江、促發展”的統一部署和市委、市政府《關于深入學習浙江經驗,促進*崛起新跨越的意見》,充分發揮司法行政機關的職能作用,努力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崛起新跨越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和法律保障,不斷開創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不斷做出司法行政機關新貢獻。特提出以下工作意見:
一、牢固確立服務*崛起新跨越的思想
1、以實現*崛起新跨越的大局統攬司法行政工作。圍繞省、市“學浙江、促發展”的統一部署,把司法行政工作融入大局之中,把保護和促進*經濟發展、全民創業作為司法行政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強化大局意識、服務意識、責任意識和奉獻意識,把是否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崛起新跨越作為衡量司法行政工作成效的重要標準,作為考核司法行政機關領導干部政績的重要依據,作為衡量人民滿意司法行政干警(單位)的重要條件。
2、充分認清司法行政機關在實現*崛起新跨越中的作用。全市司法行政干警、法律服務工作者要以“*”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明確責任,充分認清司法行政機關在實現*崛起新跨越中的重要作用,切實擔負起為實現*崛起新跨越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和法律保障的神圣職責。
二、積極發揮法律保障職能作用
3、確保勞教場所的安全穩定。以創建省級現代化文明勞教所為目標,把勞教場所秩序的穩定作為社會穩定的一項重要工作抓緊抓好。進一步健全勞教場所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的安全防范網絡,落實安全防范責任和各項措施,切實做到人人有安全穩定責任,層層有安全防范措施,定期有安全檢查內容,確保勞教場所持續安全穩定。
4、不斷提高教育挽救質量。深化勞教辦特色工作,不斷完善封閉、半開放、開放三種勞教管理模式,有效發揮三種管理模式對勞教人員的教育和激勵作用。深入開展以“三課”教育、分類教育為主要內容的多種形式的教育,突出法制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增強教育工作的系統性、針對性、科學性,使越來越多的勞教人員解教回歸社會后,成為遵紀守法,自食其力,有益社會的合格公民。
5、努力做好刑釋解教人員的幫教安置工作。進一步落實刑釋解教人員幫教安置工作的政策規定,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不斷完善幫教安置工作制度和機制,切實抓好銜接、排查、幫教、安置、管理等環節的工作。繼續推進過渡性幫教安置基地(實體)建設,加強對刑釋解教人員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暢通各級幫教組織的信息渠道,對刑釋解教人員實施動態管理,提高轉化率、安置率,降低脫管失控率,預防和減少重新違法犯罪率。
6、加大排查化解矛盾糾紛的工作力度。建立完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制度、重大社情報告制度、社會矛盾糾紛信息反饋機制和群體性事件快速反應機制。堅持縣(區)每月、鄉鎮(街道)每半月、村(社區)每周排查、梳理一次可能影響穩定的各類矛盾糾紛,協助有關部門做好化解工作,切實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鎮,矛盾不上交,防止矛盾激化、糾紛升級而釀成影響穩定的事件,防止民間糾紛轉化為刑事案件。進一步推進調解組織法制化、制度化、規范化建設,深化人民調解與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的銜接配合,強化人民調解的功能和作用。
7、加強對面向社會服務的司法鑒定工作的管理。進一步加強司法鑒定管理規章制度和規范化建設,探索建立司法鑒定“兩結合”的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加大對全市司法鑒定機構和執業人員的監管,進一步提高司法鑒定質量,提高鑒定結論的科學性、客觀性、權威性。積極開展司法鑒定業務工作,發揮司法鑒定在揭露和打擊犯罪、排除各種糾紛、保證法律正確實施中的重要作用。
三、努力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8、積極做好律師法律服務工作。引導律師主動為*實施大開放主戰略、新型工業化核心戰略、城鄉一體化戰略、科技興市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提供法律服務;為做強汽車及其零配件、醫療和食品、紡織服裝、光機電一體化、電子信息、家電和新型材料等支柱產業和其他優勢產業提供法律服務。支持律師依法大膽保護投資者、創業者的合法權益,為掀起全民創業新高潮服務。切實把法律服務做到領導最關心的地方,市場最需要的時候,群眾最歡迎的方面,投資者最放心的程度。
