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發展工作意見

時間:2022-01-07 09:13:00

導語:小龍蝦發展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龍蝦發展工作意見

一、進一步深化認識。小龍蝦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優質健康食品。國內、國際市場需求旺盛,市場前景十分廣闊,養殖效益非常明顯。市養殖水面有120多萬畝,適宜養殖小龍蝦的就有近30萬畝。同時,全市還擁有適宜養蝦的稻田面積近60萬畝,發展小龍蝦野生寄養的空間巨大,條件優越。按推廣60萬畝“蝦稻連作”每畝增加純收入800元計算,僅此一項全市農民一年即可增加純收入4.8億元。水產業是市大農業中增收份額較大的產業之一,而小龍蝦又是水產業增收中時間最短、效益最好的重要養殖品種之一。各縣(市、區)及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深化認識,從實踐科學發展觀、推進高效漁業、促進農(漁)民增收、加快新農村建設的高度,充分認識發展小龍蝦產業的重要意義,加強領導,加大政策扶持,狠抓措施落實,加快推動小龍蝦產業化發展。

二、明確發展目標。從年開始。用6年時間實現兩大階段性目標:一是年養殖面積達到50萬畝,總產量達6.8萬噸,產值10億元;打造初加工產值過6億元的加工企業一家,過2億元的加工企業一家;甲殼素及其衍生品等加工產值5億元;實現小龍蝦產業年綜合產值20億元以上。二是年養殖面積達到65萬畝,總產量達10萬噸,產值18億元;打造初加工產值過8億元的加工企業一家,過3億元的加工企業一家;甲殼素及其衍生品等加工產值15億元以上;加上流通消費環節增值,實現小龍蝦產業年綜合產值50億元以上。

三、構建苗種繁育體系。加強野生小龍蝦種質資源保護。解決苗種退化和供應不足問題。為適應全市小龍蝦產業化發展的需要,將在市水科所建設一個市級小龍蝦良種選育中心,湖建立市級野生小龍蝦種質資源保護區,為全市工廠化苗種繁育場提供優質親本;沿江6縣(市、區)要各建設1--2個規模不小于150畝的小龍蝦工廠化苗種繁育基地,山區4縣(市)及湖各建設1個規模不小于100畝的小龍蝦苗種繁育基地。基地建設與生產上,堅持走基地與科研院所相結合,與企業相結合,與養殖大戶相結合之路。

四、強化科技服務。要進一步提高科技對小龍蝦產業發展的貢獻率。市水產部門小龍蝦養殖專家組和各縣(市、區)小龍蝦養殖技術服務專班要加強技術協作與交流。探索優化多種養殖模式,盡快形成一整套比較成熟的小龍蝦無公害高產高效養殖技術與模式。每個縣(市、區)都要培植一批高產高效的養殖大戶和養殖能人,辦好2-3個規范化、標準化的健康養殖示范基地,充分發揮其示范引導作用。要加強對小龍蝦養殖戶的技術培訓與現場指導,幫助他掌握小龍蝦的養殖、管理與病害防控技術,提高養殖水平,減少病害損失。

五、提供政策支持。年至年。安排一定的財政資金扶持小龍蝦產業發展。年至年,原則上每年安排50萬元,區縣原則上每年安排30萬元,每年安排15萬元財政資金重點用于扶持苗種繁育基地、標準化健康養殖示范基地和出口原料基地的建設。對達到一定規模的養殖大戶(大戶標準:山區縣市10畝/戶、沿江縣(市、區)30畝/戶)各地政府要另行安排資金采取“以獎代補”方式,每年按每畝20元的標準給予補貼。要鼓勵農村信用合作社向具備條件的小龍蝦養殖大戶和專業合作社發放小額信用貸款,支持“蝦稻連作”發展。

六、做大做強龍頭企業。要大力支持小龍蝦加工企業的發展。加強加工企業與全市大型養殖基地、養殖大戶的協作,組織、鼓勵養殖基地(大戶)與龍頭企業簽訂訂單合同,為龍頭企業提供充足的加工蝦源。銀行和農村信用合作社要給予加工企業信貸資金支持。積極鼓勵、幫助龍頭企業開展小龍蝦精深加工的研究,開發甲殼素及其衍生產品,延伸小龍蝦產業鏈,實現小龍蝦加工增值,把小龍蝦產業做大做強。

七、成立小龍蝦產業協會。大力培植各種小龍蝦專業服務組織。規范內部管理,增強服務功能。按照社會化服務的要求,市里成立小龍蝦產業協會,各縣(市、區)成立小龍蝦產業分會和中介組織,通過協會和中介組織為養殖戶、企業提供信息、技術、種苗、營銷等方面的服務。小龍蝦產業協會和中介組織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為養殖戶和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切實保證養殖戶和企業的利益。

八、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市政府根據人事變動情況。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負責領導、協調、檢查和考核全市小龍蝦產業化發展工作。各縣(市、區)要加強領導,研究制訂扶持措施,及時協調解決小龍蝦產業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鼓勵和引導農民把小龍蝦做成大產業。市政府把小龍蝦產業化發展和扶持措施落實情況納入縣(市、區)政府高效農業發展年度考核內容,建立半年督查考核通報和年度考核獎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