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加快產業興縣進程的實施意見

時間:2022-10-28 09:43:00

導語:政府加快產業興縣進程的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政府加快產業興縣進程的實施意見

為全面實施縣第十三次黨代會確立的“產業興縣、科學發展、和諧惠民,全力打造實力巴東、活力巴東、魅力巴東”發展戰略,加快產業興縣進程,特制定本實施意見。一、產業興縣的戰略意義、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1、實施產業興縣的戰略意義。產業是縣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尺。實施產業興縣戰略是進一步優化經濟結構,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提升縣域經濟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是符合巴東縣情的選擇,也是實現興縣富民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我縣部分產業已初具雛形,正處于特色產業優勢逐漸顯現的發展階段,培植獨具特色的重點特色產業,形成產業聚集,對推動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實施產業興縣的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提醒您:請根據實際修改)和十六屆(提醒您:請根據實際修改)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及縣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堅持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資源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以品牌為支撐,以規模效益為重點,圍繞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優化產業布局,使我縣產業的帶動作用明顯提高,產業的集聚能力明顯增強,產業的核心技術、品牌效應與營銷網絡優勢更加明顯,產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的巴東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支撐。3、實施產業興縣的主要目標:到2011年,初步形成一批特色鮮明、輻射面廣、競爭力強的產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35家,電力、煤炭、鐵礦、建材、藥化、白酒等產業總產值達到12億元,形成3-5個產值過1億元的工業產業;畜牧、煙葉、蔬菜、魔芋、茶葉、干鮮果、桑蠶、小雜糧等產業總產值達到26億元,有3個能夠擠進省級板塊、產值過2億元的農業產業,3-5家企業成為州級以上龍頭企業;旅游、文化、物流業產值達到16億元。培育發展一批能占領一定省內乃至國內市場份額、對區域經濟發展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起帶動作用的基礎性產業。二、科學規劃,突出重點,加快形成特色鮮明、支撐有力的骨干產業以國家產業政策為指導,結合省、州政策和我縣實際,加快編制和完善產業發展規劃,使之與土

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規劃和質量興縣規劃等相銜接,形成較為合理的產業布局,到2011年,發展形成一批優勢產業。4、圍繞資源開發,做大做強工業產業。電力產業堅持“統一規劃、合理開發”的原則,加快沿渡河、橋河、后河、泗渡河、廟坪河、支井河等流域的綜合開發,加快配套電網建設,發展水電清潔能源,電力裝機容量達到22萬千瓦,年發電量達到11.3億千瓦時,年產值達到3.5億元。煤炭產業以落實國家煤炭產業政策、實施資源整合為契機,加快麻沙煤田、辛家煤田等重點煤田的開發,規范開發秩序,嚴格稅費征管,實行合理開采和綜合利用,提高現代化生產水平,使全縣年產量達到6萬噸以上規模的礦井控制在23家,年產量達到100萬噸以上,年產值達到2億元。鐵礦產業結合國家和省、州關于鐵礦資源的開發政策,重點開發黑石板鐵礦和龍坪鐵礦,實行市場化運作,規模化、集約化開采。完成試驗性開發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的論證、探礦權證的申辦和項目核準手續,建成年產60萬噸鐵礦精選礦廠,年產值達到3億元。建材產業加快對金字山、朝陽水泥廠的技術改造,引進先進的旋窯生產線,發展壯大硅酸鹽水泥制造業,開發新型墻材、承重、混凝土砌塊及復合多功能建材產品,年產值達到1億元。藥化產業以時珍堂為龍頭,重點開發中藥飲片、中間提取物和新藥品,以藥材專業合作社和藥業公司為龍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30萬畝,加快中藥材原產地保護,其中規范化種植達到10萬畝,年產值達到2.3億元。白酒產業以三峽酒業公司和水布埡實業公司為龍頭,完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加強技術改造,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檔次,擴大市場占有率,年產值達到8000萬元。5、突出優勢和特色,發展一批有比較優勢的農業產業。畜牧產業以恒興公司

