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縣加強和諧社區建立意見
時間:2022-02-01 10:19:00
導語:自治縣加強和諧社區建立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街鎮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社區辦公經費。社區辦公經費調增為20000元/年。對社區規模和工作量大的居委會。適當增加辦公經費。
充分發揮社區在構建和諧大中的基礎作用,為全面推進和諧社區建設。特提出以下意見。
一、明確和諧社區建設的目標任務
覆蓋社區全體居民的社區服務體系;80%社區達到市、區級示范社區標準;社區工作者全面實現持證上崗。建立上下通暢、各司其責的三級城市管理體制和社區工作運行機制;構建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
二、進一步完善區、街、社區三級管理網絡
進一步建立健全黨委和政府領導、社區建設指導辦公室牽頭、各部門密切配合、街道為主體、社區居委會主辦、社會各方支持、群眾廣泛參與的社區建設三級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一)研究制定推進社區建設的政策措施,加強社區建設統籌協調。設立區社區建設指導辦公室(設在區民政局)區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開展工作。主要職責:負責全區社區建設的總體規劃。協調各部門參與社區建設,指導督促各街鎮的社區建設工作。
二)對轄區社區建設負總責,推進街道職能轉變。街鎮要按照區社區建設的總體規劃。建立起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城市基層管理體制,加大社區建設在街道工作考核中的權重。
三)強化社區居民自治。社區居委會要依法保障社區居民行使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三、著力構建新型社區服務體系
一)為社區居民提供形式多樣、種類齊全的社區服務。推進社區服務平臺建設。凡完成了基礎設施建設的社區必須建立“一門式”便民服務平臺。要充分發揮96000服務平臺的社區服務功能。
二)為群眾提供信息服務。推進社區信息化建設。各街鎮要加強社區電子閱覽室建設。
三)進行應急宣傳和演練,推進社區應急管理機制建設。各街鎮要建立社區應急預案。提高社區居民應對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各種風險的能力。
四)提高社區服務水平,推進社區社會救助、衛生、文化、體育、教育和安全服務。切實加強社區服務工作。強化社區服務功能。
五)各街鎮要根據實際情況,推進社區福利服務。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的趨勢。大力發展城市和農村養老服務業,力爭兩年內實現城市“三無”和農村“五保”人員全部集中供養。
四、加大社區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
一)區財政每年安排200萬元的補助資金,加大財政對社區建設的投入力度。各街道每年應將財政總收入不低于25%鎮(街道合署)不低于15%資金。專項用于特色社區的創建和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區、街鎮要逐年增加對社區建設的投入。
二)民政、規劃、建設、房管、國土等部門要按照各自的職責,把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納入新城開發和舊城改造的規劃之中。認真落實市政府《關于認真做好社區組織的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務設施建設及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府發〔〕86號)精神。落實社區的辦公用房和服務用房。
三)把好關口,嚴格實施《-2020年社區建設的布點規劃》區規劃分局要按照布點規劃。落實社區建設的用地。各街鎮要按照規劃抓好辦公和服務用房建設。
四)有條件的社區辦公和服務用房要達到300平方米以上。凡新建的街道社區服務中心面積達到700平方米的區財政補助50萬元;凡新建的社區辦公和服務用房面積超過300平方米的區財政補助20萬元,全面完成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各街鎮必須完成社區的辦公和服務用房(含警務室)建設。面積超過500平方米的區財政補助30萬元。
五、加強社區工作隊伍建設
一)擔任社區委員、社保員的必須取得社區管理員及以上資格。推進社區工作者職業化。擔任社區書記、主任、副書記、副主任的必須取得社區管理師及以上資格。
二)切實提高社區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建立社區工作者培訓制度。區里每三年組織對社區書記、主任進行應不少于15天的集中培訓。街鎮每季度要對社區工作者進行不少于3天的培訓。各社區要建立經常性的社區工作人員學習制度。通過學習培訓。
三)提高社區工作者待遇。建立社區工作者待遇隨經濟社會發展、城鎮職工收入、財政收入狀況等因素調整的機制。
社區書記、主任一肩挑的社區工作者,提高社區工作者工資。從該文件下發次月起。其報酬調增為1200元/月;社區書記或主任報酬調增為1100元/月;社區副書記或副主任調增為1000元/月;社區委員或社保員調增為900元/月。
- 上一篇:城市道路照明設施管治制度
- 下一篇:安監工作大會領導發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