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深化環境衛生整頓意見
時間:2022-01-17 10:41:00
導語:農村深化環境衛生整頓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村、企事業單位:
為切實改善農村衛生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就在全鎮范圍內深入開展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
總體要求:以完善環衛設施為重點,以建立環境衛生長效保潔機制為核心,以農村垃圾集中收集處理為目標,全面推進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切實改善人居環境,努力營造清潔衛生、環境優美、文明向上的新農村形象。
目標任務:通過一年時間的整治,全面實現農村環境衛生常年保潔,基本建立起“戶集、村收、鎮運”的垃圾收集網絡,建立健全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具體要實現“五有五無”,即有布局合理的垃圾收集堆放點、有相對完善的垃圾清運處理設施、有環衛保潔隊伍、有環境衛生長效管理制度、有考核獎懲的激勵約束機制,道路兩旁無隨意傾倒垃圾、河道(池塘、溪道)無漂浮物、轄區內無“白色污染”、村內無暴露垃圾和衛生死角、房前屋后無亂堆放。
二、整治范圍和標準
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范圍為各行政村,重點為鎮區內的“三江四路”。
開展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要全面清除農村陳年建筑垃圾和衛生死角,確保全鎮農村村莊、道路兩側、河道水面、衛生公廁等區域保持衛生整潔,白色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有長效保隊伍和完善的制度,環境衛生實行動態保潔,建立一日三掃制度;垃圾封閉收集,垃圾堆放點、垃圾收集工具等設施干凈、無損、勤消毒,無垃圾死角,道路整潔干凈;公廁布局合理,無明顯臭味,整潔、無亂貼亂涂寫現象;河道(溪道)水面無漂浮物,水質良好無異味;主要道路兩側無亂堆亂放、亂搭亂建現象。
三、整治內容
1、對現有農村生產、生活、建筑垃圾進行一次全面清理整治,清理后空間平整、復綠或補建相應設施,做到不留死角。
2、完善垃圾箱、公廁、垃圾中轉站等環衛設施布局,配齊配強垃圾清運車等農村垃圾收集設施,實施垃圾集中收集處理。
3、建立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長效機制,達到“五個一”要求:即每個村有一個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的年度計劃,有一支專職的環衛隊伍,有一個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的村莊環境衛生管理公約,有一套環境衛生保潔運行管理制度,有一套垃圾收集設備。
4、清理影響鎮容村貌的建筑形態、影響主要道路交通亂搭建,粉刷整潔主要道路兩側單位和村莊房屋立面,配套補種綠化。
四、實施步驟
本次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組織籌備及宣傳階段(4月5日至5月7日)
各行政村,鎮直各單位要確定主管愛國衛生工作的負責人,實施責任到人,認真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宣傳,同時組織方案的實施。
(二)實施階段(5月8日至6月25日)
本階段的工作重點是“五抓一保”:一抓宣傳。廣泛宣傳,全民動員,營造濃厚的氛圍。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站等各種媒體,開展形式多樣的環境綜合整治宣傳教育活動,提高群眾的環境意識、衛生意識,增強做好環境綜合整治的自覺性,努力形成人人關心、參與和支持環境綜合整治的良好氛圍。二抓硬件。各行政村要配置好垃圾清運車輛和工具,要按照便于清運的原則,安排一定數量的封閉垃圾堆放點,有條件的要配備清洗裝置。三抓隊伍。各村要強化保潔隊伍建設,要按常住人口2‰一5‰的比例建立村環境衛生保潔隊伍,分片負責區域內農戶垃圾收集運輸和衛生保潔工作。四抓制度。出臺各項衛生考核、保潔制度,確保環境整治工作的開展。各村要把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納入重要工作日程,明確專人負責。五抓重點“三江四路”。重點為鎮區內的“三江四路”,即澄潭江、鏡嶺江、西坑江中的垃圾和西坑、肇圃、安山、練使方向的四條公路兩側的垃圾清理。“一保”即保持長效整潔。要堅持整治環境與轉變人的觀念一起抓,突擊性整治與經常性的管理一起抓。強化管理,把長效管理工作統一納入日常工作中去,建立環境衛生治理長效工作機制。
(三)檢查評比階段(6月26日到7月31日)
抽調環境整治組成員組成檢查組,對全鎮環境整治工作進行檢查評比,重點檢查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衛生問題是否得到解決,環境整治成果是否得到鞏固。對在整治工作中領導重視、措施有力、態度積極、組織發動面廣,取得顯著成效的部門單位、完成任務較好的部門單位予以表彰和獎勵。
五、工作要求
(一)各行政村,鎮直各單位負責人和主管愛衛工作的負責人要切實負起責任,衛生、建設、教育、工商等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明確責任,把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二)整治期間,鎮愛衛辦對各行政村,鎮直各單位進行不定期抽查、督導,掌握工作進度,督促檢查落實,及時反饋信息。
(三)鎮愛衛辦對開展活動不主動、存在問題較多的行政村、單位要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在規定期限內未能按要求完成整改工作的予以通報批評,并再次下達整改通知書。第二次整改仍未能在規定時間內按要求完成整改工作的,追究責任人的責任
- 上一篇:探析行政控權理論的現代演變歷程
- 下一篇:外商投資理論教育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