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政務公開工作意見
時間:2022-03-22 09:31:00
導語:民政局政務公開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492號,以下簡稱《條例》),切實推進我局政務公開工作,根據縣政務公開領導小組關于2012年度政務公開工作的安排部署,結合全縣民政系統政務公開工作的實際,特制定2012年全縣民政系統政務公開工作要點。
一、指導思想及基本原則和工作目標
推行政務公開的指導思想: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以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為目標,以保障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公正便民、依法行政、勤政廉政為基本要求,以不斷提高民政工作的開放度、社會透明度和社會參與度為著力點,切實推進依法行政,全力打造“陽光民政”,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促進民政事業健康快速發展,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更好地發揮職能作用。
推行政務公開應堅持的原則:嚴格依法,全面真實,及時便民。
推行政務公開的工作目標:政務公開要成為民政系統的一項基本制度,使民政系統與群眾溝通的渠道更加暢通,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等民主權利得到切實保障。
二、主要工作任務
全面貫徹落實《條例》,提高做好政務公開工作的認識,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進一步健全政務公開工作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大執行政務公開“八項制度”(考核、責任追究、評議、預審、聽證、告示、投訴、依申請公開)的工作力度;進一步規范政務公開的內容和程序,提高政務公開的質量;進一步創新載體,豐富形式,拓展政務公開的領域;進一步加大督查力度,增強政務公開的實效性;進一步規范政務公開的檔案資料,加強規范化建設;進一步抓好有關民生的事務公開,力爭工作上一個新臺階。
三、2012年政務公開的主要內容
1、全縣民政部門的機構設置、職責范圍、聯系方式和信訪、投訴舉報方式等。
2、民政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
3、民政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包括行政許可的內容、依據、對象、條件、申請材料目錄、辦事機構(包括地址和聯系方式)、程序、申請表格、辦理期限、審批結果、工作紀律以及行政許可過程中應當公示或者告知利害關系人的事項。
4、民政統計資料和可以公開的民政業務數據。如民政工作及行業的階段性統計數據、重大自然災害傷亡人數和財產損失情況、救災、低保、優撫、彩票公益金和社會捐贈款物分配使用情況等。
5、全縣民政工作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部署。
6、在本級機關內部公開的事項。主要是人事管理、財務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的情況,包括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情況、單位內部財務收支情況、經費使用和資產管理情況、建設工程招標投標和大宗物品采購情況、涉及機關干部切身利益的住房、醫療、保險、福利、培訓、獎勵、考核、晉升等重大事項的決策和辦理情況,干部職工關心的其他事項。
四、政務公開的主要形式
1、利用政府網絡開展政務公開,即充分利用《政務網》抓好民政系統的政務公開工作。
2、通過新聞媒體公開信息。充分利用公告、政務公開欄、辦事指南和報刊、廣播、電視等媒體,及時主動地向社會政務信息。
3、積極引入服務機制。積極探索政務公開的服務方式,完善依申請公開類信息和不公開類信息的答復及處理程序,最大限度地方便群眾。
4、主動征求重大決策事項公開的意見。在制定重大政策、重要文件的過程中,要主動征求社會公眾、服務對象和專家的意見和建議。
5、認真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重點是接受人大代表的監督,認真辦理和落實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建議及提案,重視和加強信訪工作,認真開展行風建設,仔細聽取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和工作建議,真心誠意地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
6、充分發揮民政專業檔案的作用。大部分民政專業檔案與人民群眾的利益緊密相關,要積極采用現代化手段,提高民政專業檔案的管理水平,加大開發利用和服務力度,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查詢與自身利益相關的檔案信息的要求,切實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開展。
7、適時召開機關干部職工大會公布重大事項。
總之,民政部門政務公開要利用多種方式進行,做到公開的時間與公開的內容相適應,經常性工作定期公開、階段性工作逐段公開,臨時性工作隨時公開。
五、工作要求
(一)抓好實施《條例》的宣傳工作。要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營造氛圍,宣傳典型,積極學習《條例》,理解《條例》,執行《條例》,克服不想公開、不愿公開、不敢公開和應付、走過場的思想,進一步提高對推進政務公開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切實把政務公開當作政府工作的一項基本制度來抓落實。要在社會上廣泛宣傳《條例》,激發全社會都來關注《條例》的執行,使公開的意識進一步深入人心。
(二)嚴格執行政務公開工作制度。加大力度,貫徹落實上級文件精神,認真執行政務公開“八項制度”(考核、責任追究、預審、聽證、告示、投訴、評議、依申請公開)。正確處理公開和保密的關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密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對政務信息的實行嚴格的預審,明確審查的責任和程序,經審核批準后再對外公開。建立政府信息制度,通過新聞會、記者招待會、媒體通氣會等形式,及時向社會通報政府的重要工作和活動安排,增強政府信息的主動性和權威性。
(三)加大以互聯網為載體的政務公開力度。要以網站作為政務信息公開的主要渠道,使其發揮重要的作用。積極上報上傳相關信息,同時做好與《政務網》政務信息公開專欄的鏈接工作。開設政務信息公開意見箱,及時聽取公眾對政務信息公開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四)強化政務公開工作的監督落實。進一步強化政務公開監督機制。成立并及時調整政務公開監督小組,聘請監督員,定期開展督查。設立舉報電話和投訴信箱,重視群眾意見的反饋,吸納合理意見,努力改進工作。真正對本部門開展政務公開工作負起推進、指導、協調、監督、檢查的職責,使政務公開更加深入、持久地開展,從而具有更加廣泛的群眾基礎和社會影響力。要把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結合起來,構建多主體、多渠道、多形式的立體式監督網絡。
(五)加強政務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一是調整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局長擔任,副組長由分管機關工作的副局長擔任,各業務股室負責人為成員,全面負責政務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綜合協調,抓好政務公開具體工作的落實。二是進一步健全政務公開制度。要在現有規章制度的基礎上,建立健全政務公開的各項制度,嚴格按制度辦事,保障政務公開規范運行,克服隨意性,提高規范性,使政務公開有章可循。要建立民政系統工作規范制度、預先審查和預公開制度、主動公開和依申請公開制度、政務公開監督制度、政務公開責任追究制度、政務公開檔案制度等。三是制定政務公開責任制,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要通過加強人員培訓、工作交流,不斷增強工作人員開展政務公開的責任感和自覺性,提高做好政務公開工作的能力,確保民政部門的政務公開工作取得實效。
- 上一篇:黨政辦政法綜治維穩工作計劃
- 下一篇:建設局年度工作意見
精品范文
10民政工作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