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司法行政法律服務意見

時間:2022-12-02 01:48:00

導語:區司法行政法律服務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司法行政法律服務意見

為認真貫徹落實區委二屆五次全會以及全區“加強機關作風建設,保障重點工作完成”動員大會精神,充分發揮司法行政法制宣傳、法律服務、法制保障的職能作用,全力支持企業克難求進,全力支持農村改革發展,全力保障我區三十項重點工程(工作)扎實推進,按照市委政法委《關于在全市政法機關開展“法律服務年”活動的指導意見》的要求,決定在全區司法行政系統組織開展“法律服務年”活動,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攬,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和區委二屆五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創新、發展、提高”的主旋律和“保增長促發展、保投入促調整、保民生促和諧”的要求,緊緊圍繞全區三十項重點工程(工作)、緊緊圍繞企業發展壯大、緊緊圍繞農村改革發展,找準司法行政服務的切入點,把握服務的結合點,突出服務的主攻點,整合法制宣傳、法律服務、法律援助職能優勢,創新服務方式,拓寬服務領域,增強服務能力,提升服務效果,為全區重點工程推進、企業生存發展、農村改革進步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和法律保障。

二、主要內容

圍繞全市政法機關“法律服務年”活動的部署和要求,結合省司法廳開展的服務企業發展“雙千百日”活動的部署和要求,突出“服務經濟、服務民生、服務和諧”的主題,全力實施好“四項工程”、十二項措施:

(一)法制宣傳惠民工程。

1、圍繞促進經濟社會健康較快發展加強法制宣傳。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保持經濟社會健康較快發展和推進全區三十項重點工程(工作)的要求,研究提出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重點內容和主要措施:(1)圍繞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大力宣傳金融危機知識、政府政策措施和宏觀調控、資源環境、土地經營權流轉、保護知識產權等方面的法律法規;(2)圍繞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大力宣傳社會管理、打擊違法犯罪、依法維權等方面的法律法規;(3)圍繞改善民生,大力宣傳勞動就業、社會保障、食品藥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規。

2、圍繞促進企業發展壯大加強法制宣傳。(1)組建我區企業重大項目服務協調機構,組織協調機關有關部門對企業重大項目建設前期的法律法規、政策宣傳輔導,開展法律、政策、程序等告知和協調服務。(2)深化“法律進企業”活動,落實企業法制宣傳教育“六個一”項目建設(一名普法聯絡員、一個年度學法計劃、一所職工法制學校、一個法制宣傳櫥窗(板報)、每年一次學法講座、每年一次學法考試),督促職能部門組織指導企業學法、用法工作。(3)組織編印企業經營管理人員、農村等法律知識讀本系列,免費送法到企業和農村,開展法制宣講活動。

3、圍繞農村改革發展加強法制宣傳。(1)加強“民主法治村(社區)”建設,配合綜治、民政部門深入推進創建活動,爭取年內全區95%以上的村和社區建成“民主法治村(社區)”。(2)加強農村普法陣地建設,全區行政村法制宣傳櫥窗、法律圖書角建成率90%以上;(3)加強農村普法骨干隊伍建設,實現每個村民小組有1-2名法制宣傳員。(4)加強農村普法形式創新,開展“法律進農村”、“法律進萬家”、“農民工學法活動月”等主題活動,利用報紙網絡、露天電影、法制文藝、法律咨詢等各種形式,提高農村干群的法律素質和依法辦事能力。

(二)法律服務利民工程。

4、服務政府,促進依法行政。(1)建立政府法律顧問團,參與政府重大決策法律論證,為出臺規范性文件和各類重大事項涉法環節,提供法律意見和建議。(2)完善律師參與領導信訪接待制度,積極參與重大、群體性上訪事件調處,運用法律手段鈍化化解矛盾。(3)組建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團隊,加大對全區重點工程、重大項目、重要活動的法律服務參與力度,引導法律服務人員主動參與產業結構調整、城市化建設、招商引資、項目洽談等經濟事項。(4)推動律師工作為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推進投資體制改革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服務,幫助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

