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基層優化發展工作意見
時間:2022-01-04 05:07:00
導語:交通基層優化發展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府各部門:
為全面落實“四件大事”,加強推進“四大戰略”,加快縣域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現就交通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工作思路
樹立“跨越發展、交通先行”的理念,堅持鐵路、公路、水運并重,建、養、管、運和諧共進,著力“四個加強”(加強基礎配套建設、加強運輸市場規范管理、加強水陸交通安全監管、加強重大交通項目銜接),實現“三個優化”(優化交通發展環境、優化網絡結構、優化服務質量),加快便捷高效、安全舒適、結構合理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步伐,全面提高通暢水平,降低物流綜合成本,為縣域經濟跨越發展提供堅實保障和強有力支撐。
二、工作目標
(一)交通建設。全面竣工渝湘高速公路段建設;全面完成鄉通暢和村通達兩個100%目標,村通暢率達50%;全面掃尾庫區交通復建工程;加快推進渝懷鐵路復線建設;完成25個鄉鎮客運站建設,開通39個鄉鎮短途客運班線。
(二)交通管理。探索完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運行機制;長效治理非法營運,規范農村客運市場;加強水陸交通安全監管,落實“一崗雙責”制度和運輸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三)交通規劃。科學編制“十二五”交通發展規劃,爭取“來鳳--沿河”、“-彭水”高速公路、烏江航道納入全市高速公路網和航運網統一規劃,爭取“黔江-張家界-常德”城際鐵路規劃涵蓋。對火車站進行擴容改建。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一是全面竣工重點公路建設。加強完善縣高速公路和干道公路建設指揮部協調指揮機制,加大靠前指揮、實地協調、現場處置工作力度。沿途各鄉鎮要嚴格按照“轄區負責制”,加強矛盾協調工作,嚴格執行相關政策和規定,強化政策宣傳,及時解決群眾來信來訪,化解處置各種矛盾糾紛,做到“零阻工、零障礙”,確保良好的施工建設環境。
二是全面實現農村公路“雙百”目標。今年,市委市政府將對我縣通暢、通達兩個100%予以驗收,為順利完成既定工作目標任務,確保驗收工作一次成功,縣政府強化了對農村公路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由縣政府主要領導任指揮長,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分管聯系領導任副指揮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農村公路建設指揮部,負責全縣農村公路建設的組織領導、協調督查、考核獎懲等工作。通暢工程建設由縣交委牽頭,縣監察局、縣財政局等部門配合,及時做好工程預(決)算等工作,10月份全面完成100%的鄉鎮通暢目標。村級通達公路建設由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各鄉鎮要成立專職工作機構,擔負主體責任,精心組織,周密實施,堅持“政府發動、群眾主導”,實行“一事一議”,采取“土地(林木)自調、房屋自拆、桿線自遷、矛盾自解”的“四自”原則,廣泛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鼓勵廣大群眾投工投勞,迅速掀起農村公路建設的熱潮,確保10月底前全面完成100%村通達項目建設任務。
三是全面推進農村客運發展。各鄉鎮為建設主體單位,啟動25個鄉鎮客運站建設,鼓勵招商建站、市場化運營,縣政府“以獎代補”予以支持。由縣交委、發改委、監察局、督查巡察辦等組成專門工作小組,根據道路狀況、客源分布和農民出行等因素選擇符合國家標準的適用型車輛,從2月份開始,分7批公開拍賣農村客運線路經營權,優化運力結構配置,探索和創新農村客運經營模式,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方便優質的客運服務,促進農村客運健康快速發展,逐步緩解群眾出行難、出行貴的問題。縣交委、發改委、經信委、商務局等部門要緊密協作,深入研究國家發展內河航運相關政策,針對性提出烏江航運振興措施,進一步加大渡口規范化建設力度,切實提升我縣水運能力。
