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局休閑旅游業規范意見
時間:2022-12-02 08:40:00
導語:旅游局休閑旅游業規范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鎮、鄉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市府各部門:
近年來,我市農家樂休閑旅游業取得了快速發展,并在推進我市產業轉型升級、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大旅游格局的形成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為進一步推進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發展、規范和提升,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理念,以休閑旅游市場發展需求為導向,以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為目的,依托農村自然生態、田園景觀、民俗文化和農林特色優勢產業,進一步開發農業農村資源,積極發展以"吃農家飯、住農家屋、游農家景、享農家樂"為主要特征的農家樂特色村(點),做精做大做強"農家樂"休閑旅游產業。
(二)總體目標:以"綠色、休閑、參與、體驗"為主題,以功能多樣化、投資多元化、發展產業化為重點,以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為目標,著眼于農民得利、農村受益,通過政策規劃引導、業主自主經營,把農家樂休閑旅游業培育成為我市農村經濟發展的新亮點,成為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到2015年,發展市級以上不同類型的農家樂村(點)50家以上,新增投資額2億元以上,從業人員2000人,一次餐飲容量1萬人,床位2000個,年接待人數200萬人次,年營業收入1億元以上。
(三)基本原則:堅持農民主體原則。充分利用農村資源,積極鼓勵和引導農民群眾參與農家樂開發建設,努力形成政府引導、農民參與、市場運作、多渠道投入的農家樂休閑旅游開發機制;注重引進工商業主投資農家樂開發建設,著力提升農家樂開發經營水平。堅持有序發展原則。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農家樂休閑旅游行業發展規律,強化規劃導向作用,加強行業內部管理,確保我市農家樂休閑旅游業布局合理、經營規范、有序發展。
二、加強規劃引導和項目控制
(四)根據我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鎮村建設規劃、生態市建設規劃,結合全市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環境和諧"的原則,年內編制完成市域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發展專項規劃。充分考慮不同層次消費需求、旅游市場發展趨勢和業主經營能力,按照"資源整合、優勢互補、龍頭帶動"的原則,2009-2012年,在城郊結合部、中心鎮、旅游和環境相對優越區域,培育農家樂龍頭10家。其中城北、吳寧、白云、江北、城東、六石、南馬、巍山鎮各1家,橫店鎮郊區2家。提升現有農家樂經營服務水平,培育特色農家樂20家,著力建設山水風光型、勞動體驗型、運動休閑型、休閑垂釣型、水果采摘型、珍禽觀賞型、景點依托型、度假休閑型、鄉村文化型等不同類型與功能的農家樂,避免農家樂建設的類同化。
(五)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發展必須充分考慮區域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堅持資源環境保護與開發利用并重。注重名勝古跡、古樹名木、森林資源等保護,實現經濟、社會、生態和諧發展。嚴格控制飲用水源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區域內農家樂的發展,現在已建的不再擴大。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六)資金扶持。市財政在效益農業項目資金中安排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發展資金,用于農家樂休閑旅游業規劃編制、農家樂道路水電等配套設施建設、農家樂經營村(點)等級評定和星級經營戶評定、農家樂對外宣傳促銷等方面的扶持獎勵,具體辦法由市農家樂休閑旅游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研究確定;與農家樂建設相配套的農業、林業、水產建設項目的補助由市農家樂休閑旅游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牽頭,市有關部門參與,統一組織驗收,一個口子撥付資金。
(七)金融支持。開展"農家樂"經營戶信用等級評定。各金融機構要根據農家樂信用等級,確定授信額度,解決"農家樂"發展過程中的小額貸款需求。農家樂經營戶擁有的固定資產或受讓林權、并取得合法林權證的,允許辦理資產或林權抵押貸款手續。