5、服務企業,幫助預防風險。(1)加強與企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金融部門的聯系,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及時提出法律風險預警。(2)組織法律服務工作者走訪重點企業,會診解決法律疑難事項。(3)開展“雙百百日”活動,組織法律服務和司法行政人員深入企業、深入農村、深入金融部門開展調研,提供融資引資、兼并重組、產業調整、服務外包、經營風險評估、勞動力轉移等方面的法律服務,幫助企業依法應對金融、貿易風險,參與經濟競爭與合作。

6、服務“三農”,推動農村發展。(1)組織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通過擔任鎮(街道)基層政府、村民委員會法律顧問,幫助農村建章立制、實施依法治理等工作。(2)圍繞發展現代農業,主動服務農業結構調整、糧食生產流通、農業科技進步、農副產品對外營銷以及農業金融、稅費改革等項目和活動。(3)對發展旅游觀光農業和休閑農業進行法律論證,幫助指導農民依法辦理土地流轉、承包等法律手續,維護農民合法權益。

(三)調處矛盾安民工程。

7、健全組織網絡。(1)組建重點項目和重大工程專項人民調解委員會。在矛盾糾紛多發行業,依托行業主管部門或協會設立調解組織,會同相關部門和團體,在全區大中型企業、商業圈、集貿市場等普遍設立調解組織,重點發展民營企業調解組織。(2)繼續加強流動人口調解組織建設和醫患糾紛調解組織建設,區和鎮(街道)兩級普遍建立農民工聚居點調解組織。(3)加強區、鎮(街道)、村(社區)、村民小組四級聯動的社會矛盾糾紛信息網絡建設。(4)推進調解隊伍職業化、專業化、社會化建設,鎮(街道)調處中心配備2名以上,有條件的村(社區)調委會配備1名以上專職人民調解員,培養一批精通專業糾紛的專家級調解員,發展特聘人民調解員,實現“哪里有人群,那里就有調解組織;重點工程建到哪里,調解組織就延伸到那里;群眾的需求在哪里,調解的服務就到那里”的目標。

8、整合調解資源。(1)按照市委、市政府“兩辦”轉發的“五調對接”實施意見的要求,全面推進人民調解與司法調解、行政調解的各項銜接制度。(2)成立“區行政、事業單位社會矛盾糾紛調處中心”。(3)區法院、孟河法庭人民調解工作室建設到位,配備3名專職調解員,所有駐派出所人民調解工作室建設到位,配備2名以上專職調解員,在區檢察院試點建設駐檢察院人民調解工作室工作。

9、強化排查調處。(1)完善矛盾糾紛情況定期排查分析制度,加強專項排查、日常滾動排查,掌握矛盾糾紛隱患。從3月份到6月份,圍繞重大項目建設、企業生產經營、農村改革發展這三大主題開展專項集中排查調處活動,著力化解征地拆遷、土地承包、環境污染、企業改制等民生類糾紛,依法化解農村改革發展中形成的和受金融危機影響而引發的新的矛盾糾紛。(2)進一步提高分析研判質量,強化對分析成果的運用,對重大項目建設開工進行風險性評估,提高服務決策、改進指導的能力和水平。(3)加強對社會矛盾調處工作的領導和組織協調力度,實行司法行政機關領導包案制度。

(四)法律援助便民工程。

10、創新網絡平臺機制。(1)按照“場所便民、設施完善、業務規范、服務專業”的要求,加強法律援助窗口建設,為人民群眾營造更加便捷、高效、文明的法律援助服務窗口。(2)加強鎮(街道)和社會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設,探索使其成為獨立辦案工作實體,同時發揮法律服務機構自辦援助案件功能。(3)在村(社區)和農民工聚居點,建立法律援助服務點,方便群眾就近獲取法律援助信息和申請法律援助。

