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公害蔬菜質量管理意見

時間:2022-06-21 11:54:00

導語:無公害蔬菜質量管理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無公害蔬菜質量管理意見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人民政府各部門,各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加強區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的監督管理,調整蔬菜種植業結構,提高產品質量,提升我區蔬菜質量安全管理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促進蔬菜業持續健康發展,提高種菜群眾的收入水平,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帶動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經濟發展,經區人民政府同意,特如下意見:

一、進一步增強蔬菜質量的安全意識和緊迫感

區作為市主要的蔬菜生產和供應地之一,目前通過認定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共7個(花園口鎮、古滎鎮、大河路街道辦事處、迎賓路街道辦事處、老鴉陳街道辦事處和國營市區黃河農牧場、豐樂農莊有限公司),總種植面積達6.76萬畝。在無公害蔬菜基地的管理方面,除國營市區黃河農牧場、豐樂農莊有限公司等采取企業化運作外,大多數仍遵循一家一戶聯產承包責任制的自主經營模式,蔬菜種植品種多,范圍廣,集約化程度低,不利于新品種、新技術的示范推廣,不利于病蟲害群防群治,不利于產品檔次的大幅度提升,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無公害蔬菜日趨增大的需求。目前,我區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質量安全監管存在機構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監管手段落后等問題,已明顯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

二、提高認識,加強對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的監督管理

按照市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管理的相關要求,蔬菜生產基地管理實行屬地負責制,每月對各縣(市、區)蔬菜生產基地輪回抽檢一遍,每次每縣(市、區)至少抽檢兩個基地。自年2月起,市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導小組將每次檢測結果直接向各縣(市、區)第一行政領導進行通報,并將檢測結果在日報上公布,對抽檢結果超標的基地限期兩個月整改,整改到期抽檢仍超標者,將取消其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資格。

針對我區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的管理現狀,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區農經委、各鎮辦要按照《農業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蔬菜質量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緊急通知》(農辦農〔〕87號)文件要求,始終把蔬菜質量安全工作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及提升城鄉人們生活質量的重要工作來抓。要從保障人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高度,進一步提高對蔬菜質量安全的認識,進一步認清蔬菜產業的發展形勢,理清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機制,建立健全區、鎮、村三級蔬菜質量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網絡和隊伍,切實負起監管職責,確保蔬菜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各項工作落實到位,促進我區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建設的健康有序發展。

三、加強無公害蔬菜基地質量安全和監管能力建設

(一)加強基地建設,建立完善的公司加基地帶農戶發展模式

走品牌帶動、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管理道路,培育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完善自主營銷網絡,擴大無公害蔬菜配送規模,提升市場占有率,打造自主蔬菜品牌,帶動我區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協調發展,促進基地與企業的的強強聯合,共同打造優勢品牌,構建公司加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現代農業發展格局,努力實現農民與企業的互利雙贏。

(二)加大資金投入,完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監管機制

蔬菜質量安全工作,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是一項公益性極強的事業,因此,其經費投入必須納入各級政府財政預算,鼓勵和引導企業及社會資金投入蔬菜業發展,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機制。區政府將加大對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的投入,增加檢測設備,提高檢測水平。各鎮辦也要加大蔬菜檢測工作的資金投入,每個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每年投入不少于3萬元,并配備專職檢測人員,購置數據型農藥殘留速測儀。

村級蔬菜生產管理由鎮辦檢測站負責進行監督指導。蔬菜種植有一定規模的村要配備村級蔬菜專兼管理員,配合鎮辦開展蔬菜檢測、管理工作。

(三)建立信息公布制度,及時通報檢測結果

為切實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廣泛接受社會監督,促進生產基地、生產企業和經營者不斷提高蔬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區農產品檢測中心將對全區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進行輪回抽檢,各鎮辦也要加大對轄區蔬菜生產基地的抽檢力度,及時上報檢測結果,并對超標蔬菜實施安全期復檢,檢測結果將以簡報形式定期予以通報。

(四)加強農資市場管理,凈化農業投入品環境

針對當前農藥商品名稱繁多,藥品成分復雜,尤其是一些復配農藥中含有禁用農藥成份,區農經委、各鎮辦要加強對農資經營戶的指導、培訓、監管,組織廣大農民群眾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農藥使用條例》,增強廣大商戶懂法、守法、誠信經營的意識,在企業、菜農中組織技術培訓,推廣低毒、低殘留農藥品種和生物防治等新技術。同時,要加大對假冒和違禁農藥的查處力度,進一步凈化農資市場,從經營源頭把好農業投入品管理。

(五)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健全科技服務體系建設

區農經委要以農技推廣部門為基礎,以農業龍頭企業和專業協會為補充,培養一支專業素質高、技術過硬的人才隊伍,廣泛開展科技培訓、技術推廣和新品種引進工作,推行蔬菜標準化生產,推廣生態、安全的農業生產技術和農業投入品,凈化產地環境,強化源頭控制,規范生產過程,確保蔬菜產品質量安全。相關鎮辦要加大科技推廣力度,每年至少引進蔬菜新品種3—5個、新技術2—3項,新品種、新技術的使用有明確的示范農戶、成型的示范地塊,有良好的效果,并逐年擴大規模。加大蔬菜種植管理新技術的推廣力度和覆蓋面,每年舉辦蔬菜生產實用技術培訓10場次以上,培訓農民500人次以上,發放技術資料1000份以上。

四、加強對蔬菜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建設的組織領導

區農經委、各鎮辦要切實加強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的監督和管理,各鎮辦行政一把手為轄區蔬菜生產基地管理第一責任人,分管農業副職為直接責任人,形成政府主導、部門配合、上下聯動、社會各方面共同參與的無公害蔬菜基地管理工作機制。

五、創新土地流轉機制,推廣適度規模化種植

蔬菜種植業單打一式的生產經營模式,制約著蔬菜種植業標準化、集約化生產,不適應發展現代農業的迫切要求,在現有的土地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摸索出一條適合我區蔬菜規模化發展的道路。各鎮辦要通過土地承包、反租轉包等形式,加快土地流轉機制進程,推進適度規模化種植,鼓勵集中連片的集約化生產方式,進一步提升產品檔次,積極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