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局委員會工作之意見
時間:2022-04-27 05:41:00
導語:工業局委員會工作之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系統上下必須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戰略部署,按照縣委十二屆三次全會和縣“兩會”精神,積極應對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堅定信心,主動奮爭,力克各種矛盾和困難,精心組織好新一年的各項工作,謀求難中取勝、新年新發展。要著力對形勢的分析研究。認真研判年經濟運行的走勢、環境、格局,從中趨利避害,把握發展方向和戰略,順勢而為,謀定新年工作的思路和抓手。要著力鼓舞士氣和信心。動員和組織員工在不利中看到有利,在困難中看到希望,注入熱情,鼓舞士氣,堅定信心,以良好的精神狀態搞好新一年的工作。要著力搶抓當前政策調整機遇。國家和省市縣放大信貸、降低門檻、拉動內需、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等一系列措施的出臺,使政策環境、信貸環境突現寬松,形成一個難得的機遇期。要搶抓當前,通過多種渠道爭取各種政策、各類項目和各方面資金。要策應環境變化調整市場結構。積極把握全球經濟放慢、國際市場讓位、擴大內需國內市場空間放大、不少企業關停并轉市場退出的新變化,通過調整經營方略、優化市場結構、組織產品多樣化生產,快捷的調轉市場經營體系,擴大市場份額。現對全局年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思路
根據宏觀環境走向,結合城工實際,我們提出年城市工業發展的總體思路是: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縣委全會精神,緊扣全縣“雙輪驅動”戰略,以“兩突出、兩提升”(突出項目推進、突出結構調整,提升資源優化配置效能、提升企業應對市場能力)為抓手,主攻重大項目、經濟運行、結構調整、資源重組和環境保障五大重點,努力實現城市工業在新的經濟環境下取得新的發展,為完成“十一五”計劃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工作目標
1.主要經濟指標:年實現工業增加值5.64億元,同比增長22%;銷售收入25億元%;同比增長26%;利稅1.9億元,同比增長20%;利潤1.2億元,同比增長18%。
2.項目推進:全年實施千萬元以上重點項目16個,其中超億元項目2個,超5000萬元項目4個,完成技改投入6億元。
3.結構調整:抓20個支柱產品,形成主導產品群;抓10大系列延伸,創造集聚效應;抓新型產業和產品開發,新上油田機械、節燈能具和高新技術產品10個。
4.資源重組:完成8個企業搬遷重組,資源整合;招商引資置換產權,10個企業的產權結構得到改善;重組管理資源,企業營運效能得到綜合提升。
5.外向開拓:新辦外商獨資或合資項目2個,當年引進外資500萬美元;以系統企業和“一區三園”為載體,組織外資合作“攻堅戰”;外貿、外經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實現自營出口1200萬美元。
6.改革改制、科技創新、品牌創塑、安全生產、服務企業、環境建設等見各類工作意見。
三、重點抓手
第一,緊抓項目招商,建好新年發展載體。全力主攻重大戰略型項目、外資合作項目、資源重組項目,力推城市工業招商引資和項目推進工作新突破。全年完成技改投入6億元,引進外資500萬美元,實施重點項目16個。要堅持工業項目為主,突破三產服務業項目。在重抓紡織、機械、化工三大主導產業實施重點工業項目的同時,充分利用三產服務業的資源招商引資,新上項目。重點抓好中捷市場重組和工具廠搬遷改造等項目,力求在三產服務業項目上取得新的突破。要堅持規模企業為主,突破成長型企業新上項目。在全力服務東華緊密紡項目、劍牌公司電子節能系統項目的同時,積極鼓勵支持成長型企業加快投入,實施擴能。重點抓好旭源節能燈管材、森光公司大型工程輪胎、冠華公司箱包生產線等項目,培植新的規模骨干企業。要堅持列統企業做大做強,突破企業存量資產招商。在抓好全系統20多家列統企業技改擴能、項目推進、做大做強的同時,通過分立、收購、重組等多種辦法大力度招商引資,激活存量資產,實現以存量引增量、以增量活存量。年計劃新開工存量招商項目6個,總投資4億元。
第二,重抓經濟運行,推動持續較快增長。一要強化生產組織。統籌安排、科學調度、多元籌措各種生產要素,保證優勢產品優先吃飽,市場訂單足的產品產能打足,效益好的產品增收增效。精細棉紗、高檔面料、三唑農藥、新型機械、工程輪胎、汽車配件、壓延薄膜、特色煙花等支柱產品,都要精心組織好全年的市場、要素和生產,保證總量和增幅。二要抓好營運管理。加大成本效益管理力度,通過節能降耗、保持精置庫存、降低應付款項和加強內部管理,進一步提升盈利水平,化解利潤危機,增加稅收份額。三要保證市場銷售。抓住旺銷產品大力組織多產多銷,對一些市場暢銷的微虧產品,仍然要打足工時,要從提高產量、保市場份額、攤消固定成本和提高員工收入留住人等多方面考慮繼續滿負荷運行。四要釋放項目效能。對新上項目要快速投產達效,以新的增長點增加產出,保證發展勢頭。
第三,快抓結構調整,提升市場應對能力。緊緊圍繞國家產業政策和經濟發展走向,加速優化產業和產品結構。一方面,堅持重點培植能夠支撐經濟總量、發展前景看好的支柱產品,使其保增長:另一方面,以現有優勢產品為基礎,圍繞系列配套延伸拓展,抓好鏈式推進,紡織服裝業、農藥化工業、機械制造業和花炮業,要通過加速現有產品的升級換代和新型產品的開發,形成系列化、一體化的生產經營體系,創造集聚效應,增強市場適應能力;再一方面,積極向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調整,尤其是向油田機械、節能燈具產品和新的技術產業、外向產業、生態產業使用領域調轉和研發,加快產業和產品升級、優化步伐。各企業要根據市場走勢,快速調轉產品、調新品種、調整結構,以產品的多樣性、靈活性,提升市場的應對能力,規避單一產品成本風險和市場份額危機。
第四,強抓企業重組,放大資源配置效能。針對企業資源配置效能還顯脆弱、盈利空間縮小的實際,突出三大抓手,放大資源配置效能,提升資本盈利能力:一是著力資產重組。對搬遷、關停和經營困難資源效能得不到釋放的企業資產,通過新上項目、引資改造、轉嫁使用和合作開發等途徑,進行優化重組。二是著力產權重組。產權老化活力不足,產權單薄營運乏力,產權封閉發展受阻。各企業要認真研究,以招商引資和開放式重組為突破口,加快改善現有產權結構,以優勢產權推促劣質企業再生。三是著力管理重組。優化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資源、市場資源、創新資源的配置和推進運行機制的調整,加快建立、完善以現代企業制度為切入點的企業內部高效、節能、創新的運行形態,提升企業綜合營運、管理效益。
- 上一篇:透析光色與音樂的互動
- 下一篇:探索我國民歌的藝術成就與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