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糧油城建設若干意見

時間:2022-03-14 08:36:00

導語:全市糧油城建設若干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市糧油城建設若干意見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于2011年1月正式命名我市為“中國糧油食品城”。為加快“中國糧油食品城”建設,促進全市糧油食品業又好又快發展,實現產糧大市向糧食產業強市的轉變,全力把我市打造成為全國重要的糧油儲運中心、交易中心、加工中心和信息中心,特制定本意見。

一、充分認識建設“中國糧油食品城”的重要意義

加快“中國糧油食品城”建設,對推動我市糧油食品產業結構調整,豐富產業鏈條,提高產品競爭力,提高我市知名度和影響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服務企業、服務“三農”的高度,充分認識建設“中國糧油食品城”的重要性,將其列入重要工作日程,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進“中國糧油食品城”建設。

二、總體要求和任務目標

(一)總體要求。以建設“中國糧油食品城”為中心,以提高糧油加工技術水平、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為目標,以科技進步、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為依托,聚集產業優勢,培植骨干龍頭,打造興業平臺,促進產業升級,實現糧油食品大市向產業強市的跨越。

(二)任務目標。以打造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糧油食品加工中心、信息中心和交易中心為總目標,到2012年底,全市糧油、食品年加工生產能力達到1400萬噸以上,糧食企業經濟效益穩步增長,運行質量明顯提高;“十二五”時期實現全市糧油、食品年加工生產能力1800萬噸以上。1.延伸小麥加工產業鏈條。積極發展食品專用粉和營養強化粉。同時,加強綜合開發和利用,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提高小麥及其副產品的綜合利用率,大力推廣面食工業化生產。2.延伸玉米加工產業鏈條。大力發展玉米蛋白、玉米胚芽油、變性淀粉、淀粉糖、酒精及其他深加工綜合利用產品,提高玉米的附加值和經濟效益。同時,積極開發進入大眾一日三餐的方便營養食品。3.延伸大豆加工產業鏈條。大力發展大豆分離蛋白、組織蛋白、濃縮蛋白等新型大豆食品,加快傳統大豆食品的工業化進程。積極開發大豆卵磷脂、低聚糖、異黃酮等功能性食品,加快研制高質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具有特殊營養功能的新產品。同時,加快發展高級專業用油生產,加強對油脂綜合利用的研發。4.拓展超有機食品加工產業鏈條。積極培植超有機食品加工產業龍頭,全力打造三安超有機食品生產基地,按照“公司+協會+農戶+科技+專業合作社”的要求,規范操作,高效運行。利用訂單成功模式和三安超有機食品技術,延伸產業鏈條,開發有機食品,加快全市超有機食品的發展。

三、工作重點和措施

(一)繼續申辦全國糧油食品展銷會。繼續申辦2012年全國糧油食品展銷會或同類展會,各縣(市、區)要按照全市統一部署,積極組織當地企業參展,擴大企業產品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充分展示我市糧油加工的整體實力。

(二)大力推廣訂單農業。借鑒平原縣、陵縣等地經驗,加快優質訂單農業標準化、規模化、市場化發展。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從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支持,推動全市品牌農業的建設。

(三)培大扶強糧油龍頭企業。各縣(市、區)要立足現有基礎,采取分區域、分重點的方法,加大功能劃分,優化產業布局,積極培育、扶持龍頭企業,加快發展糧食精深加工項目,進一步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要準確掌握中央、省對糧油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各項扶持政策,盡快做大做強小麥、玉米、大豆等骨干龍頭企業。大力實施“南融北接”戰略,把我市建設成京、津、濟糧油產品的主要加工供應基地。積極引進大型糧油深加工企業,逐步建成糧油食品產業發展集群,提升全市糧油食品加工企業整體規模和水平。

(四)加快糧油產業園區建設。各縣(市、區)要充分利用國家總體物流規劃把我市列為主要物流節點的有利條件,按照布局集中、產業集聚、用地集約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加快糧油產業園區建設。要建設集糧食收購、倉儲、加工、銷售為一體的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高效能的糧食產業園區、物流園區,引導糧油產業集聚發展。