(八)土地政策。經批準建設的農家樂特色村(點),其新增的永久性建筑應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并優先安排項目用地指標;其不破壞耕作層或易于復耕的臨時性服務配套設施用地,經村級組織、鎮(鄉)政府、市農家樂休閑旅游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和國土局審核同意后,可作為設施農用地辦理用地手續(涉及林地的,需經林業部門審核同意),不納入農用地轉用范圍,不占用建設用地指標。凡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依法取得并已確認為經營性的集體建設用地,可采取出讓、轉讓等多種方式有償使用和流轉,用于農家樂項目用地。
(九)設施配套。市有關部門在安排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農業產業化經營、村莊整治綠化、清水河道工程、生態建設、交通工程、農民飲用水工程和水域整治工程等項目時,對列入規劃或取得等級認定的農家樂實行傾斜,解決好農家樂的交通、綠化、用水安全、污水排放、垃圾處理等問題。
四、搞好服務和管理
(十)項目申報。農家樂開發建設實行項目申報管理制度。新建農家樂應符合市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發展專項規劃,申報項目時需提供項目建設方案和建設規劃圖紙。項目建設方案應包括生活污水處理、固體廢棄物處理,特色文化和名木古樹、名勝古跡、森林資源保護等內容。需占用林地和土地的,報相關職能部門審批;涉及土地流轉的,應同時提供土地承包合同。
(十一)證照辦理。農家樂經營業主應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請,辦理相關證照,取得合法的經營資格。農家樂休閑旅游村建立服務中心的,可由中心統一申報辦理。市稅收、衛生、環保、工商、消防等有關職能部門應當提供快捷、優質的審批服務;除法律規定外,不得設置其它審批條件。有關部門應加強對農家樂日常經營活動的業務指導、服務和日常監管,堅決杜絕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對規范經營、信譽良好的經營業主免予年檢。
(十二)等級評定。鼓勵農家樂經營業主、農家樂服務中心按照省、金華、*級農家樂特色村(點)評定標準及省農家樂經營戶旅游服務質量星級評定辦法,自愿申報農家樂等級評定和星級質量等級評定;對獲得農家樂等級評定和星級質量等級評定的農家樂業主或農家樂服務中心,將根據東政辦〔2009〕20號文件的規定給予獎勵。對規模較大、具有較強帶動作用的農家樂特色點,經審定后可享受農業龍頭企業待遇。農家樂特色村(點)的等級評定和農家樂經營戶服務質量星級評定實行動態管理。
(十三)人員培訓。市農辦要把農家樂休閑旅游從業人員的培訓,統一納入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并享受相關政策。市旅游局要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對農家樂經營業主和從業人員相關旅游知識、服務規范的培訓,不斷提高經營者的經營服務水平。市人勞社保部門要在農家樂休閑旅游業中開展技術等級鑒定,對考試合格人員頒發相應技術等級證書。
(十四)宣傳促銷。市農辦和旅游部門要充分利用時令節氣、民俗特產和文化特色挖掘農家樂內涵,加強對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宣傳,通過交易會、促銷會、說明會、懇談會、推介會等方式以及網站等媒體,進行形象設計包裝,展示我市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風采,擴大我市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影響,提高知名度。經市農家樂休閑旅游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審定并依法登記的農家樂經營戶、農家樂服務中心,由市農辦、旅游局提供統一的促銷和旅游市場信息服務。農家樂發展的重點鎮、村和發育較成熟的特色點,列入市旅游局的優秀旅游線路向外地旅行社推薦,統一營銷,擴大市場份額。
五、強化組織領導
(十五)完善市農家樂休閑旅游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市農家樂休閑旅游工作聯系會議成員單位在原有的基礎上,新增市發改、民政、國土、交通、國稅、供電、信用聯社等部門和單位為聯席會議成員;市農家樂休閑旅游工作聯席會議主要負責協調解決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發展過程中涉及全局性、政策性的重大問題。聯席會議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發展的政策調研、組織協調、管理服務、宣傳促銷等工作;辦公室設在市農辦。各成員單位要根據職責分工,認真做好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發展的服務和管理工作。重點鎮鄉(街道)要設立農家樂休閑旅游工作協調組織,負責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發展過程中相關問題的協調。
(十六)不斷完善農家樂自我服務管理機制。市建立農家樂休閑旅游業協會,農家樂休閑旅游村建立服務中心,承擔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職能。農家樂休閑旅游業協會或服務中心的設立,應經市主管部門審批,由市民政局依法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