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加快發展服務業的意見

時間:2022-09-25 04:58:00

導語:政府加快發展服務業的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政府加快發展服務業的意見

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提升我市服務業發展水平、層次和城市綜合競爭力,按照國家和省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有關精神和要求,結合*實際,現就加快發展服務業提出如下意見:

一、提高認識,明確指導思想和任務目標

1.充分認識加快發展服務業的重要意義。發展服務業有利于突破資源約束瓶頸,減輕環境壓力,推動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有利于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擴大財源,提升城市功能和綜合實力;有利于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產業升級,提高企業競爭力和經濟效益;有利于促進科教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提高人們生活質量和水平,實現充分就業,加快構建和諧社會。各級各部門要圍繞我市“實施三步跨越、建設小康*”的戰略目標,統一思想認識,發揮*優勢,積極主動地做好工作,推進我市服務業大發展。

2.加快發展服務業的指導思想和任務目標。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把握“超常跨越”主基調,圍繞建設商貿型城市和小康*的奮斗目標,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培育壯大新興服務業,使我市服務業整體素質和發展水平跨上一個新臺階。到2010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35%以上,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服務業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比重均達到38%以上。

二、工作重點

3.改造提升商貿流通業。按照“大商貿、大市場、大流通”的發展思路,加速推進流通現代化。以新型流通業態和營銷方式膨脹壯大骨干商貿流通企業和專業批發市場,積極發展電子商務,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用3—5年的時間,使全市年銷售額過10億元的流通企業(集團)達到15家;年交易額過10億元的市場達到25處,其中過100億元的達到3—5處。全面落實商務部提出的“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試點工作,實施超市下鄉戰略,建立新型農村流通服務體系。

4.著力培育現代物流業。充分發揮交通運輸企業、倉儲企業在現代物流中的主體優勢,支持物流企業與生產、經營企業的合作,引導有條件的物流企業向第三方物流過渡。近期建成德百物流、新華書刊、黃河棉花等六大物流園區,培育資通國際物流、好宜居運達創業園等一批物流企業,做響旭日酒水、金葉煙草、郵政物流等一批物流品牌,形成物流園區、物流企業、第三方物流全面發展的新格局。

5.繁榮發展餐飲服務業。圍繞打造“美食*”品牌,弘揚傳統飲食文化,做大做強扒雞美食,提高美麗華、貴都大酒店等龍頭企業的星級水平,推行國家級酒家酒店標準,引進國內外名牌餐飲企業和產品,高起點、高水平地規劃建設“美食一條街”,形成*餐飲特色。加快餐飲業對外擴張,提高*餐飲知名度?!笆晃濉逼陂g,餐飲業零售額年均增幅保持15%以上。

6.大力拓展金融服務業。壯大現有金融機構,引進國內外股份制商業銀行,發展金融租賃公司、證券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建立和完善信用擔保體系。增加金融產品種類,拓展金融服務業務范圍,推廣使用現代金融工具。引進、發展各類保險公司,培育保險中介機構,拓寬保險資金運用渠道,形成品種豐富、功能強大的金融保險服務區。

7.培育壯大信息服務業。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引進、開發、應用電子信息技術,鼓勵創辦信息服務機構,提高傳統信息服務業水平,建立完善信息市場,開拓信息增值服務新領域。到2010年,建成能夠綜合傳輸數字、文本、語音、視頻等多種媒體的信息傳輸網絡和信息資源網,全市居民計算機普及率達到11.25%,互聯網普及率達到10戶/百人,移動電話和固定電話普及率分別達到25部/百人和40部/百人。

8.積極發展旅游會展業。挖掘傳統旅游文化,開發新興旅游市場,加大旅游業投入,建設生態旅游、美食旅游、城市旅游和文化旅游四大旅游工程,融入全省旅游大市場,提高*旅游的吸引力。整合現有會展資源,建設高檔次、多功能的現代化會展展館。依托行業協會、大企業和特色產業,舉辦和承辦各類產品推介會、訂貨會、展銷會、購物節等會展活動,塑造*會展知名品牌。

