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項目決戰指導意見
時間:2022-03-26 04:49:00
導語:全縣項目決戰指導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促進產業做大、企業做強,實現“五年決戰工業500億”和“綜合實力位列全市第一方陣”的奮斗目標,經縣委、縣政府研究,決定2012年在全縣開展“項目決戰年”活動,重點解決一批工業項目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困難,力促在建項目加快進度盡快竣工投產,引導一批企業做大做強,引進一批重大產業項目落戶工業園區,促進工業園區在全省爭先進位,力爭實現全年工業主營業務收入、新增規模企業戶數、新增投產企業戶數、實際利用外資、新增就業人數五個增量“翻一番”的目標,確保我縣工業和開放型經濟各項指標位居全市前列。
一、活動目標
㈠招商引資目標。全縣引進內外資項目實際到位資金40億元以上;全縣引進億元以上項目20個;全縣實際利用外資力爭超6000萬美元(其中現匯進資3600萬美元以上),出口創匯力爭超2億美元。
㈡工業發展目標。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40億元以上;實現工業主營業務收入200億元;實現利稅總額40億元以上;工業增加值率達25%以上。
㈢產業發展目標。六大主導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0億元;培育十大龍頭企業;爭創繭絲制品省級產業基地、工藝飾品省級產業基地和省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基地。
㈣園區發展目標。工業園區主營業務收入完成180億元;新增投產企業30家;新增返鄉創業企業20家;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3億元;新擴園區面積3.5平方公里以上;新修路網10公里以上;建設園區公租房10萬平方米以上;完成標準廠房30萬平方米;新增園區用工1萬人。
二、活動內容
㈠決戰大園區
1.完善園區規劃。盡快完成太陽升項目區規劃修編,修正規劃區內林地、土地利用等專項規劃,促進太陽升集鎮與太陽升項目區相向發展,全力爭取開通大廣高速互通口,著力打造資金密集型項目承載區。加快吳都項目拓展區二期建設,完成3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建設,為返鄉創業搭建平臺,盡快形成特色鮮明、配套完善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項目區。快速推進()工業園項目建設,努力打造技術密集型和礦產品精深加工園區。著手啟動蘆塘項目區的盤整工作,逐步打造成勞動密集型產業配套基地。
2.加快園區建設。堅持基礎設施先行、配套項目跟進、產業項目帶動,投入資金3億元,加快園區道路、場地平整、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以適度超前的基礎設施承載項目落戶。完成寧城大道、東升路等10公里路網和走馬河堤、縣第七小學等重點工程建設。啟動太陽升項目區污水處理廠和園區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大力推進公租房建設,全年力爭新建公租房3000套,堅決兌現縣委、縣政府出臺的《關于鼓勵農民進園就業加快城鎮化進程的若干意見》,實現“進園創業就業,就能安居樂業”。
3.破解用地難題。要加快園區土地報批,不能出現簽約項目等土地、開工項目等報批的情況。超前策劃、包裝、儲備一批項目,通過爭取擠進全省重大產業項目、重點工程項目、農業產業化項目調度“綠色通道”等渠道,保障我縣工業項目的用地需求。從2012年起,凡投資5000萬元以下的項目原則上不再在園區單獨安排用地,鼓勵進入標準廠房和鄉鎮創業小區。
㈡做強大企業
1.培育骨干企業。按照六大產業發展規劃,著力培育香爐山鎢業、贛北鎢業、新中英陶瓷、南方水泥、中節能高新材料、湘贛有色、山谷酒業、義烏飾品、華偉礦業、天沅高科十大骨干企業。支持骨干企業通過技術改造、新產品開發、靠大聯強,盡快達產達標,做大做強。
2.促進項目投產。加快推進金鷺、長江藥業、雪人、溫州返鄉創業園、輝運飾品創業園、金燦電子燈飾、贛寧實業、新中英陶瓷(二期)、中節能(二期)、天沅高科(二期)、寧紅集團、南洋茶葉等重點項目建設,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促使其盡快竣工投產。對無特殊原因又未按期投產的,取消引薦單位工業和開放型經濟工作評先的資格,且該企業原則上不得享受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并足額征收土地使用稅和工業地產稅。對確實無法達產達標的企業,由政府統一進行盤整,通過評估方式收回其工業項目土地和廠房。
3.抓緊項目開工。對已經簽約的重大項目,要主動跟進,切實幫助企業辦理前期相關手續,促進中德重工、寶都建材、南方水泥200萬噸熟料、寶豐活性碳、儀緣家私、歐克機械等項目盡早開工建設。實行“一個企業、一名責任領導、一個服務單位、一個幫扶方案”,逐步將上述投產、在建、開工項目培育成主營業務收入過20億元、10億元、5億元的“小巨人”企業。力爭2012年全縣規模企業達到92戶,其中新增企業38戶;規模企業中主營業務收入20億元以上企業2戶、10—20億元企業3戶、5—10億元企業4戶、1—5億元企業44戶、0.5—1億元企業11戶、0.2—0.5億元企業28戶。
