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保障監察管理意見

時間:2022-02-03 10:10:00

導語:勞動保障監察管理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勞動保障監察管理意見

一、明確指導思想,落實目標任務

(一)我市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管理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堅持依法行政,以服務勞動者、服務用人單位為宗旨,建立覆蓋城鄉的勞動保障監察管理體系,實現勞動保障監察由被動反應式向主動預防式轉變,創造良好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制環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二)我市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管理工作的目標任務是:形成覆蓋城鄉的勞動保障用工監控網,建立統一規范、高效便捷的勞動保障監察執法信息聯系和監控平臺,保障勞動保障法律法規貫徹實施,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和諧和社會穩定。

二、充實基層力量,完善監管體系

(三)劃分網格

各縣(區)按照街道(鄉鎮)實際管轄區域劃分勞動保障監察網格,確保每個用人單位都在勞動保障監察網格的管理覆蓋之中。有條件的縣(區)可以試點將網格劃分到社區和村,進一步細化監管。社區以下原則不再劃分網格。

(四)落實人員

每個網格要明確1名專(兼)職勞動保障監察人員負責。同時,每個網格應落實2名以上勞動保障監察協管員。要進一步充實專職勞動保障監察員隊伍,并開發勞動保障監察協管員公益性崗位,配齊網格工作人員。

(五)建立協管機構。市本級設立勞動保障監察協管大隊,各縣區設立勞動保障監察協管中隊,由各級勞動監察機構直接管理。

勞動保障監察協管隊負責對協管員進行業務管理,協助勞動監察機構從事勞動保障監察工作,不另行增加行政、事業編制。

(六)建立市勞動保障監察指揮中心和市、縣(區)兩級勞動保障維權中心。市勞動保障監察指揮中心和市勞動保障維權中心合署辦公,設在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負責對全市勞動保障維權舉報的受理、查處和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執法檢查進行統一調度。縣(區)勞動保障維權中心的建設工作由各縣區組織實施。有條件的街道(鄉鎮)和社區(村)設立勞動保障維權窗口。

勞動保障維權中心(維權窗口)工作人員由各級勞動保障部門內部調劑,不另行增加行政事業編制、人員。

三、建立用工信息數據庫,搭建網絡監控平臺

(七)采集信息,建立數據庫。在整合工商行政管理、稅務、民政、質量技術監督、統計等部門所掌握的工商注冊、稅務登記、組織機構代碼等信息的基礎上,由勞動保障監察協管員深入到所轄網格內每個用人單位,以“一戶一檔”方式采集網格內用人單位的用工信息,建立用人單位勞動用工電子信息檔案,形成用人單位網格化管理數據庫。

用人單位勞動用工信息數據要保證全面采集,客觀反映,定期更新,加強數據比對和分析工作。

(八)開發監察管理系統,搭建網絡監控平臺

在建立全市用人單位勞動用工信息數據庫的基礎上,開發勞動保障監察監控管理平臺,把用人單位、監察機構、監察案件管理等要素有機地融為一體,與勞動就業、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社會保險等信息系統聯動,實現信息共享、數據比對、動態監控、分類監管、統一受理、統計分析、預警預測等主要功能,在全市實現市、縣、街道(鄉鎮)三級聯網。

系統軟件開發以軟件外包形式,向有實力的軟件研發公司招標。軟件開發費用納入市信息化建設專項資金中統籌考慮。

四、突出重點要點,穩步扎實推進

(九)建立制度

市勞動保障部門要建立全市兩網化管理考核考評制度、動態監控制度、信息采集制度、達標驗收制度、勞動保障監察專(兼)職監察員工作制度、勞動保障監察協管員工作制度,明確各級各部門工作職責,層層分解目標責任,做到按級負責,狠抓落實,確保工作落到實處。

(十)分步推進

1、準備階段。在2009年11月10日前,制定各縣區實施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管理工作方案,科學合理地劃分網格,辦公場所和工作經費落實到位。

2、推進階段。2009年11月底前完成勞動保障監察協管員的招聘、錄用、培訓、考核工作;2009年12月底之前完成用人單位勞動保障信息采集工作,建立全市用人單位勞動保障信息數據庫。

3、實施階段。2009年12月起,全面推進“兩網化”管理。勞動保障監察協管員全面履行監管職責,以網格為單位,對用人單位實施動態監管,監控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情況,按照相關要求處理監察業務,為廣大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提供服務和指導。

4、驗收階段。2009年底,市政府對各縣區實施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管理”工作情況進行督導檢查,結合年度工作要求,對工作開展情況綜合評定,迎接國家和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檢查和考核。

五、加強組織領導,形成工作合力

(十一)提高認識

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管理是近年來各級政府積極探索的行之有效監管手段,是深入貫徹“三法一條例”,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各級人民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從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兩網化管理工作對于預防和及時化解矛盾,維勞動者合法權益和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

(十二)加強領導

各級人民政府要切實加強對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管理工作的領導和統籌協調。市政府決定成立以分管副市長為組長,以市勞動保障局、市人事局、市財政局、市監察局、市公安局、市統計局、市民政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信息化辦、市總工會為成員的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管理工作領導小組。

(十三)保障經費

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安排必要的設施設備、工作經費以及網絡開發、運行、維護費用,按照“網格、網絡、監控平臺建設、人員、經費”五到位的要求,精心組織實施,明確經費來源,保證經費落實。

(十四)明確職責。

1、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職責。市勞動保障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管理工作的組織實施。負責對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管理工作人員進行培訓;負責用人單位勞動用工信息數據庫的軟件研發;負責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管理監控平臺建設;負責建立指揮中心、維權中心、協管大隊;負責組織對縣(區)實施兩網化管理工作的監督檢查和考核驗收。

2、各縣區人勞局職責。具體負責本轄區內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工作;負責落實專(兼)職監察人員和落實勞動保障監察協管員;負責本轄區用人單位勞動用工信息采集;負責建立本轄區用人單位勞動用工電子信息數據庫;負責對本轄區內用人單位勞動用工情況進行動態監控。

3、政府相關部門職責。根據工作要求,市、縣(區)財政部門要安排好試點工作必要的經費;市、縣(區)統計部門負責提供用人單位的基礎數據;市、縣(區)工商部門負責提供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工商注冊情況;市、縣(區)人事部門負責提供機關法人、事業單位的登記情況;市、縣(區)民政部門負責提供社團組織及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登記情況、負責提供街道的分界線;市、縣(區)稅務部門負責提供全市用人單位稅務登記情況;市、縣(區)質監部門負責提供用人單位的組織機構代碼;市信息化辦協助勞動保障部門進行網絡化建設;其他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助做好兩網化管理工作。

(十五)督導檢查

我市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管理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各級各部門務必把各項工作抓緊抓實。市政府將定期通報工作情況,定期進行督導,并根椐督導檢查結果進行獎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