9.培育發展其他新興服務業。規范房地產業發展,培育律師、審計、會計、拍賣、評估、咨詢、策劃、信用評價等中介組織,鼓勵發展社區服務業,加快發展體育、教育、衛生、科技等社會服務業,提高服務業的整體水平。

三、政策措施

10.放寬服務業市場準入。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規定,進一步降低門檻,激發和保護社會各方面力量投資發展服務業的積極性。規范招投標行為,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通過多種形式參與各類公用事業和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和運營。鼓勵非公有資本進入社會事業領域,支持非公有資本參與公有制事業單位改組改制,促進科技、醫療、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加快改革與發展。

11.簡化審批登記手續。除涉及公共安全和事關人民生命健康的項目外,其它前置手續依照法律法規規定,允許企業成立后補辦;實行籌建登記制度,對已立項但同時必須具備生產經營條件才能取得專項審批或許可證的,可核發以經營范圍為籌建內容的營業執照;全國性大型服務企業在我市設立的子公司,名稱中可不帶行業;兼并、收購我市服務業企業,被兼并、收購企業名稱屬老字號的,原字號可作為從屬名稱保留3年;對服務業企業申請登記提交的文件、證件和填報的登記注冊申請書,主要實行形式審查;放寬民營企業注冊資本認繳期限,對新設立的注冊資本在200萬元(含)以下的私營服務業企業,注冊資本一次投入有困難的,實行注冊資本分期到位;股東首期出資達到認繳注冊資本10%以上(首期出資額不少于3萬元)的,其余部分可在3年內繳齊。

12.實行稅費優惠政策。對國內資本投資在4000萬元以上的商貿流通、現代物流、旅游、信息以及有收益的城市基礎設施等項目,享受全市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對納入市級調度的服務業重點項目,經市政府審批,免繳城市建設配套費、水增容費、價格調節基金;對符合條件的新辦服務業企業、安置下崗失業人員達到一定比例的服務業企業、從事個體經營的下崗和失業人員、社區服務業企業等,要嚴格執行國家、省有關稅費減免優惠政策;對商業銀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實行稅前核銷呆帳損失等扶持政策。

13.實行土地使用優惠政策。對納入市級調度的商貿、現代物流行業重點項目,在原劃撥土地上并利用原有房地產自行改造為物流配送中心,凡未涉及產權變更、轉讓的,按規定繳納土地出讓金;在不改變土地用途,并依法辦理土地出讓手續的條件下,以土地為條件引進資金和設備建設物流配送中心,可將土地使用權作為法人資產作價出資或作價入股;對舊倉庫設施進行易地新建物流配送中心、并通過市場化運作取得土地的,原劃撥土地由政府收回進行公開出讓,所得收入按規定扣除政府土地收益和有關稅費后,其余部分經市政府批準可用于新建物流配送中心;凡從工業企業中剝離出來的物流企業使用原企業土地,不改變土地用途并不屬重建的,按規定繳納土地出讓金后,辦理土地出讓手續;凡開發建設大型旅游項目,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供地,其土地出讓金全部上繳市級財政,由政府統籌優先安排用于旅游項目扶持。

14.規范價格和收費。物價及有關部門要爭取國家和省里的支持,逐步理順用水、用電價格,研究制定服務業用電峰谷電價辦法,力爭兩年內使服務業用水、用電價格與工業達到同等水平。清理規范涉及服務業的收費項目,依法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費。經財政、物價部門核準的收費項目,要合理確定收費標準和額度,嚴格控制自由裁量幅度,逐步減少收費項目和數額。收費部門要面向社會公開項目內容和標準,未經公示的均屬亂收費,當事人有權拒絕并舉報。除國家法律和行政法規明確規定的以外,任何單位不得要求企業參加帶有強制性的收費培訓;凡是政府部門要求進行的培訓,未經財政、物價部門核準,組織者不得向企業收取任何費用。對擅自立項或者超標準收費的,要予以嚴肅查處,并追究收費單位領導的責任。

