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小學安全教育工作意見

時間:2022-07-27 04:40:00

導語:市中小學安全教育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中小學安全教育工作意見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教育部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以下簡稱《綱要》)精神,現結合我市實際,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認真開展《綱要》的學習和宣傳活動

安全教育是學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環節。加強安全教育,使廣大師生牢固樹立“珍愛生命,安全第一,遵紀守法,和諧共處”意識,不斷提高中小學生自救自護的素養和能力,是學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毒V要》系統總結了多年來學校安全教育的經驗,根據中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分小學低年級段、小學高年級段、初中段、高中段四個學段,按照預防和應對社會安全、公共衛生、意外傷害、網絡和信息安全、自然災害以及其他安全事故(或事件)模塊,對中小學生公共安全教育的內容作出了詳細的規定,對實施途徑、課程資源建設、師資培訓等提出了具體的意見,是指導學校安全教育的綱領性文件?!毒V要》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中小學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對廣大青少年的關心與愛護,對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含普通中小學和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安全教育、培養中小學生的公共安全意識、切實提高中小學生面臨突發安全事件自救自護的應變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全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統一部署,組織中小學校全體教職員工深入學習、認真領會《綱要》精神,明確公共安全教育的指導思想、目標和基本原則、主要內容等,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落實《綱要》的重要性,增強做好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要面向家長和社會廣泛開展《綱要》的宣傳工作,使家長和社會各界認識到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學校做好中小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從而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學生安全教育、齊抓共管安全教育的新局面。

二、制訂方案,建立健全安全教育長效機制

全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各中小學校要結合實際,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把握學生認知特點,注重實踐性、實用性和實效性,制訂落實《綱要》的具體實施方案,確保安全教育進課堂、有考核,堅決杜絕走過場。要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制度,規范完善安全教育的長效機制,加強對《綱要》貫徹落實情況的檢查、督導。要把《綱要》的貫徹實施,公共安全教育、教學時問、教學內容、教學活動的落實,師生安全意識的增強以及安全防范基本技能的掌握、安全行為的形成等情況和實效作為檢點和評估標準,對存在的問題,要限時整改。

三、拓寬渠道,積極開展中小學生公共安全教育

各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及各中小學校要結合本地本校實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公共安全教育。一是進一步細化《綱要》的有關內容和要求,在學科教學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滲透公共安全教育內容。挖掘隱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內容,與顯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內容、學科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起來。二是充分利用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幫助學生系統掌握公共安全知識和技能。通過“安全教育周”、“安全教育日”及班(團、校)會、升旗儀式、專題講座、宣傳欄、板報、參觀等形式,采取多種途徑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開展公共安全教育。各中小學校每學年開展公共安全教育的時間要在12課時以上,做到教學計劃、課時、教材、教學人員、教案、考核“六落實”,確保完成《綱要》規定的內容。三是針對單一主題或多個主題設計公共安全教學。通過游戲、實際體驗、影片欣賞、角色扮演等活動,運用廣播、電視、計算機、網絡等現代教育手段,探索寓教于樂的教學組織形式,增強公共安全教育的效果。公共安全教育的形式在小學以游戲和模擬為主,初中以活動和體驗為主,高中以體驗和辨析為主。學校要努力構建符合公共安全教育要求的物質環境和人文環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安全意識,促進學生學習并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識和生存技能,認識、感悟安全的意義和價值。四是學校要與公安、消防、交通、衛生、地震等部門建立密切聯系,結合中小學各階段學生的特點,聘請有關人員擔任校外輔導員,承擔公共安全教育的部分內容,協助學校制訂應急疏散預案和組織疏散演習活動。學校要采取積極措施幫助家長強化對孩子進行公共安全教育的意識,指導家長了解和掌握公共安全教育的科學方法,主動尋求家長和社會對公共安全教育的支持和幫助。五是要對中小學生進行應急預案相關知識的解讀教育。各中小學每學期至少開展一次自護自救和逃生實踐演練活動,切實增強中小學生的安全自救互救能力。六是從2008年起,中考要在社會與歷史綜合卷或其他相關科目中增加公共安全教育的內容,小學和高中在相關的考試考核科目中要增加公共安全教育的內容,以檢測學校公共安全教育教學和學生掌握安全知識的情況,特別是自護、自救、逃生基本知識及技能情況。

四、加強培訓,不斷提高中小學校長和教職員工安全管理和開展公共安全教育的水平

把公共安全教育列入中小學校長培訓和全體在職教師繼續教育的培訓系列和教師校本培訓計劃,分層次開展培訓,用二、三年時間將全市中小學校長、班主任、教師輪訓一遍。各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及各中小學、幼兒園要按照市上的統一安排,制訂詳細的培訓方案,積極開展培訓工作。對校長(園長)、教師的安全管理專項培訓,要進行考試、考核,成績歸入本人檔案,作為晉職晉級的重要依據之一。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及各中小學校、幼兒園要積極開展教職工安全管理全員培訓工作,以校本培訓為主要形式,以“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為主題,以“提高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教育水平”為內容,認真學習作要》,學習中小學安全管理相關政策法規和中小學安全管理基本知識,切實提高廣大教職員工的安全素質以及安全管理和教育水平。全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各學校要制訂對新上任校長、園長和每年新進教職工的培訓辦法,并認真組織實施。

五、加強教學資源建設,積極開發公共安全教育教學資源

全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按照《綱要》要求,結合各地實際,分時段、分年級、分模塊組織相關安全管理工作者開發公共安全教育軟件、圖文資料、教學課件、音響制品等教學資源,免費發放或用公共圖書經費購置,供轄區中小學教師和學生使用。在義務教育階段要把《綜合教育》教材納入國家“兩免一補”政策發放范圍。

六、加強公共安全教育教研活動和課題研究

教育科研機構和各中小學要建立公共安全教育教研室(教研組),提倡單獨從事或有專門教研人員開展安全教育教研工作。要把公共安全教育研究列入課題研究規劃,并保證經費開支。要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有針對性地開展公共安全教育的校本研究。對研究成果,要及時總結、交流和推廣。

七、強化監督管理,嚴格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活動的考核和評估

全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制訂科學的公共安全教育評價標準,并將其作為督導學校和校長考核的重要指標。評價重點應注重學生安全意識的樹立、基本知識技能的掌握和安全行為的形成,以及學校對公共安全教育活動的安排、資源配置和實施情況等。在評優評先、“平安校園”評估、“安全工作一票否決制”實施過程中,要把安全教育作為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學校要把開展公共安全教育的情況作為考核教師的重要依據。市教育局要會同有關部門對中小學校的安全教育開展情況進行檢查,對成效顯著的單位予以通報表揚,對工作不力的單位進行通報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