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扶貧開發若干意見
時間:2022-03-15 06:18:00
導語:全縣扶貧開發若干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高質量、高標準完成新十年首輪扶貧開發任務,實現貧困村生產和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社會事業進一步發展、社會保障進一步提高的目標,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國家、省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及縣委“四興”發展戰略的要求,確定“以產業化扶貧為重點,以農業龍頭企業及合作社為帶動,以設施建設和勞動力轉移為抓手,加大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力度,實現脫貧致富促增收目標”的思路。通過爭取項目和資金的扶持,加大產業化扶貧推進力度,促進村級優勢主導產業發展成規模效益經濟,進一步探索發展產業促脫貧的新渠道,加強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等建設,改善貧困村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加快貧困村全面建設新農村的步伐。
二、工作目標
抓住我縣被確定為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的有利契機,通過加大扶貧開發、整村推進的力度,全面完成新一輪扶貧開發7個貧困村和10個老區村的建設任務,為到2020年全面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的宏偉目標奠定基礎,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工作具體做到“做好一個宣傳、建設三個村級農業示范園、發展五大產業六個鏈條、完善七個村設施建設”;做好《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及國家領導人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的宣傳工作;建設3個貧困村村級優勢產業示范園。以縣農業龍頭企業和合作社為帶動,發展稻米、粗糧、肉雞、食用菌、果蔬、農業示范園等產業化項目建設;建設7個村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提升群眾生活水平。
三、重點工作
(一)產業化項目
1.以延大牧業為龍頭,在6個貧困村每村新建1處肉雞養殖小區。
2.以綠晨食品有限公司為依托,在1個貧困村新建粗糧生產基地1000畝。
3.以亮珠集團為依托,在3個貧困村通過實施灌渠清淤、維修和架電等項目,新增旱改水3000畝。
4.以成德果蔬有限公司為依托,在3個貧困村發展葡萄、兩瓜、蔬菜等產業。
5.以縣食用菌協會為依托,在2個貧困村發展食用菌產業。
6.在3個貧困村新建現代農業示范園3處,帶動農民發展當地優勢產業。
7.扶持1個龍頭企業發展冷藏加工業。
(二)設施建設項目
1.完成6個村9公里屯內路硬化和新建有基涵80道。
2.完成2個村文化廣場建設。
(三)“雨露”培訓工作
全面實施貧困村入村培訓、“雨露”勞動力轉移培訓和貧困子女職業教育補助項目。
(四)老區建設項目
投資1500萬元,在10個村實施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區整村推進項目建設。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提高扶貧開發工作水平。按照國家和省扶貧開發工作會議要求,堅持政府主導、分級負責,突出重點、分類指導,社會參與、合力推進以及扶貧對象主體地位、激發貧困地區內在活力的原則,著力推進貧困地區扶貧攻堅,進一步完善扶貧開發政策體制機制,全力提高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水平。要加強同鄉鎮及貧困村的聯系,做好協調溝通工作,全面掌握基層群眾的生產發展和生活需求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幫扶計劃,保證幫有效果、扶有實效。
(二)整合資源,全面改變貧困村生產生活環境。按照國家扶貧開發工作會議關于“鞏固和發展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的工作要求,進一步整合財政扶貧資金、行業項目和資金、社會扶貧資金,通過集中投放使用,形成扶貧開發工作合力。
(三)實施產業化扶貧,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扶持發展產業,增強“造血”功能,激發貧困群眾自身內在潛力,把產業化扶貧作為增加貧困人口收入,提高貧困村經濟收入的重要途徑。按照“規模化生產、區域化布局、產業化經營”的要求,爭取資金和政策,大力推進產業化扶貧。通過政策扶持,企業拉動,合作社帶動,提高貧困村的專業化、規模化、組織化和標準化程度。進一步做大做強貧困戶增收的特色主導產業,形成村有主導產業、戶有增收項目的產業化扶貧格局。
(四)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增強群眾脫貧致富信心。充分發揮貧困群眾的主觀能動作用,提高群眾參與扶貧開發的積極性。繼續加強以“五老”為基礎的村民理事會建設,鼓勵農民主動參與扶貧開發新農村建設、管理,做到自我監督、自我完善、自我管理,確保項目高標準、高質量建設,提高扶貧開發新農村建設整體水平。
- 上一篇:環保局上半年匯報材料
- 下一篇:全縣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