15.優化城鎮設施和服務消費環境。加強城市道路、供暖、供電、供氣等基礎設施和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規劃預留服務業場所建設空間,統一規劃調整小城鎮建設,為企業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便利的服務設施。逐步提高社會基本保障標準和覆蓋面,完善住房、教育、醫療、保險等各項改革措施,改善居民消費心理預期。積極推行和實施職工帶薪休假制度,引導城鄉居民增加旅游、教育、文化、體育、娛樂、家政服務等領域的消費。完善消費信貸辦法,大力發展購房、醫療、教育等信用消費。盡快建立服務價格市場形成機制,規范價格行為,營造良好的服務消費環境。

16.多渠道增加對服務業的投入。增強政府投資的引導作用,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廣開融資渠道。對確需政府扶持的服務業重點項目,市財政局視情況給予資金支持。努力擴大對外開放,在招商引資項目和政策上向服務業傾斜,支持服務企業加強與外資企業的合資合作,引進資金、管理技術和先進的理念。金融部門要積極向符合貸款條件的企業及其建設項目發放貸款。加快完善服務業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增強融資能力。

17.積極培養引進服務業人才。完善服務業人才激勵機制,大力培養和引進一批社會急需的現代物流、信息服務、旅游服務等服務業人才以及熟悉國際服務貿易規則的高素質人才。有計劃地在*大中專院校增設服務業緊缺專業,發展服務業高等職業教育和高級技工教育。積極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崗位職業技能培訓,全面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提高服務業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同時,加快人事、勞動和戶籍制度改革,妥善解決引進人才和進城人員在社會保障、戶籍管理、醫療衛生、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問題。

四、加強組織領導

18.建立健全服務業領導和管理機構。成立全市加快發展服務業領導小組,由市政府有關負責同志任組長,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協調我市服務業的發展,研究服務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和政策措施。建立服務業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會議,通報分析發展情況,研究解決制約服務業發展的戰略性、全局性和關鍵性的問題,制定和協調落實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建立統一的服務業綜合協調機構,負責指導、協調、規劃、管理服務業的發展。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做好相關行業的管理工作。與服務業相關的職能部門和單位落實好國家和省、市出臺的鼓勵服務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和配套政策,發揮職能作用,為服務業發展提供優質服務。鼓勵支持服務業行業協會建設,充分發揮其在行業自律、溝通企業與政府等方面的作用,形成發展服務業的合力。

19.制定實施服務業發展規劃。把服務業發展納入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計劃,盡快編制全市服務業發展總體規劃和重點行業專項規劃。按照發展規劃組織招商、實施項目。各縣(市、區)也要結合本地實際,盡快組織編制并實施服務業發展規劃,通過規劃確定項目,以項目促進發展。

20、建立完善服務業統計制度和考核激勵機制。統計部門要按照國際慣例和通行規則,改進完善統計制度和方法,搞好對服務業發展的監測、預警、預測、信息和形勢分析,并協同市財辦定期對服務業發展情況進行通報。市政府制定服務業考核辦法,將服務業工作納入全市年度考核范圍,每年召開一次服務業發展大會,對業績突出、貢獻突出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

21.加大對發展服務業的宣傳力度。通過各種媒體,宣傳加快發展服務業的重要意義,服務業發展動態和有關政策,介紹各單位發展服務業的好經驗、好做法。樹立“工商并重”的觀念,形成全社會廣泛重視、參與、發展服務業新局面。重視對外宣傳工作,積極推介我市服務業重點項目、優惠政策和良好環境,增強對外來投資者的吸引力。

各縣(市、區)要從本地實際出發,根據本意見制定促進服務業發展的具體措施,建立專門機構,研究落實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