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校管理改善綜合意見

時間:2022-03-18 06:12:00

導語:體校管理改善綜合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校管理改善綜合意見

為進一步理順我市體校管理體制,根據上級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意見

一、理順體校管理體制的必要性

我市體校自上世紀70年代設立以來,向上級輸送了大量優秀體育人才,獲得了很多榮譽,為全市體育發展做出了貢獻。但近年來,由于受文化課教學水平低、招生困難等因素影響,體校生源不斷減少,辦學日益困難。而與教育部門合作,就能夠使體校學生的學習得到保障,文化課水平得到提,并能使體校競技體育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從而達到教育、體育工作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目的。因此,借鑒外地經驗,結合我市實際,對體校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建立“體教結合”的體校管理新機制。

二、改革辦法

(一)轉變體校管理模式。繼續保留體校機構,仍歸市體育局管理。體校現有學生根據專業特長分流到教育系統各體育網點校就讀,建立體校、體育網點校雙重學籍,今后體校不再招收固定學生進行“三集中辦學”(集中教學、集中訓練、集中住宿)。現有教練員身份仍為體校教師,既接受市體育學校領導,負責優秀體育人才的訓練和選拔,又接受網點校領導,參加網點校相關的教育教學活動,其工資按原渠道發放。文化課教師和不能到體育網點校任教的教練員,整體分流到體操學校任教,工資按原渠道發放,福利待遇由體操學校負責,與其他教師相同。

(二)創新運動員訓練模式。市體育局和市教育局根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的特點和我市體校現有教練員配置情況,設立田徑、摔跤、舉重、跆拳道、柔道、排球、籃球、足球、乒乓球、自行車、沙排、武術等項目體育專項運動隊,體校教練員利用學生課外活動時間到網點學校進行訓練,周六、周日、節假日以及大賽前由教練員組織運動員到文體公園進行集中訓練。同時在城區中、小學范圍內就近選調適合該項目的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集中到網點學校訓練。為不斷增強我市競技體育整體水平和競爭力,體育局要根據濰坊市的項目設置情況和比賽需要,逐步完善項目布局,增設競技體育項目,形成項目發展的規模優勢。

三、保障措施

體校管理體制改革后,市政府對網點校所設項目在場地、器材等方面給予支持。對網點校學生代表我市參加上級比賽獲前8名或向上級輸送優秀體育人才成績突出的單位,分別對運動員、教練員、學校給予獎勵,具體獎勵辦法另行制定。市體育局仍為體校教練員保留辦公場所,強化對體校教練員的管理和考核,對教練員定訓練項目、定比賽獎牌數量、定向上級輸送運動員數量等任務,進行量化考核。市教育局對網點學校項目運動隊的選材、組隊訓練、向上級輸送隊員、參加上級比賽等給予支持和配合。市財政局仍按照上級政策繼續核發體校教練員、運動員的伙食補貼。市政府教育督導室將網點學校、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和其他相關學校參加上級比賽、向上級輸送優秀體育人才等成績納入教育教學評估范圍并給予獎勵,具體獎勵加分辦法由督導室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