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生產及春播技術工作意見

時間:2022-03-21 05:58:00

導語:糧食生產及春播技術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糧食生產及春播技術工作意見

“一年之計在于春”,搞好今年春播工作是關系全年糧食生產計劃的落實,關系到農民增收的重要環節。為切實穩定我鄉糧食播種面積,全面推進糧食高產創建活動,著力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根據氣象部門提供的氣候趨勢預報、歷年糧食生產實際及當前糧食生產形勢,特提出治平畬族鄉2012年糧食生產及春播技術意見。

一、認清形勢,分析特點。

1、我鄉糧食生產任務重、難度大。從中央到省市縣有關會議,對糧食生產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央進一步落實糧食生產行政首長負責制,切實保護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因此,農業部門及各村要充分認識穩定糧食生產的重要性,抓好培訓,搞好服務,集中時間、集中精力,早宣傳、早發動、早安排、早行動,切實把各項計劃措施落實到田頭,提高新技術的到位率、覆蓋率和貢獻率。

2、春播任務重,育秧類型多,科技含量高。春播既要播水稻,又要播雜糧,僅早稻、再生稻、晚改中及單晚在四月中旬前播種面積占2/3,育秧方式重點推廣拋秧、旱育秧,同時還要加強新技術的組裝配套,大力推廣種子包衣技術。

3、早春氣溫多變。常年育秧期間一般會出現過程性的低溫冷天氣,根據氣象部門的分析,預計今年春播天氣屬正常年景,平均氣溫正常,不利春播時段大致出現在3月上旬中前期、上旬末—中旬初、中旬末—下旬中前期及4月初。高海拔山區有“倒春寒”天氣。

二、突出重點、規范水稻技術。

1、優化品種布局。品種布局要求穩中求高,大力推廣超級稻、優質雜交稻品種,良種覆蓋率要力爭達到95%,稻谷優質率要達到85%以上,實現高產與優質的統一。認真抓好各種作物面積的落實,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選擇適合本地區栽培、熟期適當的高產優質品種。

2、選擇最佳播種期。安排播期時應充分考慮品種的生育期、茬口搭配、氣候特點、育秧方式等因素。2012年春播期(3月1日-4月10日)氣溫接近常年,春播不利時段主要出現在3月上旬中前期、上旬末—中旬初、中旬末—下旬中前期,我鄉屬于中高海拔山區鄉,有可能出現“倒春寒”天氣。為此今年春播育秧要掌握適期早播,旱育秧播期掌握在3月1—10日,拋秧和濕潤秧播期掌握在3月15目—20日,遲熟品種播期卡死在3月25日,再生稻播期應在3月10日—15日。晚改中和單晚播種期安排在清明前(4月4前)。同時各地要認真對照常年及上年的春耕春播情況,做到“播種時期看常年,播種日期看當前”抓住“冷尾暖頭”天氣,搶晴播種。

3、培育壯秧。①及早溶田整地,秧畦畦面要沉實,不要高低不平和泥漿過爛,防止爛種確保出苗率;②播種前把好四關。一是曬種關:曬種時間安排在浸種前3天,曬時薄攤、勻攤、勤翻、曬至口咬谷粒有響聲為度。二是選種關:可用篩選、風選、清水選。三是浸種關:采取活水浸種,種子用袋裝好,置于小溪、小河或水龍頭下用流動活水浸種,可有效清除附著于穎殼上的激素和微生物;無活水浸種條件的,應做到勤換水,勤沖洗、防止發酸發臭。四是消毒關:為了消滅附在谷種的病菌,要進行種子消毒,強氯精是種子消毒的良好藥劑,但一定要掌握好劑量和濃度,每5克強氯精加水2公斤,可浸2公斤種子,先將種子用清水先浸12小時,再置于配好的藥液中浸12小時,而后撈出種子用清水沖洗干凈,再用清水浸種至催芽。同時,應選用容易透氣的浸種催芽工具,禁用不透氣的塑料袋,盡可能不用化肥、農藥袋。③稀播勻播。雜交稻畝播10kg,常規稻30kg;④地膜覆蓋保溫,防止爛種爛秧,促進秧苗生長,提高成秧率,是保季節、保良種、育壯秧的一項行之有效的措施,同時要做好防止大風掀膜、及時補破膜防爛秧,遇高溫在白天要揭開畦頭尾的膜以利通風降溫煉苗兩項工作;⑤培育矮壯秧。在一葉包心期,畝用300ppm多效唑噴施或畝施25kg壯秧劑施用;⑥除草除稗,在秧苗一葉包心期,畝用40克樂草隆摻沙撒施或75—100ml丁草胺噴施;⑦施好四肥,即施足基肥、輕施斷奶肥、重攻壯苗肥、巧施送嫁肥,一般秧苗施肥應掌握控氮增磷鉀原則,增施火燒土等熱性肥料;⑧注意水的管理,以水調溫調氣。掌握芽期不上水,二葉淹秧腿、遇寒灌深水,晴暖逐漸排水的原則,達到前期濕潤通氣促早扎根立苗,中期淺水保溫防爛秧;⑨做好病蟲防治,應勤檢查測報、適時藥劑綜合防治和施好“送嫁藥”。

4、落實防寒措施,謹防爛種爛秧。寒流來臨之前,必須做好蓋膜保溫,已揭膜的濕潤秧田,要灌深水護苗。寒流過后,應先進行兩頭通風煉苗,切忌突然揭膜、斷水。受寒害影響生產的秧苗,煉苗后應酌情補施一次肥料,促進恢復生產。

三、抓好雜糧,增加糧食播種面積。

旱雜糧主要是玉米、大豆、甘薯、花生。一是選好適宜的品種;二是搶晴播種,開深溝排水;三是增施鈣鎂磷肥、火燒土等熱性肥料;四是推廣地膜覆蓋栽培;五是把好密植規格關,為高產奠定基礎。每畝種植穴數飼料玉米0.35萬穴,果蔬性玉米0.45萬,大豆0.58萬穴,甘薯0.9萬穴,花生1.0—1.1萬穴。

四、提高綜合服務水平

鄉村農技人員要入村進戶,加強宣傳,促進廣大農戶使用良種良法、掌握栽培技術要領,一是切實加強對糧食生產的領導,落實糧食工作考評責任制,嚴格保護耕地。二是大力宣傳種糧補貼和良種補貼政策,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加大科技興糧力度,及早落實早稻生產面積。三是要充分發揮農民技術員、種糧大戶的作用,針對早春氣候多變,常遇“倒春寒”的事實,及時信息,科學指導防寒抗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