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加強薄弱學校建設實施意見
時間:2022-06-25 10:20:00
導語:縣加強薄弱學校建設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省教育廳和市政府關于加強中小學薄弱學校建設的相關文件精神,特制定我縣進一步加強薄弱學校建設的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以面向全體學生、辦好每一所學校、維護人民群眾平等教育權利、整體提高義務教育的質量和水平為目標,推進全縣基礎教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目標任務
基礎教育面向廣大人民群眾,惠及千家萬戶,是提高中華民族素質的奠基工程,是保障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權利、體現教育公平的重要階段。加強薄弱學校建設目標任務是:縮小校際差距,實現均衡發展,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總量,以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對全縣范圍內的教育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以確保受教育群體和個體的權利大致平等。
全縣薄弱學校建設計劃用3年時間分步完成,20*年確定的薄弱學校在20*年底前完成。其中,省重點指導我縣的薄弱學校建設共10所(楊灘鄉白馬小學、邱村鎮白橋小學、下寺鄉中心小學、鳳橋鄉大廟小學、四合鄉西河小學教學點、盧村鄉同溪小學、柏墊鎮梨山小學、花鼓初級中學、楊灘初級中學、廣德二中),市重點指導我縣的薄弱學校建設共4所(邱村鎮白橋小學、楊灘鄉白馬小學、下寺鄉廟西小學、鳳橋鄉大廟小學),縣重點指導的薄弱學校共12所,主要是南部鄉鎮村完小和少數初中。到2010年內撤并的學校,不列入需改造的薄弱學校之中。
三、保障措施
1、加強學校領導班子建設。每年堅持對全縣中小學校長和班子成員進行考核,考核中特別注重對薄弱學校領導班子的配備,勝任的留任、不勝任的及時調整,為薄弱學校選派德才兼備、事業心強、有開拓進取精神,有組織領導能力的校長和其他班子成員,并在人員數量上優先配齊。
2、加強學校師資隊伍建設。合理配置教師資源,認真解決薄弱學校師資短缺問題,積極鼓勵城鎮骨干教師到基礎薄弱學校支教和兼職。不斷完善畢業生的定期服務制度,采取定期輪換等方式,讓新增教師到邊遠鄉鎮任教。
3、加強對學校教科研工作的指導。縣教研室開展“周二校校行”活動,首先要到薄弱學校進行教育教學指導。加強對薄弱學校的教學工作的考核,開展示范學校送教下鄉活動,開展教研活動帶動薄弱學校教師的成長。
4、通過布局調整改造薄弱學校。要將布局調整與危房改造相結合,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減少薄弱學校數量,有的在原有基礎上對薄弱學校加以改造,有的并入條件較好的學校,進行資源整合,促使薄弱學校逐步轉化。
5、規范辦學行為。實行小學畢業生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堅決取消重點班、實驗班,嚴格控制“擇校生”比例和班額,鼓勵優秀學生留在本學區特別是薄弱學校就讀,在免費教科書發放比例上向薄弱學校傾斜,為薄弱學校留住好生源創造寬松的環境。
6、加大對薄弱學校經費支持力度。在安排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等援建項目時,重點向薄弱學校傾斜。
7、建立對口支援和幫扶制度。要求城區、示范學校對農村學校、薄弱學校進行對口支援和定點幫扶;建立縣領導干部聯系薄弱學校制度,深入實際,了解情況,幫助學校解決實際問題;建立縣直單位聯系薄弱學校制度,切實做到從物力、財力上支持薄弱學校。
四、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要不斷提高對加強薄弱學校建設的認識,使每一所實施義務教育的學校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同時,要認識到提高義務教育的整體水平是地方政府應承擔的法律義務,是實施素質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體現,是解決當前教育熱點問題尤其是“擇校熱”的治本措施。加強薄弱學校建設,對提高全縣人民素質和文明程度,保證“科教興縣”戰略的實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縣政府教育督導機構要把督導檢查加強薄弱學校建設工作作為重要的工作內容,每年進行一次加強薄弱學校建設的專項督查,把加強薄弱學校建設情況作為評價年度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同時,對加強薄弱學校建設取得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
- 上一篇:獨家原創:國有企業改革改制的工作方案
- 下一篇:獨家原創:殯葬服務人員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