四是科學編制“十二五”交通發展專項規劃。縣交委、發改委等縣級相關部門和各鄉鎮人民政府要相互支持、協作配合,要立足長遠、著眼實際,突出“完善網絡、優化結構、提高等級、暢通便捷”總體目標,公路、鐵路、水運全面發展,科學編制交通發展專項規劃。特別要結合交通規劃實施10個鄉鎮公路與小集鎮骨干網絡的結合,用農村公路網支撐小集鎮城市構架;要千方百計、積極爭取將“來鳳--沿河”、“-彭水”高速公路納入全市高速公路網統一規劃,千方百計擠入“黔江-張家界-常德”城際鐵路延伸規劃。
五是全面提升鐵路運輸能力。縣交委、發改委和重點辦等相關部門要搶抓渝懷鐵路復線建設的歷史機遇,積極主動加強與鐵路規劃、設計、建設投資、施工等管理建設單位的聯系銜接,力促渝懷復線早日開工建設,并努力爭取同步將火車站按3000人次/日的規模進行改擴建,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運力支持。
(二)管養并重,保障暢通
積極探索公路養護長效機制。嚴格按照農村公路養護體制改革要求,抓住國、市、縣機構改革的機遇,進一步探索完善全縣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制定相關配套政策,培育壯大公路養護實力,加快公路養護體制向專業化、機械化、市場化轉型,建立全縣統一的公路養護市場體系。加強路政管理,有效維護路產路權,實現公路運營的可持續發展。
加強道路交通安全防護體系和綠化建設。堅持“管養并重、提高質量、保障暢通”方針。縣交通部門和各鄉鎮人民政府要定期開展全縣公路安全隱患排查,及時整治危險路段,確保縣鄉道路安全暢通和村道安全通行,保障群眾生產生活物資運輸需要。加大通道綠化建設,對完成路基改造工程的公路及時組織綠化栽植,切實做到“完工一條路,綠化一條線”,確保通道森林工程取得實效。
認真解決農村公路管養脫節問題。按照“分級管理、屬地負責”原則,通村公路經驗收合格后,全部移交鄉鎮養護管理,縣政府按照驗收合格的實際里程,每年1000元/公里的標準,補助到各鄉鎮專項解決人員經費和材料費用,切實解決村級公路無人管護、無力管護等突出問題。
(三)狠抓源頭治理,確保行業安全
縣交通運管、海事、渡管、公安交警、農機監理、漁政執法、城市綜合執法及各鄉鎮人民政府要進一步落實“三關一監督”(道路運輸市場準入關、駕駛員從業資格關、營運車輛等級評定關,對運輸站場的安全監督),嚴格執行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制度、企業主體責任制度、行政首長負責制度、事故一票否決制度等四項制度,切實加強部門協作、鄉鎮協作、跨區縣協作、跨省市協作,聯合開展水陸運輸執法行動,持續深入開展交通安全執法“三大專項行動”,完善執法監管長效機制,抓好重點客運線路、重點水域的安全監管,狠抓水陸交通安全源頭治理。切實加強運輸行業安全監管,全面推進客運車輛GPS監控體系,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農用車、拖拉機、摩托車、三輪車等非法營運行為。扎實開展水陸運輸企業安全評估認證工作,確保運輸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到位。進一步完善重大安全事故、防汛、工程搶險等運輸保障預案,增強交通應急保障能力。實現水上零死亡目標,最大限度減少事故的發生。
(四)規范運輸市場秩序,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
堅持“公平公開、開放有序、平等競爭”的原則,大力推行客運線路經營權公開拍賣制度,規范汽車維修企業監督管理,加強客運企業、客運車船、汽車站(場)等硬件建設和交通行業文化建設,規范運輸服務從業人員行為語言、著裝形象,認真開展出租車、公交車、長途客車、農村客車等收費規范、車容車貌整治和“青年文明號”先進示范創建活動,加強窗口建設,全面提升服務水平,助推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創建工作。
(五)嚴格考核,獎懲逗硬
各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相關部門要結合工作實際,加強領導,硬化措施,落實責任,確保交通工作扎實推進。縣人民政府將交通工作納入鄉鎮和相關部門年度目標管理,嚴格執行表格化管理,倒排工期、倒逼推進,每月一通報,并把督查巡察結果作為年終考核重要評定依據,對工作任務完成較好,為全縣交通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將予以表彰獎勵;對影響和阻礙交通工作、未完成目標任務的鄉鎮和部門,將從嚴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 上一篇:高危行業安全整頓工作意見
- 下一篇:自治縣政務主動公開完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