11、創新綠色通道機制。(1)整合全社會法律援助資源,建立資源共享、援助聯動的“大援助”機制,使各級政府部門和社會團體都能積極履行法律援助責任,進一步提高法律援助覆蓋面,使更多的社會弱勢群體得到及時的救助。(2)進一步完善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綠色通道,凡是涉及支付農民工勞動報酬、工傷和其他人身損害賠償以及遭遇突發重大災禍而申請法律援助的,免于審查其經濟困難條件,直接給予法律援助。(3)繼續辦好“12348”法律服務咨詢熱線,發揮媒體律師法律咨詢信箱作用,探索法律援助當事人點名律師援助制度,為群眾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援助服務。

12、創新質量監控機制。(1)按照公示制度要求,保證申請法律援助辦事程序公示到位,讓群眾了解和熟悉申請法律援助事項的范圍、條件和程序。(2)按照法律援助案件質量管理要求,保證法律援助案件實行一案一查、一件一跟蹤制度,將法律援助辦案質量與辦案補貼掛鉤。(3)按照錯案責任追究要求,對承辦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員敷衍塞責,造成過錯的,實行責任追究。

三、方法步驟

按照“統分結合、分步實施、注重實效”的原則,活動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動員部署階段(2009年3月上旬)。各地根據該實施意見,制定活動方案和意見,成立組織機構,廣泛動員部署。

(二)實施推進階段(2009年3月中旬至2009年11月)。認真組織實施“四項工程”,全面落實法制宣傳、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工作為政府、為企業、為農村服務的各項任務。各地要根據實際,結合自身職能,進一步細化落實具體內容和措施辦法,努力使活動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區司法局將有重點有步驟地對各地開展活動情況進行督導檢查。

(三)總結提高階段(2009年12月)。各地對照既定的目標任務,全面總結本地活動開展情況。對政府滿意、群眾歡迎、行之有效的舉措,及時制定相應的工作制度,并不斷加以完善和深化;對活動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研究措施,切實加以改進。各鎮、街道司法所、法律服務所在2009年12月8日前將本地活動開展情況書面報區司法局。區司法局將對活動情況進行總結、交流、點評。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明確職責。開展“法律服務年”活動,是司法行政服務全區經濟社會健康較快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爭當全省司法行政工作排頭兵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區司法局專門成立活動領導小組,區委政法委副書記、司法局局長凌建大任組長,劉伯前、黃祖康為領導小組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區司法局司法處,具體負責活動日常工作。各地要高度重視,成立組織機構,切實將這項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認真部署落實,明確工作職責,細化工作舉措,加大工作力度,確?;顒禹樌_展。

(二)精心組織,注重實效。這次“法律服務年”活動,是對我區法制宣傳、基層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等工作的一次大檢閱,牽涉面廣,社會影響大。各地要精心組織,統籌安排,整合資源,互補職能,發揮法制宣傳、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優勢和突出作用。要深入實際開展調查研究,找準服務的切入點、結合點,把服務社會與業務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鼓勵和支持方法和機制創新。在實施整體聯動的基礎上,建立健全信息互通、掛鉤服務、矛盾化解、指導培訓、督導整改和交流點評等六項機制。區司法局要認真安排工作進度表,建立工作聯系點制度,開展實地督查和評議,全面掌握活動進展情況,確?;顒尤〉脤崒嵲谠诘男Ч?。

(三)強化宣傳,營造氛圍。要加強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宣傳工作,加強與服務對象溝通聯系,讓他們充分感受到司法行政機關和法律服務機構為其提供服務的誠意和熱情。要充分利用報刊雜志、互聯網絡等各種媒體,大力宣傳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工作,區司法局將利用常州普法網、常州司法行政網、常州律師網開辟“法律服務年”的專欄,廣泛深入地報道各地在活動中好的做法和經驗,大張旗鼓地宣傳涌現出的先進典型,擴大法律服務工作的社會影響,提高法律援助的公眾知曉率,樹立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隊伍的良好社會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