9、大力加強法律顧問工作。在組織律師積極為政府當好法律顧問,積極為“三資”企業、私營企業當好法律顧問的同時,以上市公司和優強企業為重點,以培植一批科技含量高、產業鏈長、市場競爭力強、對全市經濟帶動作用大的優強企業為目標,大力做好國有企業法律顧問工作。全市每個律師事務所要主動上門聯系一個上市公司和優強企業作為法律顧問服務點,并隨時為其依法生產經營提供優惠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10、努力提高公證辦證質量與效率。進一步健全公證處主任負責、主辦公證員負責、崗位目標責任、質量監督、錯證責任追究等各項規章制度,實行辦證程序、收費標準、服務承諾“三公開”,規范服務,確保質量。進一步優化公證服務,對當事人必須到場而不能親自到場辦理公證項目的,公證員主動上門辦理,并切實做好證前服務、證中服務和證后服務;對招商引資項目的公證及創業貸款合同公證優先受理,并適當減免收費。切實履行好縮短辦證出證時間的承諾,加快辦證節奏,提高辦證效率。
11、充分發揮基層法律服務工作的作用。發揮基層法律服務貼近群眾、便民利民的優勢,為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提高農民組織化水平服務;為發展符合“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發展格局,并具特色和規模的種養業和農產品加工業服務;為發展休閑農業、生態農業、文化農業、觀光農業服務;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保護農民合法權益服務。積極涉足新領域,開拓新業務,提高各項業務的承辦數量和質量,增強基層法律服務工作的活力和后勁。
12、認真做好法律援助工作。進一步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在“擴大面、增加量、提高質、強化管”上下功夫,充分發揮法律援助依法保障困難群眾平等享用法律資源的作用。在對殘疾人、老年人、婦女、兒童、農民工等社會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援助的同時,著重加大為經濟建設服務的力度,針對經濟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介入,主動服務,為確有困難的企業、群眾提供法律援助,切實保障其合法權益。
四、深入推進普法依法治市工作
13、強化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大力宣傳普及有關國企改制、招商引資、發展民營經濟、知識產權、涉外經濟、安全生產等相關法律法規,宣傳普及與全民創業有關的民商經濟法律法規,引導企業、組織和公民依法參與市場競爭、依法參與社會活動,最大限度地激發不同區域、不同群體人員的創業熱情。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到企業、創業者中幫助他們舉辦有關法律法規的學習班,協助解決涉法問題,多渠道、多方位地為其依法生產經營提供良好的條件。
14、推進依法治市工作。集中開展以“一學三講”(學法律、講權利、講義務、講責任)為主要內容的法制宣傳教育主題活動,全面推進法律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機關、進單位,在各行各業不斷掀起學法用法的熱潮,有效促進全體公民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積極開展“法治城市”、“法治縣(區)”、“法治鄉(鎮)”創建活動,不斷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區)”創建工作,為建設和諧社會奠定堅實的民主與法治基礎。
五、進一步加強司法行政自身建設
15、加強司法所全面建設。認真抓好司法所辦公用房建設,在2009年前分批次、按標準全面完成全市111個司法所辦公用房建設任務。以建好司法所辦公用房、實現縣(區)司法局對司法所收編管理和落實司法所人員編制、級別待遇為突破口,切實解決好管理體制不順、人員配備不足、工作裝備缺乏問題,夯實司法行政基礎,進一步活躍基層司法行政工作,保證司法所能有為、有所為。
16、加強司法行政隊伍建設。加強司法行政各級領導班子建設,增強凝聚力,提高戰斗力。堅持把鄧小平理論學習,“*”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教育放在思想政治建設的首位,切實加強勤政廉政和治理商業賄賂工作,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創新創業、和諧建設”主題教育活動、“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工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主題實踐活動,扎實推進整頓“五風”、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的開展。切實抓好“四個一”理論學習,加強學習型機關建設,開展崗位練兵、崗位培訓和在職學歷教育,不斷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服務*崛起新跨越的能力。
17、加強政務環境建設。加大首問負責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時辦結制、行政首長問責制等效能建設制度的執行力度,提高行政效能和辦事效率。嚴格執行法律服務收費規定,嚴禁超標準、超范圍收取各種費用。嚴厲查處在執法執業過程中發生的索、拿、卡、要和違法辦證辦案,只收費不服務或亂收費等違法違紀行為。進一步精簡會議和文件,規范各類檢查、評比活動,切實減輕基層負擔。
- 上一篇:司法局治安工作的方案(市)
- 下一篇:司法局網站建設和管理工作意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