㈢產業大招商
1.完善產業規劃。堅持做大六大主導產業思路不變、力度不減,把握產業發展方向和內在規律,圍繞延伸鏈條和精深加工程度,進一步完善產業規劃和專項規劃。礦業產業,要加大資源的整合力度,牢牢把握資源配置的主動權,堅持優勢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優先保障已落戶我縣深加工企業的資源供應。返鄉創業,要致力于“把工廠搬回家、把工人帶回家”,加大宣傳力度,樹立創業典型,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生活、生根的問題;農業產業化,要圍繞桑、茶、林、畜等特色產業,按照“扶龍頭、創品牌,轉觀念、活機制,興科技、增效益”的思路,把基地培育成為龍頭企業的“第一車間”,充分發揮“龍頭”的牽引作用和品牌的升值效應。
2.注重產業配套。對產業發展情況、龍頭企業發展情況、配套企業發展情況要做到心中有數,緊緊依托現有的發展基礎,充分利用好豐富的礦產資源、人力資源、生態資源優勢,做好延鏈、補鏈、增鏈文章,著重引進六大產業上下游大宗原料、輔料、主導產品、副產品開發項目,完善產業配套體系,逐步形成企業集聚、產業集群。
3.推進產業招商。圍繞六大產業,按照“一個產業、一個目標、一項規劃、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套機制”的要求,落實三大類13個產業的規劃、招商、推進責任。各牽頭產業招商的責任領導要加強領導、主動對接,招引一批重大產業項目落戶園區。縣工商聯和商務局要充分發揮駐外商會和同鄉會的紐帶作用,牽頭做好調查摸底工作,逐戶登門拜訪,按照產業選準企業,對有意向、有實力、符合產業規劃的項目,把任務分解到鄉鎮和縣直單位,全力對接,集中招商。要堅持招商選資,創新招商方式,積極開展組團招商、駐點招商、平臺招商,瞄準重點地區、重點產業、重點企業,切實增強招商引資的針對性、有效性、配套性。選擇六大產業分布密集的重點地區,有針對性地舉辦縣六大產業招商推介會或座談會。要把已建成的標準廠房納入招商引資的范圍,積極引導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提高標準廠房項目入駐率。今年要將商貿、市場、總部、樓宇及房地產等項目納入城建口的招商引資范疇。
㈣項目大推進
1.加強項目調度。堅持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每月調度項目責任領導,責任領導每周調度跟蹤服務項目,促進已入園的139個項目按照合同約定盡快建成投產、達產達標。責任領導要堅持“每天到工地、每周一調度”,每半年對跟蹤服務項目情況進行述職述評,重點報告“四幫”服務落實及項目進展情況,并邀請客商參加,由客商進行集中測評。責任單位必須每天有責任領導和干部到工地跟蹤服務,對項目形象進度,采取媒體調度和會議調度相結合,對項目形象差、進度慢的,單位一把手要在媒體進行表態發言。重大項目辦要堅持“一天一督查,一周一協調,一月一調度,一季一評比”。
2.強化要素保障。按照政府扶持、企業待遇、文化留人的原則,采取“鄉企對接、校企對接、服務單位對接”的辦法,有序組織招工,加強招工考核,保障投產企業用工需求。完善銀企互動機制,定期組織召開銀企對接座談會,增進銀企互信,優化金融生態環境。落實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財稅金融扶持政策,確保全年新增中小微型企業貸款總額不低于全部貸款新增總額的三分之一。整合國有資產增注和增加縣創業擔保公司注冊資本2000萬元,著力解決企業融資有效擔保不足問題,同時,要加大對失信行為的懲罰力度。建立物流信息共享平臺,加強物流企業和工業企業對接,實行獎補結合,降低企業成本。完善園區公交體系建設,探索出臺公交補貼機制,努力實現人行其便、貨暢其流。
3.調整考評方法。對沒有引進一個固投5000萬元以上產業項目入園的單位,下達產業招商任務,完不成任務扣發責任單位全體干部當年的一次性獎勵工資;有固投5000萬元以上產業項目在推進中的,重點考核按合同完成投資、建筑面積、竣工投產等任務;有產業項目投產的重點考核畝均稅收或用工和主營業務收入等情況,投產項目有續建內容的也一并納入考核,著力解決各地各部門重招商、輕安商的現象。沒有下達招商引資任務的單位有新引進產業項目的,實行加分。
4.創優發展環境。各地各部門要強化“替客商著想、促項目投產、助企業成功”的意識,進一步創優服務環境,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好用地、融資、用工、配套和資源整合等難題。縣效能辦要統一匯總并出臺辦事指南,編印成冊下發到各鄉鎮、各部門和客商,憑冊辦事交費。工業項目證照需省市審批的,由對口縣直部門一把手負責代辦;縣內手續實行跟蹤服務單位全程代辦制,職能部門憑工業園區出具的相關資料“見章即辦”。除安全生產、消防例行檢查以外,其它檢查必須事先告知縣效能辦和縣工業園區管委會;處理園區企業經濟糾紛“只服務、不處罰”,否則除收繳罰沒收入外并處以該單位三倍罰款。要嚴肅查處影響經濟發展的人和事,一經發現,將嚴格按《縣損害經濟發展環境責任追究辦法》追究責任,決不姑息。
- 上一篇:縣委書記在違建整治會發言
- 下一篇:庫區管理工作通告