為龍頭,年加工50萬頭以上生豬,加快畜牧品種改良,采取專業大戶帶動、農戶分散飼養相結合的辦法,擴大飼養規模,生豬飼養量達到135萬頭,出欄達到65萬頭,年產值達到12億元。煙葉產業以煙葉產銷經營部為龍頭,穩定“兩煙”種植面積6萬畝,實現年收購量16萬擔,年產值達到7000萬元。蔬菜產業以綠野、民富等公司為龍頭,發展白菜、蘿卜、辣椒、苷藍等蔬菜產業,開發精深加工,蔬菜面積達到20萬畝,其中高山反季節蔬菜達到10萬畝,年產值達到6.5億元。魔芋產業以多仁、綠夢公司為龍頭,做好魔芋產品精加工,實現產品增值。魔芋種植達到7萬畝,年產值達到2.5億元。茶葉產業以金果、三環茶葉公司為龍頭,探索規模經營路子,不斷提高茶葉產量和質量,面積達到3.8萬畝,年產值達到5000萬元。干鮮果產業以匯源集團為依托,積極組建儲藏、運輸、銷售企業,建好10萬畝柑桔基地;以退耕還林為契機,積極發展其他干鮮果8萬畝。年產值達到2.5億元。桑蠶產業以鵬程繭絲綢公司為龍頭,在適宜地區大力發展桑蠶,建設桑蠶基地5萬畝,年產值達到8000萬元。小雜糧產業以土家人食品公司為龍頭,發展紅小豆、綠豆、蕎麥等小雜糧5萬畝,年產值達到5000萬元。6、拓展市場,大力培育和發展現代服務業。旅游產業以神農溪、水布埡景區為重點,以自然生態為支撐,以民族文化為靈魂,以“纖夫活化石,土(家)苗風情園”為形象定位,實施精品帶動戰略,打造旅游目的地。年接待游客突破100萬人次,旅游直接收入突破3億元,力爭實現神農溪創國家aaaaa級景區、水布埡創國家aaaa級景區的目標,爭創湖北首批“中國旅游強縣”。&nb

sp;文化產業堅持“政府主導、市場推動、企業運作、風險自擔”的原則,以經營文化的理念,大力發展網絡、影視、廣告、圖書、會展、演藝、設計和藝術品、印刷品、文體用品等文化產業項目、文化產品和服務項目,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文藝精品,并圍繞市場轉化為生產力,文化產業產值達到1.5億元。物流供應產業以“規模經營、集約經營”為重點,充分利用鐵路、高速公路即將建成通車和長江、清江黃金水道的獨特優勢,加快建設特色產品市場、專業市場,依托全省“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好農村超市,逐步建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綜合配套的城鄉市場體系和現代營銷網絡,發展現代物流供應業,努力把縣城區、野三關建成區域性現代物流供應中心。積極儲備和集約土地發展房地產業,發展飲食、商貿、中介、信息、廣告等現代服務業。物流供應產業產值達到11.5億元。三、創新機制,拓展途徑,為全面落實產業興縣戰略提供保障措施7、培育龍頭企業。圍繞重點產業、重點產品,積極培育壯大一批龍頭企業。對符合產業發展政策且有一定規模、帶動力強、發展潛力大的民營企業,在項目、資金、技術、人才、用地、信息等方面予以傾斜,積極引導企業走聯合和集團發展之路。加強企業管理,建立科學的企業評價體系和現代企業制度。積極引導組建專業協會,發展專業經紀人,與龍頭企業、批發市場、農戶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提高產業的組織化程度,增強產業的綜合抗風險能力。促進企業與大中專院校建立聯合研發體系。著力在優勢產業中培育產值過億元和納稅過千萬元的骨干企業。做大做強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一批物流企業,增強整體優勢。進一步開放領域、放寬政策、優化環境,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實施“回歸工程”,鼓勵成功人士回鄉創業。8、打造區域品牌。實施質量興縣戰略,重點扶持技術含量與附加值高、有市場潛力的名牌產品企業。鼓勵企業建立綜合品牌,引導企業開展企業形象和品牌標識的策劃與宣傳活動。適時引導同一產業的企業品牌整合,著力解決“只有產品沒有品牌或只有品牌沒有產量”的問題。建立農業技術服務體系、標準體系和監測體系,加大名牌推介力度,鼓勵行業協會統一有序地組織企業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