(五)加快主食工業化生產。加快推進城鄉居民廚房工程建設,實現城鄉居民主食社會化、工業化生產。鼓勵糧油食品企業對接國內外食品生產企業,通過合資、合作等方式引進知名食品生產廠家、快餐企業到我市發展。支持食品產業引進先進生產技術和裝備,使傳統主食生產達到工廠規模化、產品標準化、經營連鎖化。完善糧油及其制成品供應渠道,推進資源整合,抓好網點延伸,提高服務水平,加快糧油超市和連鎖配送體系建設。

(六)加大品牌創建力度。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并積極推進糧油品牌戰略的實施,重點培育發達集團、永樂食品、巨嘴鳥工貿、天馬集團、東奧集團、中糧面業()有限公司、峰宇制粉、華農食品、津華集團、華茂科技、雙福油脂、寧津順發制粉、豪康制粉等骨干企業,進一步提升糧油品牌影響度。

(七)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全面落實我市與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簽訂的《科技合作協議書》相關內容,按照“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重點在食品營養、糧油加工工藝及裝備、成套工程技術等領域進行新產品的研究開發和科研成果的產業化。有關部門及市糧食產業化協會要積極組織骨干糧油食品加工企業對接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不斷提高糧油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同時,引導糧油食品企業加快技術和設備更新改造,提高企業技術水平和核心競爭力。

(八)加強質量監管。嚴格執行國家有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標準和管理辦法,完善糧油食品生產許可制度和市場準入制度,建立有效的可適用于食品原料加工制造、儲運和流通全過程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體系。各類糧油加工企業要嚴格落實產品質量安全內檢管理制度,做到不合格產品不加工、不出售。定期糧油成品市場抽檢報告,強制執行產品質量安全召回制度,建立完善市、縣兩級糧油食品檢測機構,配備快速檢測儀器,實現糧油食品快速檢測。

(九)加強糧食執法工作。進一步夯實糧食執法工作基礎,按照機構、編制、人員、經費“四落實”的要求,健全糧食監督檢查行政執法工作體系。進一步提高糧食執法水平,增強糧食、質監、工商等部門聯合執法力度,做好糧油市場的日常監管和糧食衛生的檢測工作。

四、加強組織領導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中國糧油食品城”建設是一項綜合性系統工程,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扎實工作,共同推進。市政府成立加快“中國糧油食品城”建設工作委員會,具體負責“中國糧油食品城”建設相關工作。各縣(市、區)要建立相應領導機構,全力推進工作開展。各宣傳媒體要加大對“中國糧油食品城”建設的宣傳力度,提高全民參與意識。

(二)加強政策扶持。各有關部門要按照“中國糧油食品城”建設的總體要求,結合本部門職能,建立健全促進糧油食品工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和激勵機制,加快糧油食品工業的結構調整、技術升級和產業集聚。加大對食品研究開發機構的政策扶持力度,對技術實力雄厚、研發能力強的企業,鼓勵其自主研發獲取核心技術,建立獨立的技術平臺。

(三)制定發展規劃。市糧食局、發改委、服務業發展局、經委等有關部門要加快研究制定“中國糧油食品城”建設發展規劃,按照建設“中國糧油食品城”的任務和目標,細化措施,明確責任,確保按期完成各項任務目標。

(四)發揮平臺作用。建立糧油食品產業信息平臺和糧油食品企業信用記錄備案制度,建全糧油食品行業發展信息體系和誠信體系。探索組建融資租賃公司,開展融資租賃業務,為糧油食品企業提供生產設備貸款,實現設備更新和技術進步。

(五)加強督導考評。加強對“中國糧油食品城”建設工作的督導檢查,建立相應的目標綜合考評體系。從2012年開始,將其納入全市科學發展綜合考評體系,并對其進行單項考評表彰。同時,納入市級對各縣(市、區)的考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